紅軍到達陝北是李白烈士故居收藏的近代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軍到達陝北
- 館藏地點:上海市虹口區黃渡路107弄15號
- 所屬年代:近現代
- 所屬博物館:李白烈士故居
- 所屬地區:上海
紅軍到達陝北是李白烈士故居收藏的近代文物。
紅軍到達陝北是李白烈士故居收藏的近代文物。紅軍長征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紅軍長征先後有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僅中央紅軍從江西革命根據地出發,就行程二萬五千餘里,途徑十一個省,紅軍指...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簡稱紅二十五軍,1931年10月成立於安徽金寨麻埠。1934年11月開始長征,1935年9月到達陝北。原隸屬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後改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歷史沿革 傳奇誕生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組建於1931年10月 , 隸屬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1931年10月在麻埠組建紅軍第二十五軍,曠繼...
2017年5月,由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陝西省檔案局按照中共陝西省委部署而共同主辦的《長征長征——紅軍長征到陝北》展覽館落成開館。該館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學府大街陝西省檔案館院內,展館面積為600平米左右。展覽以翔實的文獻史料、珍貴的長徵文物、豐富的歷史照片和確鑿的統計數字、圖表等為主體,採用現代影音光電技術...
《毛澤東在陝北》是蔡繼渭執導,李克儉、孫維民等主演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了1935年,紅軍長征到達陝北,毛澤東指揮直羅鎮戰役粉碎敵人圍剿,糾正左傾“肅反”擴大化,救出劉志丹,黨中央落腳陝北。張國燾南下政策失敗。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史沫特萊和斯諾夫人訪問延安。“七七”事變後陝北成為全國抗日中心,...
紅二十五軍長征是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11月至1935年9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退出鄂豫皖蘇區,經鄂豫陝向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紅二十五軍離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率先到達陝北,勝利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擔當“先遣隊”的歷史使命。留下的部分武裝也重建為紅二十八軍,英勇堅持了3年游擊戰爭,發展...
1935年9月,鄂豫皖根據地紅二十五軍同到達陝北的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又稱陝北紅軍),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治委員,劉志丹任副軍長兼參謀長。11月,紅十五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1937年9月,陝北紅軍同其他紅軍部隊一樣,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四旅。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英雄的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餘次戰役戰鬥,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餘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餘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
1931年9月,閻紅彥、楊重遠率領晉西遊擊隊西渡黃河到達陝北後,中共陝北特委積極領導和支持晉西遊擊隊的鬥爭,特委書記趙伯平派張資平傳達指示,令游擊隊即在安定、清澗、延川、延長、靖邊一帶活動,並改番號為中國工農紅軍陝北游擊隊。中共陝北特委和安定縣委還派出十多名黨團員和青年參加晉西遊擊隊。1932年2月,延川區...
《長征·1936(第1部)奠基禮:中央紅軍到陝北》是一部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連環畫,作者是沈堯伊。內容簡介 《長征·1936(第1部)奠基禮:中央紅軍到陝北》連環畫的文本很單純,就是毛主席講的,陝北是落腳點、出發點。落腳點指的是中共中央和各路紅軍經過長征之後來到這裡整頓,使之成為中國革命新的大本營;出發...
紅十五軍團:紅四方面軍在鄂豫皖根據地時,包括第四、二十五軍,後四軍轉移開闢川陝蘇區,二十五軍留在鄂豫皖,後來長征至陝北與紅二十六、二十七軍會師,組編為紅十五軍團。紅軍抗日先遣隊:紅軍長征前,紅七軍團首先轉移至閩浙贛根據地,與當地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組成抗日先遣隊,由方誌敏領導。東北地區紅軍:...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陝甘支隊勝利到達陝北吳起鎮,宣告了歷時一年,縱橫11省,長驅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勝利結束。紅軍剛進入吳起鎮時,當地民眾誤以為是匪軍又來騷擾,幾乎逃避一空,剩下一些老人。紅軍戰士們首先把街道打掃乾淨,併到處張貼各種標語,對民眾的財物秋毫無犯。宿營時寧可露宿野外、街頭,也不入...
中央機關隨第一縱隊在陝北紅軍派來接應人員的引導下,經肖園子、白家川、殷家城、桑樹窪,於12日進入環縣;二、三縱隊沿蒲河經元昊、石嘴,轉北經吳家原進入環縣,兩路部隊於13日在環縣鄭家灣會合後,繼續向陝北蘇區進發。19日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至此,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勝利結束了為期一年的長征。意義...
1935年9月,鄂豫皖紅25軍長征到達陝北,與紅二十六軍和紅27軍勝利會師。9月18日,在延川縣永坪鎮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紅15軍團。紅二十六軍42師主力改編為紅15軍團78師。抗戰暴發後,相繼改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第689團,八路軍第2縱隊344旅、第4縱隊4旅,新四軍第4師10旅、新四軍第3師10旅,東北民主聯軍第2...
30日,經華亭縣安口窯北進,9月15日到達陝甘蘇區的永坪鎮,次日同西北紅軍第26、第27軍會師,結束長征。18日,紅軍第25、第26、第27軍合編為紅軍第15軍團。基本路線 瑞金→突破敵四道防線→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陝北吳起會師(1935年10月)→...
延安時期指的是中共中央在陝北的13年,具體指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隨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吳起鎮(今吳起縣),落戶“陝北”到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在陝北吳堡縣東渡黃河,迎接革命勝利的曙光這近13年時間。歷史背景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西北革命根據地。從此,以...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事業掀開了新的篇章。渭北根據地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事業掀開了新的篇章。毛澤東曾感慨地說:“沒有這塊土地,我們就下不了地。”毛澤東說的“這塊土地”就是西北革命根據地,西北革命根據地是在陝甘邊和陝北兩塊革命根據地的...
紅軍個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頭上長滿了虱子。彭德懷開玩笑:“無虱不成軍,沒有虱子的不算長征幹部!”每當宿營時,無論男女老少、職務高低,都有一項“必修課”——捉虱子。為此,一些女紅軍乾脆剃成光頭。1935年10月19日,鐘月林隨中央紅軍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吳起鎮。人物軼事 在延安,宋任窮結識了自己的終生...
陝甘寧邊區是1937年至1949年之間,在中華民國內的一個行政區域,包括陝西北部,甘肅東部和寧夏的部分區域,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抗戰時期是國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轄行政區,解放戰爭開始後被蔣介石政府宣布為非法叛亂區域。簡介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到達陝北後,建立了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使...
2.六盤山: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甘肅省東部,是隴山山脈的主峰,南北走向,長約240公里,主峰海拔2928米。六盤山上下約60里,山勢險峻,山路曲折險窄,要盤旋多重才能到達峰頂。六盤山是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前的最後一座高山。3.望斷:望著,直到看不見。4.長城:借指長征的目的地。5.屈指:彎著手指頭計算。...
《東征·西征》用親歷者的回憶、口述等第一手資料,再現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東征和西征,披露了紅軍籌集錢糧,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團結回民與張學良、楊虎城部隊的歷史細節,凸顯了東征、西征在促成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內容簡介 《紅色延安口述·歷史系列:東征·西征》介紹了“延安,一...
《轉戰大西北》是一部由趙登峰、孫維民、宗利群、李克儉、孫飛虎主演的戰爭電影。劇情簡介 中央紅軍浴血突圍到達陝北後,國民黨對陝甘邊區進行了大圍剿,蔣介石調集五個師的兵力分兩路向軍大舉進攻。毛澤東部署中央紅軍與陝北紅軍聯合作戰發起直羅鎮戰役,集中優勢兵力擺下“布袋陣”,誘敵深入兩路夾擊。全殲109師,話...
大家對周邊形勢的分析雖然基本一致,都強調紅軍需要向外發展,不發展不能生存。但向哪個方向發展、何時去發展,卻有不同想法,提出了不同方案,領導人之間曾經有過一場爭論。一種意見認為應該北上寧夏、然後東進綏遠抗日前線;另一種意見是主張將戰略重點放在陝南;還有一種意見認為,目前紅軍剛剛到達陝北,不宜馬上向...
一次,劉烽和李若冰在聊長征、聊土地革命,回憶起中央紅軍到達陝北之前的那段艱難歲月時,感慨萬千。創作組組長關鶴岩提出,增加一首反映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帶來革命大轉折的歌曲就更好了。這段歷史既能反映中央紅軍的及時到達,挽救了陝北根據地;又能反映出陝北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的歷史貢獻——使大西北成為中國革命的...
⑵長征:1934年10月間,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作戰略大轉移,經過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陝西等十一省,擊潰了敵人多次的圍追和堵截,戰勝了軍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無數艱險,行軍二萬五千里,終於在1935年10月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⑶難:艱難險阻。⑷等閒: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