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絲線(中藥)

紅絲線(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絲線,中藥名。為爵床科植物紅絲線Peristrophe roxburghiana(Schult)Btem.的全草。分布於我國南方各地。具有清肝降濁,清肺止咳,散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肝火上炎,高血壓,痰濁,高血脂,糖尿病,肺結核咯血,肺炎;外用治跌打損傷腫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絲線
  • 別稱:紅絲線草、山藍、紅藍、青絲線、四川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爵床科
  • :觀音草屬
  • :紅絲線
  • 分布區域:我國南方各地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法用量:15-30g。外用:適量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淡,性涼。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肝降濁,清肺止咳,散瘀消腫止痛。

主治

肝火上炎,高血壓,痰濁,高血脂,糖尿病,肺結核咯血,肺炎;外用治跌打損傷腫痛。

相關配伍

1、治肺結核咳血:紅絲線9-15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口腔炎:紅絲線9-15g。水煎服。忌魚腥、韭菜和刺激性食物。(《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使用注意

孕婦忌服。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達50cm。莖近圓柱形,略彎曲,綠褐色至黑棕色,多分枝,節稍膨大,莢節狀,嫩枝被柔毛,質脆,易斷,斷面有白色的髓或中空。葉對生,具柄;葉片寬卵形或卵形,長1.5-5cm,寬1-4cm,兩面被毛,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稍鈍圓;將葉揉爛後放在開水中片刻即有紅絲線條出現,稍久,水全部變紅,故名“紅絲線”。秋冬開紫紅色花,聚傘花序有1對卵形葉狀苞片,內有花3朵,通常僅中央1朵發育;花萼短小;花冠管極細長,雄蕊2,果棒狀,2室,成熟時縱裂。種子4,扁球形。

生長環境

多為栽培,野生者多見於山坡、路旁。分布於我國南方各地。

性狀鑑別

本品多為長20-40cm的帶葉莖枝。莖近圓柱形,略彎曲,綠褐色至黑棕色,多分枝,直徑0.3-0.6cm,有明顯膨大、屈膝狀的節,節間長5-10cm,幼枝被柔毛;質脆,易斷,斷面有白色的髓或中空。葉皺縮或破碎,展平後為卵形或寬卵形,長2-5cm,寬2-4cm,兩面被紫色柔毛,綠褐色或黑褐色,搗爛置開水中,片刻即見水中有紅線狀滲出物,稍久,水全部紅色,故名“紅絲線”。花紫褐色。於葉腋或枝端偶見。氣無,味淡微溫。

藥理作用

1、降血壓作用。
2、調脂保肝作用。
3、鎮咳、祛痰和調節免疫作用。
4、解熱作用。
5、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相關論述

《嶺南採藥錄》:“治痰火咳嗽,吐血。”

附註

粵北、東江地區常用的跌打、風濕草藥紅絲線是茜草科茜草的根,並非本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