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稗

紅稗

紅稗是一種野生瀕危農作物,生長於貴州海拔1200-1500米海拔冷沙土壤,後經過人工馴育,栽培,成為一種貴州特有的農作物。

但由於產量極低,已被不少人棄種和遺忘。

《本草綱目》《中國中草藥彙編》《古滇南本草》均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稗
  • 別稱:紅小米
主要價值,歷史記載,分布範圍,繁殖方法,

主要價值

“紅稗”是一種食藥同源的植物。稗之紅者,由來久矣。久食益氣血,好顏色。
藥用價值收錄於《中國中草藥彙編》和《古滇南本草》“紅稗屬食藥同源,性味甘平、健脾益胃、利水滲濕”。

歷史記載

乾隆三十二年,師征緬甸,募兵貴州,軍行遵義。時良卿遷貴州巡撫,督募兵事。良異土人鮮容健體,遂扣之。對曰:無他,惟常食稻、薯、紅粺爾。乾隆聞之,命貴州年進紅稗,以為永制,至嘉慶方休。前文或有附會,然紅稗之益,諸君不可不知。

分布範圍

貴州遵義習水

繁殖方法

栽培
紅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