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帶海緋鯉

紅帶海緋鯉

紅帶海緋鯉,學名:Parupeneus chrysopleuron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3) ,又名黃帶副緋鯉、秋姑、須哥,為須鯛科副緋鯉屬下的一種魚類。模式種產地為日本 ,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帶海緋鯉
  • 拉丁學名:Parupeneus chrysopleuron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3) 
  • 別稱:黃帶副緋鯉、秋姑、須哥
  • 二名法:Parupeneus chrysopleuron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須鯛科
  • :副緋鯉屬
  • :紅帶海緋鯉
  • 英文名:yellow-striped goatfish 
概況,分布,特徵,生態,

概況

命名者:(Temminck & Schlegel, 1843)
紅帶海緋鯉
俗名:秋姑、須哥 。
英文俗名:
Yellow band goatfish;
Yellow striped goatfish
是否有毒魚類:否
經濟型魚類: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同種異名:
Mullus chrysopleuron,
Mullus dubius,
Parupeneus dubius,
Pseudupeneus chrysopleuron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尼,東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皆有分布。台灣除北部及東部外,常可發現。

特徵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
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齶骨無齒。具頦須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下方,或稍後方。
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7 + 21。
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8-30,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6;尾鰭叉尾形。
體一致為橘紅色,上半部較深,下半部較淺;魚體新鮮時,在眼部四周有數條斜紋之藍帶,自眼眶後側至尾鰭基部有條寬黃褐帶;背鰭胸鰭淺紅色;頦須、腹鰭與臀鰭澹黃色。

生態

主要棲息於岩礁區沿岸或內灣的沙質海底,三兩成群在砂質地或軟泥地,以其頤須探索泥地中潛藏的甲殼類、軟體動物及多毛類等,再挖掘覓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