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九焰山

紅安九焰山

九焰山位於湖北省紅安縣北部,鄂豫兩省交界處,主峰海拔770.5米。山上有寨,現僅有殘牆和西門。九焰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唐代,薛剛反唐時,曾一度在此紮寨屯兵,武三思率兵前來“圍剿”,在這兒上演過“布下三才八卦九宮陣,火攻九次焚燒九座山”的悲壯一幕,九焰山因此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安九焰山
  • 地址:湖北省紅安縣北部
  • 主峰海拔:770.5米
  • 文字記載:始於唐代
簡介,歷程,文化歷史,

簡介

探訪九焰山
9月下旬,機關部分幹部去了四川九寨溝,可我接到文化部門的通知,去參加本地組織的一個文學創作筆會,探訪了尚待開發的鄂豫分水嶺——九焰山。上山前,我翻了些資料,對九焰山略有了解。此山海拔770.5米,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唐代,薛剛反唐時,曾一度在此紮寨屯兵,武三思率兵前來“圍剿”,在這兒上演過“布下三才八卦九宮陣,火攻九次焚燒九座山”的悲壯一幕,九焰山因此而得名;南宋端平、嘉熙年間,又有土人“結寨於此,常活十萬餘人”,可想昔日山寨人口與今日一座小城相當,曾經有過興旺與繁華;元末明初有位姓黃的男將軍與一位姓楊的女將軍在山寨結為夫妻,並稱雄一時,故此山又名黃楊寨;明太祖朱元璋不僅年少時流落此地,留下了流傳千古的民間故事,而且在他打天下時也曾交戰於九焰山,留下了一些神奇的傳說;明代還有一位兵部尚書“剿匪”至此,在山上留下了“司馬岩”的珍貴石刻;1934年,紅25軍奉命北上長征之後,中共鄂東北道委委員會曾隱蔽在山上的“止止洞”中,長期與敵人周旋。
紅安九焰山

歷程

頭天下午,我們就登上了天台山,夜宿高山崗財政乾訓中心,次日清晨從這兒乘車到九焰山林場。小車行進在盤山公路上,我只覺得是在半山腰上纏來繞去的,這樣纏繞了約莫一個小時,才到了九焰山林場。20年前,我曾經浪跡於這一帶連綿起伏的大山中,當過“賣炭翁”,記得當時為了尋找一位去九焰山學鐵匠手藝的朋友,我隻身來到這個林場,問過路,林工們極力阻止我上山,說那山上沒個人影兒,哪會有人打鐵?我望著封山的樹林也就卻步了,留下些許遺憾。不曾想到20年後的今天,我卻還是要來攀登這座神秘的大山,只見林場的房子都已改成了粉牆瓦舍,沒有了先前的茅屋草房,不再顯得那么破爛不堪了。由於文化部門事先聯繫好了,我們的車子剛開進林場,就有人出門相迎,跟我們客套了一番。雖然這兒不像開發成熟的旅遊區,沒有導遊小姐喋喋不休的叫喊,但林場的工人也都熱情好客,一位姓何的小伙子當了我們的嚮導。九點整,我們從山下出發,小何說:“今天的路線是從南門上,經東門、過北門,到西門下山。”
聽說山上道路艱險,攀爬困難,上山前我連相機也沒帶,只帶了一杯茶水輕裝上陣。剛上山時,我緊跟在小何的身後,走在隊伍的最前邊,看到上南門的路全是新修的石階路,就問小何:“這路是政府撥款修的吧?”小何說:“上面的撥款還未到帳呢,先由我們林場墊資十萬元。”大家都說這路修得好,上級應該撥錢。我們拾級而上,感到路的坡度時而傾斜、時而陡峭、時而平緩。先是走過了一段斜坡路,像是一把長長的梯子,斜搭在山坡上,由於是剛上山,加之我過去曾長期在這樣的山上跋涉過,我並不覺得很累,可是走過了這段斜坡之後,山勢便變得陡峭起來,那把梯子好像是一下子豎立起來,垂直地搭向天庭似的,後邊幾位穿高跟鞋的女同伴仰天長嘆,一時間軟了神,直呼前面的人歇口氣,我也漸漸地感到有些體力不支了,一屁股坐在石階上,直喘粗氣,文化館的一位小伙子給每人削了一個煙臺雪梨,大家吃完雪梨,抖擻精神,繼續吃力地向上攀登,此時我已經落伍,從最前邊拉下了,夾在隊伍的中間,當又有人在下邊叫喊著要歇口氣時,我們眼前的道路已經開始變得平緩了,那把梯子仿佛是平放在山脊樑上,前面的人都大踏步地前進著,我不再感到吃力了,也就不甘落後,緊追幾步就趕上去了,見道路有一條分支向山下伸延,就問小何:“那路是通向哪裡的?”小何說:“下邊有尊巨石,我帶你們去看看吧!”那石名曰“飛來石”,像是凌空而降,擱置在陡峭的懸崖絕壁之上,高約二十米,呈不太規則的圓柱體形狀,圍圓足有五十餘米,與對面的鯽魚嶺對峙,恰似鯽魚戲水時吐出的一個水泡。據傳:那鯽魚嶺的頭在四川,尾在安徽,對面顯露出的鱗峋山脊只不過是那條鯽魚露出的一段脊背。我們折回原路再往前走了一段平緩的石級路,終於到達南門。門洞並不寬闊,全由條石乾砌而成,高約2.5米,寬約1.5米,門樓上有滾木擂石的支架殘骸,兩邊城牆倒塌,牆隙雜草叢生。在颯颯秋風,落葉飄零中,這兒的景象似乎顯現出一種悠遠的慘澹……
過了南門,便不再有石級路可走了,全是在樹縫隙、草叢中蜿蜒的山間小路,像是畫在林子裡的一道道暗線。我們腳下踩著鬆軟的枯枝爛葉,隨時都有可能滑倒,大概是砍路的林工將樹枝遺棄在山道的兩旁,大家似乎是不約而同地從路邊拾起了一根稍大的樹枝,拄在手上當起了拐杖,在山道上亦步亦趨地緩緩前行。但見這兒溝壑縱深,密林遍野,沒個盡頭似的,加之天一直陰沉著臉,林子裡見不到一線陽光,更顯得幽暗陰森。在一片窪地里,我們見到了一大片廢墟,那些倒塌的牆壁,殘存的屋基,顯示出這兒曾經有過的繁華與輝煌。我從遠處看到,在一間屋基的中央,長出一株參天的古樹,樹身上附著一朵蝴蝶般的淡黃色花瓣,繞過一叢密匝匝的荊棘,又繞過一大堆殘積的岩石,好不容易才轉到了那株古樹下邊,看清那淡黃色的蝴蝶原來是一棵靈芝,我舉起手中的拐杖,將它戳下來,捧在手上,繞回同伴們站立的一間屋基裡邊,讓大家觀賞了好一陣。
繞過這片窪地,來到一片向陽的山坡上。我聽到女同伴們驚喜地大喊大叫起來!原來這片山坡上長著一團團碩大鮮嫩的山蘑菇,她們有的脫下頭上的鴨舌帽、有的拿出隨身帶上山來的方便袋,爭先恐後地採拾山上的蘑菇,可這山蘑菇滿山坡都是,她們采也采不完,不一會兒就採得沒處裝了,也就不再搶了。小何說:“下面就是有名的‘止止洞’了,不怕滑下山溝就去看看吧!”我們俯瞰山下,竟是萬丈深壑,令人目眩,但誰也沒說過怕字,因為上山前聽人說“不去‘止止洞’,就不算到九焰山。”大家一個個甩掉手中的拐杖,雙手並用,輪番攀著一棵棵大樹,艱難地向著陡峭的山壁下滑行,漸漸地滑到了洞口,進入洞中,驚起一大群蝙蝠直往外飛,原來這洞因多年來人跡罕至,已成為山中蝙蝠的天堂,它們爬在洞壁的石縫隙里休養、生息、繁衍。我觀其洞狀,見洞內呈“凸”字形,洞深約十米,高寬各有5米左右,左右兩邊的石壁上隱約有字,仔細辨認,才知是明朝隆慶壬申耿子頤所題的“止止洞”和“凝神”等字。相傳:此洞是因當年有個僧號“止止”的和尚,隱居於此,修煉成仙而得名的。從洞口再攀爬上來,回首望去,我們更是覺得崖陡壑深,山勢奇險,頓感心驚膽顫,竟不敢相信自己剛才下山去鑽“止止洞”的舉動是真的!
快到東城門時,我們在東門下的一個谷口裡歇了一會兒,陣陣山風拂面而來,給人帶來一種涼爽的愜意。小何指著對面的一座高山說:“那就是牛頭山,傳說朱元璋曾在此地殺過一頭牛而得名。”記得我曾在一本雜誌上讀過那段傳說,說的是朱元璋小時候從安徽鳳陽老家隨母逃荒流落到九焰山一帶,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他和放牛娃們在山上飢餓難耐,就將地里的豌豆采了些,裝入一隻瓦罐,放在石頭壘起的灶頭上,撿些柴禾點燃,熬煮豌豆,不想一位小夥伴一不小心將那瓦罐絆翻打碎了,他們只好將竹籤挑起豌豆填進嘴裡充飢,可這點豌豆那裡填得飽他們的肚子呢?朱元璋便和小夥伴們一起,將一頭壯實的黃牛殺死,把牛肉放在火上烤著吃了,將牛頭甩向了對面的山頭上,再將牛尾巴插在山溝里,回去對財主說黃牛入地了,尾巴還留在山溝里的地面上,財主不信,跑到山溝里來拔那牛尾巴,不僅拔不起來,還聽到地底下有黃牛的哼哼聲,財主就信以為真,不但沒有責怪朱元璋,反而以為他家的那頭黃牛得道成仙,自己也會因此行好運,倒頭就朝牛尾巴拜了三拜。後來人們就將朱元璋甩過牛頭的這座山叫“牛頭山”,將那塊殺過牛的石盤叫“殺牛盤”,還稱山下插過牛尾巴的那條深壑叫“牛尾巴溝”。多年後,朱元璋當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巡視至此,兒時的夥伴憶起當年煮豌豆的趣事,恭維他說:“想當年皇上在這這兒打過一次大勝仗,我們一班人馬沖向敵陣,敵人是聞風喪膽啊,一下子就破了‘石頭陣’,打破‘罐子軍’,跑了‘湯元帥’,捉了‘杜(豆)將軍’,只得一槍一個,殺進‘衙(牙)門’,那才真的叫過癮!”朱元璋聽了哈哈大笑,連連說:“那是,那是,咱這必焰山是個出英雄的好地方啊!”
我們從谷口裡往高處上了幾個回合的陡坡,才到達東城門,見城門已經陷塌,門梁墜落在地上的草叢中,城牆只留殘垣斷壁,就沒有久留,也沒有細看,抄著山間小路,向北門趕去。從東門到北門的路比從南門到東門的路更險,山道仿佛懸掛于山崖之間,底下是萬丈陡崖,路邊長著長長的絲毛草,擋住了我們向崖下看去的視線,倘若一不小心,就會失足踩踏於草叢裡,跌落於懸崖之下,我們一路走著,大家都相互提醒著,生怕發生不測。沿途看到的殘牆廢墟更多,這一帶似乎是當年山寨大軍的集居地,樹木草叢中,既有殘留的石臼石磨,又有依坡而建的軍中灶台,還有破碎的陶瓷器具……

文化歷史

北城門保存較為完整,城牆雖有些殘缺不全,但有的殘牆高出了人頭,隔不多遠就有一個瞭望口,或是一個瞭望台,想必這兒古時一定布有很多山寨守軍,城門兩邊的“立門石”寬大而又厚實,雖歷經千年風吹雨淋,卻依然穩健有力地支撐起城門上橫跨的過梁,我們爬上右邊的一堵殘牆,登上北城門,坐在橫跨的過樑上小憩。嚮導小何指著城牆邊的一塊界牌介紹說:“這牆裡邊是湖北,牆外邊就是河南了。”我觀那層巒疊嶂的遠山近嶺,仰視飄蕩著絲絲縷縷薄雲的天空,有一種北望中原闊,南看楚天低的感覺;時令正值仲秋,山外還未見楓葉添紅掛彩,可是山里已經是層林盡染,像是到了深秋時節,有的樹木開始落葉了。此情此景,不由使我想起古人李贄夜宿對面的天台山寫下的詩句:“縹緲高山起暮秋,壯心無奈忽同游。水從霄漢分荊楚,山盡中原見豫州。明月三更誰共醉,朔風初動不堪留。朝來雲雨千峰閉,恍惚仙人在上頭。”此時已過上午十二點,大家都飢腸轆轆,把所剩無幾的煙臺雪梨吃光了。我發現城門下的牆壁邊一塊石頭上好像刻有字跡,就縱身跳下城門去,同伴們還以為我是不小心滑下去的,嚇得大喊大叫起來,見我沒事,大家才放下心來。我將那塊石頭表層的樹葉和塵土拂去,上面的字樣就變得清晰可辨了,是繁體“元朝”二字,詩人熊明修老師說:“這可稱得上是文物啊!”我想,它至少對開發這裡的旅遊資源很有價值和意義,相信上級開發九焰山的腳步在不久就會走到這裡的,到那時它就不會再躺在山上無人識,一定會派上很好的用場,引來眾多的遊客。
至此我們只剩西城門沒去了,經過一刻鐘的小憩,大家都鼓起了向終點衝刺的信心和勇氣。從這兒去西門的路沒有了懸崖峭壁,顯得很平緩,只是因為繞樹繞岩而變得蜿蜒,有的路段已被雜草封行,好在有嚮導小何在前面引路,我們才不至於迷失。由於消除了懸崖峭壁帶來的那種恐懼感,一路上大家都開心起來,有的在樹上採摘野生獼猴桃,有的採摘野山楂,我只採摘了兩個“八月張”,揣在衣袋裡,準備帶回家給妻子和孩子一人一個。路上還遇著一大片沼澤地,水草蔓生,浮泥遍地,我們只好繞道而行,見那濕潤的泥草地里有些坑坑窪窪的痕跡,而且那些痕跡分明都是新添的。這就奇怪了,山上沒有一個村莊,也很少有人上山來,哪來這么多新添的痕跡呢?小何說那些痕跡都是山上的野豬拱成的,他指著一個個鍋狀小水坑說:“這些都是野豬擦過泥的地方。”他還說山上的野物很多,若是春季來登山,不僅會碰到野豬,還會碰到豪豬,豬獾、狗獾、鼬獾、花面狸、大靈貓,山上不時還有狐、狼、豺、豹等一些狡詐兇猛的動物出沒,更有小松鼠、灰竹鼠、華南兔、黃鼠狼等一些小精靈們在樹木草叢石縫中上跳下躥,鑽進鑽出的身影。
快到西城門時,我們看到了一塊三、四百平方米的天然石板,略成斜坡狀,覆蓋在一片青翠的松樹林旁邊,坡下有幾間殘存的屋基,我們背依松林,腳踏石板拍了幾張照片,小何介紹說,這石板名曰“曬穀場”,是古代山寨寨主用來曬穀的地方。往前走不過一公里,我們就見到了在史料上看到的那尊明代兵部尚書所刻的“司馬岩”石刻,這尊巨石有五米見方,躲在參天的古樹之中,若不是山路正從石下經過,是很難被人們發現的。石刻只有中間的“司馬岩”三個繁體大字一眼就能辨認清楚,左邊的小字石刻由於年代久遠而風化,顯得模糊不清,需要仔細辨認,方能看清是刻字者的署名。離開“司馬岩”斜穿了一段茂密的叢林,我們到達了西城門,門樓保存完好,但兩邊城牆倒塌在雜草樹木叢中,大家駐足觀摩了一會便出了城門,見不遠處有一條長長的石階從坡下向上伸延,坡上有一巨大平台,四周殘存著牆基石腳,我們惴度良久,認為這兒可能是昔日山寨某位首領聚眾議事、決策和發號施令的重要場所。
從這兒下山的路是一條長長的陡山坡,坡上有一條岩石凸出的筋脈,可能是林工們就勢將這條岩石筋脈兩旁的樹木砍掉後,才形成這么一條供人上下山的通道,道路雖然寬闊,但又陡又滑,樹葉落在岩石上,雜草長在岩石縫,像是自然形成的掩體,當腳踏在樹葉和雜草上時,若草葉下的石塊是光滑的,就會打起滑來,不時將我們中間的一位同伴滑倒。我們只好拄著拐杖試試探探,摸摸索索地往山下緩慢地前移,一條山坡走了半個小時才到達山腳,繞過一大片竹林,我們終於回到了上山時起點,也到達了這次登山行動的終點——九焰山林場。此時已是下午兩點半,我們繞山一周,花了五個半小時。
返回住地的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九焰山既然有著如此豐富的歷史人文底蘊和奇險秀麗的自然風光,那么她遲早是會成為當地旅遊資源開發熱點的,總有一天,她會迎來四面八方遊客的紛至沓來,再現昔日那樣人聲鼎沸的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