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鮑比

約翰·鮑比(John Bowlby,1907年1月26日1990年9月2日),英國發展心理學家,從事精神疾病研究及精神分析的工作,最著名的理論為他在1950年所提出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成就,依戀理論,著作,

人物簡介

鮑比最著名和持久的研究,是為初生嬰兒與他的照料者的依附模式尋求理論。他從觀察中發現和歸納出一個科學理論(即依附理論)。在他眼中,依附行為是在進化求存的過程中,嬰兒為避免被獵食者傷害的舉動,並反映到依附的行為上。鮑比的學生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有替他的理論作後續研究和測試。

成就

依戀理論

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源於約翰﹒鮑比(John Bowlby)及其同事(James Robertson)的工作(1951-1982),他們在20世紀40和50年代持續地觀察分離和喪失的精神創傷對年幼兒童的影響,在現代精神分析理論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依戀理論的主要研究和發現從對嬰幼兒的觀察開始,後來也包括成人,主要概念有:
(1)“依戀”(attachment),指的是個體與一個特定的人的持續聯繫,這個特定的人是當孩子或者個體感到脆弱或需要保護時就會去尋找的那個人(照料者)。依戀是撫養者與被撫養者之間一種特殊的情感聯結。鮑比認為,嬰兒對母親的依戀是一種源於生物性的、渴望接近的願望,是進化原則的產物。Bowlby強調,依戀是“從搖籃到墳墓”的終生現象。不論父母是否會滿足他們生理或者心理的需求,孩子都會對父母依戀,甚至會依戀施虐的母親(Bowlby1956, Harlow 1962, Ainsworth1967)。
(2)個體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嬰兒和兒童需要體驗到與母親(或長期的代養母親)的溫暖、親密和持續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獲得滿意和享受”(Bowlby,1951,p.13)。
(3)嬰兒在和他們的主要照料者互動中會發展出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或認知圖式(cognitive schemas)。這些工作模型或認知圖式貫穿整個生命周期,影響了個體在人際關係中對自我是否值得他人照顧(自我模型)以及他人能否提供照顧(他人模型)的覺察和判斷。
個體的依戀類型或模式(Attachment styles)對其人生的影響重要而久遠,它制約認知能力的發展,左右人格特質的形成,影響人際關係的建立以及社會功能的表達。
(4)兒童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兒童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他們的反應首先是恐懼、憤怒、不顧一切地尋找消失的父母;之後表現出絕望、悲傷和退縮。這個階段的絕望是他們在抗議沒有能換回失去的依戀對象;第三階段表現出“超然(detachment)”,其標誌是活動抑制、顯著缺乏快樂和激情。外表的超然是長時間不能得到喪失人物的情況下對依戀反應的一種防禦性抑制。由此可見,遭受喪失的嬰兒和幼兒能夠體驗到悲痛和哀傷,其強度並不亞於成人。
(5)後來的研究者Mary Ainsworth(1969,1975,1985)創造了“陌生情景”技術,觀察短暫分離後的母嬰相互作用,發現了在陌生情景中與母親暫短分離的嬰兒表現出三種基本的依戀類型。Crittenden(1988)補充了第四個類型,分別是:
安全依戀型(secure attachment style):傾向於有敏銳和能夠應答的母親,他們對母親暫短離去表示抗議,表現出痛苦並會去尋找。當母親回來時他們會高興地迎接。這些嬰兒更為積極,好奇,與陌生人互動良好;
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style):他們的母親常常是不應答嬰兒的需求,或者對孩子的反應不夠敏銳。與母親的暫短分離會使這樣的嬰兒非常痛苦,當母親返回時他們會更加憤怒,經過安撫也很難平靜下來;
焦慮迴避型(anxious- style):常常有不應答且具有控制性的母親,嬰兒對母親的離去和返回都反應冷淡;
迴避矛盾型(avoidance-ambivalent style):常常有高度控制性的母親,兒童表現為強迫性的順從,即使在允許表達不滿時也會抑制自己不高興的情緒。以上後三種類型都是不安全型(insecure attachment style)的依戀模式。
鮑比及其後來研究者們發現,嬰幼兒和兒童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戀模式對個體成年後發生的各種形式的心理與精神障礙有密切關係。
成人依戀的主要研究:根據內部工作模型的差異,Bartholomew和Horowitz在Bowlby和其他依戀研究者的工作基礎上,將成人依戀類型區分為四種類型:安全型(secure)、拒絕型(dismiss)、關注型(preoccupied)和恐懼型(fearful),並且從自我模型(依戀焦慮)和他人模型(依戀迴避)兩個維度對它們進行測量。
安全型依戀個體對早年照料者的體驗是:總是能夠對自己的需要做出回應,對自我和他人所持的觀點都是積極的,他們對於依靠別人感到舒服,同時也樂意於讓別人依靠自己。
拒絕型依戀的個體對早年照料者的體驗是:從來不會對自己的需要做出回應,因此他們形成了“強迫性的自我依靠”(compulsively self-reliant)的應對策略,儘管他們對於和他人親近或信任他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對他人持消極的觀點),他們對於自我所持的觀點還是積極的,這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他們的“強迫性的自我依靠”。
關注型依戀的個體對早年照料者的體驗是:不一定能夠對自己的需求做出回應,因此他們在依戀關係中顯得過分的小心警惕,在情感上依賴於他人的認可(對他人持積極的觀點),經常讓人覺得“粘人(clingy)”,他們的自尊心通常比較弱,容易感到沮喪,更多地關注負性的情感(對自我持消極的觀點)。
恐懼型依戀的個體在渴望親密的社會接觸上和關注型個體有很多相似之處,然而由於害怕被拒絕,他們最終抑制了自己的這種渴望。這一類型的個體體驗是:早年照料者為完全拒絕的或嚴厲的,因而他們形成了消極的自我觀點和消極的他人觀點。恐懼型依戀的個體在成年後所採取的人際互動的模式通常為:當他們和別人的關係到達一定的親密程度時,他們就會從關係中逃離,也就是說,“迴避接近(approach-avoidance)”的行為是根植於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和關注型依戀的個體一樣,他們沒有強大的自尊,更為關注負性情感。
不同依戀類型的個體除了在“內部工作模型”表征上存在差異,在情緒調節上也有策略套用的不同:
“親密尋求(proximity seeking)”是人類在依戀關係中調節情緒的初級依戀策略(primary attachment strategy)。在情緒壓力中的個體傾向於尋求依戀對象並與之維持親近。可獲得安全依戀對象的個體將表現出“安全基地”策略。
無法獲得安全依戀對象的個體退而採取“次級依戀策略(secondary attachment strategy)”:他們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判斷“親密尋求”調節情緒的可行性。如果不放棄“親密尋求”,會導致“過度激活策略(hyperactivating strategies)”,試圖通過糾纏、控制的行為重新獲得對方的關注和支持,然而,這一策略對其所處的非安全依戀狀態很可能產生一種自我放大作用,使其在心理結構上混亂和無法分化;
如果認為“親密尋求”不可行,將導致“去激活策略(deactivating strategies)”,為避免再次受到傷害,個體不再嘗試接近依戀對象,而是抑制依戀系統,在情感、認知和生理上遠離他人。
鮑比等和其他精神分析學者們一樣,在依戀理論中強調了早年關係的重要性,但他理論的核心內容更強調母(或照料者)嬰關係的重要意義和依戀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著作

Bowlby, J. (1969,1982) Attachment [Vol. 1 of Attachment and Loss]. London: Hogarth Press; New York, Basic Books; Harmondsworth, UK: Penguin (1971). ISBN 0465005438.
Bowlby, J. (1973) Separation: Anxiety & Anger [Vol. 2 of Attachment and Loss]. London: Hogarth Press; New York: Basic Book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5). ISBN 0465097162.
Bowlby, J. (1980) Loss: Sadness & Depression [Vol. 3 of Attachment and Loss]. London: Hogarth Press; New York: Basic Book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81). ISBN 0465042376.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New York: Basic Books. ISBN 0415006406.
Bretherton, I. (1992)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759-775.
Holmes, J. (1993) John Bowlby and Attachment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ISBN 041507729X.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