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月法

紀月法

地支紀月。用十二支與十二月一一相配。以冬至所在的夏曆十一月配子稱為建子之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月法
  • 地區:中國
  • 類型:中國文化
  • 作用:計時
紀月法分類,古代紀月法,

紀月法分類

1、數序紀月。如一月、二月、三月。至今仍在沿用
2、則十二月為建醜之月,次年一月為建寅之月......或徑稱子月、丑月、寅月......。
3、乾支紀月。至遲在漢代就已使用。即以每月固定的紀月地支配上天干。五年為一周,周而復始。如以甲子年開始,正月地支是寅(十二支中序三),月的天干便是十乾中序三的丙,即為丙寅,二月為丁卯,順序排列下去,十二月為乙丑。次年為己丑年,正月是戊寅,二月己卯......十二月己丑。到戊辰年,十二月是乙丑。從甲子年到戊辰年共五年計六十個月,恰好乾支紀月轉滿一周。
4、特定名稱。歲首的月份叫正月(秦代因避始皇嬴政諱改為端月),又叫孟陬;二月叫,三月叫,四月叫余或除,五月叫皋,六月叫且,七月叫相,八月叫壯,九月叫玄,十月叫陽,十一月叫辜,十二月叫塗。《詩.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雲其還,歲聿雲莫。”鄭玄箋:“四月為除。”《國語.越語下》:“至於玄月,王召范蠡而問焉。”

古代紀月法

我國古代紀月法主要有三種:
(1)序數紀月法。如《采草藥》:“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指南錄〉後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譚嗣同》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
(2)地支紀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詩:“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紀月法指農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賦》:“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農曆十月。
(3)農曆時節紀月法。農曆各月還有月令別名:,如下:
正月:端月,元月,寅月 ;二月:花月,仲陽,杏月,仲春 ; 三月:桐月,佳月,季陽,桃月
四月:梅月,清和,麥月,孟夏 ;五月:皋月,蒲月,榴月,仲夏; 六月:積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瓜月,巧月,涼月,孟秋 ;八月:壯月,桂月,觀月,仲秋;九月:玄月,菊月,剝月
十月:陽月,良月,坤月,孟冬; 十一月:德月,葭月,龍潛,仲冬 ;十二月:臘月,塗月,季冬
又如《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孟冬”代農曆十月;陶淵明《擬古詩九首》“仲春遘時雨”,“仲春”代農曆二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