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統治論

精英統治論

精英統治論是一種哲學觀點,主要理論是認為統治階級是少數權力精英所構成的,精英人物通過高壓和操縱相結合的手段來維持其統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英統治論
  • 統治階層:少數權力精英所構成
  • 手段:高壓和操縱
  • 特點:利益衝突
本質,思想,

本質

1.政治統治是利益衝突和政治鬥爭的必然結果,是適應支配政治和控制社會衝突的需要而產生的,也是與國家權力同生並存的一種政治行為 2.政治統治是政治鬥爭中最強大的政治勢力對於社會的支配和控制。
3.國體問題是政治統治的本質問題
政治統治是經濟上最強大的、占有優勢地位的階級,為維護和強化既定的政治關係和社會秩序,通過國家權力而對社會所進行的一種強大的支配和控制
精英統治論。精英主義者認為,無論政治統治的形式如何(民主或專制),社會不可避免地要形成精英統治,即,統治者是由少數權力精英(傑出人物)所構成的,儘管精英集團的組成會發生變化,但精英統治永無更改。在回答為什麼少數精英可以統治人民大眾時,精英主義理論家認為這是由精英人物的與眾不同的品質所形成的,“高度組織性使得精英集團比人數占優勢的勞苦大眾更加具有統治力”。大眾是一盤散沙,而精英則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

思想

"精英統治論": 精英概念為古代思想家和現代研究者所廣泛使用,但其涵義並不一致.一般認為,帕累托第一次最為明確地試圖根據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而不是合理完善的行為模式來考察精英問題.在帕累托那裡,精英概念兼具高度與素質兩個方面的成分.所謂"高度"是指某種可以客觀判斷的成功標誌,如職位, 得分,盈利等,而"素質"是指個人的才智, 才幹或內在涵養. 後來,拉斯韋爾對精英概念進行了重大的修正,他排除了精英概念中的素質成分.而採用"高度"指標作為衡量精英的惟一標準.他指出,"精英是用於分類的,描述的概念.它指的是某一社會中占據高級職位的人,有多少種價值就有多少種精英.除了權力(政治精英)外,還有財富,名望和知識等 方面的精英".於是,精英一詞成為一個分析性概念,一個中性詞,而不再含有價值的意蘊.這一修正的"長處"是使辨析判別精英的標準走向了經驗化和客觀化.有利於經驗層面的觀察,且能夠採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研究:這樣一來,"精英"概念 便成為社會科學中的一個普遍範疇. 無論對於精英的理解存在什麼樣的爭議, 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一術語所包含的排他性內涵是清楚的:精英是不同於大眾的少數人. 精英統治論的邏輯起點是社會異質性, 即首先承認在人類社會中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平等性,進而肯定在政治權力領域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現象的普遍存在與必然性.這一觀點可以概括為精英與大眾的兩分法. 莫斯卡指出:"最漫不經心的人也能注意到,在一切政治制度共有的,恆常存在的事實和傾向中,有一種極為明顯的現象: 從最原始的,幾乎還未跨入文明的社會, 到最發達,最強大的社會,一切社會中都存在著兩個階級: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 屬於統治階級的永遠是少數人,他們行使各種政治職能,壟斷政權,並享有政權帶來的利益;而人數眾多的被統治階級則身受統治階級或合法,或專斷粗暴的管轄和控制". 嚴格地說,精英——大眾兩分法有規範 含義與經驗含義之分. 所謂規範含義是指社會"應該"由精英來統治或治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