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門

粽子門

圖片帖中,這位名叫“裴正熙”的韓國人自稱在北京某大學留學,先是擺出各種不雅造型舉例說明北京人不懂如何吃粽子,稱很多北京人吃粽子“就像吃大米飯和鹹菜一樣,一點也不尊重先人屈原”,而在韓國,吃粽子時需要“做完儀容”“換上韓服”“淨手”等一系列步驟,教中國人吃粽子時候要先注意禮儀,講究衛生等等。一場由吃粽子引發的口水戰不斷升級,網友稱此事件為“思密達粽子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粽子門
  • 來源:北京某大學留學生髮起
  • 網路:韓國美女留學生教你吃粽子思密達
  • 人物:裴正熙
  • 發生時間:2010年6月
思密達粽子門-網友反應,思密達粽子門-反思,網友博文,粽子門事件真相,“粽子門”進展,

思密達粽子門-網友反應

2010年6月,網路上一則《韓國美女留學生教你吃粽子思密達》的圖片帖再次引發中韓端午之戰。 這篇有爭議性帖子迅速被轉載到各大論壇,引起了網民極大的憤怒。針對“思密達粽子門”事件,爭論的焦點在於中國人過端午吃粽子不重禮儀,傳統風俗意識淡化。一場由“吃粽子”引發的口水戰不斷升級,眾多網友表示不能理解那位韓國留學生教中國人吃粽子的行為,認為這是對中國人傳統風俗意識的挑釁,紛紛聲討思密達粽子。 有網友表示,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且端午申遺成功已經毫無爭辯的告訴世界,端午節是屬於中國的。而粽子作為端午節傳統食品,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所以韓國人根本沒有資格說這話。也有網友表示雖然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但是在如何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上,韓國顯然走在 了我們前面。很多網友在冷靜分析思密達粽子門事件之後,回帖表示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過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也已經兩千多了,粽子作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一直都廣受歡迎。而且隨著2009年中國端午申遺成功,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愈加強烈,過節的意識也越來越濃。 思密達粽子門-中韓端午爭端 中韓的端午節之爭已經不是第一次引發輿論關注。2008年,因韓國把端午祭註冊為本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曾引起過廣泛爭議。時隔兩年之後,“思密達粽子門”事件再次刺痛了國人在端午這個傳統節日問題上的民族情感。
粽子門
韓國的端午祭起源於中國的端午節,但發展至今已經和我國的端午節有很多差別,可以說兩個節日都具有非常鮮明的地方性特色。韓國的端午祭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而中國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如插艾蒿、吃粽子、飲雄黃酒、划龍舟、紀念屈原等習俗,則是中國的特有習俗。

思密達粽子門-反思

思密達粽子門  與中韓兩國在端午節問題上的較量相比,更引人憂慮的是國內民眾對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的疏遠。雖然端午節已經被列為我國的法定節日,但現代人對這一傳統節日內涵的了解現狀卻十分引人擔憂。之所以對端午節這樣的傳統節日越來越不重視,除了現代生活節奏加快,時間和精力有限之外,現代傳統節日商業味兒越來越濃,也是造成人們對傳統節日感情越來越淡漠的重要原因。
民俗專家就此事表態,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民俗節日,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講究的禮數也很多,比如插艾葉、佩香囊、包粽子……不過隨著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這些傳統風俗在年輕人的觀念中逐漸淡化,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對傳統節日顯得不夠熱情,在他們看來,端午節老祖宗傳下來的舊風俗,並不能吸引自己。相反,這些風俗禮節在韓國、日本等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亞洲國家。
今年是我國端午申遺成功後的首個節日。近日,網路上一則《韓國美女留學生教你吃粽子思密達》的圖片帖再次引發中韓端午之戰。帖子一經登出,立即引起諸多網友的口誅筆伐。我們發現,國人心中濃濃的端午情結被喚醒,爭議的焦點集中在國人吃粽子不重禮儀,很多網友在冷靜下來後,開始進一步關注怎樣更好地傳承中華傳統節日文化。
粽子門

網友博文

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竟然在這一來源於本國的傳統文化風俗之一的端午節吃粽子禮儀上輸了異邦,這不能不發人深省,我魯國平覺得,中國人首先不要在人家一教育以及批評自己情況下就不問青紅皂白跳將起來,其習慣和脾氣實在很不好,這同時也充分暴露了中國人內心的浮躁心態,正好印證了其與內心缺乏信仰有關,而欠缺禮儀只不過是一個缺乏信仰的外在表象。
事實上,我們不少人一提到禮儀肯定會聯想到孔孟之道的封建禮教,號稱禮儀大國的中國人們當然不會陌生,但和害人的維護等級制以及奴化教育的封建禮教以及禮儀不同的是,提倡現代社會承傳適當的傳統禮儀絕對不是多此一舉或者畫蛇添足,比如,韓美女教我們中國人吃粽子禮儀,說實話這方面我們還真是有所欠缺,特別是到了現代利益為上的市場經濟社會,大家過端午吃粽子感覺越來越沒有“文化”、沒有“內涵”了,甚至感覺不到傳統文化習俗背後必須的紀念意義、民族信仰以及深重民族感情了,原因何在?
原來,我魯國平以為就是中國人從以前的封建禮儀或禮教太繁瑣太沉重,一下子矯枉過正,到了今天則不再重視任何禮儀了,結果雖然口耳相傳以及習慣使一些傳統習俗行為保留下來,但由於缺失禮儀的提醒以及固定、塑造,逐漸使其背後的精神所蘊所含流失成為必然。比如現代人過春節年味越來越淡了。傳統的舞龍燈、迎財神、祭祖、親友拜年等禮儀活動大量減少就是其根本原因之一。
同樣禮儀,信仰以及感情之表象,信仰以及感情則為禮儀之靈魂,它們互為表里才能夠使一項傳統文化習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位名叫“裴正熙”的自稱在北京某大學留學的韓國人說,看到很多北京人吃粽子“就像吃大米飯和鹹菜一樣,一點也不尊重先人屈原”,相反在韓國,吃粽子時需要“做完儀容”“換上韓服”“淨手”等一系列步驟,其虔誠態度不可相提並論。就說得很有幾分道理。是的,國人之所以隨便吃粽子正因為他們認為就是簡單地吃一種美食甚至東西而已,已經把傳統文化習俗背後的精神內涵忘得乾乾淨淨。更加把端午節以及粽子身上凝聚著的屈老夫子愛國主義思想和國人對民族的深厚感情之信仰拋到九霄雲外。
其次儘管愛國和愛民族的感情及其信仰不是強制教育教化就能夠開花結果的,這需要人們從內心自然和真正地感受到這個國家以及社會對個人的溫情、幸福和安全感。這方面政府和社會需要做的還很多。然而,韓美女教吃粽子禮儀,先要反思的絕對是中國網民,也不是有些人口誅筆伐、唱幾句高調便可以讓端午節以及吃粽子等我國傳統文化習俗煥發出精神光華,甚至發揚光大的。 -------轉自網易部落格作者魯國平

粽子門事件真相

此女乃是某網的會員Rita,雷芳芳。 雷可兒Rita 廣西桂林。純屬有人惡意炒作。

“粽子門”進展

在“粽子門”中,自稱韓國留學生的美女教中國人如何吃粽子,讓中韓的端午爭端再次在網友輿論中升級,而實際上,韓國端午祭並沒有吃粽子的傳統。
在回龍觀居住的韓國人閔聖恩稱,他們在韓國時並沒有過端午祭的隆重慶祝活動,也沒有吃粽子的習慣,僅聽說古代的先人會用菖蒲草磨成的汁水洗髮。“來中國之前,我根本沒有見過粽子。”閔聖恩說。正在韓國首爾留學的中國學生梁尹金也表示,韓國並沒有為了端午而放假的習慣,“我特別想念家鄉的粽子,這裡根本沒有。” 中國韓國人會副會長朴濟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實韓國端午並不吃粽子,也沒有龍舟比賽。“在韓國,端午節並不是法定節假日,只有江陵地區比較重視,有傳統的端午祭。”但朴會長表示,韓國人吃用小米、粟米加香菜、蔥等煎成的車輪餅和菖蒲糕,喝自釀的米酒,儀式包括尋找山神、祭祀山神和城隍神的祭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