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之鄉(佛山粵劇之鄉)

粵劇之鄉(佛山粵劇之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粵劇最早的行會組織——瓊花會館就建在佛山。在佛山祖廟,有一座華南地區最著名的古戲台——萬福台。萬福台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裝飾最堂皇、保存最完好的古戲台。在過去,祖廟萬福台每逢喜慶節日、神誕都會舉行粵劇演出,尤其是每年秋收之後,幾乎每晚都有演出,四鄉來看大戲者,絡繹不絕。現在,佛山還盛行有“私伙局”,粵劇愛好者自發組織,吹拉彈唱,怡然自樂。他們以能在萬福台演出為榮。佛山近年來在祖廟萬福台舉辦了多場粵劇演出、比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劇之鄉
  • 節日起源:佛山
佛山市南海區桂城鎮平洲
佛山市南海區桂城鎮平洲素有“粵劇之鄉”的美譽。早在民國六年(1917年),平洲梅園(地名)金山和(原名陳福三,白超鴻之父)回鄉招募幼童60餘人,組成樂群英粵劇娃娃班,在平東的一家祠堂進行訓練。據史料記載,平洲樂群英娃娃班,比廣東八和會館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創辦的粵劇科班——“廣州優界八和戲劇養成所”還要早10年。這個娃娃班培養出林超群(男花旦)、金枝葉(男花旦)、張盛才(武生)、鬼馬春(醜生)、陳展生(武生)、和葉大富(武生,葉兆梅之父)等一批享譽省港澳的粵劇名伶。因而金山和被譽為“平洲名伶之父”;平洲成為當年珠江三角洲發展粵劇曲藝的重要搖籃。這個搖籃,誕生了建國後榮任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戲劇家、音樂家協會的四位副主席:靚少佳(原名譚少佳,平東人,1907-1982),曾任廣東省文聯副主席;陳卓瑩(平洲三山人,1908-1980),曾任廣東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林小群(林超群長女,生於1932年),曾任廣東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林錦屏(林超群小女,生於1947年),曾任廣東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以及一批享譽海內外的粵劇演員和粵劇專家。真是“藝園粵劇一枝花,深入人心樂萬家。不負戲鄉靈勝地,英才輩出吐光華。”(高信普句)。
繼上述在粵劇史上卓有建樹的名家,又陸續誕生了一批在粵劇演藝事業上有所造詣的編劇和演員,例如:廣州市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廣東八和會館名譽會長、新華社香港分社文體宣傳部原副部長崔領明,白超鴻(平洲樂群英娃娃班班主金山和之子、著名文武生、廣東粵劇院藝術委員會原委員),葉兆柏(廣東省粵劇團名醜,全國曲藝牡丹獎得主)、梁劍雄(平東人,廣西梧州粵劇團編劇)、陳仲琰(陳卓瑩之子,廣東粵劇學校講師)、陳蘊玉(陳卓瑩之女,廣州粵劇團資深演員)、譚玉筠(靚少佳、郭筠玉之女,廣東粵劇團資深演員)以及廣州粵劇團演員麥穗秀等。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粵劇最早的行會組織——瓊花會館就建在佛山。在佛山祖廟,有一座華南地區最著名的古戲台——萬福台。萬福台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裝飾最堂皇、保存最完好的古戲台。在過去,祖廟萬福台每逢喜慶節日、神誕都會舉行粵劇演出,尤其是每年秋收之後,幾乎每晚都有演出,四鄉來看大戲者,絡繹不絕。現在,佛山還盛行有“私伙局”,粵劇愛好者自發組織,吹拉彈唱,怡然自樂。他們以能在萬福台演出為榮。佛山近年來在祖廟萬福台舉辦了多場粵劇演出、比賽。讓粵劇愛好者著實過上一把“粵曲癮”,更將粵劇文化推向一個新高潮,展現了佛山“粵劇之鄉”風采。
佛山是中國古代四大名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粵劇的重要發源地。
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南國紅豆”的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廣府大戲,屬於皮黃系統,受昆、弋、漢、徽、秦、湘等劇種的滋潤和影響,各取其長,自成一格,既與傳統的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又具有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著名劇作家田漢將粵劇表演藝術概括為“熱情如火,纏綿悱惻”。其豐富優美的唱腔;獨特瑰麗的服裝、臉譜;吸收了本土藝術八音、木魚、粵謳的民間傳統音樂;別具一格的粵劇例戲,精美見稱的舞台布景,無不彰顯嶺南文化特有色彩,多達 11360個的劇目更堪稱世界之最。
早在漢代,佛山的表演藝術已十分盛行。在明初已有“雜扮故事”、“七月七之演戲”等戲劇表演記載。佛山“瓊花會館”建於明代中葉,是最早的粵劇行業組織,至今,粵劇行內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慶,未有吉慶,先有瓊花”之說。明代,佛山民間演戲活動繁盛,本地戲班相繼出現,嘉靖年間 (1522~1566年),建立了戲行會館,稱為瓊花會館,館址設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戲行祖師“華光”,故又稱之為瓊花宮,為本地戲班藝伶排練、教習、切磋藝術之地,也是當時戲班管理的機構。在會館附近的水涉頭邊立下一石碑,上刻《瓊花水涉》四字。藝伶在水涉上落戲箱,乘船到各地演出。作為粵劇的行會,瓊花會館有較為嚴格的管理制度,會館內設慎和、兆和、慶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別統管所屬會眾。瓊花會館的出現,說明佛山已成為當時粵劇發展的中心。
清初,佛山戲劇活動相當興盛,因不斷吸收廣東音樂、民謠曲律,改用粵語演唱,融入南派武術,使用大鑼、大鼓、大笛、喉管,形成了生動傳神、語言通俗、聲腔獨特、武打新奇的風格,是民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一大地方劇種。粵劇戲班以紅船作交通工具巡迴演出,故粵劇藝人又稱為“紅船子弟”。
據記載當時佛山鎮方圓十數里之地已有大小戲台 30餘個。清代有這樣一首竹枝詞:“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節,萬人圍住看瓊花。”可見當時粵劇活動之盛。
清鹹豐四年 (1854年),鳳凰儀粵劇戲班名藝人李文茂,與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開合舉義旗,將數千紅船健兒編為三軍,皆衣冠戲服,頭扎紅巾,稱“紅巾軍”,在廣州起義。義軍運用粵劇跟斗跳躍之技,攻城掠地。占領佛山鎮時,曾以瓊花會館作為義軍大本營。李文茂率粵劇藝人起義是世界戲劇史上一次史無前例的壯舉。
起義失敗後粵劇一度被禁,藝人星散零落,為求生計,或冒險街頭演出,或到他鄉賣藝,常遭官差追捕,惶惶不可終日。有南海人劉華東,教粵伶借京班之名,演出“京劇”,以避清廷逼害。
清同治七年( 1868年),兩廣總督瑞麟為母親祝壽,選戲班演戲助興,粵班名角武生鄺新華、花旦何章(人稱勾鼻章)、小武大和、小生師爺倫、男醜鬼馬三等藝人應徵入府演戲,何章反串飾演楊貴妃,儀態萬千,博得總督一家稱讚,鄺新華、何章乘機代表粵伶向總督請求解禁粵劇。同治八年(1869年),蘭雲向清廷奏準粵劇解禁,粵劇戲班得獲復業。鄺新華等粵劇藝人倡議在廣州建立八和會館,取“和翕八方”之意,以代佛山瓊花會館,粵劇活動中心轉至廣州,而佛山亦變為各戲班巡迴轉接的中心地點。
粵劇文化名人大都出自佛山。近一百年來,有辛亥革命前後對粵劇作過重要革新的黃魯逸、張始鳴;一派宗師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名伶李雪芳、姜魂俠、新珠、李海泉、梁蔭棠等,在粵劇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辛亥革命前,黃魯逸等建立了志士班,對粵劇進行了種種改革,培養粵劇人才,粵劇藝人李文甫等還參加了黃花崗起義。二十年代初,省港班的崛起,“薛(薛覺先)馬(馬師曾)爭雄”,促進了粵劇的改革和興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粵劇得到繁榮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粵劇在滿足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粵劇經過數百年兼收並蓄,不但流行於粵、桂、港、澳、台地區,並隨著粵籍僑民散居各地,傳播到亞洲、美洲、澳洲、歐洲、非洲,成為海外擁有最多觀眾和最有影響力的劇種,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
建國後,由於粵劇在佛山有非常好的民眾基礎,仍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佛山粵劇工作者先後編演現代劇目 40多個,深受歡迎。1963年,佛山青年粵劇團一團在廣州向周恩來總理匯報演出現代劇《四隻肥雞》,受到周總理的讚揚。改革開放以來,佛山粵劇事業得到進一步的繁榮,佛山青年粵劇團先後創作了《順治與董鄂妃》、《鐵血紅伶》、《麗人怨》、《佛山黃飛鴻》、《小周后》等一批新劇目,多次在國家和省藝術大賽中獲獎。今年,劇團副團長、當家花旦李淑勤獲得第2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中,佛山粵劇藝術工作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佛山青年粵劇團從1981年赴澳門進行首次商業演出起,至今己30多次赴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等地進行演出,並創下連演28場,場場滿座的紀錄,是最受海外觀眾歡迎的粵劇團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