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瘡

以胞瞼內面泡樣顆粒叢生,狀如粟米為主要表現的眼病。多見於下瞼,色黃,質地較軟,大小均勻,排列整齊,境界清楚,愈後瞼內不留瘢痕,且無併發症及後遺症,每與椒瘡(砂眼)同時發生,沙澀癢痛。重症可因粟粒摩擦眼球誘發翳膜而影響視力。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中醫眼科
  • 常見發病部位:下眼瞼
  • 常見病因:衣原體感染
  • 常見症狀:患眼異物感、流淚,瞼結膜及穹隆結膜充血,角膜血管翳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辨證施治,飲食調節,

病因病機

本病起因與椒瘡相似,主要是衣原體感染。

臨床表現

1.患眼異物感、流淚;
2.瞼結膜及穹隆結膜充血、血管模糊、乳頭肥大、濾泡增生、瘢痕形成呈灰白色線狀或網狀,瞼結膜面粗糙不平,呈現無數的線絨狀小點,是由擴張的毛細血管網和上皮增殖而成;
3.角膜血管翳。

辨證施治

1.經濕熱壅阻型
(1)證候 眼癢澀疼痛,眵淚膠黏,胞瞼浮腫,瞼內及白睛紅赤;顆粒色黃,周圍紅赤。舌苔黃膩,脈弦滑。
(2)治則 清熱利濕祛風。
(3)方藥 除風清脾飲加減
2.脾虛濕困型
(1)證候 眼癢澀不適,胞瞼微腫,瞼內顆粒半透明,經年未消。舌淡苔薄白,脈緩。
(2)治則 健脾補虛利濕。

飲食調節

飲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抽菸喝酒。
避免過度用眼,避免勞累,避免熬夜,避免用眼不衛生,避免長時間的看電腦、電視,避免在光線不足或光線過強的地方看書,避免用不清潔的手部揉眼,避免經常性用手刺激眼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