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米糰子

粘米糰子

米糰子簡稱糰子,因用粘米製成而得名,是湖北省仙桃市的鄉土食品。在仙桃,素有“年小月半大”的說法,每到正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必做粘米糰子,吃過糰子,這一年一度的春節才算過完了。

如果說北方的饅頭寓意著蒸蒸日上,仙桃的粘米糰子則是團團圓圓的意思。糰子,跟湯圓一樣都包有餡,都是圓球狀,但糰子比湯圓要大得多,即使是飯量大的人,也只能吃下三五個,肚子就飽了。糰子一般用粘米做成,吃起來不像用糯米做的湯圓膩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粘米糰子
  • 別稱:糰子、米糰子
  • 主要原料:粘米,香乾,臘肉,粉條,蒜苗,藕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粘米,臘肉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 副作用:無
歷史典故,生產製作,

歷史典故

湖北沔陽(今仙桃市)民間有"年小月半大"之說,把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看作是比春節還要重要的節日。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年辛苦勞作即將開始的最後一次大團圓,所以格外珍視。但這一天,當地不是象其他許多地方那樣,吃元宵過節,而是吃一種名叫"糰子"的風味小吃。這種風俗由來已久。
仙桃糰子仙桃糰子
傳說,元朝末年沔陽漁民陳友諒揭竿起義,夫人潘氏曾以"沔陽三蒸" (蒸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茼蒿)犒賞士兵傳於後世。“沔陽三蒸”源於何時尚無定論,但與沔陽是水鄉澤國有關。據記載,當時沔陽是:“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璣的大米,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此充飢。久而久之,便發展成了馳名湖北的傳統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粉蒸筒蒿為上品。
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說“沔陽三蒸”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他主管後勤的妻子潘氏(一說為羅氏)非常體察軍情(起義軍常行軍打仗吃夾生飯、鹽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義軍攻陷沔陽縣城後,為犒勞兵士,她親自下廚,別出心裁,將肉、魚、藕分別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裝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魚、藕味美質融,兵士嘖嘖稱讚。起義軍吃上這樣好的飯菜後,士氣大振,經常常打勝仗,柴桑一戰,大挫元軍,促成了陳友諒在九江稱王之舉。
還有的傳說講,清乾隆游江南,品嘗到了民間三蒸,蒸萊便進入御膳坊,既而誕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貴蒸菜,這是“三蒸”的大發展。
清代、民國,武漢三鎮不少餐館掛“沔陽三蒸館”招牌。後來,“三蒸”發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館懸牌“湖北三蒸館”。據符號老人講,一日,東北軍少帥張學良在護衛簇擁下,途經虎跑坊,見“湖北三蒸館”,不知何謂“三蒸,便進館品嘗,大飽口福後題聯:一嘗有味三拍手十里聞香九回頭。
明初沔陽三蒸成為沔陽臘月三十團年時必備的主菜。後來有人把拌"三蒸"後剩下的米粉搓成圓團,內填菜餡,蒸熟後吃,特別有風味。這種製作方法,逐漸流傳開來。人們取其團圓之意,把它叫做"糰子",作為每年正月十五的團圓飯。現在,在的做法講究起來。其主料米粉比蒸菜用的要粗,先在鍋內炒至半熟,再用適量的開水調勻。每斤米粉可做糰子幾個到十個。餡子不可單限於菜類,尚有豆餡、糖餡,更多的是用臘肉丁、烘豆腐乾丁、粉條配以芹菜之類的香料作餡。
仙桃糰子的製作方法仙桃糰子的製作方法

生產製作

做糰子,先將磨好的大米粉放進鍋里用文火焙半熟,老家一般是用的粘米,又以早穀米最好,再加適量的開水調勻,以軟硬適度,捏成團而不塌陷為宜,再包入餡後上甑蒸熟即成。餡是紅、白糖的一般是煮著吃,生薑鹹湯。蒸糰子存放的時間較長,隔日吃蒸糰子用刀切成片,放在油鍋里去炕熱,就可以邊吃邊喝酒了。還可以燒的吃,其方法也很簡單:做飯時把冷糰子焐在土灶內燜一會兒,取出來拍淨面上的灶灰即可食用,皮脆肉香,回味無窮。
糰子糰子
仙桃的粘米糰子的餡料多以臘肉為主,摻有蓮藕、蘿蔔、白菜、香乾、粉條、蒜苗等,先把餡料切細炒熟後再包。包糰子,先揪出糰子大小的米糰搓成一個圓球,再用大拇指按成碓窩形狀,接著用筷子夾適量的餡放進那個窩中,然後慢慢轉動糰子,慢慢收攏,最後就是收口,再略微搓一下就做好了。如米糰粘手的話,可以用水去把手打濕。蒸糰子的時間也不需要太長,甑鍋里的水燒開後,蒸上大約十五分鐘後,糰子就熟了,揭開甑蓋,整個廚房白霧茫茫,用口吹開熱氣,一堆甑蒸好的糰子晶瑩透剔!既好看,又好吃!
舊時,主婦把糰子做好了,當家人先要用碗撿出幾個出來,供上神龕去祭祖,讓列祖列宗們也都來嘗嘗,也可能這糰子是難得的美味佳肴的緣故嗎!那時,家家在正月十五做糰子,所包的餡是一家一個樣的不同,於是這家端幾個給那家換個口味,那家又回敬幾個給這家享用。純樸的鄉情、濃濃的暖意,拉近了鄰居間的距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