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湯村

該行政村隸屬賓川縣力角(鄉)鎮,地處力角鄉(鎮)東北邊,距力角鄉(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22公里。

東鄰平川鎮,南鄰平川鎮李子園,西鄰自和村委會、力角村委會,北鄰永勝縣。轄楊墳窩、螞蟥箐、陳家田、楊巡莊南、楊巡莊北、白泥塘、岔箐、芭蕉箐、舊屋基南、舊屋基北、小雞山、瓦窯灣、米湯井、麻栗窩1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01戶,有鄉村人口1102人,其中農業人口1098人,勞動力87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41人。

全村國土面積19.02平方公里,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7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菸葉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043.00畝,人均耕地1.73畝,林地23169.00畝。

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8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9.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湯村
  • 行政區類別:基層民眾自治組織
  • 面積:19.0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102(2009年)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43.00畝(其中:田498.00畝,地1545.00畝),人均耕地1.73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危永旬府油菜、花生等作物;擁有林地23169.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4.00畝,人均酷汗屑經濟林果地0.22畝,主要種植核桃、蘋果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523.00畝;其它面積795.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有達記14個自然村實現通路、9個自然村通電、9個自然村通電視、14個自然村通電話,14個自然村均無路燈。
全村14個自然村均未通自來水,有1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100.00%)。有227戶通電,有9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70.72%、和29.9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5戶(分別占總數的19.63%和14.02%)。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未建有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3輛,拖拉機1輛,機車184輛。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209口。全村14個自然村未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14個自然村均無路燈。有1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3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6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5.00萬元,占總收入的52.14%;畜牧業收入188.00萬元,占總收入的32.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94頭,肉牛56頭,肉羊1261頭);林業收入68.00萬元,占總收入的11.62%。
農民人均純收入2699.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等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1戶,共鄉村人口1102人,其中男性559人,女性543人。其中農業人口1098人,勞動力873人。
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437人,彝族558人,白族、傣族、傈僳族107人試承應。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43人,參合率87.72%;享受低保177 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8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7公里。
該村未建有公廁,未能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和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燥埋埋的農戶18戶,占農戶總數的5.61%。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358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169人,距催您請棄離力角鎮中學7公里。
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9人,其中小學生84人,中學生85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8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6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其中男黨員41人、女黨員5人。
該村黨支部2003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婦女主任、團總支書記、聯社會計、治保調解等組成,下設9個村民小組。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6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81.6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
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3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槓頁紙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人畜飲水困難,水利基礎設施差,有5個自然村照明還未解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重點發展白肋煙,核桃產業。白肋煙種植面積650畝,核桃種植面積3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475頭、牛289頭、羊1890隻。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3071.00元增加到3371.00元。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43人,參合率87.72%;享受低保177 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8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7公里。
該村未建有公廁,未能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和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8戶,占農戶總數的5.61%。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358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169人,距離力角鎮中學7公里。
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9人,其中小學生84人,中學生85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8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6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其中男黨員41人、女黨員5人。
該村黨支部2003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婦女主任、團總支書記、聯社會計、治保調解等組成,下設9個村民小組。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6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81.6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
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3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人畜飲水困難,水利基礎設施差,有5個自然村照明還未解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重點發展白肋煙,核桃產業。白肋煙種植面積650畝,核桃種植面積3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475頭、牛289頭、羊1890隻。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3071.00元增加到3371.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