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

米德

喬治·赫伯特·米德(Mead,George Herbert ,1863.2.27-1931),是美國社會學家、社會心理學家及哲學家,符號互動論的奠基人。其畢業於哈佛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治·赫伯特·米德
  • 外文名:Mead,George Herbert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麻薩諸塞州
  • 出生日期:1863
  • 逝世日期:1931
  • 職業美國心理學家
  • 畢業院校哈佛大學
  • 代表作品:《心理、自我和社會》
人物概述,人物生平,主要貢獻,學術成就,主要思想,

人物概述

喬治·赫伯特·米德(Mead,George Herbert 1863-1931),美國心理學家是美國社會學家、社會心理學家及哲學符號互動論的奠基人。
米德米德
米德於1863年2月27日生於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哈德利,就讀於哈佛大學,在W.詹姆斯指導下從事研究,並於1894年和J.杜威同時進入芝加哥大學。期間,米德受到機能主義運動和早期行為主義理論的影響,從而涉足社會科學領域,研究自我理論,是20世紀最重要的自我理論家之一。

人物生平

米德在家中排行第二,還有一個姐姐。父親是奧伯林神學院教授,1879 年,米德16歲即考入其父所在的奧伯林神學院,1883年獲文學士學位,在校期間,他對文學及歷史也有興趣。因為父親在1881年早逝,米德讀完大學後便任國小教師,但任期僅4個月,因為他將課堂上擾亂紀律的學生開除。1883-1887年夏,任鐵路勘探工和家庭教師餬口。1887年入哈佛大學攻讀哲學,師從帕爾默(George H. Palmer,1842-1933)和羅伊斯(Josiah Royce,1855-1916),他也學習心理學、希臘語、拉丁語、德語及法語。有趣的是,雖然當時W.詹姆斯當時也在哈佛大學任教,並且米德還作為詹姆斯的孩子的家庭教師住在他家裡,但米德卻未在他門下學習。1888年,米德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888年米德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哲學和生理心理學博士學位,在這裡,他受到W.馮特和G.S.霍爾的影響,尤其是馮特的“姿勢”(gesture)概念後來成了支撐符號互動論的中心概念。在霍爾的推薦下,1889年春米德又轉到柏林大學繼續生理心理學的學習。1891年10月,他和朋友的妹妹海倫(Helen Castles)在柏林結婚。1891 年,密西根大學邀請他任哲學和心理學副教授,以代替因到德國弗萊堡攻讀博士而離開的塔夫斯(james hayden tufts,1862-1942),此後米德沒有繼續自己的博士學位。米德和海倫的兒子出生於1892年,後來他成為一名醫生,並和塔夫斯的女兒結婚。從1891年秋到 1894年春,米德一直在密西根大學執教,在這裡,他結識了C庫利和J杜威,並和後者成為好友。1894年,杜威經塔夫斯推薦出任新成立的芝加哥大學哲學系主任,受杜威的邀請,米德也來到芝加哥大學任哲學系助理教授。1902年升任副教授,1907年任教授直至去世。

主要貢獻

米德生前從未出版過著作,他的經典性著作《心理、自我和社會》是由他的學生根據他的講稿彙編而成,並於1934年他去世後出版的。由這些講稿匯集而成的著作代表了米德最重要的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其中,他發表了一種關於人類行為、互動和組織的概念性觀點。這種概念化代表了一般哲學傳統,其中包括功利主義、行為主義達爾文主義和實用主義,以及從諸如W.馮特、W.詹姆斯、C.皮爾斯、C.H.庫利和J.杜威這樣一些思想家那兒借來的特定概念的一種混合體。這種對於人類行為、互動和組織的觀點是社會科學中關於互動的大部分現代闡述的概念基礎,其中包括諸如角色理論、民俗方法學、象徵互動論、互動論、認知社會學、行動理論、現象學和民谷學這些形色色思想學派的那些闡述。

學術成就

米德以其符號互動論聞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以“符號”為媒介的間接溝通方式,以此方式進行的互動即為符號互動論(Theory of Symbolic Interaction)。與 J.華生的機械的條件反射式的行為主義不同,在米德看來,人的行動是有目的的、富有意義的。許多社會行為不僅包含了生物有機體間的互動,而且還包含了有意識的自我間的互動。在人的“刺激 - 反應”過程中,人對自己的姿勢可能引起的反應有明確的意識。當一種姿勢對其發出者和針對者有共同意義時,它就成了“有意義的姿勢”,即符號。人類互動與動物的重要區別在於:動物只能通過無意義的姿勢,即記號進行互動,而人類既能通過記號又能通過符號進行互動,正是符號互動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米德自稱是社會行為主義者,認為象徵符號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人們通過語言、文字、手勢、表情等象徵符號進行交往,達到共同理解。社會意義建立在對別人行為的反應基礎上。他重視日常生活情境中人們如何交往,如何理解社會關係。米德的符號互動論在心理學界及社會學界有較大的影響,成為 20 世紀 20 年代美國社會學中一個重要學派。

主要思想

在自我領域,按照米德的觀點,自我並不是意識的處理系統,它本身就是意識的對象。人一生下來並不存在自我,因為他不可能直接開始自己的實踐活動。隨著從外部世界獲取實踐經驗,人學會了將自我作為一個對象來考慮,並形成了他們對於自我的態度和情感,這就是自我意識的發展。對自我的發展來說,產生社會交往的社會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米德認為,一個人如能接受他人的態度,像他人一樣扮演自我角色,那么,他就達到了“自我”的程度。實際上,在人的發展過程中,人可以獲得許多自我,第一個自我均代表了一系列從不同的社會群體中獲得的單一的反應。例如,存在著家庭中的我,學校中的我,能夠相互影響的其他群體中的我。自我的概念是兩種“我”(“I”和“me”)的結合體。“me”是指通過角色扮演而形成的社會中的自我,“I”是指並非作為意識對象的獨立個體。米德的自我理論對於建立在當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基礎上的現代自我理論,特別是對C.羅傑斯的個人中心理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