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婭,快跑(小說名稱)

米婭,快跑(小說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米婭,快跑》是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與希。

基本介紹

  • 書名:米婭,快跑
  • 作者:秦與希
  • ISBN:978 730 1150672
  • 頁數:234
  • 定價:28.00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4
  • 裝幀:平裝
內容梗概,編輯推薦,目錄,點評鑑賞,作者簡介,媒體評論,

內容梗概

米婭,一個有點二百五,有點嘮叨的姑娘,畢業於國內最高學府,進入一家世界500強的外企工作。她經歷了6個老闆,每個老闆的脾氣和性格各不相同,有對她牴觸和厭惡的,也有對她欣賞和保護的,她在和不同老闆的既鬥爭也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從一個職場新人,成為一個心有城府的職業女性。但是唯有一點不變,米婭認為工作需要講求投入產出比,而聰明地“混”是最好的方式。米婭的兩位女朋友各自擁有不同的職業態度和理想,能“混”的米婭和最沒有事業心的朋友成為升職最快的人,而聰明勤奮、企圖心強的另一位朋友則落於下風。這本書既有美劇六人行之幽默,也深含對企業與人、資本的秉性等諸多方面的矛盾有嚴肅的思考。

編輯推薦

《米婭,快跑》是一部奇特有趣的女性職場小說,不陷入目前市場上任何一部職場小說的窠臼,不大驚小怪地描述外企優越感,不涉及聳人聽聞的職場陰謀,不觸碰自說自話的情感糾葛。

目錄

楔子
混進QT
都是西紅柿炒雞蛋惹的禍
雙刃劍
三角形公理
上頭有人
南轅北轍
玻璃碎片
自我防衛
女性特質
自大狂強迫症
潛規則
勢利眼萬金油
女兒策略
升職四步曲
麻將政治
腦袋決定屁股
招聘心理學
格式化道路
人人想走上坡路
尾聲

點評鑑賞

這裡有所謂職場政治、商業智慧.然而更令人感動的.是對經濟社會中人的生存方式的體驗與反思。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溫儒敏
小說寫的是我的校友,但不僅是這個原因我覺得它很親切.它描述了人的成長,無論是心智上的,還是情感上的。小說寫得明媚、有趣,難得的是除此之外,它觸及到了一些堅硬的核心,比如人在經濟社會中的尷尬和反省,這讓它在職場小說中與眾不同。
——21世紀報系發行人 沈顥
我毫不懷疑這本書會受到白領的追捧,尤其是職業女性。它溫暖、幽默、細膩,讓人有一種忍不住一口氣看完的衝動,又捨不得看完。我認為這是暢銷小說的標誌性特點。
——作家陳彤
職場是一個奇怪的地方,像一個魔方,很多面。有人看到刀光劍影,有人貪念榮華富貴,有人每日如履薄冰,有人弄得遍體鱗傷。《米婭,快跑》是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天,任何一個公司.任何一個白領身上的故事,有一些友誼,一些感悟,一些小小的會心微笑。看這本書,就像看一面鏡子,有自己,還有周圍種種人和事的影子。書里時時浮現的溫暖和美好,喚醒了一些過去,一些碎片也得以重新組合。而當時若干的苦不堪言,因為距離,因為時間,就此有了新的閃亮,和一絲回甜。
——義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亞太區市場總監 ELLA BEE
《米婭,快跑》《米婭,快跑》
一部獨樹一幟的陽光幽默的職場小說,2009年職場女性最溫暖的讀本,解讀職場幸運兒的幸運密碼,你願意像英雄一樣千辛萬苦得到淒涼的勝利,還是願意像米婭一樣快樂?
這是我最喜歡的職場小說,作為一個女性編輯,我也看了很多其他的優秀的職場小說,但是我認為沒有一本書能像這本一樣讓我開心,讓我和米婭一起悲喜,讓我忍不住停下來想想,那些我一直疑惑但來不及想的問題。我堅信米婭會成為一種新的職場符號,快樂、聰明、有朋友、真誠地欣賞別人,也享受別人的欣賞,她的幸運密碼會被越來越多的人充分解讀,並付諸實施。

作者簡介

秦與希,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任職世界500強公司,歐洲留學歸國後任職媒體。

媒體評論

米婭:每個人心裡都藏著一個異類秦與希(小說《米婭,快跑》作者,畢業於北大中文系,曾任職全球五百強企業,留學歐洲)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21世紀》:你的米婭,和人們習慣的職場女主角都有所不同。秦與希:其實我並沒有自覺地將《米婭,快跑》列入到所謂的職場小說系列,雖然我也並不排斥。很顯然標籤是不可避免的,而標籤也有它的意義,至少對其成分一望而知。至於米婭,她也同樣不可避免地在腦門上被敲了個“外企人”的標籤——但如果人們等著在我的小說里,看一個世界五百強企業里的女強人是怎么煉成的,那他們更多地會看到,一個倔強的個體是怎樣拒絕被同化,雖然這種拒絕並沒有明顯的自覺意識。《21世紀》:米婭首先是個快活的挖苦者——“每當別人批評QT的時候,我通常不但不為自己的公司辯護,還興高采烈地在一旁添油加醋,仿佛這個公司跟我毫無關係”。秦與希:這是米婭對自己環境的疏離感,儘管她在職場也算順風順水,但不代表她不能意識到箇中的荒謬。大部分外企員工都是被格式化過的,坐在同樣的格子間裡,想著同樣的事,操同樣的用語。而在外人的眼中,他們吃飯時的話題永遠都是老三樣:老闆,升職,以及公司里的八卦。米婭一直在嘲弄那種荒謬的優越感,而它本身也是在外企的封閉環境中造成的。《21世紀》:你的批判意識在調侃挖苦中偶現崢嶸,這也許是你的讀者最開始沒有體會到的?秦與希:我所收到的讀者來信大部分都是在談論他們對這個小說的感同身受,他們感覺到了一個和規範格格不入的個體,但是又要耍點小聰明混下去並且出人頭地。在馴服與不馴之間,在挖苦與臣服之間,在逗留、努力、徘徊等種種情緒中掙扎。讀者在最開始不一定能感覺到批判意識,即使女主角自身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也沒有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她只是大時代里的小女人,她想要尋找快樂,並且適度貼合理想的人生。她的感覺在某種程度上,是這三十年變革中成長起來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女性的通感,她們對於時代流沙下的世情事態沒有消泯疑惑和判斷力,最終還是回到了自身的拷問。讀者也感到了同樣的疑惑,以及對於理想和現實的兩難抉擇。此即小說,沒有人在閱讀小說的時候是為了看到一個批判文本,但是如果有個別會心者如此理解,我會很感動。而且,讀者用自己的經歷和閱歷豐富了這本小說,他們有專屬於自己的解讀,這讓這本小說進一步演繹了我所不知道的悲歡。《21世紀》:由於大量的對話和心理描寫,這本是一部俏皮溫暖的小說,但與此同時米婭在外企的環境中又常常呈現出一種孤獨感。秦與希:是的。在小說中我自己偏愛一個細節,就是在一個性格測試中,絕大部分同事的個性都集中在測試圖表的第三象限,這體現了職業化訓練以後造成的雷同性格和行事風格,而米婭卻獨自一人出現在遙遠的第一象限。以至於心理專家都忍不住追問她:“這很不容易,你是怎么混進來,又是怎么混下去的呢?”從某種意義上,我覺得米婭在第一象限呆著的那個孤零零的自我,並不比一個在曠野上踽踽獨行的意象缺少孤獨感和悲劇意識。《21世紀》:談到貼標籤的問題,這部小說同樣可貼上成長文學的標籤,和其餘詳盡描寫職場上故事不同,米婭始終在想著自己該如何過理想中的生活。到小說結尾,終於帶上了回望青春歲月的悵然。秦與希:畢業後在職場中的六年,這是一個女性的成長曆程,隱含了所有青春的掙扎和對夢想的回望。我得說,誰的這幾年不是最重要又最值得回望的歲月呢?哪怕這些歲月是在凋敝枯索的環境中度過。這裡面無論是對於與職場規範格格不入的“另類的心”,還是對於自身夢想、自身生存境遇的理解,都帶有人生在青春時期特有的況味。最初帶著玩票興致寫這個小說,本也不過就是寫寫一個女人的成長,以及我長時間以來對於職業和公司的疑惑,卻不料帶入70年代生人甜酸俱下的人生感懷,真是非求務有,無心偶得。當然,如果單純討論小說的結構技法,似乎還頗有些粗糙,然而作為一種群體情緒的記錄文本,或者說一本原生體小說,它至少是真誠的。《21世紀》:為什麼最開始沒把職場小說當回事?如今觀點有所改變?秦與希:寫的時候沒特別想過這個事情。寫完以後才深刻地意識到,職場小說不受主流文學界待見,其實可能還是因為好的作品非常少,但實際上它就像個被劣質開發的優良地段。如今這些職場小說,很少有專業的作家來寫,我覺得這個問題源於兩點:一個是不屑於投身這類題材;另一方面,想寫好也相當不容易,試想趙樹理為了寫個山藥蛋文學,還得在山西農村窩上幾年,哪個專業作家,能在外企貓上十年?所以這類小說作者多半是職場中人,一方面是有自我表達的需要,另一方面,專業作家確實也不容易駕馭這類題材,除非他們對此有更深切的了解。假如他們願意了解,並且擁有了真實深厚的體驗,這類職場題材將是當代非常好的文學內容,而不僅是業餘選手來玩票。《21世紀》:但你的玩票實際上還是被視為半專業性質,因為人們會注意到你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的背景,就像人們談論《浮沉》,就會注意到作者崔曼莉南京大學中文系,受過較好的文學訓練。秦與希:這恰恰證明了我的觀點,在並不受嘉評的職場小說中,僅僅是因為某些作者擁有相對稍好的文學背景,其作品就得到另眼相看,那么這個題材領域潛藏著多大的寶藏?我認同你前面所說,我們期待真正的現實主義傑作。至於米婭,她會笑著說:如果職場裡都產生不了一本現實主義傑作,這也太可樂了吧。
秦與希秦與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