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主義

簡約主義

簡約主義源於20世紀初期的西方現代主義。歐洲現代主義建築大師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被認為是代表著簡約主義的核心思想。簡約主義風格的特色是將設計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簡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對色彩、材料的質感要求很高。因此,簡約的空間設計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達到以少勝多、以簡勝繁的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簡約主義
  • 外文名:Minimalism
  • 主義歐洲現代主義
  • 源自:20世紀初期
基本概況,簡介,產生,發展,理念,特徵,形式,傳統文化,簡約思想,文學繪畫,環境藝術,工藝作品,簡約思考,

基本概況

簡介

簡約主義是什麼?一種時尚潮流?一種文化傾向?一種藝術家理想主義的探索?還是一種美學定義或是一種哲學教育?它可以是以上的全部,也可能什麼都不是。它是一種被建築師、畫家、音樂家、作家在過去幾年中不斷提及的現象———總是和“簡約”或“簡約主義”放在一起套用在時尚及當代藝術的理想主義運動中,成為一種思想方法。

產生

簡約主義的前身實際上實際上是減少主義,那時候減少主義的風格特點是:按照“減少、減少、再減少”的原則進行藝術創作。在當時,這種風格在設計領域得到了廣泛的發展。
但是,簡約主義作為一種主流設計風格被搬上世界設計的舞台,實際上是在20世紀80年代。它興起於瑞典,雖然在之後的10幾年,出現了解構主義試圖打破這種設計理念,但是,人們漸漸渴望在視覺衝擊中尋求寧靜和秩序,所以簡約風格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精神內容上,都迎合了在這個背景下所產生的新的美學價值觀。

發展

作為學習建築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現代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阿道夫·盧斯、勒·柯布西埃、密斯·凡得羅、萊特)時,感到自己對各種事物有了一個全新的看法,開始了一種完全不同以往的生活。我意識到那些現代主義的建築師們與同時代的畫家、哲學家、音樂家(所謂的世紀變革先驅)相同,都在尋找本質,尋找研究對象、材料、形式及空間的真正價值。每一個現代主義者都在用各自不同的表達方式尋找同樣的東西:精髓及本質。請注意我用的動詞是“尋找”(tosearch)而不是發明,是要發現那些客觀存在的但卻往往被其他運動的影響而掩蓋了的東西。
生活的變化是如此巨大,我甚至開始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女人的美麗。在那之前我認為女人的美是由她精心妝扮的外貌決定的,這如同對過去建築的評價是根據其是否符合五種經典柱式以及其附加的裝飾物來進行的。
阿道夫·盧斯(AdolfLoos)在他的“裝飾與罪惡”一書中大聲疾呼結束裝飾。
柯布西埃(LeCorbusier)定義建築是“饒有趣味地利用光照組合空間”。在他的建築五原則里,他主要強調了自由,讓空間和形式擺脫那些阻礙人們真正欣賞它們的干擾,而表現出它們自己的本來面貌。不過他對裝飾元素也作了一些讓步,比如“遮擋措施”,只是它有明確的功能藉口。
密斯·凡得羅(MiesVanDerRohe)(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名言)在現代主義者的同事們中最為激進,雖不像柯布西埃那樣多產,卻更具革命性。從防止對任何空間進行重複解釋或產生誤解的角度來說,他認為:少就是任何多餘的東西都不要。
在各種文明或者文化的高峰期,在歷史的每一個階段,人類都試圖使自己從多餘和繁瑣中解脫出來。我們可在建築、藝術、音樂甚至技術中看到這種現象。從這些繁瑣中解脫出來就是一個成熟的過程。另一方面,在消沉期,社會的藝術表達通常會用相反的方式隱藏起來,屈服於進行裝飾的誘惑代替了創造
偉大的義大利畫家弗拉·安吉利科(FraAngelico)曾說過:“真正的財富包括怎樣用很少的東西來獲得快樂。”400年後,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寫道:好的建築師與不好的建築師的不同在於,不好的建築師總是屈服於各種誘惑而那些好的則會拒絕。
通過這種思維發展,我們可以發現東方文化在探索事物的本質、引人深思及鼓勵平和方面已經達到了頂峰,比如中國畫中的留白本身就是一個構圖元素。
另外,日本人把安於貧乏稱為“侘”。這是一種道德和美學的法則,就是珍視簡樸的美學價值,從而達到精神上的平和與卓越。
通過最簡約的表達手段達到最好的表達效果一直是各個不同領域的創造者的目的。彼得·贊特(PeterZumthor)說:“從一個過分混亂的環境到一個十分簡單的環境,這樣的感受是令人震驚的。”事實上,在圖像、形式和聲音過度飽和時,如何儘可能地減少及篩除成為最有說服力的舉措。
不過在建築中,有關於此的爭論充滿了矛盾和似是而非的論點。從一個簡單的整體來看,簡單的形式會有建造上的困難,看上去越簡單的建築實際上需要越細緻的設計及更多匠人的手藝,實際上簡約主義的建築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建。

理念

簡約主義風格理念的基礎仍然強調對空間功能的需求。對於室內空間功能的需求是現代主義的理念基礎,以功能為前提,設計形式要追隨功能的設計思想曾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遭到以美國建築師文丘里(Venturi)為首的後現代主義的質疑。針對現代主義過於強調功能而使的建築空間單調、呆板的弊端,後現代主義提出了採用裝飾、設計具有象徵性或隱喻性、與現有環境融合的設計思想,在當時成為設計創新的理論根據。後現代主義風格的設計作品主要關注外在形式的藝術效果,藝術品質逐漸超出了空間的功能性,由於裝飾的過度、繁瑣與現代快節奏的社會需求相矛盾,使得後現代主義很快就消沉下去。在我國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設計領域也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經過一段所謂“歐陸風”的繁瑣裝飾時期之後,設計界重新感受到現代主義的時代魅力。簡約主義設計風格由於延續了現代主義追求簡潔、強調功能的設計精神,隨時代的發展對現代主義簡潔方面的理念又有了深化和發展,很快在我國當代建築與室內設計領域中得到認可與積極實踐。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設計的國家大劇院、以香港設計師梁志天為代表的大量室內設計作品對於我國當代的簡約主義設計實踐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他們作品中的共同點都是以完美的功能使用和簡練的空間形態來體現自己對簡約主義風格的理解。任何一個空間環境中,人永遠是主體,對於空間功能的合理使用,以及人在使用任何設施的方便性是簡約主義風格的核心。簡約主義風格的室內設計不是要表現設計師的個人設計能力,最主要的是要創作出的空間舒適、實用,空間華而不實,脫離使用功能,再漂亮的設計也不會是現代的。整面牆的所謂簡練;對圖片的簡單模仿;“形式主義”被強化等等,其實質都是對於簡約主義設計風格的表面理解,僅僅是在形式上維持和誇大簡約主義的某些特徵,抓不到簡約主義的精髓。因此,在室內項目設計之前,我們很多設計師需要靜下心來,先認真研究空間環境的功能需求之後再進行功能布局,把合理解決功能使用依然放在創意的第一位,強調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結合,突出空間內在的魅力,真正領會簡約主義設計風格的本質,這樣才能創造出舒適宜人的空間環境氛圍。
簡約主義廚房的一大主要特點就是形式簡單簡約主義廚房的一大主要特點就是形式簡單

特徵

簡約主義風格帶有強烈的時代特徵。簡約主義是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少就是多”(Less is more)設計思想在當代的體現,是當代室內設計實踐中重要的風格傾向。現代主義風格產生在對矯揉詔作的巴洛克風格批判基礎之上,現代主義自身就是時代的產物,它具有強烈的時代性。簡約主義風格否棄了現代主義曾極力推廣的國際樣式,追求以人為本、人的舒適、環境品位為設計前提,吸收了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等設計流派的理念精華,延續了現代主義的設計精神,符合時代的要求。21世紀的室內設計不再是純粹的藝術展現,室內設計師需要和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共同工作,以豐富室內特徵的多樣性、時代性。而簡約主義風格的室內設計需要設計師們更加關注生活,關注媒體信息,積極回應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從中獲得設計靈感。一方面,新材料的發明以及建造技術的完善推動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室內設計風格的變化與發展。體現材料肌理的形式美感,是人對自然形態的嚮往,也是簡約主義風格對時代特徵的直接反映。簡約主義風格在裝飾材料的使用上更為大膽和富於創新,許多中外設計師在努力嘗試新的材料構造方式,通過簡潔的表皮組合反映出豐富的視覺感受,結合時尚的影響與多媒體的運用,反映大眾對時代的要求,將看似極為普通的材料以新穎的構造形式展現,賦以材料新的生命。瑞士設計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組合是簡約主義的代表,他們的作品主要特徵體現在對材料的使用上,通過材料的精巧設計使簡潔的材料組成的形態表皮體現出強烈的時代特徵,例如其作品“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和“鳥巢”是簡約主義風格的室內設計對於時代發展要求的完美詮釋。另一方面,為了體現時代特徵,簡約主義風格的室內設計更要求裝飾細部精巧、工藝突出,這是對科技發展的更高要求,精緻的工藝是表現簡約主義風格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體現時尚與品位的重要特徵。簡約主義風格的時代特徵還表現在滿足空間物理功能的基礎上更重視人的心理功能;同樣需要考慮“健康設計”理念、需要良好的通風設計,強調室內、外環境的交流;強調充分利用原建築結構進行簡化裝飾,積極探索符合時代發展的室內設計形式。
簡約主義就是把設計簡化簡約主義就是把設計簡化

形式

簡約建築在形式上進行組合,它在視覺上的輕巧往往是在與厚牆及大塊的木材等各元素的對比下形成的。
簡約主義設計不斷採用最先進的技術,並保持自然材料的原始形態,從感覺上儘可能接近材料的本質,構築也就回歸到構築的本來意義上。
簡約主義建築是令人信服和引人注目的,其通過它的謹慎判斷和簡單性達到了它的最大的效果。有一種對立的現象是龐大的地方卻不需要很多的保養。沒有裝幀、線腳,以及元素缺失被解釋為它對未來的某種承諾,構造的精確使建築在開始的階段很貴,但只有這樣才能在時光的流逝中使它自己有抗拒磨損及老化的防衛能力。
取消了裝幀門楣隔牆,沒有裝飾物或其他雜物,空間成為主導者。那些缺失的裝飾,被削減的細節,使得結構揭示了建築作為一種純粹的價值而存在的意義。簡約主義的建築因為它對室內周到的關心而與傳統建築方式相聯繫,都是由建築師設計整個項目的每個階段和細節。
除了把簡約主義作為一個時尚潮流來解釋,關於建築的普遍想像,以及建築師設法接近概念的想法,引導我們進行了關於簡約主義建築的討論。
當下對我來說,美麗的女人是樸素而自然的,能夠抵禦時尚及化妝的誘惑。一個女人的美麗與人工裝飾無關,而是由她的精神和內心世界決定的。

傳統文化

簡約思想

“簡約主義”這一名詞來源於西方,但並非只存在於西方。其實簡約主義的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其實早已有所體現,而且比西方首次提出“簡約主義”的時間還要早得多。比如說我們國家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老子早就說“少則得,多則惑”。意思就是要把事物的本質加以總結與提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後來的“less is more”的設計思想與老子他提倡的這種少勝於多的思想是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西方的簡約主義只局限於設計,而中國的簡約思想則深入到了文化、藝術,甚至是哲學思想的層面,並深深的影響了後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與生活習慣。
簡約主義風格裝飾簡約主義風格裝飾
在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就在很多思想家的著作中看到了簡約思想。成語“由博返約”,出於《孟子·離婁下》中“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之句,意思說學習研究由博然後精深最後升華到簡約。孔子在《樂記·樂論篇》中也有“大樂必易,大禮必簡”之說,說明簡易就是美。道家的老子、莊子,針對當時貴族文化的奢侈風主張自然樸素之美。莊子在《莊子·天地》中對複雜的事物表象對人心的影響有所論述:“且夫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顙;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這與老子追求與造化同工的大巧,追求“致虛極,守靜篤”的人生境界一脈相承。這與簡約主義所蘊含的沉靜、質樸的意境非常吻合。儒家、道家的這些思想都是我們所熟知,也成為華夏民族的思維觀念的奠基。
在中西古代文化對簡約主義的詮釋與表述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我們可以從這些思想中看到它們之間有一個共同點:批判過分裝飾提倡簡約生活方式。在本文中,因為時間和能力有限,我不具體的闡述中國傳統簡約思想的來源與發展,而僅僅簡述其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表現。希望能夠通過這種視角,找到東方文化與西方設計中的子集,由此可以以東方化的思維更加深刻的來理解西方人提出的“簡約主義”的設計思想。

文學繪畫

我國傳統美學中廣泛地採用簡約的創作手法,如古代詩詞創作,文字表述精簡到極致。如儒家經典之作《易傳》中就包含著豐富的簡約美學思想。其中的“剛健、篤實、輝光”就反映了一種簡約之美。孔子也喜愛這種簡樸的美。漢劉向在《說苑》中記載了孔子所說的一句話:“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寶珠不飾,何也?質有餘者不受飾也。”這句話表現出了孔子對簡樸素雅的喜愛。在後來的詩詞以及其他文學作品中也屢見不鮮地出現簡約質樸恬淡的創作風格,簡樸風格詩詞的作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陶淵明。他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短短的兩句詩,只提到了一些靜態的景色,但是卻勾勒出了這位隱逸詩人的生活環境,也讓人感受到了他歸隱之後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恬靜與淡然。
中國古代的詩與畫一脈相承,在詩書畫三個方面都有深厚造詣的人數不勝數。中國的水墨畫追求簡單,以這樣的創作手法,刻畫出了散淡疏野的自然形象。這種簡約的審美思想如同陶淵明的田園詩詞一般,被後人給沿襲下來,並且成為古代山水畫的主流創造出一個個新的藝術作品。宋代馬遠的作品《水圖》。其簡練的線條將多變的水展現給觀者,僅僅用幾筆便勾勒出了水的氣韻。而世界極簡主義代表藝術家杉本博司創作的攝影作品《海景》和馬遠的《水圖》極其相似。同時欣賞兩者的作品,恍惚間可以感受到一種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共鳴。
簡約主義家庭裝飾簡約主義家庭裝飾

環境藝術

中國古代環境設計以園林、建築以及室內環境設計為代表。簡約雅致在中國古代環境藝術中有很多體現。這種簡約的設計、雅致的韻味與古代文人的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從《閒情偶寄》,《長物志》等著作可以看出中國文人簡約思想。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這說明文人們已經開始在室內環境設計中加入了簡約主義元素。
就中國傳統的古建築來說,其設計非常簡約。顧閎中畫的那幅《韓熙載夜宴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江南貴族家庭的場面,室內裝飾簡潔大氣。而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就在於由簡入繁所呈現出來的美。

工藝作品

在古代工藝美術之中也出現了許多具有簡約風格的藝術作品:秦磚漢、宋瓷、明式家具,飽含儒道哲學。這些設計樸素而不寒儉,精美而不繁冗,體現了一種超然之美。
其中明式家具最能說明中國傳統藝術中成熟的簡約思想。明代家具不論硬木、木漆還是柴木家具,造型都十分簡潔,沒有過多的裝飾。這與西方簡約主義設計思想相通。
宋瓷是中國古代造瓷藝術的巔峰代表。宋代瓷窯中的官窯瓷器多是青白素色,並無裝飾。以“清水出芙蓉”喻之切甚,青瓷冰肌玉質,白瓷類銀似雪,視覺上、觸感上都與天然玉石十分相似,展現出一種不施粉黛的自然美。而官窯出產的瓷器僅供皇宮貴族使用,反映出當時統治階級的審美趣味,可見宋代的簡約和清雅的審美理念已經成為一種舉國的審美主流。

簡約思考

無論是在美學思想上,在流傳淵源上,在設計表達上,古老的中國就已經有很多的簡約文化,我們有跡可尋。很多人認為,簡約主義在中國的興起僅僅只是受到外來的影響,這種看法顯然是很片面的。如果沒有中國傳統文化對簡約主義的認識,人們也很難完全從思想上去接受它。當下中國的設計,在很多方面可能還不能達到國外的發展水平,這是有很多歷史原因的。從時間來說,西方,甚至是東方的韓國,日本,在設計上的起步都早於中國。但是這並不代表在未來,中國的設計都要落後於它們。
研究中國簡約主義文化的過程中,給我最大的啟示和思考就是,我們可以借鑑先進的設計文化、技術、理念,但是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在中國,簡約文化並不是來源於北歐,風靡了全世界以後被中國所借鑑,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人們很早就開始用簡約的理念進行最原始的設計和生活。想要使中國的文化立足於全世界,就要真正的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