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繪畫

極簡主義繪畫

極簡主義(Minimalism),又稱微模主義,並不是現代所稱的簡約主義,而是60年代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系,又可稱為“Minimal Art”,作為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而走向極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於觀者面前為表現方式,意圖消彌作者借著作品對觀者意識的壓迫性,極少化作品作為文本或符號形式出現時的暴力感,開放作品自身在藝術概念上的意像空間,讓觀者自主參與對作品的建構,最終成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極簡主義繪畫
  • 外文名:Minimalism
  • 提出人:東方塗欽
  • 首次繪畫人:1913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
  • 類型:藝術創作觀念
  • 定義:在創作上是能減就減的主義
簡介,繪畫,雕刻,音樂,

簡介

極簡主義(Minimalism)緣起於1960年代出現於美國紐約興起的一種非寫實繪畫與雕刻,其理念在降低藝術家自身的情感表現,而朝單純、邏輯的選擇發展。極簡主義又被稱呼為ABC藝術(ABC ART ),是現代藝術中簡化傾向的顛峰。這種簡化論傾向首見於1913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 Kazimir Ma-levich )一幅白底黑方塊構圖的作品。此藝術風格乃集結了俄羅斯的至上主義( Suprematism)和荷蘭的新造形主義(Neoplasticism)。雖然其基礎來自歐洲,但是具大的外形、未標示的主題,以及「藝術作品應為客觀事實」的概念卻是純美國式的。他們構想了三種處理藝術構成問題的方向:使它普普,使它極簡,使它去物質化。
極簡主義( Minimalism )主要描述抽象的、幾何的繪畫和雕刻。其藝術品的主要組成的原則包括:正確的角度、幾何形、立方形、比例、尺度,使用最低限度的事件(incident)或組成 (compositional)的策略來詮釋。極簡主義是對於1950年代自發的、反形式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之反動,都是不滿足當時的行動繪畫而產生的。(行動繪畫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一支,講求直覺、自發性的表達,在50年代大部份時間內主導美國的前衛藝術。)極簡主義一方面,波普藝術家將注重力集中在由通俗、消費圖象中攫取的形象,另一方面,極簡主義與觀念藝術家藉由將物象化約簡至現象學狀態 (極簡主義),或化約至觀念的意圖 (觀念藝術),為藝術的探討重新訂定方向。其特質為去除藝術家本身的「真跡」,轉而利用非個人的(通常使用工業原料與技術)由藝術家指揮工人完成創作。其內容為試圖拭掉所有圖形之痕跡、不協調組合或是任何生物的形象,而以具大的幾何圖形補捉觀賞者注重力。極簡主義者認為行動繪畫過於強調個性,無實體性,因此主張一件藝術品不應涉及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以此為由嘗試除去他們作品任何視覺效果以外的聯想。他們套用硬邊、簡單形式與線條而不採用塗繪筆畫的方法,來強調二度空間感和答應觀者對作品產生直接、純屬視覺的觀感。極簡主義者轉向典型的抽向表現主義色面繪畫派紐曼( Barnett Newman )、萊茵哈特(Ad Reinhardt)的冷淡平靜作品中找靈感。

繪畫

極簡主義最重要的繪畫為艾伯斯(Josef Albers)、萊茵哈特(Ad Reinhardt)和紐曼(Barnett Newman)的硬邊、幾何及色域作品。此外凱利(Ellsworth Kelly)、史特拉(Frank Stella)和諾蘭德(Kenneth Noland)的硬邊繪畫的特徵是整個平坦畫面巨大簡單,通常呈幾何形;講求精確、輪廓突出;在不施底色的畫布上刷染大塊明亮而未經調和的顏色。硬邊繪畫不同於其它類型的幾何形抽象畫之處為,它排斥抒情性和數學式構圖;因為即使在這么簡化的範疇內,藝術家仍可使用它們來表現個性。極簡主義的硬邊繪畫只是一個簡單客體的匿名結構。極簡主義繪畫作品則以在大畫布上塗滿強烈色彩的格子、條紋、方塊、正V、倒V及圓形圖案聞名。他們的繪畫常就一主題發展出一系列作品,由許多標準化的小單位合成系列繪畫。這種使用工業顏料或壓克力染料的作品趨向於「非繪畫」,其結束通常是機械化且無內涵。評論家阿洛緯( Lawrence Alloway )曾批評1966年在紐約古根漢博物館的展出為「系統繪畫」。製作極簡主義作品的藝術家尚有萊曼( Robert Ryman )、約翰森( Patricia Ryman)和赫爾德(Al Held)等人。

雕刻

極簡主義雕刻旨在創造出一個環境,無論是在戶外或室內。塑像形體具大、呈幾何形狀,並且常為一系列的雕塑;極簡主義雕刻是由於玻璃纖維、塑膠、金屬片或鋁所製成的極度簡單、龐大的幾何狀組合物。這些材質或保持原來的粗糙狀態,或厚厚塗上明亮的工業用色。極簡主義雕刻家和畫家一樣力求使作品完全客觀化、不具表現性、不指涉任何事物。史密斯( Tony smith )曾製作了一些不知完成與否的鋼盒。莫里斯( Robert Morris )的作品相當嚴謹卻活潑,其中包括一個2.4公尺高的三夾板舞蹈扶把、灰白巨大的夾板盒,以及其它「整體性」物品,皆與每一位觀賞者的身體空間有關。他的『雕塑筆記』( Notes on Sculpture,1966-69)對極簡主義藝術提供了相當透徹和權威性的見解。賈德(Donald Judd)相信非極簡主義的雕塑傳統勢將毀滅,強化視覺記憶的簡單形式將取代「特定的物體」。像這樣形式簡單的物體,不管是金屬、塑膠、夾板、石材或其它素材的藝術品無所不在。賈德和莫里斯的作品多半無題。其它知名的極簡主義藝術家尚有以白色正方體格架著名的路易特(Sol Lewitt ): 利用標準單位體(如防火磚等物)從事環境組合的安德列(Carl Andre);及利用螢光燈製造環境氣氛弗拉文(Dan Flavin)等人。

音樂

極簡主義音樂很明顯地受到極簡藝術如薩蒂(Erik Satie )的音樂凱奇(John Cage)的美學之影響。由於一些作曲家反對現代音樂複雜、理智而矯飾的風格,便開始用簡單質實的風格來譜寫樂曲,並從而創造出一種極度簡單且易為人接受的音樂。極簡主義的音樂的曲式特色在於以簡單的音符元素與固定的節奏構築一層層反覆詭譎確簡潔超脫的音牆,在反覆咀嚼的過程中,新的元素會從中加入,但旁人、聆聽 者往往未能查覺它何時進來,何時又離去,通常在整首曲子聽完後,彷佛才要開始聆聽,時間的過往在意識汪洋中夾帶的樂音日誌,僅是一個模糊的印象,音響聲線雖一直變化,卻無法查覺,因此往往泛著淡泊卻穿透人性的美。 在音樂和視覺藝術兩方面,極簡主義都企圖對藝術形式的基本要素作探索。極簡主義視覺藝術中,個性和姿態表情的成分均被排除,以便於彰顯繪畫和雕刻中客觀、純視覺的成分。極簡主義音樂則排除傳統對音樂形式與樂句展開的處理方法,以利於探索各種音色與節奏,大多數為西方聽眾所不熟悉的音樂成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