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麥婦

篩麥婦

又名《篩麥子的婦女》、《篩麥》。南特美術館藏西洋畫。法國人居斯塔夫·庫爾貝創作於一八五四年。在畫布的中心位置,畫家著重描繪了跪著篩麥的農村婦女的勞動形象。她鮮艷的衣裙、圓潤的手臂、豐滿的背影、優美的姿態,給人以一種樸實、健美的感覺。她沒有向客群展示的臉龐,留給人們遐想的空間,更顯得耐人尋味。

基本介紹

基本資料,作品簡介,畫作賞析,表現主題,創作背景,美學構圖,藝術魅力,作者簡介,

基本資料

名稱: 《篩麥婦》
篩麥婦篩麥婦
時期︰1853-1854年
創作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法國)
規格︰131cm×167cm
材料︰布 油彩
存藏處︰南特美術館

作品簡介

也許我們早已習慣了這種題材的繪畫。的確,從50年代起我們的西洋畫法就很受蘇聯的影響,那么畫風也就傾向是社會主義現實派了。但是細細看來,你就會發現這位法國十九世紀寫實派畫家的畫和我們所熟悉的那些歌頌人民勞動的畫不同,不僅是不同,而是同樣題材的畫,其實完全不同的表達。是的,在這你看到的無非是在勞動的婦女,但是你看到的不是她們的勞動生活受到了藝術的謳歌。而在蘇聯,或是我們的繪畫中,常常表達了勞動者對自己所過生活的熱愛,他們的神色和表情都會有放射出滿意,歡快的光芒,畫中所用的顏色也會把環境和景色理想化,廣播出一個信息:“新生活多美好”。小強老師的部落格中曾有這么一張畫,而且這種畫還常常讓人物帶上一張報紙,一本書等等,信息是上層建築和勞動是不分家的。

畫作賞析

那么,請在這幅畫上去找找吧,能有這些特點嗎?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表情不占任何地位,三個人物中只有一個能看到臉部表情,而且她並不象在集中勞動,而是在夢幻之中,正在篩麥子的那個女孩從解剖學角度來看並不象在用力,而更是在象在擺舞蹈造型。那個處在背景陰影下的男孩的作用只是讓整個畫面結構達成平衡。雖然畫的是個勞動場面,但整個畫面是處在靜態的。整幅畫中找不到任何表達人物心情,生活的信息。畫家眼裡看到的不是勞動,而是姿態,藝術不是為了體現生活,而是來讓平凡的日常場景通過精神的力量獲得升華。這個精神的力量來源於藝術家的思維和心靈。藝術高於生活,藝術不複製生活。藝術不是生活的奴隸,寫實不是物體單純的影象。藝術也不用服務生活,更不是服務社會。藝術的存在表明了我們的精神高於肉體,即使是在已經沒有神話和幻想的十九世紀,藝術家們的精神使得他們能把普通生活創造成新的神話,這個勞動場景通過Courbet的鍛造又給我們的幻想打開了門窗,日常的生活動作經過這樣的凝固的得到了古典氣息,似乎成了荷馬史詩中的勞動場景,由此產生了時間的差距,脫離了Courbet的時代,雖然人物的衣飾是他同時代的。正是能把和同時代的事物得到距離,才能使其得到精神的升華。這,也是歐洲十九世紀現實主義的目的。

表現主題

畫家在作品中展示了勞動婦女的形象,由於高超的寫實技巧,使這一形象產生了令人嚮往的藝術魅力,給人以美的享受。畫家重點描繪了跪著篩麥的女子形象,從她圓潤的手臂、豐滿健壯的背影,可以想像這是一位健康美麗的農村姑娘,她那優美的姿態,給人以健美的感覺。她幾乎占據中心位置,成為畫面焦點。篩麥婦是一種樸實的靈感,以背影去描繪她,更顯得耐人尋味。

創作背景

19世紀40年代的法國,出現了一批重視如實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畫家,後來被稱為“現實主義”畫派。他們主張藝術應以實際生活為基礎,以自然為範本,畫家應該走出畫室去表現普通人的生活。他們歌頌勞動,讚美自然,將勞動者作為藝術創作的對象;他們不屑於那些古書堆里的老題材,不用那些神奇的幻想,不願被關在畫室里。他們將樸素之美作為創作的最高目標,掀起了美術史上繼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之後的現實主義思潮。
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Courbet)是法國現實主義藝術思潮中的代表性人物。1855年,在世界博覽會期間,在官方的藝術沙龍之外,他舉行了一次富有挑戰意味的以“現實主義”為題的個人畫展。在這個畫展上,庫爾貝公開發表了美術史上有名的現實主義宣言。宣言主張要獨創,要成為活的藝術,要忠於客觀對象的表現。主張藝術家必須表現當代生活。這個宣言奠定了庫爾貝在現實主義藝術中的重要地位。

美學構圖

這是他繼1849年創作《石工》後的又一幅表現普通勞動者的樸素、勤勞品質的作品。“勞動者是美麗的”,這是所有人看到這張作品時的最深刻感受。畫面表現了麥場上兩個勞動著的普通農村婦女和一個男孩的形象。在畫面的左邊一個農婦穿著灰色的裙子,靠在麥包上,無精打采地揀著麥子。在畫面的右邊一個男孩正低著頭查看木櫃。在畫面的中間一個年輕健壯的農村姑娘正在篩著的麥子,身體成優美的S形。整幅畫無論從構圖、色彩還是人物表情刻畫上看,突出表現了農村姑娘的形象。雖然主要人物的臉是背對著觀眾的,但從她潔白而圓潤的手臂和豐滿健壯的身影中都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勤勞、樸實的農村姑娘。

藝術魅力

正如庫爾貝自己所說的“藝術應放在較低的水平上”,《篩麥子的女子》是樸素美的典型表現,這幅畫的產生標誌著現實主義畫家開始找到了現實主義創作的源泉。為現實主義藝術在以後的發展創造了很好開端,通過這幅作品,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勞動的魅力。
庫爾貝一生命運多舛,不僅是因為他爭強好勝,同時是因為他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他同情受壓迫的人民,願為爭取人民的平等自由而戰鬥。1871年,庫爾貝含冤被捕,1873,被迫逃亡瑞士,1877年,58歲的庫爾貝含恨去世。但就在這樣苦難不堪的日子裡,庫爾貝仍堅持著創作,如《蘋果與石榴》、《希雍城堡》等都是那個時期的作品。
庫爾貝的現實主義原則是對那些只沉迷於古代宗教神話傳說,毫無生氣的、頹廢的官方學院派藝術的挑戰。他的革命號召和高超的藝術,使現實主義美術思潮得到了世界美術的肯定。

作者簡介

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1877年) 出生於法國東部小鎮奧南,祖父是法國1789年大革命的雅各賓黨人,父親是葡萄園主,後來做過地方行政長官,庫爾貝幼年就接受過革命思想影響。29歲的庫爾貝到巴黎學習法律,後來竟成了自學成功的畫家。庫爾貝天生具有濃烈的藝術氣質,他的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很強,總是以俯視的高傲神態看待世界和人生,他十分關心社會,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巴黎公社時期曾任公社委員和藝術家協會主席,他的名字和所有巴黎公社的英雄並列,在藝術中主張現實主義,他宣稱:“現實主義藝術就其本質來說是民主的藝術。”他所創造的藝術,是不加人工修飾再現他周圍的現實生活,如《石工》、《篩麥人》等。庫爾貝是一個天生性格直率的男子漢,那些學來的社會習氣絲毫掩蓋不住他那真正的陽剛氣概。他的一生命運多舛,不僅因為他爭強好勝,有虛榮心,主要是他對被壓迫者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所以他獻身於無產者革命事業,為這個理想,他可以犧牲一切。19世紀中期庫爾貝已經是位有世界聲譽的畫家,受到世界進步人士愛戴,拿破崙三世為收買他,授給他榮譽勳章,卻被他拒絕了,他說:“除了自由制度外,他從未從屬過任何其他制度”。他贏得人民給予的最大榮譽和愛戴,1870年巴黎美術家擁護他為國家藝術品保管委員會主席。巴黎公社失敗後,他被捕入獄、示眾、罰款,最後被迫流亡瑞士,死於貧病交加之中,終年5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