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下酒

箬下酒

箬下酒產於長興縣下箬鄉之箬溪北岸。宋胡仔《苕溪魚隱叢話後集·楚漢魏六朝上》:“縣南五十步有箬溪,夾溪悉生箭箬,南岸曰上箬,北岸曰下箬,居人取下箬水釀酒,醇美,俗稱箬下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箬下酒
  • 產地:長興縣下箬鄉之箬溪北岸
明萬曆三十三年長興知縣熊明遇曾專門研究它的釀造方法。《熊明遇若下酒疏》:“讀鄒陽賦而若下名於簡編焉。若水自羅岕、烏瞻、合溪東注,厥色清輕,厥味元冽,水所從來,多炭,洞、礫、澗,無土氣,故宜釀。”“其法於六七月,以麥面之精良者,雜白水作曲,置陰風中,令燥,久而表里純素,精鑿(杵也)秫(粘高梁)為白粲(精鑿之粟),率石致八斗,溝通壑中,十數濾,飠喜(黍稷、酒食)成,約曲水,裒入酒酵,內(納也)瓮中,候嘈嘈有聲,以木把撩通其氣,不憚再三,聲息而止。月余,淀以密繒,瑩然,分貯罌瓶,而釀成矣。即飲為新酒;久煮,經一二歲黃梅雨,為陳酹。新酒冽,陳酹醇。倘所謂應化而變,感氣而成者與!吳中率用此法,獨若下為古人所名,則水之以也。今所謂浮蟻星沸,飛華萍接者,而舊家遺俗,猶能庸以此道,而要以陳者為佳。蘇公云:‘筆用新,墨用陳;茶用新,酒用陳’。予試之良然。”《長興縣誌》(韓志):若下三白,投香藥不下數十種,而以福桔、頭二蠶沙、梅花、松節為佳品。白酒四時有之,而以小雪造者呼為“十月白”,尤為佳品,以此時一陽之氣皆在下,水重而味厚。若以燒酒和以白酒漿,呼之為“蜜淋氵禽”。唐朝詩人杜牧也為箬下酒所傾倒。杜牧曾任湖州太守,寫《入茶山下題水口草市絕句》:“倚溪侵嶺多高樹,夸酒書旗有小樓。驚起鴛鴦豈無恨,一雙飛去卻回頭。”杜牧走進一家酒家,喝到箬下酒,連夸“好喝”。陸龜蒙的《自遣詩四首》之三云:“一派溪從箬下流,春來無處不汀洲。漪蘭未碧蒲猶短,不見鴛鴦正自由。”他退職後不願歸蘇州,卻願留在箬溪這邊,不僅僅是由於這裡的環境優美,而且再加上這裡美酒——箬下酒,使自己能夠在後半生享樂。 白居易用箬下酒和朋友同飲:“勞將箬下忘憂物,寄與江城愛酒翁。鐺腳三州何處會? 瓮頭一盞幾時同?傾如竹葉盈樽綠, 飲作桃花上面紅。莫怪殷勤醉相憶, 曾陪西省與南宮。”能夠與好朋友同喝的東西,肯定是有名的好酒,所以箬下酒肯定是佳釀。劉禹錫稱嘆:“駱駝橋下苹風起,鸚鵡杯中箬下春”。箬下春酒也就是箬下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