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窯

居住在黃土高原地勢較平坦的川、壩、源、台、平川的民眾利用地面空間,用磚石、土坯和黃草泥壘窯洞,被稱為箍窯。箍窯技術性較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箍窯
  • 所在地區:黃土高原
  • 材料:磚石、土坯和黃草泥
  • 特點:美觀、採光較好,冬暖夏涼
首先要打好高一米四左右、寬七十公分左右、長五米左右的窯墩子,類似拱形的橋墩,俗稱窯腿子。一般並排修二孔箍窯需三個墩子,修三孔窯需四個墩子,以此類推。
其次,要打好胡基。打胡基要選好土的濕度和土質。土質為黑黏土和黃土最好。開始打時,要削一塊平整結實的舊石磨或石板、水泥板。準備好篩過的草木灰,待模子放在石板上後,要在石板的底部和模子的四周撒一把草木灰,然後再往模子裡填土。用腳踩實整成魚背形,最後用杵子夯實。回族民眾當中流傳有打胡基的順口溜,叫做“三杴九杵子,二十四個腳底子”,說明打胡基的艱辛。有了窯墩和胡基就可以箍窯。箍窯有專門掌楦子的師傅。先把拱形窯楦子架在窯墩子上,然後一層土坯一層草芥稀泥地箍。箍完後整個窯的形狀呈尖圓拱形,好似牛脊樑型。最後外抹一層黑土或黃土和麥草粗泥,晾乾後再抹層黃土和麥衣的細泥,使其光滑照人。
箍窯比較堅固,一般可住幾十年乃至百年,但箍窯比挖窯洞麻煩,每三五年需要在窯的外面抹層泥,否則遇到連陰雨就有塌的危險。箍窯一般並排修三五孔,其外形獨特、美觀、採光較好,冬暖夏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