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老延安贈別

《答徐老延安贈別》是近代無產階級革命董必武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徐老延安贈別
  • 作者:董必武
  • 創作年代:近代
  • 出處:《偉人的詠唱》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答徐老延安贈別
山居感秋意,草木漸蕭索。
獨有松柏姿,青青向寥廓。
乾挺不畏風,根深土嫌薄。
吸取無所限,到老猶磅礴。
高逸孺可欽①,清標邈如鶴②。
憂國心耿耿③,夙夜求民瘼④。
人世將巨變,吾華亦有作。
力拒豕蛇侵,欲去東鄰惡⑤。
鬩牆不可再,巢覆當共愕。
同心可斷金,首要重然諾⑥。
延水流潺湲⑦,嘉嶺足堪托⑧。
政行三三制⑨,防守倚衛霍⑩。
驅車從此別,巴渝暫棲泊⑪。
口舌倘可用,相期保謇諤⑫。

注釋譯文

①高逸:品格高超。孺:作者自注,“指徐孺子,後漢時高士”。
②清標:純潔超邁,高風亮節之意。邈:作者自注,“指徐邈,三國時曹魏名人。”
③耿耿:形容有心事。
④民瘼:人民疾苦。
⑤東鄰惡:指日寇的入侵。
⑥然諾:書面語,指允諾,答應。
⑦潺湲:形容河水慢慢流的樣子。
⑧嘉嶺:指楊家嶺,在延水東岸。當時是黨中央駐地。
⑨三三制:抗戰時期黨在根據地的政權形式。共產黨員大體占三分之一,左派進步分子大體占三分之一,中間分子和其他分子大體占三分之一。其中,必須保證共產黨員在政權中占領導地位。
⑩衛霍:指衛青霍去病。漢武帝時大將,曾屢次打敗侵犯漢邊境的匈奴。這裡指保守延安的八路軍將士。
⑪巴渝:指重慶。因重慶地處古代巴國,隋朝又在這裡設定渝州,故有此名。
⑫謇諤:正直的言論。

創作背景

1940年10月,董必武由延安赴重慶,擔任中共駐重慶代表團代表,準備參加國民參政會,去痛斥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陰謀。臨行前徐特立作詩贈別,董必武於是寫下該詩作答,以志共勉。

作品鑑賞

該詩表達了詩人對徐特立高尚的革命精神的讚揚,抒發的是革命者之間志同道合的友誼。
開篇即從眼前景物寫起,借景抒情。“山居感秋意,草木漸蕭索”。寫秋天來臨,草木枯黃,落葉繽紛。在凜冽的秋風中,簌簌的落葉飄滿大地,世界呈現出—片蕭瑟冷落氣象。秋天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萬物走向死亡的季節,故在詩人筆下,秋天代表著兩種相反的情調:“秋收萬顆子”的喜悅、滿足,或者“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傷感。董必武拈出“蕭索”二字,就為全詩奠定下深沉蒼涼的基調,但詩人遺其傷感,取其悲壯,即秋天的凜冽寒冷反激起詩人昂揚的鬥志和豪邁的氣概。詩人狀秋,著眼點不在具體可見的秋景、秋色、秋聲上,而直寫秋意。秋意可說是帶有抽象色彩的秋天獨具的本質,萬木枯萎的自然現象就是其外化和徵兆。雖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意會感受到。這裡的“秋意”還是一語雙關,既代表自然界的季節,又寓有政治風雲之意。其時,蔣介石正加緊布置第二次反共高潮,政治氣候就像這自然中的秋天,令人不寒而慄,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正搖搖欲墜。在這“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季節,只剩松柏依舊鬱鬱蔥蔥,含笑秋風,挺立偉岸的軀幹如一柄柄長劍直刺寥廓的天空。青青的松柏給枯黃蒼茫的大地塗上一片亮色,點綴著秋天的生機;茂密的樹冠又猶如一把把撐開的綠傘飄浮於藍天、黃土之間。而松柏的美更在於它的四季常青,獨立寒秋。“松柏姿”出自《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裡用松比喻堅貞的節操,象徵徐老和黨的其他領導人的堅強不屈的革命情操。“乾挺不畏風,根深土嫌薄”。進一步發掘了松柏的品格。上兩句是言松柏不肯隨波逐流,依然枝葉青青,這兩句是贊其紮根深廣,故能傲然挺立,不受秋風擺布。雖然秋風狂作,能夠飛沙走石;秋風凜冽,能夠橫掃落葉,但松柏卻能頂風而立,不向秋風彎腰。“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秋風之所以奈何不了松柏,在於松柏紮根深遠,牢牢吸附在大地。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屢次粉碎日寇和蔣介石的掃蕩圍攻,特別是蔣介石的幾次反革命大屠殺,五次“圍剿”中央蘇區以及長征路上調集數十倍兵力的圍追堵截,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共產黨反而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其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黨和人民民眾心連心,黨是人民的兒子。像松柏深深紮根大地,黨深深植根於人民民眾的沃土。黨就是靠著人民民眾的支持,才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立於不敗之地。像古希臘神話,卜安泰離不開大地,黨離不開人民民眾。不論受到多大的創傷,只要投入大地母親的懷抱,就能汲取到無窮的力量,永葆青春。這正是“吸取無所限,到老猶磅礴”的秘密之所在。由於有人民民眾源源不斷地輸進新的血液、營養和水分,黨這棵松柏才能枝葉繁茂,四季常青。同時這也是對徐特立等人的讚美。徐特立此時已是60開外的老人,但乾起工作來還像年輕人一樣虎虎生風。正所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當時延安有一大批像徐特立這樣老當益壯的革命老人,他們終生追隨革命,不僅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年華,而且垂暮之年仍然保持著青春活力,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乾”,默默地為革命奉獻著最後的餘熱。實際這也是詩人自況。董必武此時也已年過半百,但仍青春煥發地為黨工作,渾然不覺老之將至。
以上八句詩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分別從松柏的枝葉常青、軀幹挺拔,根系發達三方面入乎,塑造出根深葉茂、生機勃勃的松柏的高大形象,這正是徐特立等革命老人堅貞不屈、深入民眾和老當益壯品格的寫照。
下面轉入議論。“高逸孺可欽,清標邈如鶴。”借用了徐孺子、徐邈的事跡來稱讚徐老的品格高潔。這兩人都是古代為人稱道的高士。王勃《滕王閣序》中就有:“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藩之榻。”“高逸”、“清標”都是言品格不同流俗。鶴,在古人心目中也是長壽和不俗的象徵。松鶴延年,鶴和松經常連在一起表示長生不老;鶴立雞群,則稱道鶴的高雅不凡。這兩句詩是對徐老人品的讚美,接下的“憂國心耿耿,夙夜求民瘼”讚揚了徐老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徐老投身革命洪流,日夜為國事操勞,為民生疾苦奔波,時刻想到的是國家和民族的安危,關心的是民眾的利益。在徐老的家鄉湖南曾廣泛流傳著徐老斷指血書的愛國壯舉。“五四”時期,湖南辰州的英國傳教士魚肉鄉里,被民眾打死。賣國政府竟用大炮炸死民眾10多人,賠償洋人白銀8萬兩,還無理規定:5年內不許辰州人參加科舉應試,並為英國教士樹碑立傳。徐特立聽說後義憤填膺。在給學生講課時,談到列強瓜分中國,洋教士為非作歹,清政府軟弱無能,徐老聲淚俱下,泣不成聲。他號召青年一代要“把救國的擔子挑起來”,激勵熱血兒女,“義之所在,雖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說完,他跑進廚房,拿了一把菜刀,當場剁掉左手的一節手指,並用斷指血寫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一壯舉,令在場的青年學生熱血沸騰,徐老的這種憂國憂民的精神正是體現出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這是古代高士只求亂世中獨善其身之舉所不可相提並論的。共產黨人胸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以救國救民為當務之急,是不屑於迫求一己之利和獨善其身。
“人世將巨變,吾華亦有作”。放眼當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全面鋪開,一場驚天動地的變化正在醞釀之中。在此情況下,中華民族應當有所作為,為世界反法西斯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趕走日本侵略者,消滅法西斯,還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自由,不僅是民族的需要,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正義事業的需要,具有深遠的國際意義。“力拒豕蛇侵,欲去東鄰惡”。這是每箇中國人責無旁貸的義務,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們要肩負起這個歷史的重任。除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以外,中華民族別無選擇。“鬩牆不可再,巢覆當共愕”。是諄諄告誡國民黨當局應以民族大業為重,共謀抗戰大計,切不可重施簫牆伎倆,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否則將成為千古罪人。“再”字,指出蔣介石已乾過多次這種勾當。這種悲劇決不允許再重演了。這既是對國民黨提出的嚴重警告,也是對他們的忠告,希望蔣介石放棄其頑固立場,回到抗戰軌道上來。“閱牆”來自《詩·常棣》:“兄遞鬩於牆,外御其侮。”意思是兄弟內部不和,卻能一致抵禦外來欺侮。這裡希望大敵當前,國共兩黨重修舊好,一致對外。不要因兩黨的恩怨,損害了民族的利益。“巢覆”,見於孔融的故事。孔融被曹操逮捕時,想請求赦免他的兩個孩子。兩個孩子說:“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兩個孩子終被抓走。後來就以此比喻滅門大禍,無一倖免。這裡寄語蔣介石不要心存幻想。若中國全部陷落,國民黨當局同樣難逃其厄。這個淺顯的道理,恐怕蔣介石不會不懂的吧。繼續製造內戰,後果將是不堪構想。“同心可斷金,首要重然諾。”則進一步告誡國民黨政府不要葉公好龍,只在口頭上喊國共合作,而要落到實處,通過行動上遵守抗戰協定來體現出來。如果總是出爾反爾,離心離德,那么共同抗日就是一句空話。“同心可斷金”化用《易傳·繫辭》中“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裡指如果國共兩黨真誠合作,就能打敗日本侵略者,反之,貌合神離,兩面三刀,甚至鷸蚌相爭,就會兩敗俱傷,漁翁得利。於國於民,於國共兩黨均沒有任何好處。正如朱總所說:“肅清日寇吾儕事,鷸蚌相爭笑列侯”。這四句肺腑之言,體現出董老憂國憂民的寬闊胸懷,對國民黨的忠告則言之敦敦,語重心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接下來詩人敘寫延安軍民的抗戰熱情,這同國民黨的所作所為構成鮮明對照。“延水流潺湲。是以延河的日夜奔流來喻指革命事業源源不絕,興旺發達。這句詩景中含情,表達了董老內心由衷的喜悅。“嘉嶺足堪托”體現出董老對黨中央的高度信任和對前途的樂觀信念。這裡運用了借代手法,以黨中央駐地楊家嶺代指黨中央。董必武相信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中國共產黨有能力擔負起領導全國抗戰的歷史重任,同時暗寓延安才是真正的抗戰中心,才是民族的希望所在。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府是十分靠不住的。“政行三三制”指出延安邊區政府的“三三制”原則,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強了抗戰的力量,還使延安成為政治上民主、自由的中心。這是完全不同於國民黨政府的專制獨裁的。“防守倚衛霍”表明抗戰隊伍兵強馬壯,也是可以信賴的。人民軍隊將士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將帥具有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卓越軍事才能。這四句詩鋪敘了延安的社會安定、政治民主、軍事強大,使人們於國事維艱中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最後四句抒寫了董必武此行的願望:去揭露國民黨的陰謀,並同頑固派和反動派進行堅決鬥爭。以自己的口舌作武器,“只憑三寸舌,勝過萬條槍”,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驅車從此別,巴渝暫棲泊”。切入贈別主題,卻沒有一般人離別的傷感。這是因為董必武全身心投入革命,從不考慮個人安危得失,把個人的喜怒哀樂完全溶進革命事業。儘管董必武十分留戀延安的生活,但為了革命的需要毅然告別延安,再度踏上新的征途。“口舌倘可用,期期保謇諤”。董必武表示要發揮自己的舌槍唇箭,在國民參政會上為黨和人民的利益據理力爭,慷慨陳詞,痛斥頑固派和反動派。“期期”互相勉勵之意。這裡既是和徐特立的共勉,也是董必武的自我鞭策,體現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風采。
全詩感情深沉蘊厚,不見古代贈別詩的傷感柔靡,寫得剛健昂揚。古代贈別詩往往失於纏綿悱側,即使間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或“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歡快明朗,也僅限於朋友間的私交,題材狹窄。董必武這首詩抒發的是革命者之間志同道合的友誼,不比泛泛私交,而且盪去離愁別緒,把革命友誼注入憂國憂民的共同理想之中,寫起來氣勢開闊宏大,感染力強。詩中將對朋友的思念,對現實的憂慮,對未來的希望和為國建功立業的渴望熔為—爐,議論縱橫,慷慨淋漓,構成一篇巨作。在寫法上,大暈用典,含蓄蘊藉,深得杜詩長篇排律的風致。

作者簡介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奠基者。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答徐老延安贈別
董必武像
董必武青年時代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從事黨和紅色政權的建設工作。1934年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戰時期和日本投降以後,是中共同國民黨談判的代表之一,同國民黨破壞抗戰、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策,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建國後,歷任中央政法委員會主任,政務院副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第二屆政協副主席,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