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道牆

第四道,一般譯作第四堵牆(fourth wall)、第四牆,戲劇術語。在鏡框舞台上,一般寫實的室內景只有三面牆,沿台口的一面不存在的牆,被視為“第四堵牆”。

在鏡框式舞台上,通過人們的想像位於舞台台口的一道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牆”。它是由對舞台“三向度”空間實體聯想而產生,並與箱式布景的“三面牆”相聯繫而言的。它的作用是試圖將演員觀眾隔開,使演員忘記觀眾的存在,而只在想像中承認“第四堵牆”的存在。

形成歷史,藝術作用,影片範例,《咪走堂》,《春情蕩漾》,

形成歷史

第四堵牆的概念,是適應戲劇表現普通人的生活、真實地表現生活環境的要求產生的。文藝復興時期,有人提出如果在舞台上表現室內環境、房間缺少第四堵牆就顯得不真實的說法。18世紀啟蒙運動代表人物狄德羅也涉及了第四堵牆的概念。他在《論戲劇藝術》中提到:假想在舞台的邊緣有一道牆把你和池座的觀眾隔離開。19世紀下半葉,隨著“三面牆”布景形式的日趨定型,位於台口的這道實際不存在的“牆”變成箱式布景房間第四堵牆的剖面,因而有了“第四堵牆”之稱。最早使用“第四堵牆”這個術語的是法國戲劇家讓·柔璉。1887年他提出,演員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裡那樣,不去理會觀眾的反應,任他鼓掌也好,反感也好。舞台前沿應是一道第四堵牆,它對觀眾是透明的,對演員來說是不透明的。
第四道牆
左拉認為藝術是對生活的真實的複製, 這對第四堵牆概念的出現有著直接的關係。但它的發展和傳播則與19世紀下半葉批判現實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演出實踐分不開。在19世紀民主主義美學思想影響下形成的戲劇理論認為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要求戲劇在舞台上逼真地反映生活,並逐漸形成了要在舞台上創造現實生活幻覺的戲劇觀念。第四堵牆正是這種戲劇觀念在演出實踐中的一種具體體現。
易卜生、契訶夫、高爾基、蕭伯納等人的戲劇創作對促成舞台上第四堵牆概念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表演、導演理論中使用的“第四堵牆”所反映的正是這樣的觀劇觀念。在演出實踐中,為了幫助演員造成這樣強烈的生活真實的幻覺,有時在布景中沿台口大幕線布置一些能喚起第四堵牆幻覺的道具,如背向放置桌椅、花瓶架之類,並利用這些道具支點,安排一些演員背朝觀眾的舞台調度等等。

藝術作用

第四面牆的接受是虛構工作和觀眾之間解除嫌疑工作的一部分。它允許觀眾在他們看真正的事件的時候感受虛構。雖然評論家文森特·坎比在1987年將其描述為,“一個將觀眾與舞台永遠隔離的隱形屏障”後現代主義藝術形式很快也疏遠了第四面牆,藝術家們渴望在製作過程中強調或縮小一些製作方面用一些框線去操控。
在表演中,第四牆將演員和觀眾隔開,它對於觀眾是透明的,而對於演員則是不透明的,在劇場中戲劇應當創造真實的舞台幻覺,在假定性的前提下忘記自己是在欣賞戲劇,就仿佛是在觀看一件正在發生的事件;而演員的表演則被封閉在第四堵牆內,他們應當以角色的身份生活在舞台上,潛心於角色的塑造和體現的過程,顯現現實生活的全貌而不必理睬觀眾的反應,這樣來保證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徹底融入到角色當中。

影片範例

《咪走堂》

咪走堂》,又稱蹺課天才,或春天不是讀書天,原名Ferris Bueller's Day Off,是一套1986年由John Hughes執導的喜戲電影。其中主角Ferris在電影中經常打破第四道牆和觀眾直接溝通。或者在畫面上直接顯示他心中的說話。

《春情蕩漾》

《春情蕩漾》(Spring Awakening),改編自德國作家Frank Wedekind同名小說的搖滾歌舞劇,從外百老匯演進尤金歐尼爾劇院,獲得高度評價,這齣戲的特色之一便是使用打破第四牆的觀念,直接向觀眾表達角色的憤怒、沮喪、動機與渴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