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鼓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端鼓
  • 主題詞:曲藝,端鼓,明光市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曲藝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唐
  • 認證時間:2008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端鼓是一個流傳在皖、蘇兩省河域間的民間曲藝演唱形式,因其演唱時所用的伴奏用鼓——而起名端鼓。 端鼓的起源因其特殊的存在形式而難以詳考。據傳與當年唐王李世民舉辦盛大的水陸大會有關,源於當時的演唱,端鼓藝人的產生和其它曲藝曲種藝人的產生也有很大區別,多為家傳,極少師授,最根本的規律就是學端鼓的藝人都有極其相似的遭遇,即幼時曾得過一場較難治癒的大病,在求醫無方的情況下,到廟裡拜神求仙,並許願病癒後學唱端鼓。而其他無此遭遇的人是不學此藝的。這裡就包含著沒有冤死而願為超度其他冤魂盡力的意思。這種延續規律,至今沒變。 端鼓的演唱形式近乎於戲劇,即以唱為主,兼有角色扮演,但又不似戲劇中具備完整的程式及生、旦、淨、末等行當。根據船民們勞動,生活習慣,他們多在九、十、冬、臘月進入休閒。水上人家如有紅白喜事、祭典活動等,也多在這個時期操辦,所以端鼓也只在這個時期活動,並以祭典為名,行民間娛樂之實。端鼓技藝的傳授,多為家傳,少有師授,端鼓的唱腔全部用鼓伴奏,故只有鼓譜而無曲譜,唱腔亦只分男音、女音兩個調子,沒有曲牌之分。 端鼓被挖掘出來後入編《安徽省曲藝志》,一九九七年參加省第四屆花鼓燈調演的端鼓《豐收漁鼓》榮獲演出二等獎。

歷史淵源

端鼓的起源因其特殊性的存在形式而難以詳考。據傳,當年唐王李隆基因未能保住西海小龍王的性命而被告至陰府,閻王因唐王壽限未到只好命小鬼將其陰魂捉拿到地府,並領他瀏覽了十層地獄,使唐王知道了除自己之外 ,世上尚有無數屈死的冤魂。最後,放唐王還陽時,閻王囑其還陽後一定要舉辦“水陸大會”,超度無主的冤魂。唐王還陽後,舉辦了盛大的水陸大會,超度冤魂。此間,誕生“端鼓”這種演唱形式。由於端鼓在水陸大會上的獨特表現(場面大,演出時間長,故事性強,有較大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深博唐王歡悅,從而御準端鼓在今後“天下黎民照樣行!”正是在此後民間舉辦的祭典活動中,端鼓才得流傳下來。後世端鼓演唱中的當家節目《唐王游地府》,凡學端鼓者必習,凡舉辦大型祭典時,必唱《唐王游地府》。 端鼓藝人的產生,和其他曲藝曲種藝人的產生也有很大的區別。多為家傳,極少師授。最根本的一個規律就是,學端鼓的藝人都有極其相似的遭遇,即幼時曾得過一場較難治癒的大病,在求醫無方的情況下,到廟裡拜神求仙,並許願病癒後學唱端鼓。而其他無此遭遇的人是不學此藝的。這裡就包含著沒有冤死而願為超度其他冤魂盡力的意思。

基本內容

端鼓演唱的場面,不似其它曲藝曲種。必須在由藝人自己製作的各種神怪故事、殿堂廟宇、福、祿、壽、禧等剪紙作品布置的背景下演出,以形成一種獨特的氣氛。
端鼓的演唱形式近乎於戲劇,即以唱為主,兼有角色扮演。但又不似戲劇中具備完整的程式及生、旦、淨、末等行當。只是在演唱時,藝人進入角色,進行情節表演。此種表演,又分為大型與小型兩種情況。小型演唱時,僅兩三個藝人,他們每人都是身兼數角,你方唱罷我登場。下場者則司鼓伴奏,如此往返。規模較大時,則有七八個至十二個藝人參加演唱,其中三四人專司擊鼓伴奏,餘下則各扮固定角色上場演唱,不再變更。   
角色的裝扮比較簡單。服飾上與普通百姓無甚區別(但也僅限於舊時的百姓服裝),只是角色若是男的,則頭戴繪有此角色的人物臉譜之紙冠,以示該人搶的即是此人物。若角色是女性,藝人頭上或纏巾、或著假辮,以示區別。   
端鼓是民間祭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帶有一定宗教色彩的娛樂形式。端鼓的演唱一旦開始,則不得停止,晝夜不息。小型的一唱一兩天,大型的則通宵達旦至五六日之多。哪怕夜深無人觀看,在主家派人的陪下照唱不誤。   
端鼓的演唱規模及形式,主要是依舉辦祭典的家族的財勢而定,家貧戶寡者,至少請兩三個藝人去演唱。這種三五個演唱的形式比較簡單,藝人在演唱時無須化妝,只要將書目中的角色用男音、女音區分清楚就行,時間也不長,僅一兩天左右。而家豐戶大者舉辦祭典,請的端鼓藝人就多了。但其總人數也不超過十二人。即:端鼓演唱,人數限在二—十二人內。大型的端鼓演唱,要求與形式都較嚴格和複雜,演唱時,有扮裝上戲、角色定位的藝人,在五六天的時間內將拿手的長篇曲目全部都演唱完畢。   
端鼓藝人的出演是被動的,即不請不演。其酬勞亦由舉辦祭典活動的人家給付,不作計較。甚至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由於舉辦祭典活動的人家太窮,端鼓藝人不但要免費為其演唱,還要倒貼錢,幫助主家把祭典辦下去。   
根據船民們勞動、生活習慣,他們多在九、十、冬、臘月間進入休閒。水上人家如有紅白喜事、祭典活動等,也多在這暑期操辦。所以端鼓也只在這個暑期活動,並以祭典為名,行民間娛樂之實。
藝人們聚集在一起演唱的機會全憑主辦祭典活動的主家來決定,想請幾人就請幾人,要請誰就請誰,不由藝人自己決定。   
在長期的演藝生涯中,端鼓藝人的技藝也因人而異,有的平庸無奇,有的則不僅能唱,亦能模仿其他戲劇人物中的翻、滾、騰、躍以及傳神達意的表演能力。這種人,藝人們稱之為“怪角子”,在臨時聚在一起的藝人中,則被公認為“班頭”似的人物,不僅在演唱中擔綱,在與主家交涉時亦由其出頭露面,解決需要解決的問題。

基本特徵

端鼓的鼓,藝人稱之為“端子”,分為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為鼓面,由一公分左右寬的鐵條圈成三十公分直徑的鐵圈,上面繃緊羊皮,即成鼓面;下半部分為鼓把,由一條一公分的內徑的鐵管做成,上端管口接插鼓面鐵圈所伸出的尖柄,距客口處至下端二十公分處再將鐵管分叉鑄造打成一個直徑為十五公分的鐵圈,圈上再串上六個直徑三公分的小鐵環,環與環之間又夾綴著一隻三公分直徑如銅錢般的薄鐵片。擊鼓用的叫“鼓條”,是用粗約零點四公分、長約五十公分的竹條削成。   
端鼓的擊奏方法:左手持鼓,鼓面朝胸,豎端於胸前約三十公分處,右手持鼓條擊之。持鼓方法:左手拇指朝上,掌心向內,握住鼓把。持鼓條方法:右手食手、中指在外,拇指、無名指在內,鼓條夾於其中,活動中指及手腕,鼓條前後運動則擊鼓出聲。   
端鼓的行腔屬板腔體。它除了演藝者手持一鼓用鼓條擊之作為伴奏外,再無其它任何樂器伴奏。   
藝人的演唱,有男、女音之分。男、女音的區別運用,僅根據曲目的情節發展而出現,逢男角唱男音,逢女角唱女音。而演唱者統統為男藝人,因為端鼓的又一獨特現象是:不允許女人參與。其原因有二:一是幾千年來重男輕女的封建意識所使然;二是書目中不少情節和內容不適合女人演唱。而觀賞者則不受限制,男、女、老、幼不限,農、工、貧、富均可。   
端鼓的唱腔全部用鼓伴奏,故只有鼓譜而無曲譜。其鼓譜亦不多,只有“開場”、“老三棒”、“白鶴亮翅”三個部分。其中“開場”不贅,“老三棒”系婦女音伴唱所依,“白鶴亮翅”為男音演唱之託。   
端鼓的唱腔亦只分男音、女音兩個調子,沒有曲牌之分。至於曲目中的情緒、感情等變化,則由藝人根據情節之發展,採取輕、重、緩、急、喜、怒、悲、哀等意識行為去調節和處理。

瀕危狀況

端鼓及端鼓藝人的存在,是因為民間舉辦祭典的需要而存在,而不因藝術和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所以,端鼓作為一種民間藝術來講,其面貌保持著原始的形態,沒有什麼發展和變化。   
由於端鼓的活動範圍不廣,影響也就不及其它曲藝曲種,因而其實際可供演唱的書目也不多。據調查,皖、蘇境內女山湖、七里湖、洪澤湖及淮河一帶流傳的僅有《唐明皇游地府》(又名《唐王游地府》)、《休丁香》、《張祥榮打嫁妝》、《劉文龍趕考》、《魏九鬧海》(又名《魏九領表》)等五部長篇書目,其題材均來自民間傳說。   
端鼓技術的傳授,多為家傳,亦有師授。但他們不像其它曲藝曲種,無論是個人還是藝術特色,均無幫無派。所以,藝人們在互相間的人際關係方面沒有太多的來往,只是社會上知道有那么一些人會演唱端鼓而己。   
端鼓的活動,自1958年後在民間就消失了。1978年起,它才又重新出現。由於端鼓明顯有別於其它曲藝曲種的發展規律,致使它日漸衰落,端鼓藝人而言,都已年老。而他們所會演唱的書目大多失傳,僅剩《唐明皇游地府》和《張祥榮打嫁妝》兩部了。

保護措施

當地政府對端鼓進行挖掘整理。安徽省曲藝志也列入條目。端鼓的鼓具、剪紙圖樣、男、女角的頭飾,均拍成照片,鼓譜、唱腔及部分曲目節選則錄音整理存檔。   
1996年,明光市文化局根據端鼓的資料,以女山湖漁民生活為題材,創作了歌舞《漁家樂》參加安徽省第四屆花鼓燈匯演,榮獲表演二等獎,創作優秀獎,並在發揚優秀文化傳統方面產生了強烈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