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氏村

端氏村

端氏村距山西晉城沁水縣城45公里,是端氏鎮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坪(陵川縣坪上村)曲(曲沃縣)公路和端(氏)潤(城)公路橫貫交匯,侯(馬)月(山)鐵路緊依村西,商貿繁榮,交通發達,素有沁東地區的旱碼頭之稱,是名震三晉的歷史古鎮。《澤州府志》載,遠在夏商之前,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生存。春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曾遷晉君於端氏聚,西漢開始設縣。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端氏縣治由西城村遷至端氏村,到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端氏縣併入沁水縣,其縣治從西漢至元歷經1000多年時間。

2016年12月,端氏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8年5月,端氏村被列入中央財政支持範圍中國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端氏村
  • 外文名稱:Duanshi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西晉城沁水縣
  • 電話區號:0356
  • 郵政區碼:048203
鄉村概況,工商業,歷史面貌,偽軍時期,日軍時期,八路軍時期,土地革命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黨組織建設,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農業生產,工業交通,新農村建設,第三產業發展,人民生活,教育,民眾文化,醫療衛生,歷史人物,現代人物,

鄉村概況

源遠流長的歷史,使端氏古鎮才俊豐蔚,城鎮的發展使端氏的手工業、商貿業逐步興盛起來,其中養蠶和繅絲歷史最為悠久,早在唐代,在村內古老的東街就集中著眾多的繅絲、織絹等手工業作坊,後來,那些和人們生活、生產有關的糧店、日雜店、騾馬店也陸續發展起來。到明清時期,端氏已是店鋪林立,商賈雲連,成為沁河流域遠近文明的繁華古鎮。始建於1934年的閻錫山秘書長賈景德(1880年——1960年)的故居就坐落在村內東西老街之北隅。
端氏村總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的端氏村管轄著20個自然莊,4105口人耕種著3800多畝土地,縣級單位派駐鎮上的機構就有70多個,村內常住人口約15000餘人,是沁水縣第一大村,是沁水東部經濟、商貿、文化中心。在端氏村的大街小巷,看到街道上車水馬龍,商戶集聚,人流如織,圖書館、健身廣場、農家飯店、農家旅店和連鎖商店俱全。郭春富說,30年前的端氏村,街道狹小,高低不平,街巷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腿泥,房屋全為木質結構,人均居住面積不足10平方米。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拂去了罩在端氏這片黃土地上的陳舊面紗,取之而來的是道路寬闊,綠樹成蔭,高樓聳立。電話、電視、電腦、手機在端氏村基本普及,自來水、瓦斯氣能源一應俱全,截至今年11月底,全村已有2100多戶居民用上了經濟、清潔、實惠的瓦斯氣,每戶每年節約煮飯用煤500元,取暖用碳1500元,全村每年僅此一項就可節省約350萬元開支。

工商業

端氏為沁東商業中心,舊社會就有“復興樓”銀首飾製作兼營絲行,“源順祥布店”、“資源和布店”,“同興和”煙坊,“聚匯源”煙坊,“育合昌”油坊,“源茂公”油坊,“復興昌”麻鋪、“東順合”油坊以及染坊、糖店、藥房等數十家,當時在城東從鄭莊、朗必沿沁河至西古堆、東西峪、十里至柿莊河、玉溪河、從端氏以下沿沁河至陽城縣的廣大地區均為端氏商業的貿易市場,所有土特產、糧食、蠶絲等均以端氏為貿易市場和中心。相應而起的飲食、旅店等服務行業也增多,、當時端氏進入商品以布廠為大宗,以油品、糧食、黃絲為多,僅端氏糧食市場日銷米、麥、豆、芝麻即可達百餘石。
1916年“東裕合”鹽店缺斤短兩,被民眾抓了稱桿,被迫停止、閻錫山的秘書長賈景德隨即命親信樊振聲(陽城人,綏靖公署秘書處副處長),出面向河東鹽運使要求倉銷陽城,沁水兩縣鹽務,於1932年建成了端氏“積成厚”鹽號,投資3.5萬元,內有賈景德4000元,,樊振聲3000元,衛致和3000元,楊生智(太原國民師範教員)1000元,石景星(鹽號駐河東鹽運使發鹽掌柜)1000元。
“積成厚”總號就是現在的鹽店圪洞,共設四個分店,每年向河東鹽運公署倉銷35,損耗1500斤,每毛利350元,每年純利在萬元以上,這就是在端氏的官商爆利行為。
早在明、清時期,端氏一帶就有手工撈紙作坊,原料用桑皮、繩頭、麥桔等生產綿紙、土紙。
1941年,士敏縣政府在端氏小河西創辦“紅盛造紙廠,職工30多人,以桑皮為原料,設了3個撈紙池,每天可生產2×4白綿紙3捆,每捆折合小米5斤,年生產總值折小米1350斤,1944年春,遷端氏河北自然村:職工80人,撈紙池8個,年產量3120捆,年產值折合小米1.4萬斤。
1943年,太岳新華日報社在端氏建立新華造紙廠,廠址在賈家院,初期30人,用桑皮、棉絮作原料,生產四升棉紙。1949年末,職工達近四百人,日產棉紙百捆計十萬張,產品新增了麻紙。1949年7月,新華日報社遷太原,紙廠隨之停產。
1950年春,由任牛犢、謝德安等15人集股金,組建了互助造紙組。1954年政府決定由供銷社主管,改建為“端氏紙業生產合作社”,廠址設在端氏倉後澡塘院,工人17名,1957年發展到33人,生產方式仍是手工撈紙,年產量3.83噸,1958年由端氏紙業生產合作社轉建為“沁水縣地方國營端氏造紙廠”。由於端氏造紙業的歷史緣故。為國家、為社會作出了歷史貢獻。
由於傳統的養蠶業,端氏歷史家家養蠶,打絲習慣,家庭主要經濟收入就是以養蠶打絲、出售黃絲為主。解放後,隨著蠶桑生產不斷發展,根據需要,由國家投資,1958年在該村小河西籌建端氏繅絲廠,1960年建成投產,當年生產19噸,經上海商品檢驗局審定達到了3A+38級梅花牌廠絲,首次跨入國際市場,為國家換取了外匯,在該村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端氏知名度也越來越大。
解放前,端氏有“東順合”、“源茂合”“復興昌”等私人經營的油坊,1946年民主政府在端氏開設了“興勝”油坊,隨後供銷社開辦了聯合油坊,1960年在原油坊基礎上,國家才新建了端氏榨油廠。
1942年,由士敏縣抗日政府組建了鐵業社,組織有蔡秋旺父親等人為八路軍,民兵打大刀,瞄尖等,隨著戰爭的需要,產業不斷擴大,解放初期歸供銷社管理,改為鐵木社,後又改為聯合廠,1960年由於產品增多和使用機器不同,由縣政府決定才分成兩個廠,端氏農機廠和端氏五金廠,所以該村的鐵業社就是縣管兩個企業的前身,為此奠定了基礎,發揮了歷史作用。

歷史面貌

偽軍時期

1938年,日軍第一次侵入沁水,國民黨中央軍第33軍團,軍團長李默庵,轄14軍93軍,端氏駐有14軍,軍長程銳的83師駐防端氏。
1938年夏,川軍李家珏的47軍,萬福林的53軍在端氏駐防,當時由於軍紀極壞,明拿暗搶,欺壓百姓,加之不服水土,多數兵得病,僅在端氏村就死亡有近二百人,全部安葬在端氏東城牆外,現在還有屍骨可見。
1939年秋,33軍團撤銷,14軍調離沁水後由93軍接防,93軍軍長劉戡,轄第10師,新11師和166師,端氏駐有新八師,直至41年中條山戰役後西撤。隨後,武士敏率領的98軍,原屬楊虎城將軍西北軍,抗戰爆發後,開赴華北前線,38年春劃屬第二戰區東路軍,歸朱德總指揮,40年,東路軍在安澤縣召片了“桑曲會議”,會議劃定沁河以東地區為武士敏部駐防區,沁河以西為八路軍駐防區,因此國民黨第98軍部屬當時就住端氏村各寺廟。
1936年,閻錫山從太原派來保全隊36人,保衛端氏賈圪洞府第,1937年發展到60人,最後增加到百餘人,編為兩個排6個班,配備輕機槍3挺,步槍數十支,手搶8支,賈府大門警衛森嚴,隊員狐假虎威,吃喝嫖賭,無所不為,1939年7月,被編入閻錫山的獨八旅,後駐固縣一帶。
1940年,閻錫山的43軍(由197旅改編)來沁水,在端氏踐踏數日,硬要硬逼,欺負百姓,據時任端氏村村長劉萬順說:當時逼糧如逼命,當時攤派當日收起,不交就打,逼得有好多戶連夜脫逃,無家可歸。
1941年中條山戰役後,國民黨93軍潰兵,連長韓紀韻散兵百餘人與閻錫山潰散軍官李某數十人,民眾統稱“韓部、李團”,在端氏搶劫糧食數拾石,牲口六十多頭,最後,在我軍平息紅槍會的同時,才將這股土匪徹底消滅。

日軍時期

從1938年開始,先後有日軍第六十二師團、第六十九師團、第三十六團各一部輪翻在端氏地區燒殺搶掠犯下了滔天罪行。
1、張家院刺人。1943年10月27日日軍在槐莊燒死兩窯人後的第二天,在端氏西街張家院將全村跑不了的年老體弱者和年幼人員集中起來,因其它人全部跑掉,逼著讓說出八路軍住處和逼著交出糧食,先在村外刺死幾個,其中有一個叫閏女的拖到院中央,以示威脅,但無人敢吭聲,一直拖了一下午,他們看到沒有任何效果,就拿刺刀對在場的幾個小孩身上亂刺,爹娘叫喊,鮮血直流,無人敢動,王接緒、閆粉頭每人身被刺數刀,當場昏迷。
2、日軍在端氏。只要看到牲口不是當場打死,就是牽走使用,僅40年至44年本村就有200多頭牲畜被殺被搶,養豬養雞己絕種,全村人心慌慌每天逃難,趕走了郭來宏家3頭驢後,還把哥哥郭洪抓至了馬村陳村壓了5天,把來宏、郭洪兩兄弟裝在麻袋裡,兄弟倆人全身是傷,跑回村後,又在路上遇到日軍,又遭毒打,把胳膊打傷後跑到高莊養了四個月才好。
3、逢人就殺。日軍掃蕩時,只要見到零星路人開搶就殺,整個端氏呈現出慘無人道,暗無天日的景象,蓋紀屠的兒子,已有十幾歲,在河西走著就被打死,有一個叫小福的在南街被打死,在南門裡有兩馬車人逃難,被日本人刺死多人,其中史昌被刺了數刀後,倒地裝死,等日本人走後才死裡逃生,張起紅等在小河西被打死。
4、見人就抓。1942年龐郭生被日本侵略軍抓走下落不明。原來成被日軍抓到東北當了一年苦役,後來討飯才回到了家。42年9月才十二歲的龐喜生和一個叫黑大壽的人一起被抓去給日軍拖船,嫌他不出力,當時就把眼打壞,然後又把兩人活活埋進了廁所,龐榜太抓到黃河邊在中條山當苦役3個月,42年臘月二十九才逃回到家,43年才參軍抗戰走了。
5、餓死人。由於日軍侵略加之自然災害。民國32年端氏大鬧災荒,人們連野菜、樹皮、草根幾乎都吃盡了,幾乎每天有餓死的人。郭晚魚、郭金魚馬有太、郭發枝、鄧山一家父子三人,福全的父母親等等有百餘口人都是被餓死的,當時青壯年馬隨榜、發科、李衣堂、馬守中、郭香堂、郭振旺等每天抬棺材從早上起來,從南街到東街,再返到西街抬個不停,有的裝棺材、有的用席捲、到處是辦理喪事。由於餓死人多,瘟疫汗病也隨即而來,幾乎每家都有病人。
6、燒房屋。1942年至1943年,日軍在高平警備隊的協助下,經常到端氏搶糧食,只要聽說有藏糧食的地方就去搶,如搶不到就放火燒,端氏南街高樓院、聚匯園、賈圪洞書房院,後花園等院落都是被日本人給放火燒掉的,在小圪嘴燒死人後,又把張起才一個十幾歲的兒子在十畝園地給打死,全村共燒毀房屋達350餘間。
7、扔炸彈。1942年7月日軍狂轟爛炸,僅在端氏村就投扔炸彈四顆。東街商號同青租倉後科頭院、南寨上、打蛋廠都被炸彈炸毀,張美年就是被炸彈炸死的,縣委機關回來後不得不臨時遷到鹽店。

八路軍時期

1938年7月3日,八路軍344旅在陽城町店對日作戰勝利後,由漩長徐海東、政委黃克誠率領經永安、張山、加豐、郭必、豆莊進住端氏休整,旅部住端氏賈景得的書房院。這是共產黨部隊第一次踏進端氏村。
1、朱德來端氏。1938年7月12日朱德總司令從沁縣南底水赴延安開會途中,特意到達344旅駐地附近的古堆村,住同心號閆文德的東房內,為了保密,對外稱“老連長”,朱德總司令徒步從古堆到端氏,首先在“賈府”書房院召開了旅幹部會議,總結分析了反“九路圍攻”以來,在張店、丹朱嶺,町店等戰捷的勝利經驗並強調必須嚴格執行《論持久戰》指示精神,布置了以後的作戰任務,制定了行動方針。
朱總司令又在端氏關帝廟召開了連以上幹部會議,宣傳《論持久戰》精神,宣布了第344旅到豫北打游擊的作戰方針,此次會議由政委黃克誠主持。
朱總司令在端氏除召開各種重要軍事會議外,還在賈景德書房院召集端氏地區的紳士進行座談,端氏是閻錫山秘書長賈景德的故鄉,這裡有他的族兄弟10餘名,附近還有許多賈家的裙帶關係,這些人有糧、有錢、有勢,若能爭取他們起來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對這個地區的抗日工作將會產生一定影響。端氏村參加座談會的有賈景德的五弟賈進德、南門裡、聚江園、史家院、曹家院、賈宅院、大花院、蓋家院等大戶人家。朱總司給他們講了抗日形勢,動員他們接受我黨的抗日主張,支援抗日戰爭,有力出力,有錢出錢,不做漢奸亡國奴。會後賈進德等幾個大戶、紳士為344旅籌糧數萬斤,籌款一部分及香油、柴草等。
2、老二團在端氏。老二團是一個紅軍編制,它是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由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一軍第九十三師改編為八路軍第772團。1941年10月進駐士敏縣,是太岳軍區第二分區主力團之一,這個團在抗戰時期駐端氏村時間最長,與民眾感情最深,影響力最大。時任團長的陳康將軍就是在端氏村說的老婆結的婚,端氏村五個退伍老紅軍全是第772團下來的,他們46年後,經批准退伍,都在端氏村安了家,並有了子女。
1942年5月由二營營長蒲大義安全地將鄧小平政委由東西峪視察工作後護送到陽城縣暖山,黑龍晉豫聯防區駐地,1943年4月4日,日軍第三十六師團3000餘人對端氏地區進行合擊,第772團和士敏縣地方武裝徹底粉碎了日軍的掃蕩,使386旅旅部,第十八團團部和士敏縣黨政機關安全轉移,在各個戰鬥中,都為端氏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使端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八路軍第772團(老二團)。1945年12月第772團為4縱10旅28團,後為13縱37師109團。
3、民運工作隊。1939年6月八路軍工作隊以民運工作隊為名進住端氏村賈景德鹽店和先期到達的八路軍晉豫邊游擊隊後方留守外住在一起,民運工作隊在端氏期間成立了1個新兵連,端氏村蔡秋旺任連長,主要任務是動員參軍,為八路軍晉豫邊游擊支隊輸送兵員,同時為八路軍籌糧、籌款。該村賈耕全、任滿倉、宋軟女等多名青年參加了民運工作隊(晉豫邊游擊隊),賈耕全在柿莊一帶徵糧時,被敵人殺害成為一名年齡最小的烈士,犧牲時年僅16歲。
4、士敏縣縣大隊。士敏縣抗日游擊大隊在端氏村湯王廟組建於1942年初,由772團派了一批骨幹,先搭架子後徵兵、大隊長宋醒民(時任士敏縣縣長兼)副大隊長劉明德、劉故、政委張文峰(時任士敏縣委書記兼)指導員董安平。成立縣大隊時,該村民兵楊昌山、張聚才、張六保、郭解牛、何兆才十多人等相繼參加。這些同志編為正式隊員後,在歷次戰鬥中都立了不少功勞,多次受到部隊嘉獎。
1944年12月在曲堤村成立了縣大隊,在獨立營的基礎上成立了三個營建制,太岳第二軍分區又從主力部隊抽調一部分團、營連級領導幹部,加強對獨立團的領導,領導為:團長劉紹南(兼)劉相屏(女)副團長陳明、蒲大義、政委李超(兼)、梁天喜。
5、八路軍晉豫邊游擊支隊後方留守處。後方留守處於1939年3月進駐端氏鎮鹽店,處長盧曙天,它們主要任務是宣傳、發動民眾抗日動員青壯年參軍,為部隊籌糧籌款,堅持統一戰線,協同地方工作。
隨留守處駐端氏鎮的有一個新兵連,連長李聲炎,指導員王西元,他們的任務是一直守衛留守處和民運隊,一邊深入各地動員參軍,這個連曾為唐支隊動員新戰士200餘人,及時地補充了部隊,籌糧籌款是留守處的一項主要任務,籌款主要是動員富戶募捐,賈景德的族弟賈進德曾為唐支隊捐獻銀元,布匹、食油等,為了多給唐支隊籌集物資款餉,留守處還在端氏開設了一個“新生活商店”,八路軍晉豫邊游擊支隊司令員唐支隊司令員唐天際為商店親筆題字。這個商店不僅活躍了端氏市場,也為唐支隊籌集了一定資金。
貿守處在端氏鎮協助當地政府建立了商會,公推“東順合”油坊掌柜賈丙堂當會長,他為留守處和當地抗日救亡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端氏村是沁水縣第二區區政府所在地,時任這個區的區長張澤榮每天吃喝縹賭,欺壓百姓,民眾十分痛恨,留守處協同當地各民眾團體,組織發動民眾同張澤榮開展了說理鬥爭,結果張澤榮畏罪逃跑,縣裡委派牛久世當了區長。
1939年12月國民黨第九十三軍新八師突然進駐端氏村,師政治部主任何某借檢閱部隊之際,惡毒攻擊八路軍,留守處處長盧曙天和民運隊隊長鄭哲生當場有力地反駁了敵人的謬論。
6、改造舊政權。士敏縣縣區村政權,是1941年10月接管國民黨第九十八軍的,工作人員(縣長、區長、村長及一般科員助理員)基本上是留用第98軍政府的。但是接管後,留用人員到職的不足三分之一,除縣長趙晉英(武鄉人)、財政科、教育科外,其餘行政科、公安局、3個區長都未到任。其原因是:他們多數人不了解共產黨的政策;家庭觀念濃厚(他們多是武鄉人),怕艱苦、怕危險,各級領導未定,將來如何都在猜測,為儘快改造好舊政權,中共士敏縣委採取了有效措施;加強對留用人員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教育,使他們積極參加抗日工作,請示區黨委派一批骨幹到士敏縣工作,以充任科局、區長職務;吸收一批經審查已恢復了黨籍的同志,充實縣區機關;派一批留用人員到岳南專辦受訓,提高思想黨悟,由於採取以上措施,使士敏縣政府原來的局面得到了改變,多數留用人員的思想開始扭轉,願和共產黨一道抗日。區黨委從地方和部隊抽調了近百名幹部,充實士敏縣、區、黨、政、軍、群各機關。馬炎是二一二旅軍人出身,擔任士敏縣公安局局長,老紅軍劉法、郭清俊是軍人出身,對敵鬥爭有經驗,調任敵情複雜的士敏縣第二區、第三區任區長,將行政編村一律改為行政村,村長多由黨員擔任,原意給人民辦事,為人正直的人,繼續留任,根據此情況,端氏村由士敏縣抗日縣政府委任本村何瑞青當上了村長,此人為人忠厚,工作積極,為開展抗日救亡工作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土地革命時期

1、減租減息。中共士敏縣委於1942年春開始,在抗戰時期進行了1次借糧,3次減租減息和“查減”運動。
在借糧運動中該村農民向地主借糧80餘石,借冀南鈔票17500元,多次減租減息中,民眾退租減息達70%,得到糧食39石,民眾得到房屋32處房子,窯17孔,有力地削弱了封建勢力。
1944年由區農會在端氏村發動了一次向賈圪洞大算帳的會,這是一次挖拆封建老根的大會,共算了半個月,參加戶數有500多戶,當時區農會常委何洪義經常在會上講話,端氏人親切地叫他“前嶺人”。
通過減租減息,端氏人開展了吃大戶運動,由村裡有名的幾個大地主,每天搭上大鍋,做上飯讓全村人都去吃,有的吃10天、有的吃5天,品德好一點的地主寬容待眾,民眾很滿意,像南門裡李官等表現不錯,因荒年剛過,他很理解民意。
2、組織起來,積極參戰。1941年端氏村就有了民兵組織,村級武委會相繼成立,該村武委會主任徐有山以及民兵隊長李聚堂先後經過縣武委會的培訓,不斷加強了力量提高素質,民兵李海倉、郭根旺、何倉、張六保、郭解牛、郭香堂、馬福勝、馬守業、郭討吃、郭振國、王殿玉等80多名民兵積極組織起來參加戰鬥。
在對日作戰方面,民兵郭討吃孤身一人在梁山跑往李山的路上遭遇敵人,赤手空拳把兩個日本人摔在溝底,自己才脫身,太岳地區在鄭莊召開群英會當日,由士敏縣抗日政府在鄭莊石室村召開了英模會,郭討吃被評為抗日英雄,受到縣政府表揚。
在與日軍開展游擊戰中,徐有山、張六保、郭解牛三人,奪得日衝鋒搶一支,為保護民眾轉移,鳴槍吸引鬼子,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在關帝廟召開英模大會受到老二團首長的表揚和獎勵。
隨即,該村農救會、婦救會、青救會相繼成立,紀金山、李發榮、郭玉書、郭香生、張海水、郭進科、蔡長青、劉振昌等骨幹分子選進了農會,他們帶領民眾一邊搞減租減息運動,一邊組織大生產,搞農自救,自願組織起來搶種搶收,互幫互助,武工隊員積極帶頭,使肌寒交迫的民眾很快渡過了過了難關。
在參戰運動中,廣大婦女也不示弱,由何秀琴為主任的婦救會工作更是積極,田桂榮(共產黨員),王玉花、郭玉花、陳士敏、郭拴柱(陳康將軍夫人),常小鐵母親,蘇英,這些都是婦救會成員,每天紡花織布,發動戶戶做軍鞋,種地餵牛還輪換站崗放哨,實凍臘月穿著破爛,腳尖都露在外頭的郭拴柱在東門外站崗放哨連續達幾天幾夜。

解放戰爭時期

1、鎮壓反革命。1943年2月21日國民黨二區區黨書記郭書章,在小河西欺騙八路軍83交通站交通員,外出到小河邊,暗地組織好三特務將交通員殺害,搶走了全部檔案。
以郭書章、郭炳章為首的特務組織,趁災荒時期煽動青年參加常備隊,造謠惑眾,攏亂人心,割電線破壞參軍,1947年2月端氏特務案破獲首惡分子郭書章、郭炳章、曹文聚、賈育德、牛小利、郭煥章六人被處死刑,協從者給予寬大處理。
2、晉南參戰。1945年冬天,太岳縱隊開始在同蒲沿線作戰,士敏縣組織三個民兵連,由縣武委會主任張明道(河南人)帶領開赴候馬至襄汾的高星,鄧莊沿線截斷鐵路阻擊了胡宗南後續部隊北上,該村民兵張志義、李根根、何麥慶、何倉等參加了此次戰鬥。
1946年士敏發兵兩個連赴降縣。
1947年7月坡頭戰役時,士敏一區民兵連到濟源接替太岳四分區作戰,執行“雙十協定”保護邊界,在坡頭配合正規軍作戰,繳獲步槍6支,斃敵15名,該村何保才、任丙科、郭德福等參加了此次戰鬥。
1947年3月21日,士敏民兵參戰晉南2個多月,主要任務送俘虜共8次,全縣2100多人,2個連隨22旅走遍晉南22個縣,參加戰鬥400餘次,該村民兵三次參加晉南戰役從((45.11-46.1)聞喜、候馬、高星、蒙城、車鎮到(46.7.13-9.24)臨汾、浮山、再後來(47.4.4-47.6)稷山、河津、榮河(萬榮)禹門口、運城等戰役,都獻出了端氏村民兵的心血和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年輕的生命,該村民兵郭小江就是在晉南榮河戰役中犧牲的。
3、搶運公糧。1946年7月胡宗南軍隊攻占聞喜、夏縣、曲沃後,向翼城、浮山一帶進攻,當時在翼城附近農村存有公糧、太岳行署命令陽城、士敏、沁水、翼城四縣負責轉移,當時全縣有四萬多人,2000多牲口,由縣、區、村300多名幹部帶隊到翼城的吳村、官莊、甘泉糧站搶運,士敏縣縣長王達親自下鄉組織,該村民兵小隊長,共產黨員張守業帶領民兵賈有有,蔡保全等6個民兵運輸隊參加了搶運,在運輸中不僅冒著炮火威脅,而且秋雨連綿,道路泥滑,憑肩扛、驢馱、牛車拉齊心協力,勝利完成了任務,回來後受到縣政府表彰。端氏黎明劇團還專門編排節目《搶運公糧》當眾演出,其中有一台詞“趕著毛驢上山崗,搶運公糧忙”。
4、隨軍南下。1947年5月間士敏縣田友義民兵野戰連,配合太岳部隊第十旅,將在晉南俘虜的九百多人送過黃河補充解放軍,到新安後又接受了打新安的任務,俘敵997名,押送到澠池並掩護12個俘虜軍官,縣武委會獎給他們“遠征旗幟”大旗一面,全連評出29個模範人物和一個模範班,該村徐有山、何保才、張保全等人參加了這次野戰任務。
5、臨汾參戰。1947年11月,沁水民兵一個營,轄18、19、20三個連,赴臨汾參戰200多天,營長趙文宏18連連長劉鐵柱,副連長霍道忠。端氏村有李根根、張克義兩個班參加了戰鬥,在猛烈的戰火中,他們出生入死、英勇作戰、成績顯著。戰役結束後,在臨汾附近一個叫白華村的打麥場開總結會,會上太岳軍區司令王新亭親自講話。該村李根根、張克義兩個班都受到太岳軍區的表彰,並頒發有王新亭司令員簽署的獎狀,民兵閆小科(守信)還獲一等功一次,獎給太五式步槍一支。除班長李根根、張克義外,司號員何保才、機槍手何麥慶以及民兵閆小科、張保全、蔡保全、何倉、任丙科、郭德福等14名同志參加了臨汾戰役,這也是我們端氏村人民的歷史貢獻和光榮。
6、南下幹部。1949年2月18日中共太岳第二地委決定,沁水縣選調109名幹部組成一個縣的成套班子,隨軍南下,該村王小山、張有經隨部隊出發,在河北武安、華北局對太岳區和太行區南下幹部進了整頓,對外稱長江支隊。沁水縣南下縣委被編為第四大隊第四中。4月24日凌晨,沁水縣南下縣委隨長江支隊開始南下,他們從3月13日告別沁水開始南征,歷經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7個省63個縣,行程8000餘里,歷時178天,於9月5日先後到達福清、平潭、永泰、紮根八閩為民造福。該村王小山安排在福清縣糧食局工作。

黨組織建設

1937年秋後,(7.7蘆溝橋事變後),由晉豫特委派了兩個(不足20歲)共產黨員,河南人,到端氏開展籌建黨組織秘密工作,在端氏由東順合油坊掌柜賈丙堂招為油坊夥計,到39年春奉命返回,這是共產黨走進端氏村的第一步。
1939年春,根據晉豫特委指示,在端氏村打蛋廠正式成立中共沁水縣委員會,史向生任書記、徐毅任組織部長、張文峰任宣傳部長、趙培心、張風高為委員。沁水縣委對外公開名義為八路軍晉豫邊游擊支隊第六中隊,當時和縣委機關同時駐端氏村的還有晉豫邊游擊隊後方留守處,處長蘆曙夭,晉豫邊游擊支隊政治處民運工作隊,隊長鄭哲生,縣委還以上述八路軍兩個合法機構作掩護開展黨的工作。
1940年,該村青年郭玉書當時在縣委(第六中隊)當通迅員,由於忠厚老實,年經能幹,於當年秋由連長,指導員介紹被發展為共產黨員,成為該村第一個共產黨員。
在區公所工作的地下黨員李西崗、霍祥、張俠等游擊隊幹部的秘密介紹下,於1941年有李聚堂、李海全,1942年有馬守業、何昌富、李發榮相繼入黨,這是該村第一批共產黨員,由區分委組織在柵欄里秘密開會,郭玉書被選為支部書記,(原守業1941年入黨,當時在高莊教書,由第三區區長王平介紹的,因不在家,不屬端氏支部)。

社會主義建設

1、走合作化道路。在解放初期,該村在上級黨委的組織領導下,在原有閭的基礎上建立了互助組。1953年1月由塗有智在東街組織的青峰初級社誕生了,當年由於人多智多,幹勁大,糧食產量一下翻了一翻,從此社員秋後充滿了喜悅的心情,隨後該村南街成立了勝利初級農業合作社,社長馬守社;寨上成立了光明初級農業合作社,社長何保才;河北成立了金星初級農業合作社,社長劉根昌;河西成立了前進初級農業合作社,社長郭啟勝;西街成立了青光初級農業合作社,社長馬守忠。
1956年1月10日將全村6個初級社合併為端氏青峰農業合作社,社長塗有智,副社長馬守忠、閆尚斌。
由於塗有智同志積極帶頭辦社,合作社又連年豐收,於1958年被選為全國勞模,12月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大會,並與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合影留念,1960年因積勞成疾,該同志不幸逝世。
2、蠶桑生產。端氏自古以來就有植桑養蠶的習慣,解放後在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首先改良桑樹品種,從江蘇引進的葫蘆桑,其次根據實際情況,在地埂上逐步發展地埂桑,既增加產量,又保護耕地。第三改進養蠶技術,逐步發展為條桑育,即省工又增產。第四改變養蠶模式,由過去的坑頭育為三節架式育。能充分利用空間而多養育。由於對蠶桑生產的不斷改進,端氏蠶繭產量不斷提高,58年國家在端氏新建繅絲廠。59年5月省蠶桑會在端氏召開,到會代表400餘人。60年該村蠶桑模範到北京參加全國養蠶標兵會議。65年6月8日,農業部在端氏召開了河北、山東、河南、陝西、遼寧、甘肅、山西和北京八省(市)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蠶桑生產專業幹部現場會。《人民日報》於6月25日發展了新華記者李玉秀、張東書的文章,題為《北方種桑養蠶的樣板》。
6月農業電影製片廠在端氏村拍攝了“地埂栽桑保農田”的科技片。
3、科學技術。56年本村成立高級農業合作社,當時就設定技術股,團支部書記楊米倉任股長,由團支部負責在水磨背後搞了試驗田,先是搞引進種子試驗,後又搞了農業技術改進,把傳統的耕作方法不斷進行改進。套種鏟就是那時發明的。謠語:小機器把掌大,不費力把種下。當時在試驗田操作的共青團員劉本賢59年10月出席了全國建設社會主義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的接見。
4、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全部帶資過渡,該村多數私營商業戶貫徹“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積極改造”的方針,主動接受改造,在供銷合作社的領導下組織起來,實行統一計畫、統一經營、統一核算,使我們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順利進行,該村郭保祥、郭長流、劉有順、徐正方、張長山、靳縣州、邢德玉、原來成、劉雙奎等57個個體工商戶全部進行了過渡改造。
5、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後,該村積極發動民眾捐款、捐物、捐糧,婦會幹部王玉花帶頭捐兩斗五升小米支援前線買飛機大炮。家家戶戶做軍鞋,全村捐鞋達600餘雙。
該村青年張科頭、郭福生積極參軍,走向抗美援朝前線,為保家衛國作出貢獻。

改革開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端氏村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端氏村民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利用端氏歷來的沁東文化、政治、經濟活動的中心優勢,積極發展和建設著社會主義新農村。

農業生產

端氏村歷來就是以種植玉米、小麥、蔬菜為主要作物,主要糧食是小麥。蠶桑、蔬菜是端氏傳統的種植業,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相應有不同的改變。
1、主要生產是種植業。由於村鎮建設,端氏土地逐漸減少,山頭地塊還是都種植小麥、玉米,河灘地幾乎種成了蔬菜,每年產一千多萬斤,以供端氏地區人們生活之用。
端氏村
蠶桑生產保留西山嶺、五龍頭地埂桑和桑園種植,每年養蠶1000張,產繭10萬斤,制種1.2萬張,為國家繼續作出應有的貢獻。原西山嶺支部郭接元除種植原有土地10畝,產糧10000斤外,還每年養蠶4張,產繭400斤,制種350張,年收入達3萬元,成為晉城市種植養蠶模範戶。
2、水利。在58年大躍進期間,端氏村就開始安裝鍋拖機、提水灌溉。當時引北城後河水沿村中到南頭挖池蓄水提灌,當時只能澆30畝土地。延續到文革後期,從1968年開始才正式建立高灌站,到1975年已建立13座電灌站,挖建大型水池6個,最大容量為一萬立方,最小為1200立方,加之曲堤水輪泵站的東灌區灌溉,全村當時2000畝土地全部實現了水利化。後來,由於東灌區停水,以及電價上漲,成本不合算,幾處用電量大的電灌站逐漸取消,現在只剩幾處低程電灌站,讓民眾無償使用著。河灘地80年代打的十眼水井現在有條件的繼續使用著,民眾種蔬菜還是繼續保持著。
端氏村

工業交通

1、工業交通。沁高、潤端兩條國家主要幹線沿村東西暢通,村內環城道路已成定局,北街也被開通,四通八達的端氏古鎮展現出新的網路面貌。現在每天通沁水,晉城班車20分鐘就有一趟,從陽城、加豐、候馬、臨汾、沁水通長治的往返車每天有數輛,人們出行很方便。
現在全村交通工具全為個人所有,有小車150餘輛,有汽車100餘輛,有客車30餘輛,幾乎每戶都有機車。
2、電氣化。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該村基本上實現了高、中擋的電氣化,現在全村共有冰櫃1000餘台,彩電2200餘台、洗衣機2000餘台、電腦1000餘台、電話2600餘台、手機3000餘部、微波爐1000餘台、電飯爐1000餘台,戶戶通了瓦斯氣,從巨觀上看一個電氣化的生活方式,在該村已逐漸展示。

新農村建設

1、新農村建設。村黨委、村委會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逐漸改變端氏村的髒、亂、差問題,通過多年努力,除端氏煤礦、程遠公司、雙宮廠街面大樓之外,端氏村新建國小教學大樓10000餘平方米,容納學生達1000餘名,還硬化了700餘平方米操場,沿街修建,改造街面樓2000餘平方米,翻新集貿市場1000餘平方米,容納商戶260戶,並修建宏達小區一個容納住戶150戶,新建村委大樓一座,改造垃圾池15個,購置垃圾清運車輛,從街道到農戶平房起樓房,樓房起高樓,除老城區外,家家用上了自來水,一個嶄新的端氏展現在人們面前。

第三產業發展

第三產業發展。端氏村歷史以來就是沁東商貿中心,加之人口,土地少,改革開放以來,剩餘勞力利用集貿優勢逐步走出土地,現在全村共有商業戶550餘戶,其中:批發、零售業200餘戶、餐飲業160餘戶、加工業30餘戶、服務業50餘戶、建築業5戶、運輸業100戶、修理業20餘戶、其它行業50餘戶,第三產業迅速發展,不但改變了端氏的面貌,改善了端氏人民的生活條件,而且對端氏的農業轉型有著深遠的意義。

人民生活

1、服飾。舊社會人們的服飾貧富之間懸殊甚大,勞動人民自織自縫,一般都是夏穿白粗布短衫,藍粗布褲,頭帶麥秸草帽,冬穿藍布有襟襖,黑藍布褲,帶子綁鞋,中老年人腰束一條布腰帶。婦女穿紅褲、藍布衫,前額帶“臥兔”,擦官粉、拉耳墜、帶手鐲、戒指等,貧苦人衣著很少有變化。
有錢家庭一般都穿絲織品長袍短褂,高領窄袖、低領短褂,寬褲短腿,變樣時新。
解放初期,時新對襟布衫,窄袖高領蓋屁股,腰扎皮帶跨小包,50年代,市布斜紋、嘩嘰、燈蕊絨、布料普通流行,男女青年多穿制服,顏色以藏藍為主。
60年代,化纖織品和棉織卡嘰開始流行,花色品種一般以藍、黃、青居多,青年男女都愛穿黃軍裝。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逐步趨向於追求美觀、舒適和多樣化,衣褲、裙、袍、背心、外罩、風雪衣豐富多彩,雅而不怪、薄、經、軟為主,針織、毛料任意挑選。
2、髮型。解放前,男人留光頭不留辮子,寓意光復。女子髮辮,根部用紅、綠頭繩紮緊,垂手背後,婚後“盤纂”,罩以“發纂”,上插金簪銀針,法琅等首飾,老年婦女頭上扎包巾。解放後,婦女普遍流行剪髮。70年代青年婦女時興將頭髮梳成兩個辮子,後又時興短髮、燙髮,有波浪式、傾瀉式等各種髮式。
3、飲食。居民習慣於一日三餐,早飯玉米面糊飯、疙瘩、稀粥;午飯乾麵條、滷麵、撈飯湯;晚飯米羹、米棋、揪片、湯麵、斜葉面。現在,民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注重飲食文化,食品由粗到細、由稀到乾,各種肉、蛋、蔬菜增多,一般中午還炒幾個菜。
4、住宅。過去都是富人住磚木結構房,窮人住土木結構房,一般以四合院為主。解放後,一般以排房為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部都是磚木結構,二層樓。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迅速,民眾多有舊房改造,土木換磚木,水泥預製結構,家庭以一家一院,寬敞明亮,整齊美觀,顯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景象。
5、消費。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村民原來以有腳踏車、縫紉機、收音機、手錶為富有標緻,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彩電、洗衣機、大多數家庭有電冰櫃、電熱器,戶戶安裝了煤氣灶,民眾用氣方便,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高中檔家具普通可見,家家通了電話,消費水平在日益提高。

教育

1、學校。私塾是舊社會私人辦的學校,該村賈景德家也經營鹽業,辦有多個店鋪,置有數百畝土地,成為名聲很大的地主資本家,其祖父賈沂就在家設教,讓其子孫攻讀。清未,該村賈宅,南門裡、史家院;曹家院恆順號、風苑號、高樓院、蓋家院等都辦有私塾,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端氏村逐步走向官方辦學,在南寺辦了學校,有很多學生都考入了榼山高小,象賈崇德、蓋本延、賈子寬、賈承祖等都是榼山高小畢業。
1946年8月士敏中學建立後,該村很多青年又考入了士敏中學,像郭文(玉祥)、馬玉祥等這些人都在學校積極參加土改運動。後來,考入長治師範都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
46年由於士敏縣縣政府政治處占用南寺,學校遷入文廟,學校以冬學為主,學生不多,解放初,1950年賈圪洞被政府沒收為公有,學生增多政府才將學校遷入賈府至今,端氏才有了一所完全國小。文廟由政府辦起了女校直到1958年男女校才合併到賈府。隨著1958年村里在文廟辦起了幼稚園,共辦了二年,三年困難時期停辦。
1958年縣政府在端氏村修建了端氏初級中學。1968年停辦改為含國小、國中、高中的九年制學校。83年才又分校,國小留賈屹洞,國中分南城(原02廠國小校址),北城(新建)兩所國中、高中則由縣政府修於端氏高莊溝口至今。(後南城國中與北城合併後南城改為幼稚園)。
2、業教。1956年高級社成立,村內就辦起了農民技術夜校。一是學文化,落實掃盲工作。二是傳援農業技術,直至文化大革命才停辦。1976年又重辦,當時大隊有農民技術夜校;各生產隊辦有分校,曾一段時間稱政治夜校。
在辦校過程中,採用服務生產、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培養了一大批農業技術能手,他們學到了各種農業技術,在實踐中起到了骨幹作用。當時大隊組織有青年農民為骨幹的科研組,每年為本村培育試驗各種新品種,1979年該科研組受到團中央的表彰並頒發有獎狀。
1980年,全省農業技術教育工作會在沁水召開,會議期間專程到該村參觀學習,時任村黨支部付書記、技術夜校校長郭明富參加了會議,並在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在候馬總結會上受到省教育廳業教處的肯定。

民眾文化

解放前,端氏村就有三月十二、十月初一每年兩次湯王廟會。1944年在士敏縣抗日政府的領導下,端氏村成立了黎民劇團,愛好文藝的積極分子參加。該村很多青年象賈崇德、蓋本延、馬發榜、郭小理、梁存言、閆萬明、原來成、鄭如義、任丙科、女青年馮桂蘭、田玉境、劉竹樓、賈香風、王玉花等都成了文藝骨幹。這個劇團除排演古裝戲外,還一邊宣傳黨的抗日政策和新節目,在民眾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導演賈崇德經常寫劇本,後來成為端氏地區很有名的書法家,蓋本延成了晉東南地區一個演出名角。此劇團在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1945年4月5日與樊莊劇團合併後,成了縣拂曉劇團,後改為人民劇團。
文革初期大隊就辦有文藝宣傳隊,經常有演出活動,直到1983年才停辦,現在這些文藝愛好者自己組織自己投資辦有多個文藝隊、歌舞團經常活動在民間鄉村。
自古以來的正月十五鬧花燈習慣,直到現在未終斷過,除傳統的花燈、跑獅子,打花鼓,采高橋、扛花樁等之外,又增加有彩車等節目。

醫療衛生

1933年賈景德在端氏村辦起了“裕民藥鋪”,由中鄉趙傳勤坐堂看病。
1943年,士敏縣抗日縣政府在端氏辦了“濟民藥店”,逐漸發展為醫院,這就是沁水二院的前身。
1976年大隊辦起了合作醫療所,聘請退休老中醫蘇忠義坐診,培養了像常反成、邢來狗等一批醫療人員。一直堅持到96年,通過醫療改革,才發展到了現在的醫療合作所。
1975年大隊進行了一次兩管五改活動,將全村私人廁所全部作價歸公,統一進行了改良,在縣醫務人員喬有金的具體指導下,統一規劃,統一使用。1984年又歸還個人所有。
1985年村內進行了統一規劃,建成了七個公共廁所,修了1513個定點垃圾池,主要街道由村抽專人統一打掃。2009年又在原點上裝修了垃圾桶,公廁和垃圾桶每天由專人負責清理,逐步改變著端氏的衛生狀況。

歷史人物

1、蓋仰惠(1865年度1917年)字慕柳,又稱柳塘,端氏蓋家院人。
從小酷愛讀書,投師於進士賈作人門下,嚴尊師訓,專業攻讀。1882年(光緒12年)考中秀才,1888年(光緒14年)山西創辦同德堂,他即被學使調去深造。每次考試都成績優良。1892年(光緒18年)中舉人,1898年(光緒24年)赴京大挑一籌,以知縣分發,直隸候補。第二年返鄉養病。1902年(光緒28年)在長子縣書院主講。1905年(光緒31年)補授定州問知。1911年任曲陽縣知縣。任職期間對學校考試、選拔人才十分嚴謹。1912年(民國元年)返鄉隱居。
2、賈景德(1880一1960)字煜如,號韜園,端氏村人。
賈景德父賈作人,1879年(光緒5年)已卯舉優貢第一名,施中本科舉人。1889年(光緒15年),登己丑科進士,當即用知縣分發直隸(河北)補,五年未得實缺,棄職還鄉。後應聘主講於汾州(汾陽)西河書院。43歲就死去了。
賈景德的叔父賈耕為己酉撥貢、辛卯舉人,先後主講潞安府(長治)的上黨書院和山西中學東齋(山西大學堂前身),又任奉天(遼寧)西豐縣知縣。辛亥革命後,任北洋政府總統典禮官。1914年被推舉為約法會議山西議員,1918年,又任段祺瑞的“安福國會”參議院議員。
賈景德13歲隨叔父賈耕到太原,先就讀於明道院,後來又住過早期的山西大學。1904年(光緒30年)中甲辰科進士,被分發到山東,先任招遠縣知縣,繼任郯城知縣。1911年(宣統3年)丁母憂返里。旋應黑龍江巡撫周樹摸函邀,前往東北任巡撫衙門裡的民政吏治總辦,即作過短時期的幕僚。
1912年(民國元年)辛亥革命後,閻錫山任山西第一任都督,賈景德回太原任都督府秘書監(秘書長)職。北洋政府建立後,賈任山西北路觀察使兼晉北執法處處長。1914年,他又到山東,任岱南觀察使,濟寧道道伊,次年辭官返晉,仍任秘書監職。1917年,賈景德又兼任警務處處長。當閻錫山兼山西省省長後,他又任政務廳長。不久復任正太鐵路局局長和大(同)成(都)鐵路督辦。
1925年,賈景德為閻錫山籌集軍費,增加房稅,引起全省民眾不滿,太原市學生首先起反房稅運動,舉行遊行示威;闖進賈景德公館揭毀門窗家具。
1927年,閻錫山任國民黨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賈景德任總司令部秘書長。閻錫山任國民黨太原政治分會主席時,賈景德任委員,1928年,北洋政府覆滅,閻錫山任平津衛戍總司令,賈景德仍任秘書。1930年,閆、馮倒蔣,又到鄭州去見馮玉祥部署軍事,進行了中原大戰,閻錫山失敗宣布下野,逃往大連,賈景德也銷聲匿跡。
“九一八”事變以後,閻錫山回到山西,重新上台,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賈景德任上將秘書長兼任同蒲鐵路會辦,1934年賈景德在他家鄉端氏村大興土木建築“賈府”,翻修祖塋,並自撰墓志銘,1936年,在太原江刻《沁水賈氏塋廟石刻文稿》出版。
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閻錫山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賈景德依然擔任秘書長職務。在太原失守後,閻錫山和賈景德逃臨汾,次年春天,日本侵略軍南下占領臨汾,閻錫山逃往晉西吉縣,賈景德奉命率領省政府的部分人員和物質撤退到西安,後來以陝西三原東里為基地,相當長時間住在這裡。
後來,賈景德到了重慶任民國黨考試委員會委員,繼任行政院顧問,1942年任國民黨政府的銓敘部長。1945年,任國民黨第二屆中央檢察委員會委員。1947年任考試院副院長。
南京解放,國民黨政府逃往廣州,閻錫山任行政院院長,賈景德任秘書長。廣州解放,賈景德隨國民黨政府逃往重慶和成都,不久逃往台灣。
在台灣,1951年和1952年,賈景德任第二屆和第三屆全國性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普遍考試典試委員長,並任考試院院長,以後,他還擔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中國國民黨中央檢察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等職並獲得國民黨政府頒發的紀念勳章一等金星勳章、勝利勳章等。賈景德在從政之餘,喜歡和文人學者相往來,並寫過不少舊詩詞早在1919年他在北京作官時,就組織過“漫社”詩社,1923年在太原組織了“韜園”詩社。1941年中華書局出版過“韜園詩集”,逃到台灣後,他又出版了《韜園文集》。
1960年10月12日,賈景德以心臟病發作死於台北。

現代人物

1、郭玉書,1920年出生於端氏一個貧窮家庭,從小就勤勞好學,忠厚老實,為人正直,1939年當晉豫游擊隊第六獨立中隊進駐端氏打蛋廠,其實就是中共士敏縣委機關,為了開展秘密工作八路軍派晉豫邊游擊支隊後方留守處和民運工作隊進駐端氏鹽店,主要任務宣傳發動民眾抗日,動員青年參戰,為八路軍籌集糧款。1940年,郭玉書被推去打蛋廠支差(通訊員),由於老實可靠,為人正直,字也寫的好,由當時的連隊負責人介紹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時年20歲,這就是端氏村的第一個共產黨員。郭玉書曾任端氏村黨支部書記、村長,區公所文書,縣生組織部幹部,沁水木材公司經理。1968年由於文化大革命中兩派鬥爭,以莫須有的罪名被造反派迫害死於端氏繅絲廠,終年48歲。
2、塗有智,端氏東街人。年輕時就積極參加村內各種反封建鬥地主、反貪、反奸等活動,是個活躍青年,1953年他積極主動組織東街民眾成立了端氏村第一個初級農業合作社,起名“青鋒初級合作社”,他被推選為社長,當年全社糧食、棉花產量就翻了番,社員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在他的帶領下,該村在南街成立了勝利初級合作社,社長是共產黨員馬守業,寨上成立了光明初級農業合作社,社長是共產黨員何保才,河北成立了金星初級農業合作社,社長是老農會黨委劉根昌;河西成立了前進初級農業合作社,社長是共產黨員馬守忠,由於他的帶頭全村民眾全部入社。1956年1月1日,全村6個初級社合併為高級社,由於青鋒社成績卓著,因此經民眾大會推定端氏成立“青鋒高級農業合作社”,塗有智當選為社長。在長期的工作中。由於成績顯著,1958年12月被評選為全國勞動模範,並在北京參加了全國群英大會,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首長的接見,並攝影留念。塗有智長期工作積極踏實,最終積勞成疾,因病逝世於1960年。
3、李小四,端氏村人,祖籍河南沁陽,從小隨父母逃荒來到端氏。由於家庭貧困的緣故加之本人坎坷的生活經歷,造就了李小四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情。他曾任過生產隊會計、加工廠保管、生產隊長、大隊主任等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由於土地下戶,他積極主動承包了大隊加工廠,由於他精打細算,經營有方,收入不斷增加,就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姿態在村內開展扶貧活動。每年給軍烈屬以物資慰問,送煤炭、發白面、糖、贈小雞,並連續三年為社員代交公糧,設有軍人受獎基金,使本村青年入伍後能積極安心工作,為穩定軍心做出了顯著貢獻。民眾號稱“小民政局”,縣裡設定端氏加工廠為“擁軍優屬聯繫點”,1992年被推選為國家民政部頒發的“容聲杯”,全國擁軍優屬模範,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4、張遵連,端氏村五龍頭人,一個普通、樸實、勤勞、肯學、愛鑽的家庭婦女。她生活在一個“每畝地邊五株桑,家家都是好時光”的平淡家庭里,由於歷史遺傳的養蠶習俗,使她練就了一身養蠶技術。1956年,全縣掀起一個栽桑養蠶的新高潮,由國家農業部門分配到沁水的江蘇養蠶技術幹部連續二年培訓蠶桑技術骨幹,張遵連都參加了。她帶領村婦、蠶農們把土蠶種改為江蘇蠶種,蠶繭產量迅速提高。由她創造的“三年改良蠶”技術,成了聞名一時的端氏“蠶桑經營管理辦法”的先進經驗,因而縣政府先後在端氏建立了“催青社”、蠶種場、烘繭社、繅絲廠以及沁水蠶桑專業學校,促進了在端氏開展的老桑復壯,實生桑嫁接改良和帶根扦插育苗的民眾運動。在端氏的蠶桑業上立下了汗馬功勞。1960年到北京參加了全國養蠶標兵會議。1980年又被推選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