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投用緩衝氣囊系統最佳化與環境適應性評價

《空投用緩衝氣囊系統最佳化與環境適應性評價》是2016年6月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王紅岩。

基本介紹

  • 書名:空投用緩衝氣囊系統最佳化與環境適應性評價
  • 作者:王紅岩
  • ISBN:978-7-118-10639-8
  • 頁數:179
  • 定價:69.00
  •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32
  • 版次:1版1次
  • 出版基金: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
  • 中圖分類:V353
  • 字數:168
內容簡介,目錄,
本書介紹了空投用氣囊緩衝系統的建模與有限元模型參數修正方法、緩衝氣囊結構參數的最佳化方法、氣囊系統的主動開啟排氣口控制技術和試驗技術以及氣囊緩衝系統的環境適應性評價方法等研究內容;
討論了氣囊緩衝系統結構參數的多目標最佳化方法,最佳化得出的緩衝氣囊在緩衝性能和著陸穩定性方面都有較大提高;研究了幾種提高氣囊環境適應能力的關鍵技術,特別設計開發了排氣口主動控制開啟的氣囊緩衝系統,並進行了仿真分析與試驗測試;討論了氣囊緩衝系統對複雜環境適應性的統計評價方法,對比分析了自充氣式氣囊緩衝系統、最佳化後的氣囊系統以及排氣口主動控制開啟的氣囊緩衝系統的環境適應性。本書主要面向國防、兵器、航空、航天、安全防護等相關領域研究生、科研單位和企業的技術人員。
第1章緒論1
1.1重裝空投技術1
1.1.1制動火箭2
1.1.2紙蜂窩3
1.1.3緩衝氣囊4
1.2氣囊緩衝技術5
1.2.1緩衝氣囊充氣技術5
1.2.2排氣口開啟壓力控制技術7
1.2.3排氣口面積控制技術8
1.2.4緩衝氣囊試驗驗證研究現狀10
1.3複雜系統的最佳化問題研究現狀13
第2章氣囊緩衝系統建模及有限元模型參數修正17
2.1氣囊緩衝系統有限元建模與仿真17
2.1.1裝備車體結構模型18
2.1.2基於控制體積法的有限元建模23
2.1.3氣囊緩衝系統接觸模型27
2.1.4著陸緩衝過程仿真分析30
2.2氣囊緩衝系統室內跌落試驗44
2.2.1氣囊緩衝系統及試驗平台44
2.2.2試驗數據處理與結果分析48
2.3氣囊緩衝系統模型參數修正方法52
2.3.1模型修正方法52
2.3.2緩衝氣囊模型的待修正參數55
2.3.3修正用替代模型構建57
2.3.4修正後模型及其試驗驗證61
第3章空投用氣囊緩衝系統的最佳化技術64
3.1氣囊緩衝系統設計變數的選取64
3.1.1參數靈敏度分析64
3.1.2基於變格線的結構參數化方法66
3.2氣囊緩衝系統最佳化目標的替代模型68
3.2.1氣囊緩衝系統替代模型的設計空間與回響68
3.2.2最佳化目標替代模型的擬合方法比較分析71
3.3基於替代模型的氣囊緩衝系統結構參數最佳化77
3.3.1氣囊緩衝系統多目標最佳化方法77
3.3.2氣囊緩衝系統結構最佳化結果分析79
3.3.3最佳化前後系統回響的對比分析81
第4章氣囊緩衝系統環境適應性評價方法84
4.1著陸工況參數統計分布85
4.1.1著陸工況參數的統計計算方法85
4.1.2著陸工況參數統計分布規律86
4.2著陸回響特性的替代模型構建88
4.2.1試驗設計88
4.2.2著陸回響特性的替代模型擬合90
4.2.3著陸回響特性替代模型的擬合精度評價92
4.3著陸工況參數靈敏度分析94
4.4基於蒙特卡羅計算方法的衝擊回響的統計計算95
4.5空投用氣囊緩衝系統環境適應性99
4.6最佳化前後氣囊緩衝系統的環境適應性評價102
4.7空投系統環境適應性評估系統開發及套用108
第5章提高緩衝氣囊環境適應性的幾種關鍵技術116
5.1充氣式緩衝氣囊116
5.1.1氣囊充氣壓力對緩衝特性的影響117
5.1.2氣囊排氣開啟壓力對緩衝特性的影響120
5.2氣囊排氣口面積控制技術121
5.2.1可控排氣口氣囊121
5.2.2海拔高度與氣囊排氣口面積的匹配技術123
5.3增壓型緩衝氣囊技術131
第6章排氣口主動開啟控制式緩衝氣囊136
6.1被動式氣囊著陸姿態對緩衝特性的影響136
6.2主動式緩衝氣囊試驗模型140
6.2.1主動式緩衝氣囊開發140
6.2.2加速度開關控制器142
6.2.3系統延時時間分析144
6.3主動式緩衝氣囊跌落回響特性144
6.3.1垂直跌落緩衝過程分析144
6.3.2跌落穩定性分析149
6.4空投用主動控制式氣囊緩衝系統的匹配與評價151
6.4.1空投用主動控制式氣囊緩衝系統的匹配設計152
6.4.2空投用主動控制式氣囊緩衝系統的評價164
6.4.3複雜環境下氣囊緩衝系統的綜合性能對比168
結束語171
參考文獻172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