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銅立車

1980年12月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封土西側一陪葬坑的過洞內出土排列有序的兩輛銅車,後一輛的御者坐在車上,是為安車;前一輛的御者站立在車上,是為立車。 車輿是車體中最大的鑄造部件,由輿底、兩、車耳及其他附屬檔案組成,鑄造面積達數平方米。不僅鑄造面積大,且形體複雜,有些部分是筆直的平面,有些地方則是折曲的交角,更有許多弧曲。儘管經過了2000多年埋藏的漫長歲月,但整套車馬披掛俱全,銀質飾品色澤光溜,金質器物則閃閃發光。不過,一個十分急迫的大問題也面臨著當時的考古人員,那就是如何將這兩乘銅車馬完整地運入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始皇陵銅立車
  • 發現時間:1980年12月
  • 地點: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封土西側
  • 通長:225厘米
正文
1980年12月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封土西側一陪葬坑的過洞內出土排列有序的兩輛車,後一輛的御者坐在車上,是為安車;前一輛的御者站立在車上,是為立車。
銅立車連駕車的馬通長225厘米,高152厘米。車為雙輪單轅,轅端設衡,衡上的雙軛架於兩服馬肩上。兩軛內側軛上各系一條靷繩。兩靷的後端結在輿前的環上,再用一條粗繩索將此環與軸相連線。服以軛承力,以兩靷曳車。服馬之外的兩匹驂馬則系靳,以靳曳車。靳繩沿兩驂內側向後通過前軫左右的吊環而結於輿底的桄上。這是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獨特的系駕方式。
銅立車上配備有斜置於前之外的弩。左之外裝筒形箙,前之內置箱形的籠箙,二者共盛箭 66 支。在右內嵌有擋板,擋板與車間插盾。這些設施具有古代在戰車上建兵器的作法特點。銅立車上的傘形車蓋裝在活動底座上,可根據需要隨時取下,和《左傳·宣公四年》杜預注“兵車無蓋”的要求並不矛盾。
銅立車的結構與古文獻中所稱“小車”、“戎車”均頗接近,可以代表周、秦時最主要的車型。加以其造型極其逼真,復原後極其完整,各項細節表現得極其清晰,所以對古代車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