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

秦剛(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

秦剛,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副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剛
  • 主要從事: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
  • 職稱:副教授
  • 學歷:博士
人物經歷,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編著,譯著,論文,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80年~1986年 長春外國語學校。
1986年~1990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0年~1993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5年~1999年 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日本語日本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3年~2002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講師。
2002年~現在 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

主要貢獻

編著

○《感受宮崎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1月。
○《日本文學翻譯論文集》(合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2月。

譯著

○《GOTH》(合譯),香港,青春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2005年7月。
○《寂寞的頻率》(合譯),香港,青春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2005年7月。
○《中國遊記》,北京,中華書局 2007年1月。
○《村上春樹論——精讀〈海邊的卡夫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11月。
○《村上春樹轉換中的迷失》(合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年9月。

論文

○「下人」についての考察――「羅生門」初出稿に限って。
(《日本學研究論叢 第一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8月)
○「羅生門」論――「下人」からのアプローチ。
(《日本學論叢Ⅵ》,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6月)
○〈告白〉を対象化した〈お伽噺〉――芥川龍之介の小說「馬の腳」を中心に。
(『國語と國文學』,東京大學,1999年2月)
○中國における芥川研究。
(『芥川龍之介作品論集成別巻 芥川文學の周辺』,東京,翰林書房 2001年3月)
○試評宮崎駿90年代的動畫電影製作。
(《當代電影》第104期,2001年9月)
○芥川龍之介文學における〈さまよう〉身體。
(『國語と國文學』,東京大學,2001年12月)
○〈ぼんやり〉と境界性――芥川龍之介の物語の時間・場所・人物。
(《日本學研究》第11期,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2年6月)
○在講述他人的過程中講述自己――評析新藤兼人導演的影片《配角演員》
(《當代電影》第109期,2002年7月)
○芥川龍之介と映畫――「映畫」、「夢」、そしてシナリオという方法。
(《日本學研究論叢 第三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8月)
○「杜子春」論――物語における境界の表出と主人公の行方をめぐって
(《北京外國語大學與大東文化大學交流締結2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12月)
○「蜘蛛の糸」を読む――空間設定がもたらした反転不能な物語構造について。
(《日本學研究》第13期,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12月)
○宮崎駿世紀之交的神話創造。
(《感受宮崎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1月)
○淨化與再生的藝術性建構――從“病疾”的療愈意象探討宮崎駿電影母題。
(《感受宮崎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1月)
○現代中國文壇對芥川龍之介的譯介與接受。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4年第2期)
○以反逆的姿態“墮落”與“無賴”――日本作家坂口安吾文學創作概述。
(《外國文學》,2004年第5期)
○櫻花林下的孤獨與虛無――讀坂口安吾的小說《盛開的櫻花林下》
(《外國文學》,2004年第5期)
○芥川龍之介「歯車」論――病める都市の様態と〈狂気〉による「仆」の越境。
(《日本學研究》第14期,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4年10月)
○いま世界に甦る小林多喜二――シンポジウムの感想と資料紹介をかねて。
(『生誕100年記念小林多喜二國際シンポジウムpartⅡ報告集』,東京,東銀座出版社 2004年12月)
○一個人的影像運動――土本典昭和他的紀錄電影。
(《VISION 青年視覺》,2004年12月)
○風を巻き起こす宮崎アニメ。
(《綜合日語》第三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構筑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的開放式廣場性質。
(《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10月)
○ジブリアニメの“力”。
(『東京大學國語國文學會會報』第44號,東京大學,2006年3月)
芥川龍之介的中國之行與《中國遊記》
(《書品》,2006年10月)
○上海小新聞の一記事から中日文壇交渉を探る――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の上海體験の一出。
(『日本近代文學』第75集,東京,2006年11月)
○芥川龍之介と谷崎潤一郎の中國表象――〈支那趣味〉言說を批判する『支那遊記』
(『國語と國文學』,東京大學,2006年11月)
○ジブリアニメと2005年の日本。
○パネルディスカッション:ジブリアニメの力。
(《日本學研究》第16期,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6年12月)
○戦後日本の歪みの中の村上春樹。
(『日本研究』,韓國高麗大學,2007年8月)
○《海邊的卡夫卡》現象及其背後。
(《讀書》,2007年8月)
○『支那遊記』――日本へのまなざし。
(『國文學 解釈と鑑賞』,東京,2007年9月)
○芥川龍之介が観た1921年・郷愁の北京。
(『人民中國』,2007年9月)
○〈自己〉、そして〈他者〉表象としての「南京の基督」
(『芥川龍之介研究』創刊號,橫浜,2007年9月)
○芥川龍之介における〈洛陽〉という場(トポス)
(《國際化視野中的日本學研究》,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海邊的卡夫卡》的“斯芬克斯”之謎。
(《21世紀經濟報導》,2007年10月22日)
芥川龍之介在樓外樓。
(《文化交流》,2007年11月)
○論《幽靈公主》
(『行人 中國語購読教材』,東京大學出版會2008年4月)
○芥川龍之介與西湖樓外樓。
(《日本學論壇》,2008年4月)
○芥川憂時憫秋瑾/畫壇重鎮採風行/何莊九載聲譽隆。
(《百年新新》,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