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柯施卡自畫像

科柯施卡自畫像

科柯施卡在肖像畫上喜歡用大筆觸的混合色彩,配上濃烈的輪廓線。那種細碎的短而彎的筆觸比過去更濃重了。有時直接用調色刀畫的,彎彎曲曲的顏料厚得象是直接從顏料管里擠出來似的。人物造型模糊得好像是被打碎了的浮雕。自從他在戰爭中負傷之後,他的肖像畫風格變化很大。這幅《自畫像》即是一個典型。畫家本人大睜著眼睛,神情頹唐,陷入苦悶的沉思。他那瘦削的臉龐,高高的顴骨,一張不甚令人愉快的面孔,反映了他與他那個時代的一代青年的困擾。他喜歡在肖像的背景上塗藍色。看科柯施卡的畫,觀者會強烈地感受到一種不適,一種疲憊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柯施卡自畫像
  • 類別:油畫 、 名畫
  • 年代:作於1917年
  • 作者:科柯施卡
基本信息,作者科柯施卡,畫作信息,

基本信息

【名稱】科柯施卡《自畫像》
【類別】油畫 、 名畫

作者科柯施卡

【規格】79×63厘米
【屬地】現藏德國烏珀塔爾·馮·德·海特博物館

畫作信息

在19世末20世紀初,作為一個整體的維也納美術--如果可從整體上把握的話,其表現主義,實質上是浪漫主義的分支,儘管它屬於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文化的領域。奧地利的美術與19世紀末期的法國象徵派藝術有血緣關係。比如,維也納的"新藝術運動"是法國象徵派藝術重裝飾風格的延續。畫家克里姆特是這個"運動"的傑出代表。繼起的有埃貢·席勒和我們這裡要欣賞的兩幅作品的作者科柯施卡。
奧斯卡·科柯施卡(1886.3~1980)出生於奧地利的珀歇拉恩, 因家庭破產而隨家遷居維也納。1904年入維也納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1907年開始接受訂件,為維也納工藝製作室畫些裝飾畫。在裝飾畫中,他感興趣於用人體藝術,就連在裝幀設計中也不例外。1908年,他與維也納建築家阿道夫·魯斯結為知己。這時他也畫風景,往往重在色彩的表現,線條用得很激動,顯示出一種表現主義的傾向。
科柯施卡還善於作詩,寫劇本。他的主要劇作有《扼殺婦女的希望》(1907年)。作品以人道主義思想為基礎,對現代生活中的道德問題發出呼籲,但未獲社會首肯,受到了打擊。他的繪畫大約從1910年開始嶄露頭角。第一次畫展是在柏林舉行的,反應不佳。1911年回到維也納,曾與康定斯基、保羅·克里、弗朗茲·馬爾克等人共同舉辦畫展。由於他在戲劇上聲譽不佳,加上這次的表現主義畫展又遭抨擊,他所任教的維也納工藝美術學校便把他辭退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應徵入伍。1916年身負重傷退役,旋又在德累期頓美術學院任教,達10餘年之久,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科柯施卡的表現主義屬於另一種極端,即常常將生活中痛苦的病態揭示得淋漓盡致,尤其是他的所謂"黑色繪畫"階段。那些充滿複雜的變態心理的、具有精神創傷的面孔,被他刻畫得入木三分,這些面孔展現在公眾眼前,為人們所驚訝,因為這些面孔在生活中不常為人所熟見。在他畫上的人物總是被籠罩著一種氛圍,與克里姆特用來弱化人物特徵,強調性的特徵的手法相反,而是加強人物的精神性特徵。如果說在他的有些作品上存在著弗洛伊德式的壓抑,那么其形式表現也是騷動性的。實際上,這種繪畫形式是畫家一種強烈感情的"宣洩"。
1920年後,科柯施卡發表了《德勒斯登宣言》,譴責一切軍事行動,這時,他完全是以一個人道主義者的姿態出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畫了一些公開反對法西斯戰爭的宣傳畫。早期那種悲苦形象不甚突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