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音樂劇

乍一看,科幻小說和音樂劇好像截然不同。例如,《巴比倫5號》(Babylon 5)這樣的科幻史詩與音樂劇《俄克拉荷馬》(Oklahoma!)相比的確風格迥異:在太空中,沒有風吹過平原,而且幾乎沒有人會突然放聲歌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幻音樂劇
  • 特點:共同之處
  • 對應:成本高昂
  • 對象:舞台劇
共同之處,主要作品,《洛基恐怖秀》,《綠魔先生》,共同之處,現狀與未來,簡介,怎么取得成功,主要例子,

共同之處

可是,這兩種題材確實有幾個共同之處。最起碼都是成本高昂的精心巨作。一部舞台劇或情景喜劇可以僅包括幾名演員和簡單(或反覆)使用的布景,而音樂劇和科幻節目卻要求複雜的布景、獨特的服裝和妝容。它們也會呈現一些與眾不同的內容(例如,遇到外星人時還能優美自然地歌唱),好像這本來就很平常一樣。這兩種題材都不會激發觀眾的矛盾情緒——人們對其總是愛憎分明。
科幻音樂劇科幻音樂劇
音樂劇《指環王》在多倫多的上演讓博聞網工作人員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音樂劇中融入了科幻成分後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在這個思考過程中,我們提出了幾條讓此類方案獲得成功的規則。在本文中,你將了解我們有關科幻音樂劇的實踐和理論發現。
音樂劇和科幻小說都有點偏離現實,有時候還會讓人感到荒謬。但非常成功的原創作品,卻不是儘量去擺脫荒謬,而是讓人對此情有獨鐘。

主要作品

《洛基恐怖秀》

最負盛名的科幻音樂劇是理察·歐布賴恩(Richard O'Brien)的《洛基恐怖秀》。在劇中,看起來思路清晰的Brad Majors和Janet Weiss困在一個城堡中,緊張得手足無措。他們起初以為這個城堡是“某種有錢怪人打獵時的臨時住所”,但最後證明它是異裝癖者Transylvanian Frank-N-Furter的家。接下來,正如你所想的一樣,劫機和恐怖事件接連發生。最終合成的音樂劇包括幾乎從未間斷的音樂、雷射、各式內衣、時間隧道和音頻振動物理分子傳輸裝置。
在根據同名劇本改編的電影《洛基恐怖秀》中,歐布賴恩扮演Riff Raff,電影版在某種程度上使原來的舞台劇黯然失色,儘管該劇劇組人員仍在四處巡演。該電影在劇院放映時,通常是午夜場,精心打扮的影迷們向著銀幕大聲喊叫、拋擲爆米花、土司麵包和衛生紙等物品。演員表經常投射到螢幕前方,就像皮影戲中的情景。
《洛基恐怖秀》《洛基恐怖秀》

《綠魔先生》

另一部僅次於這部最負盛名(或臭名昭著)的原創科幻音樂劇的是《綠魔先生》(Little Shop of Horrors)。這部音樂劇有點兒屈從於“原作”,因為它是根據20世紀60年代羅傑·考曼(Roger Corman)的電影改編而成的。霍華德·愛許曼(Howard Ashman)和艾倫·孟肯(Alan Menken)曾聯手製作了迪斯尼音樂劇《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和《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音樂劇《綠魔先生》就是由他們搬上舞台的。後來,這部音樂劇又於1986年被改編成電影。
《綠魔先生》雖沒有《洛基恐怖秀》在午夜放映的“惡名”,但它還是深受廣大影迷的喜愛。而且,這兩部影片同樣荒誕不經。《綠魔先生》中沒有歌舞表演和雷射槍,而加入了do-wop女生三重唱和食人植物。和《洛基恐怖秀》一樣,該劇劇組人員也仍在四處巡演。

共同之處

這些音樂劇都很離奇古怪。它們符合我們關於科幻音樂劇的第一條規則——採用荒誕手法。它們不是儘量使固有的可笑想法看起來嚴肅或合理,而是充分利用了怪異和荒誕的手法。

現狀與未來

簡介

2006年3月,音樂劇《指環王》在多倫多首次公演,演出時間長達三個半小時,包括兩次幕間休息。這個高科技產物包括配有升降機和移動平台的重達40噸的旋轉舞台。一些評論家讚美它場面宏大,而另一些評論家則稱之為混亂、嘈雜和冗長。雖然托爾金(Tolkien)純粹主義者們表示,這部音樂劇甚至不應該存在,但還是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狂熱者們前來觀看。

怎么取得成功

作為一部產生於現有題材的作品,《指環王》改編成音樂劇真可謂一次冒險。要想取得成功,最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必須滿足這兩種觀眾——忠實愛好者和經常去劇院的人——的需求。如果它改編後的觀眾僅僅是那些喜歡觀看和欣賞表演的專業人士,那么它的票房收入和商業收入可能永遠都不會超過創作這樣一部作品所需要的成本總額,也就說可能永遠都收不回其兩千八百萬美元的製作成本。
這就是為什麼改編音樂劇通常是面向愛好者的作品而不是未經刪節的專業表演的原因之一。一群愛好者可以提出一些有關如何實現一部音樂劇的創新想法,以便用相對較低的成本撰寫劇本、布置舞台、表演和錄製。這樣的音樂劇首次公演時,通常會選擇在學校禮堂或舞廳舉行,並且現場常常會座無虛席、掌聲如潮。

主要例子

下面是幾個低成本、改編音樂劇的例子:
1、《屋頂上的Shoggoth》是一部融合了H.P. Lovecraft的作品與音樂劇《屋頂上的小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的音樂劇。劇本作者姓名不祥,Sean Branney和安德魯·萊曼(Andrew Leman)再現了劇本,而威廉·高曼(William Goldman)則“編輯了”《公主新娘》(The Princess Bride)。(也許你會感到疑惑不解,《公主新娘》的音樂劇版本也包括在該作品中。它是由高曼和作曲家Adam Guttel合作完成的。)
2、 除了單人秀之外,《星球大戰》在過去幾年中至少衍化出了以下三部音樂劇: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學生和畢業生創作並表演了《星球大戰三部曲:音樂版》(Star Wars Trilogy: Musical Edition),包括在第三屆《星球大戰》影迷音樂節慶典中的表演。這部音樂劇融合了《星球大戰》中的情節和著名百老匯戲劇中的音樂。 《星球大戰:音樂劇》從1999年到2005年12月,這部音樂劇只是一張概念專輯,直到2005年12月,全體演出人員才在佛羅里達州第三屆戲劇節(Florida District III Thespian Festival)上進行首次表演。與《屋頂上的Shoggoth》或《星球大戰:音樂版》不同,《星球大戰:音樂劇》使用了所有原創音樂和歌詞。 Kevin Bayuk、Garrin Hajeian和John Zuckerman創作了另一部《星球大戰:音樂劇》(Star Wars: The Musical)。這部作品曾於1996年5月24日和25日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綿延山莊(Rolling Hills)的帕洛斯·瓦迪斯半島(Palos Verdes Peninsula)高中表演藝術中心表演過兩次。 以上每一部音樂劇都追求立意荒誕,例如《洛基恐怖秀》或《綠魔先生》。此外,它們還具有其他重要共性——成本低,卻獲得很大成功。由愛好者創作的低成本音樂劇比大製作的豪華表演更能贏得觀眾的喜愛,也更能取得成功。
有些科幻小說作品本身很容易改編成音樂劇。下面是我們的一些想法:
1、“Usul,告訴我你家園的音樂劇”:大衛·林奇(David Lynch)1984年版《沙丘》(Dune)中時而出現的簡單配樂常常令人難以想到這是百老匯音樂劇。一個很大的例外就是,當Paul Muad'Dib騎著沙蟲行進時,突然用吉他反覆演奏爵士樂的音樂片段。《沙丘》最適合改編為搖滾音樂劇,並且舞蹈動作設計者和服飾供應商同樣可能會和身穿隔離衣的Fremen度過一段非常愉快的時光。
2、“機器人是否會夢到百老匯的燈火輝煌?”:《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配樂與《沙丘》在某些音樂方面具有類似之處——兩片很適合連映。改編版本可能得讓Pris在加演的舞蹈戲中亮相。原創作品可能會讓人們對複製作品產生厭煩心理,就像《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那樣。
3、 “劇本消失之前”:《星際迷航》(Star Trek)(有許多季)中的許多反覆情節為音樂劇的模仿提供了大量素材。但是,該劇本身也為一些更華麗的作品所效仿——例如兩集音樂劇Chain of Command。該劇包含一段音樂劇獨白,由落入Cardassian人手中的Picard艦長演唱,名為“成功路上的四盞燈”。
4、 “同伴和我”:科幻小說名單中不列入《神秘博士》(Doctor Who)是不完整的,而《神秘博士》音樂劇中如果沒有跳神秘舞蹈的Dalek的詩句合唱也是不完整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