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哲學教程

科學技術哲學教程

基本介紹

  • 書名:科學技術哲學教程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324頁
  • 開本:16
  • 品牌:科學出版社
  • 作者:段聯合 曹勝斌
  • 出版日期:2007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30118080
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性質
第一節 科學技術哲學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科學技術哲學的研究領域和內容

第二章 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古代科學技術
第二節 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節 近代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
第四節 現代自然科學的新進展
第五節 新技術革命的興起

第三章 科學技術的基本特徵
第一節 科學的一般性質
第二節 技術的特徵
第三節 科學與技術的相互關係
第四節 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

第二篇 當代自然觀
第四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一節 自然界的物質形態
第二節 物質聯繫的系統方式

第五章 自然界的運動和演化
第一節 自然界的運動
第二節 自然界演化的歷史過程
第三節 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
第四節 系統進化的一般根據

第六章 人與自然
第一節 人和自然的對象性關係
第二節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第三節 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第三篇 科學技術方法論
第七章 科學問題和科學事實
第一節 科學認識和科學方法
第二節 科學問題與科研選題
第三節 科學事實及其獲取

第八章 科學抽象與科學思維
第一節 科學抽象
第二節 科學思維的邏輯方法
第三節 科學思維的非邏輯方法

第九章 科學假說與科學理論
第一節 科學假說
第二節 科學理論

第十章 數學方法和系統科學方法
第一節 數學方法
第二節 系統科學方法的特點和作用
第三節 常用的幾種系統科學方法
第四節 自組織理論方法

第十一章 技術方法
第一節 技術方法的特徵
第二節 技術研究的基本環節
第三節 技術發明的構思方法

第四篇 科學技術觀
第十二章 科技革命與技術創新
第一節 科學技術革命
第二節 技術創新活動的實質和內容
第三節 技術創新活動的動力、機制

第十三章 現代科技與經濟
第一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二節 現代科技並人生產過程
第三節 科學技術並人經濟運行
第四節 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

第十四章 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
第一節 科學技術與社會變革
第二節 科學技術的合理套用
第三節 科學技術的社會建制

第十五章 科學技術的文化透視
第一節 科學技術與東西方宗教文化
第二節 科學與東西方傳統哲學
第三節 科學和人文
結語:科技哲學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思考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5.哈維——血液循環理論
16-17世紀血液循環理論的建立,是生理學研究中的突破,也是科學革命的重大事件。古羅馬醫生蓋倫曾提出,血液由肝臟、肺和腦產生的三種靈氣混合而成,並在血管中做直線運動而消耗於人體內。宗教神學把這種觀點神秘化,用以論證"三位一體"和地面上只存在有起點和終點的運動,只有天上才有周而復始的循環。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1511年-1553年)基於生理解剖的事實,主張人體內只有一種血液、一種靈氣,人的血液經過肺部在兩心室間形成循環(即小循環)。他因見解為教會所不容,被判死刑。比利時醫生維薩里(1514年-1564年)也因批評蓋倫的錯誤和確定男女肋骨數目相等(而不像聖經所說男人比女人少一根肋骨),被宗教裁判所以巫師罪判處死刑。英國醫生哈維(1578年-1657年)提出了血液在整個人體內不斷循環(即大循環)的理論。他還把血液循環的中心——心臟比作微型宇宙的太陽。哈維的血液循環理論與哥白尼的日心說互相映照,是近代科學革命中的耀眼明珠。哈維的學說同樣受到強烈反對,只是由於當時封建教會勢力已削弱,且哈維是御醫,他才免遭摧殘。
6.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 在文藝復興之初,自然科學還是哲學的一個分支,通過哥白尼、達.芬奇,特別是伽利略的努力,它找到了自己的觀察與實驗的方法,在可以運用這些方法的地方還得到了數學分析的幫助。科學家丟掉了理性的全面的綜合體系(權威)的鍍金項鍊,自由而謙卑地接受事實,即使這一事實不能嵌合到一個權威的知識體系里去。科學家捨棄了用直觀思辨方法去杜撰關於自然界的最後解釋體系的企望,認真而嚴肅地採用了實驗觀察和歸納方法去尋求自然界哪怕是局部的、零星的奧秘,這種奧秘是以數學化的方式加以綜合的。但是無數零星的知識顯露出來,就如七巧板的零塊一樣,擺在一起,便使得自然界某些部分的圖案赫然呈現在科學家面前了。牛頓完成了這一拼湊(創造性的綜合)。
7.牛頓時代的科學
文藝復興使得經院哲學失去了其無所不包的知識大廈的權威性,新的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業已建立,伽利略用實驗、數學確立了許多真正科學的物理概念,如力、加速度、速度、時間、空間、重力、離心力、擺等。熱心研究自然界(自然哲學)的人在文藝復興後迅速增加,學會和學院紛紛成立,會員常常聚會,以交流最新成果,促進學術發展。

後記

本書主要是為理工科碩士生學習“科學技術哲學”課程編寫的教材,也可供在職攻讀同等學歷人員自學之用,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的自然觀、科學技術觀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我們編寫本書的指導思想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注重科學思想“上提”和“下延”的辯證關係。在謀篇布局上,本書主要參照原國家教委社會科學研究與藝術教育司於1990年組編的《自然辯證法概論》(修訂版);並根據2001年教育部社政司“自然辯證法概論”課教學研討會上所提出的“關於‘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基本要求修訂的基本思路”進行了適當調整和創新。在內容上,我們儘可能廣泛汲取國內最新研究成果,使本書能夠反映科學技術哲學發展的最新動向。
本教材有如下幾個特點:
1.將“導論”部分單獨作為一篇,除了介紹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性質外,還對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及科學技術的基本特徵進行廠高度的概括,以使學生了解科學技術的本質、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科學技術與哲學的一般關係等,為學習本課程做了必要的鋪墊。
2.在“當代自然觀”部分,對系統論自然觀進行了進一步地提煉,尤其是在自然界系統性和規律性問題上,儘量吸收複雜性科學的研究成果:對自然界組織現象做出了較完備的論述。在“人與自然”一章中,吸收了生態自然觀方面的最新成果,論證了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必要性和觀念前提以及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目標。
3.在“科學技術方法論”部分,著重討論了科學抽象及其一般過程、科學抽象成果、科學理論的基本結構和特徵、建構科學理論的一般方法、科學理論的評價、科學理淪的發展模式;深入探討廠創造性思維過程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必備品質。
4.在“科學技術與社會”部分,吸收近近年來STS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較詳盡地討論了技術創新的實質、內容等問題,介紹了當代知識經濟的內涵和特徵,分析了當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文化的關係,最後我們特別編寫了“科學技術的文化透視”一章,介紹了近年來作者和學術界在科技文化方面的成果,旨在幫學生從文化視野理解科學技術。
本教材由長安大學人文學院段聯合與曹勝斌二位副教授合作完成。其分工是編寫大綱由段聯合、曹勝斌共同制定,由段聯合撰寫第四、五、六、八、九、十、十一章,第一、二、三、七、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由曹勝斌撰寫,最後由段聯合統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