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中藥)

秋葵(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秋葵,中藥名。為錦葵科植物咖啡黃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cnch[Hibiscus esculentus L.]的根、葉、花或種子。分布於我國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等地引入栽培。原產於印度。具有利咽,通淋,下乳,調經之功效。常用於咽喉腫痛,小便淋澀,產後乳汁稀少,月經不調。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秋葵
  • 別稱:毛茄、黃蜀葵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錦葵目
  • :錦葵科
  • :秋葵屬
  • :咖啡黃葵
  • 分布區域: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等
  • 用量:內服,煎湯,9-15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葉、花或、種子。

性味

味淡,性寒 。

功效

利咽,通淋,下乳,調經。

主治

用於咽喉腫痛,小便淋澀,產後乳汁稀少,月經不調。

相關配伍

1、治咽喉熱痛:秋葵花、辛夷花(包)各6-9g,薄荷3g,水煎服。
2、治熱淋澀痛:秋葵根、白茅根、車前草各10-15g,水煎服。(1-2方出自《新編中草藥圖譜及經典配方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根於11月到第2年2月前挖取,抖去泥土,曬乾或炕乾。葉於9-10月採收,曬乾。花於6-8月採摘,曬乾。種子於9-10月果成熟時採摘,脫粒,曬乾。

形態特徵

咖啡黃葵又名黃秋葵、羊角豆、咖啡葵、木絲瓜、越南芝麻。一年生草本,高1-2m。莖圓柱形,疏生散刺。葉互生;葉柄長7-15cm,被長硬毛;托葉線形,長7-10mm,被疏硬毛。葉掌狀3-7裂,直徑10-30cm,裂片闊至狹,兩面均被疏硬毛,邊緣具粗齒及凹缺。花單生於葉腋間,花梗長1-2cm,疏被糙硬毛;花萼鐘形,較長於小苞片,密被星狀短絨毛;花黃色,內面基部紫色,直徑5-7cm,花瓣倒卵形,長4-5cm。蒴果筒狀尖塔形,長10-25cm,直徑1.5-2cm,先端具長喙,疏被糙硬毛;種子球形,多數,直徑4-5mm,具毛脈紋。花期5-9月。
生長環境
我國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等地引入栽培。原產於印度。

藥理作用

常食秋葵有保護皮膚、助消化健胃、理腸胃、清肝毒以及壯陽健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關論述

《台灣藥用植物志》:“果實治喉痛,淋病,小便困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