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軒唱和

“秋水軒唱和”是中國詞史上一件盛事。康熙十年(1671),詞人周在浚下榻京城孫承澤的別墅秋水軒。周在浚寓居秋水軒後,“一時名公賢士無日不來,相與飲酒嘯詠為樂”①。曹爾堪“見壁間酬唱之詩,雲霞蒸蔚,偶賦賀新涼一闋,廁名其旁”②,龔鼎孳、紀映鐘、徐倬等詞人紛紛加入唱和,接連舉行了多次唱和活動,時間持續至年末。秋水軒唱和波及全國,一時藻制如雲。嚴迪昌先生認為秋水軒唱和意義甚大:“是‘輦下諸公’發揮影響力的一場社集性質的群體酬唱活動,也是‘稼軒風’從京師推向南北詞壇的一場大波瀾。”自此,"稼軒風"便從京師推向南北詞壇。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水軒唱和
  • 發起人:周在浚
  • 詞人:26位
  • 詞數:176首
  • 時間:康熙15年丙辰(1671)
  • 地點:秋水軒
周在浚結集二十六卷《秋水軒唱和詞》,共收26位詞人176首詞。除追和詞外,真正參與秋水軒唱和者有納蘭容若、曹爾堪、龔鼎孳、徐倬、王士祿、紀映鐘等18位詞人,形成一個不斷流動的唱和群體。唱和詞人多為名流,身份複雜。有的持遺民立場,不與新朝合作;有的先仕明,後仕清,是貳臣;有的是朝中新貴;還有的有意於功名,卻仕途坎坷。秋水軒唱和中,雖然“詞非一題,成非一境”④,但詞人自出機杼,採用適合抒發情志的詞題,如自遣、自題像等,表述心緒,流露心跡,吐露心聲。本文擬立足於《秋水軒唱和詞》,闡釋詞人在唱和時體現出的錯綜複雜的共同心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