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基督降生的三賢人儀仗

禮拜基督降生的三賢人儀仗,是一種壁畫

基本介紹

壁畫簡介,作者簡介,

壁畫簡介

義大利教堂壁畫一般承襲古羅馬時期的壁畫經驗,流行著兩種畫法:一種是乾壁畫,即在乾的牆上用水膠顏料繪製壁畫,一般保留時間不長;另一種是濕壁畫,即在濕的灰泥牆上用水膠、雞蛋清與顏料混合製成,用以製作壁畫,這種壁畫保留的時間雖長,但時間一久,容易發暗,失去光澤,故許多文藝復興初期的壁畫家不斷探索新法,從事實驗,有的加油調色,有的加光油增亮,以使壁畫能發出色彩的光輝。此外,這時期的壁畫家大多是師徒傳藝,老師的方法一經定型,學生的風格難以更改,如14至15世紀之交的一位僧侶畫家安哲里柯,他的壁畫通常充滿著寧謐的詩意,情感比較深沉,他的許多學生大致也因襲了這種抒情畫風。唯獨一個學生例外,此人就是壁畫家哥佐利。
禮拜基督降生的三賢人儀仗
據《聖經》上說,耶穌降生之時,在伯利恆城的上空,出現了一顆極其明亮的星星,這時,遙遠的東方有三位賢人,知道人類的真主已降臨人間,於是他們攜帶家丁與禮物,組成浩蕩的儀仗,朝著那顆明亮的星星的方向,來到伯利恆,並參拜了剛生下的小耶穌。這是義大利教堂壁畫中慣用的題材,但畫法各有不同。哥佐利採用遊行場面,目的想藉此展現佛羅倫斯城中權貴們出巡或節日遊行的奢侈排場,帶有一定的社會現實意義。這種情節雖然色彩絢麗,裝飾風格也強,但人物刻畫欠深刻,所有的人物都被淹沒在儀仗的熱鬧氣息與各種細節中;這不是參拜耶穌誕生的朝聖隊伍,而是佛羅倫斯美第奇家族的奢華婚禮的隊伍。你看,前面隊伍浩蕩,運載著陪嫁用品的馬隊與駱駝隊,左側那個老人也不象賢人,而是迎親的長老。其餘的騎士都英姿煥發,正在整裝待發。畫家在這裡很注意透視的遠近法,遠處山巒起伏,草木叢生,繁瑣的儀仗引人入勝,所缺少的只是人物的心理表現。 在這裡是全幅畫構圖的局部,因全畫太寬,人物數以百計。它作於1459~1460年間,是應君士坦丁堡的一位總主教之委託,繪製在他的家庭前廳的牆壁上的。現被移藏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美第奇宮中。

作者簡介

貝諾佐·哥佐利,原名迪·列齊(1420~1497),屬於佛羅倫斯畫派,最初向吉培爾蒂學畫,後來從師著名的安哲里柯,並幫助這位老師完成了許多壁畫。他也從中學到許多處理透視與構思眾多人物的方法,但沒有完全依循這位老師的那種消沉情調,而是絕然相反,熱衷於表達15世紀佛羅倫斯社會生活中最繁華的民俗節日場景。這種題材當時幾乎沒有人敢染指,因為人物擁擠,壁畫上很難處理好。哥佐利卻獨樹一幟,為義大利的畫壇所矚目。《禮拜基督降生的三賢人儀仗》,就是這種題材的典型壁畫之一。
貝諾佐·哥佐利專門從事這種多人物構圖,已經遠近聞名,各地都請他去畫,先後曾完成過許多此類壁畫。如1452年完成的《聖弗朗切斯柯的生活場面》(在蒙迪法柯)、1459年的《僧侶的行列》(在佛羅倫斯美第奇宮中)、1463年的《聖奧古斯丁的生活》(在聖吉尼阿諾)、1467年間完成的《舊約聖經中幾個場面》(在比薩城),等等,而這一幅算最有代表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