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雍

仲雍

仲雍,又稱虞仲、吳仲、孰哉,吳國第二代君主,吳地和常熟的始祖;姬姓,名雍。父親為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兄弟排行第二,哥哥太伯,弟弟季歷。父欲傳位於季歷,後立季歷之子姬昌;仲雍與太伯主動避讓,從陝西渭水之濱遷居到江蘇無錫、常熟,斷髮文身,耕田自足。太伯即位吳國君主,無子,而仲雍繼位。仲雍墓位於江蘇常熟市虞山東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姬雍
  • 別名:仲雍、虞仲、吳仲
  • 國籍中國(周)
  • 民族華夏
  • 出生地周原(陝西省寶雞市)
  • 出生日期:前1161年
  • 逝世日期:前1070年
  • 職業:國君
  • 主要成就吳國第二任國君
  • 性別:男
歷史質疑,文獻記載,仲雍墓,

歷史質疑

這裡,有一個問題始終令人疑惑仲雍像 不解:仲雍為什麼又稱“虞仲”。仲雍又稱“虞仲”,不僅常熟地方志上有,而且許多的古籍上都有記載,如《史記·微子篇》曰:“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據漢代班固認為,孔子在這裡所說的虞仲就是仲雍)。眾所周知,仲雍姓姬,“虞”不會是仲雍的姓。據古籍載,仲雍的曾孫有一個叫虞仲,《史記·吳太伯世家》載明吳之世次為:泰伯嗣位於仲雍,仲雍生季簡,季簡生叔達,叔達生周章。周章的弟弟被武王封國於周之北夏墟——虞(今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東北的張店鎮),故稱“虞仲”。仲雍的曾孫叫虞仲,仲雍本人為什麼也稱虞仲呢?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南宋著名文人范成大曾思索過這個問題,並在他的巨著《吳郡志》中作過考釋,他的意見是:仲雍是周章弟虞仲的始祖,而虞仲被武王封國於虞,後代人把虞仲的封國“虞”的名稱冠於他的始祖仲雍之前,所以仲雍又稱虞仲。這個考釋,庶幾解決了仲雍何以又稱“虞仲”的疑案,可以說找到了解釋這個問題的一種頗為妥善的辦法。范成大考釋原文不長,茲抄引於後:虞仲,《史記》:“武王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夏墟,是為虞仲”。《史記正義》引《周本紀》云:“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左傳》云:“太伯、虞仲,文王之昭”。按,周章弟亦稱虞,當時周章弟名仲,初封於虞,號曰虞仲。然太伯弟仲雍,又稱虞仲者,當時周章弟封於虞,仲雍是其始祖,後代人以國配仲,故又號始祖為虞仲。(見《吳郡志》卷四十八《考證》)
仲雍

文獻記載

《世界吳氏總譜》
一世諱仲雍
吳氏傳代始祖,字孰哉,號虞仲,周太王古公亶父次子。生於殷高宗武丁四十四年庚子,與兄泰伯同奔吳,第二位吳國君主,在位5年,卒於殷小乙九年辛未,享年92歲,娶萬氏,葬虞山。子二:季簡、居簡
【事跡】太王有意傳位給季歷之子昌,太伯攜弟仲雍逃到荊蠻句吳,易服毀容,完全改從吳人文身斷髮習俗,以江蘇無錫東南梅里(今梅村鄉)為都城,建立吳國。

仲雍墓

仲雍墓在虞山東麓,是常熟有史可考的最古的墓葬,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墓門石坊,面臨北門大街。墓前有墓碑,居中者書:“商逸民虞仲之墓”字樣。仲雍墓建有墓道、墓坊、墓周松樹環抱,氣勢磅礴,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是清乾隆年間建,上書“敕建先賢仲雍墓門”,第二道正面是江南督學使曹先題的四字牌“南國友恭”,第三道正面有“先賢虞仲墓”。兩側石柱上刻一楹聯“一時遜國難為弟,千載名山還屬虞”。牌坊之後,墓上有四塊墓碑,正間一塊是明代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飛題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
仲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