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北峰

福州北峰

北峰——福州的“後花園”,峰巒疊嶂、千峰滴翠,秀竹繁茂、鳥語花香,景色優美,文化底蘊豐厚,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州北峰
  • 別稱:福州的“後花園”
  • 地理位置:福建福州北部晉安區
  • 相關文獻:《閩都記》
  • 特殊產物壽山石
風景,傳說,

風景

自然美景北峰,自古以來備受遊人喜愛。不說壽山瀑布景區小巧玲瓏、形態各異、頗具特色的瀑布;不說泛盤日溪高山平湖、碧水澄泓、山色湖光、波光瀲灩,令人心曠神怡;也不說日溪皇帝洞,以其峽谷峭壁、風雨橋和有驚無險的索橋,贏得遊客的讚賞;只要翻開史籍資料,就會發現北峰的風光景色,在已不乏讚美之辭。
福州北峰福州北峰
宗教文化從福州往日溪,到北峰嶺頭,有三岔路,一往日溪,一往林陽寺。林陽寺,是福州五大禪寺之一,也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具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經歷過多次興廢。前人有詩云:“雞碑折斷摩無字,鴟瓦頹廢踏無聲”,“香積廚空山鼠占,放生池廢野狐藏”,如實地記錄了林陽寺的衰敗荒廢的景象。林陽寺仿鼓山湧泉寺的布局重修,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等三十多座建築群,而且還在繼續大興土木,是宗教文化游的勝地之一。離林陽寺不遠處,有座別具特色的玉佛園,依山勢而建,結構新穎。巨大的白玉大佛坐在高高的山巔,藍天為瓦,青山為殿,眺望逶迤不斷的群山。當地人介紹說有雲霧的時候,這裡還是觀雲海,看日出的最佳之處。
石文化在前往日溪的途中,有個鄉叫壽山,這裡可以看到人們在山坡上山坳里礦洞中,開挖尋找石頭。清有人賦詩:“天遺瑰寶生閩中”。所謂“瑰寶”就是產於壽山的、古人稱之為可以讓“他山之石皆卑凡”的葉蠟石,因其產於北峰壽山,又叫壽山石。壽山石的品種繁多,其中,田黃石有“黃金易得田黃難得”和“石中之王”之美譽。據說清朝歷代皇帝在天壇祭祀時,都要供上田黃石,既有取其珍貴,又有取其“福(建)、壽(山)、田(黃)”吉利之意。壽山石質地脂潤,斑斕多彩,晶瑩透徹,性軟而韌,是雕刻的佳品。壽山石雕的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以前。如今,壽山已開闢了以石文化為特色的旅遊景點,喜歡收藏的、喜歡獵奇的,到壽山領略石文化一定會有收穫的。
畲族民族民俗文化到了日溪,這裡不僅是北峰主要景點之一,而且一些村莊還是畲族主要聚居處之一,畲族民俗文化氛圍濃郁。畲族婦女頭梳“鳳凰冠”、插銀釵、別銀針,耳掛銀飾品,上身著“鳳凰裝”,下身穿短褲露膝腿裹紅布條,身上還掛著丁當作響的銀飾品,每一件東西都有美好的傳說和含義。在這裡還可以看到畲族人的三件珍寶———祖圖、祖杖和族譜。畲鄉的許多傳統節日活動,如農曆三月三的烏飯節,夏至後幾天的分龍,還有諸如皇帝洞等許多民間傳說故事,綻放著民族民俗文化的奇葩。

傳說

朱子文化前往林陽寺的途中,得路過的一個村莊叫“石牌”村,據清《侯官縣鄉土志》記載說:“朱文公曾經此地”;還有,明《閩都記》說北峰“前洋”村這個地名,是因為朱熹在這裡講學而得名的,本來是叫“賢場”,後因“賢場”與方言的“前洋”相近,久之就成了如今的“前洋”。朱熹,宋代理學家,教育家,字元晦,號晦庵,別稱紫陽。慶元年間,朱遭陷害,被罷官後,來福建講學,所以朱熹的足跡遍及北峰山山水水,為我們留下很有特色的朱子文化旅遊資源。除了上述的前洋和石牌的村名來歷與朱子有關外,還流傳著很多他的傳說故事和古蹟:據說潘渡鄉的貴安村,是因為保護朱熹而得名的;《楚辭集注》的定稿潤色是朱熹在日溪七里村養病期間完成的,同時還留下“溪山第一”讚美北峰自然風光的故事;還有當年,朱熹在北峰時,食在灣里劉厝里,宿在上山大王廟,經他住過的房間,每年的冬夏二季,虱蚤蚊絕跡,不知道是不是當真有這么一回事,若有興趣不妨去探尋一下,亦不失為一種樂趣。令人遺憾的是北峰的朱子文化處於原始自然的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