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峰山

福峰山

福峰山,遼代稱台香山,或稱香台山,清時為福峰山,俗稱阿圭山,近代稱為喇嘛洞山。此山位於寧城縣西部甸子鎮西南8公里處,是著名的自然風景與歷史文化旅遊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峰山
  • 地理位置寧城縣西部甸子鎮西南8公里處
  • 類型:自然風景與歷史文化旅遊區
  • 俗稱:阿圭山
福峰山介紹,福峰山的評價,

福峰山介紹

福峰山群山爭奇,綠樹掩映,如夢如幻,景色十分秀麗。金代文人杜元曾形容它“萬壑千崖,群峰爭出,鹹不相讓,唯仙台峰玉立特秀,迥出霄漢之外”。福峰山由難以盡數的山峰組成,它像一株巨大的仙人掌,底部高大巍峨,葉掌則傲然兀立,直插雲天。杜元所謂之“仙台峰”即福峰山的主峰,望兒城盤踞其上。相傳,後唐時晉王李克用的第十三個義子李存孝,人稱“十三太保”,他奉命駐守黑城,雖然老家就在福峰山下,但他很少有空回家看望母親。母親思念兒子,於是就每天登上山頂,朝黑城的方向眺望,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兒子。後人感於這種母子親情,就把這座主峰稱為望兒城。實際此峰是漢代的一個軍事要塞,現仍有遺蹟可尋,只是此峰海拔高達1270 米 ,山高路險,遊人登頂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較好的體力,故能攀上望兒城的人極少。
目前對遊人開放的福峰山旅遊區,僅是望兒城下很小的一座山峰,山雖不大,但那傲然的氣勢,讓人覺得整座山就像一隻臥鳳,頭東尾西,恬靜、安詳地靜臥在仙台峰下,當地人稱其為鳳山。鳳山的山勢較緩,南面山門處有石階攀援可上。古之山門早已不存,只是山口處兀立一塊龜形的巨大花崗石,上邊用滿、漢、蒙三種文字陰刻“福峰山”三字。
福峰山
鳳山之巔有著名的五大石窟,即響洞、娘娘洞、十八羅漢洞、朝陽洞和馬王爺洞。洞窟依山而鑿,鑿斫之痕歷歷在目。洞窟有大有小,其中最大的是響洞,闊有丈余,進入洞中,無論是說話還是跺腳,都會發出巨大的回聲。其他洞窟形狀各異,有的備有煙道、窗戶,當年似可居住。五個洞窟的建造年代,學界頗多爭議,有人說是西漢的軍事設施,有人說是遼時所建。據洞窟外一塊巨石上的文字推斷,應為遼天祿五年(公元951 年)所建。至於洞窟的用途,有寺廟說、崖居說等,目前難以定論。據老人們回憶,洞窟佛像精美無比,在文化大革命中均已被毀,現僅存洞穴。

福峰山的評價

福峰山上怪石嶙峋,美景遍布。著名的有“海豹出水”、“玉兔望月”、“金龜攬蛋”、“駱駝立崖”、“試劍石”等,惟妙惟肖,讓人目不暇接。而山脊上比比皆是的第四紀冰河期形成的“冰臼”群,不但具有觀賞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聲名遠播,使人嘖嘖稱奇,流連忘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