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

福字

福印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人民日報人民網多次普及福字的正確貼法:大門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貼,意為“開門迎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印
  • 外文名:fuyin
  • 大門福字:一定要正貼,意為“開門迎福” 
  • 節日春節
  • 寓意:幸福
  • 特色:福印
  • 篆刻:傳統藝術
正確貼法,大門要正貼,倒貼的情況,歷史由來,福字樣式,青銅器上的福字,剪紙福字,建築物上的福字,福與蝠,其他,相關傳說,貼福由來,倒貼福傳說一,倒貼福傳說二,倒貼福字三,康熙御筆,

正確貼法

大門要正貼

人民網人民日報 這些年不止一次科普過,福字的正確貼法應該是:
福字
大門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貼,意為“開門迎福”,倒著貼會把福氣擋在門外。
“福”字的偏旁“礻”有祈神的意思,而“畐”可拆分為“一”“口”“田”,即一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飯吃、有工作做、有學可上,就是福。
如果把福字倒貼了,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倒貼福字,不是福“到”了,而是把福“倒掉”了。
福字
福字幾點貼最好?很有講究
真正貼福字的時間應該在三十的下午,太陽尚未落下之前。
且順序應該是從外面向里貼,先貼抬頭福,再貼門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意味著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
且由大門開始從外到里的福字先大後小。

倒貼的情況

倒貼福的情況主要出現在:①屋內的柜子;② 垃圾桶和水缸;③ 廁所等污穢之地;④ 家中發生不幸時。
福字
民俗學家王作楫說,傳統文化中的確有倒貼福字的地方,但是是在垃圾桶、水桶等器具上。

歷史由來

春節貼"福"字,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粱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鬥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鬥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拜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
以印為信|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福匠零基礎篆刻課程
篆刻,結合了書法與鐫刻,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興起於先秦,盛於漢,衰於晉,敗於唐、宋,復興於明,中興於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會用利器在龜甲上刻“字”。這些文字刀鋒挺銳,筆意勁秀,是當今篆刻的雛形。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將玉石刻制的印章統稱為璽,金屬刻制的印章則稱為鉨(xǐ)。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將“璽”定為天子之印的專稱,並沿用至歷朝歷代。私人印章則統稱“印信”。
篆字古寫作“瑑”,從玉字旁,泛指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用具,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為“竹”。篆刻藝術流傳至今,不但發展出許多流派,方寸之間凝練的時光亦愈發引人玩味。以金屬鏤刻金石,以迭宕筆畫描繪意蘊趣致,不僅是技巧的呈現,更是文化底蘊與內涵的展現。
福字福字
篆刻巨作《千福印》繫上千方青田石印之作,作品雄渾樸實,氣韻不凡。有關人士表示,《千福印》是海內外唯一用同一字型篆刻而成的福文化藝術收藏精品,它填補了中國福文化的空白,象徵著吉祥幸福,延年長久,國泰民安,同時又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藝術遺產。
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文字,自古以來各種字型的福字,層出不窮,變化各異,堪稱漢字之最,這種現象在世界文字史上也是罕見的。福字蘊含吉祥祝福,因而中國人酷愛福字,曾出現過各種《百福圖》,但是《千福印》可謂鮮見。
《千福印》作者林旭平先生在歷時二十五年的艱苦創作過程中,在全國幾百家博物館藏書資料中,進行了大海撈針式蒐集整理。他從大篆和小篆兩個大類.其中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等文字中,找到萬餘不同字型的“福”字,從中挑選出五千字刻成印章。他深有感慨地對記者說:“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文字中,基本上都有一個象形福字收入其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對福文化的傳承歷史。”他表示:“初選找出的一萬五千餘福字,字字有出處有根據,這說明我們中華文化是和諧相通的。”
福字
在刻制《千福印》的過程中,林旭平還選用一些古代肖形、封泥碑刻、秦漢瓦當、古璽具、刀布泉幣、磚紋造像等圖案,巧妙地融會於方寸之中,使得《千福印》更加精緻紛呈。而所有石材都選用了青田、福山、巴森、昌化等地優質的印石,數量達上千公斤。整個工程之浩大,雕刻之辛苦,常人難以想像。
在得知了林旭平先生存有這一驚世石刻精品後,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和中國田黃石印社本著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毅然出巨資進行整理編輯,並聯手西泠印社出版,使得這一中國福文化瑰寶,向海內外人士呈現。

福字樣式

青銅器上的福字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青銅器銘文上,即已有不同結構的“福”字。爾後隨著古籀、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字型的出現,“福”字書法越來越多,越來越藝術化,後人集書的《百福圖》、《千福圖》則集中了“福”字的各種寫法,讓人美不勝收。《百福圖》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篆體為基礎的字字異形圖案,即民間流傳已久的“福”字圓形圖案,其字型造型穩重、均齊、端莊,極有意趣和韻味;一種是以真、草、隸、篆百種不同寫法組成的矩形圖案。“福”字不僅是人們祈求平安、吉祥的物品,而且體現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及各種變化。
福字

剪紙福字

另外,剪紙也是“福“字藝術化中的一族。古人的作品由於年代久遠已無存世,但現代的精品卻非常之多。北京剪紙藝術家劉韌的剪紙屋專用形象標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該標誌以象形的“福”字作為主體,“福”字中的“示”字旁是小鳥落在大樹上,小鳥象徵著吉祥,大樹象徵著生命的根和永恆;“福”字的右邊被設計成中國傳統的“阿福”形象,象徵著對幸福的祈禱和祝願,十分惹人喜愛。
四川民間剪紙藝術家袁成祥剪的“福”字圖,精緻絕倫:整張“福”字呈鏤空圓形,外層有6隻蝴蝶圍繞著中間的“福”字飛舞,蝴蝶外還倒掛著6隻蝙蝠,蝴蝶、蝙蝠都有一個“福”字諧音,讓人叫絕。此外民間窗花中的福字,更是百花齊放,時有出新,如“牡丹捧福”、“金魚多福”、“有鳳呈福”等等,都非常具有藝術性。

建築物上的福字

除了寫在紙上、剪於紙間的“福”字外,一些建築物上的“福”字也往往被嚮往福的人們做了藝術化的處理。舊時北方有的有錢人家在影壁上書刻大型福字時,將其偏旁“示”變形成狗頭,名叫“狗頭福”,以取狗、勾諧音,寓意把福勾到家裡。浙江紹興一帶民房,尤其是農村的住家,舊時人們特別喜歡在兩側山牆上角寫上大大的“福”字,白牆黑字,遠遠望去格外醒目。有的則把整個山牆用煙煤拌和膠水塗成黑色,留出白色“福”字,顯得更為突出。這種地地道道的民間風情,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寫在牆上的“福”字,字形往往生動多變,十分有趣。

福與蝠

有的在“福”字左右角畫上兩隻蝙蝠,寓意“遍地有福”;有的把“福”字圖案化,用鹿頭或壽星頭或桃子等吉祥紋樣組合而成,極富情趣和藝術化,寓含人們對福祿壽的追求和嚮往。在江西贛縣白鷺鄉白鷺村的一家鐘氏居民的古牆上,保存了一幅明清時期留下的“福”字圖案。該圖呈正長方形,長約100厘米,寬約75厘米。鐫刻在主人廳前照壁的正中央。全圖筆力遒勁,流暢自如,展現的是一個書寫工整又顯靈活的“福”字。字的左上部分畫的是“回頭鹿”,下方連著一隻展翅的蝙蝠。
福字
按照客家音譯理解,“鹿”者,祿也;“蝠”乃民之福。寓意“福祿相連,富貴綿長”;字的右上部畫了一隻仙鶴的頭頸及騰空的祥雲,接上一個工工整整的“田”字,騰空的仙鶴象徵著長壽,而“田”字卻代表著田產、土地、農耕等多層含義,其不變的字形更是表現出人們對土地所有權的嚮往和依賴心理。總覽全圖,不難讓人想起世人對“福自田邊起,壽從地上升,有了爵祿,不忘農耕”這種幸福生活的渴求。

其他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市場、商店中均有出售,因為它是一種吉利的象徵。

相關傳說

貼福由來

傳說,民間貼“福”之風開始於姜太公封神之時。各路神仙分派妥當,姜太公的老婆馬氏也來討神位。姜太公無奈,便把她封為“窮神”,並規定凡是貼了“福”字的地方不能去。於是,老百姓便家家貼“福”、燃放鞭炮,驅趕這位不受歡迎的“窮神”。

倒貼福傳說一

“福”字之所以倒貼,傳說起於清代恭親王府。那年春節前夕,大管家按例寫了幾個斗大的“福”字,叫人貼於王府的大門上。有個家丁目不識丁,竟將“福”字頭朝下貼上。恭親王福晉十分氣惱,欲鞭罰懲戒。可這大管家是個能言善辯之人,慌忙跪倒陳述:“奴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喜慶之兆。”恭親王一聽覺得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福到(倒)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沒學問的奴才,還真想不到有這種招式呢!”遂賞管家和家丁各五十兩銀子,可真是因禍得福!
福字

倒貼福傳說二

"福"字倒貼在中國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 "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下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福字

倒貼福字三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但貼的時候,究竟應該正著貼還是倒著貼,卻讓很多人犯難。民俗專家表示,年味就像這個“福”字,不用講求形式,怎么貼都可以,只要你感受到了快樂,它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不少人以為“福”字要倒著貼,寓意“福到”,事實上這是個將錯就錯的“口彩”。在傳統民俗中,只有3種情況才能倒著貼“福”:一是有人家上年遇到大災大難,為了扭轉運氣才會倒著貼;二是馬桶、腳盆、痰盂、垃圾桶上的“福”字倒著貼,意思是把不好的東西倒出去;在屋內的柜子上也要倒貼福字,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柜子里。第三種情況僅僅是為了討“口彩”。
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鬥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鬥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今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今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福字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今市場、商店中均有出售。

康熙御筆

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
公元1673年,康熙為祖母孝莊太后“請福續壽”,寫下了震爍古今的“長壽之福”,此福暗含“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是古今唯一的“五福合一”、“福壽合一”之福。孝莊“請福聚福”,康熙則“送福得福”,所以此福被稱為“天下第一靈驗之福”。福中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加頂,喻“鴻運當頭、福星高照”之意……
天下第一福天下第一福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對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康熙御筆親書的“天下第一福”則是另外一個故事。清代康熙皇帝一生酷愛書法,但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是歷代皇帝的筆墨中流傳最少的,這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傳說康熙一生流傳下來的就剩三個字:“無為”、“福”。
“無為”現存於故宮,而本文的主角“天下第一福”則存於北京恭王府中的“福”字碑上。傳說康熙大帝年幼喪母,由孝莊皇太后撫養長大。然而正當康熙盛世的時候,孝莊皇太后卻重病纏身。康熙救祖母心切,化孝心於筆鋒,創造了震爍古今的“福壽”聯體字,然後徵召天下能工巧匠,把它雕刻在一塊大青石上,並背著這個“福”字碑前往祈年殿拜祭天神。為示孝心,康熙大帝跪在“福”字碑上祈福,上蒼有靈,孝莊皇太后身體奇蹟般康復,康熙大帝將“福”字碑請回宮中供奉在佛閣。乾隆繼位後,將“天下第一福”賜給自己的寵臣和珅,和珅命人運來幾千塊太湖石,在自己的府邸後花園砌成一條巨龍,這條龍的位置正好在京城的龍脈上,他將“天下第一福”藏在龍穴之中悉心供奉。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文物局對“福”字碑進行修繕,定為“中華三絕”文物之一。眾多海外名流紛紛慕名前來求福,以拓印掛軸孝敬長輩。外國訪華元首也紛紛前來景仰“天下第一福”。“福”碑的碑拓也成為國禮之一,贈與海內外貴賓,中華福音從此泱泱傳開。但由於拓印時使用草藥,如不加以限制,天長日久,該石碑將被風化殆盡,所以,國家有關部門已用玻璃罩將該石碑封存,禁止拓印。縱觀康熙大帝親筆所書的這個福字,剛勁有力,頗有氣勢,右上角的筆劃很像一個“多”字,下邊為“田”字,而右偏旁極似“壽”字,所以這福字又蘊含著“多子多才多衣多田多福多壽”的深厚含義。更為珍貴的是碑的正上方刻有康熙的御璽之印以鎮福,這更是其他歷史傳碑無法相比的,因此這個福字也就不能倒貼。傳說中,誰能給家中老人請回這個“天下第一福”,就一定能夠為老人添福添壽。這個“福”字在請回之後還有一定講究,除夕掛出,每日須淨手敬香,並於晚上用手去摸福字,由下向上,摸得越高,則會越長壽,時至正月十五必須收起深藏,此謂“摸年福增年壽”。待來年端午、中秋、重陽、冬至、除夕之日方可再掛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