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

福壽螺

福壽螺,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1981年引入中國,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其肉質可食用,但口感不佳,並不為人們喜愛。另外,它還是一些珍貴水產動物的飼料。福壽螺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中國各地均有養殖。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即可被感染,可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因此,食用福壽螺時一定要注意徹底加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福壽螺
  • 拉丁學名:Pomacea canaliculata,(Golden Apple snail)
  • 別稱:大苹螺、蘋果螺
  • 二名法:Ampullaria gigas spix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腹足綱
  • 亞綱:前鰓亞綱
  • :中腹足目
  • :瓶螺科
  • :瓶螺屬
  • :福壽螺
  • 分布區域: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在我國廣泛分布於東南沿海地區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分布範圍,危害,防治,養殖技術,危害,

形態特徵

個體大,每隻100~150g,最大個體可達250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稱。福壽螺殼薄肉多,可食部分占螺體重的48%,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高蛋白飼料。
福壽螺整個身體由頭部、足部、內臟囊、外套膜和貝殼5個部分構成。頭部腹面為肉塊狀的足,足面寬而厚實,能在池壁和植物莖葉上爬行。貝殼短而圓,大且薄,殼右旋,有4~5個螺層,多呈黃褐色或深褐色。有一個薄膜狀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具有輔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氣後能使螺體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擾就會排出氣體迅速下沉。
福壽螺福壽螺
福壽螺與田螺相似,但形狀、顏色、大小有區別。福壽螺的外殼顏色比一般田螺淺,呈黃褐色,田螺則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長而尖,福壽螺椎尾則平而短促;田螺的螺蓋形狀比較圓,福壽螺螺蓋則偏扁。
具一螺旋狀的螺殼,顏色隨環境及螺齡不同而異,有光澤和若干條細縱紋,爬行時頭部和腹足伸出。頭部具觸角2對,前觸角短,後觸角長,後觸角的基部外側各有一隻眼睛。螺體左邊具1條粗大的肺吸管。成貝殼厚,殼高7cm,幼貝殼薄,貝殼的縫合線處下陷呈淺溝,殼臍深而寬。貝雌雄同體,異體交配。卵圓形,直徑2mm,初產卵粉紅色至鮮紅色,卵的表面有一層不明顯的白色粉狀物,在5~6月的氣溫條件下,5天后變為灰白色至褐色,這時卵內已孵化成幼螺。卵塊橢圓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齊,卵層不易脫落,鮮紅色,小卵塊僅數十粒,大的可達千粒以上。卵於夜間產在水面以上乾燥物體或植株的表面,如莖稈、溝壁、牆壁、田埂、雜草等上,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幼螺發育3~4個月後性成熟,除產卵或遇有不良環境條件時遷移外,一生均棲於淡水中,遇乾旱則緊閉殼蓋,靜止不動,長達3~4個月或更長。

生活習性

福壽螺喜生活在水質清新、餌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棲息於池邊淺水區,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莖葉上,或浮於水面,能離開水體短暫生活。最適宜生長水溫為25~32℃,超過35℃生長速度明顯下降,生存最高臨界水溫為45℃,最低臨界水溫為5℃。在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福壽螺可自然越冬。
福壽螺及卵塊福壽螺及卵塊

生長繁殖

福壽螺為雌雄異體、體內受精、體外發育的卵生動物。每年3~11月為福壽螺的繁殖季節,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適宜水溫為18℃~30℃。一次受精可多次產卵,交配後3~5天開始產卵,夜間雌螺爬到離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樁、水生植物的莖葉上產卵。卵圓形,粉紅色,卵徑2毫米左右。卵粒相互粘連成塊狀,每次產卵一塊,200~1000粒,一年可產卵20~40次,產卵量3~5萬粒。
廣州年生3代,一代幼螺生長93天開始產卵,卵期9天,孵出二代幼螺歷期102天,日均溫27.1℃,相對濕度88%,二代螺生長63天產卵,卵期11天,即孵出三代幼螺,歷期74天,日均溫29.5℃,相對濕度87%。三代螺生長至翌年3月底,共189天,仍為幼螺,日平均溫度18.2℃,相對濕度78%,各代螺重疊發生。螺齡為20~80天,每隻螺經10天,一代增重0.9g,二代2.398,三代0.188.一代每隻雌螺平均繁殖幼螺3050隻,孵化率為70.1%,二代每隻雌螺平均繁殖幼螺1068隻,孵化率59.4%,1隻雌螺經1年兩代共繁殖幼螺32.5萬餘只,繁殖力極強。
福壽螺福壽螺

分布範圍

原產地:亞馬遜河流域。
中國分布:分布在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海南台灣湖南等省。

危害

福壽螺20世紀70年代引入中國台灣,1981年由巴西籍中國人引入廣東。1984年後,福壽螺已在廣東廣為養殖。由於過度養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釋放到野外。福壽螺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很強,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擴散於河湖與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種類繁多能破壞糧食作物、蔬菜和水生農作物的生長,已成為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的有害動物。在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福壽螺可自然越冬,年發生兩個世代。在廣西鹿寨縣等地,福壽螺在稻田的發生密度高達16.95個/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為7%~15%,最高達64%。福壽螺食性雜、危害蓮藕,幼螺可從葉底啃食浮貼水面的荷葉,致使荷葉葉片穿孔或缺刻,嚴重時葉片被啃食得千瘡百孔,難以抽離水面。福壽螺還危害水仙花、蘭花等各種水生植物,成為中國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此外,福壽螺還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極易給周圍居民帶來健康問題。估計中國南方各省市受其危害的水域(池、湖、水田等)不少於10萬公頃。對福壽螺的防治是以化學防治為主,輔以人工防治,養鴨食螺是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對福壽螺的生態習性了解不夠,防治不力。特別是選用的化學殺螺劑對水體毒性大,嚴重污染水質;施藥量大、成本高、效果差。
福壽螺福壽螺
福壽螺能夠咬斷水稻主櫱及有效分櫱,導致有效穗減少而造成減產達20%以上。除齧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外還傳播廣州管圓線蟲等疾病。人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即可被感染,會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與腦膜腦炎,引起頭痛、頭暈、發熱、頸部僵硬、面神經癱瘓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癱瘓、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防治

農業措施
(一)消滅越冬螺源。福壽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溝低洼積水處越冬,因此要在春耕前清理稻田邊水溝,清除淤泥和雜草,破壞福壽螺的越冬場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後的殘螺量。同時對溝渠和低洼積水處,採用藥物進行防治。
福壽螺福壽螺
(二)阻斷傳播。在重發生區的下游片區,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進水口安裝阻隔網,防止福壽螺隨水進入田間。
(三)人工捕殺。在春季產卵高峰期,結合田間管理摘除田間、溝渠邊卵塊,帶離稻田餵養鴨子或將卵塊壓碎。利用曬田時成螺主要集中在進排水口和秧田溝內,早晨和下午人工拾螺。人工摘除卵塊和結合農時撿拾成螺。利用曬田時成螺主要集中在進排水口和秧田溝內採取人工拾螺,也可控制為害。
(四)人工誘殺。稻田淹水後,在稻田中插30~100厘米高竹片(木條、油菜秸稈),引誘福壽螺在竹片(木條、秸稈)上集中產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塊進行銷毀。數量以每畝30~80根竹片(木條、秸稈)為宜,靠近田邊適當多插,方便卵塊摘除。
福壽螺福壽螺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採取養鴨食螺。放鴨時間為水稻移栽後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每天早晨和下午五六點鐘各放養一次鴨群(每畝15~30隻)到稻田和水渠中啄食幼螺,降低螺的數量,減少危害。
化學防治
(一)防治指標。水稻苗田期1~2頭/平方米,田邊卵塊1個/平方米,分櫱期3~4頭/平方米,卵塊1~2塊/平方米 。
(二)防治藥劑。10%蝸狙顆粒劑,6%密達殺螺顆粒劑,5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45%三苯基乙酸錫可濕性粉劑等。
(三)施藥時期。兩次施藥:1、秧田水稻2葉1心期施藥。2、移栽時施藥。如螺害嚴重隔10天再施藥1次。
(四)施藥方法
  1. 10%蝸狙顆粒劑每畝用量為400~500克左右,田間均勻撒施或者拌細土5~10kg撒施。
  2. 6%密達殺螺顆粒劑每畝用量為400~550克左右,田間均勻撒施或者拌細土5~10kg撒施。
  3. 7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每畝用60克兌水20公斤噴霧。
注意事項:
  1. 施藥時田間水層1~3厘米,保水7天。
  2. 施藥後24小時以內下大雨就需要補施1次。
  3. 殺螺劑對魚類有毒,施藥後7天不可將田水排入魚塘,也禁止放養鴨子。

養殖技術

福壽螺又名蘋果螺或大苹螺,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是一種優良的淡水養殖貝類。近年我國許多省市引進,進行繁殖和試驗,取得較高的產量和效益。福壽螺肉色金黃,脆嫩味美,是供人們享受的佳肴。據測試,螺肉蛋白質含量為29.3%,脂肪含量為0.3%,此外還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是一種很有發展的養殖水產品。
福壽螺生命力強,很少患病;適應性廣,容易飼養;食性廣泛,麩皮、豆餅粉及鮮嫩水陸生草類,都可作為福壽螺的餌料;生長迅速,產量高,周期短,在較好的飼養條件下幼螺經半年飼養,個體可達200g,一般畝產可達2000—3000kg;繁殖力強,孵出後的幼螺,飼養4個月便可產卵,在水溫適宜時,每15—30d產卵一次,每次產卵100—200粒,卵產出7—15d後孵出幼螺。因此,積極開展養殖福壽螺的生產,不僅可豐富市場水產品花色品種,也可解決動物蛋白飼料源,促進農村養殖業的發展。
一、生活習性
福壽螺的螺體呈圓椎狀、寬螺蚊,黃褐色,個體大;喜陰怕光,喜潔怕髒,適宜在清新的淺水中生活。螺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4℃—30℃,12℃以下活動力減弱;水溫8℃時基本停止活動,進入冬眠;6℃以下會被凍死。在適宜溫度下螺攝食量大,生長快,尤以傍晚食量最多。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食物構成主要以人工餌料為主,輔以天然餌料。幼螺喜食綠萍、麩皮、豆餅粉、腐殖質等細小餌料,成螺主食鮮嫩水生植物、青菜和各種無毛刺的青草,輔以商品飼料。雌螺個體大,螺身短,厴微凹;雄螺個體小,螺身長,厴凸起。生產中一般以每4—6隻雌螺配一隻雄螺為宜。交配後雌螺傍晚爬離水面,在植物莖葉、地壁或竹竿上產卵。卵呈膠塊狀,粉紅色。產卵後10—20h,飼養者可輕輕將卵塊收集起來,集中孵化。7—15d後,卵粒逐漸變為白色,小螺即可破殼撣入水中,開始攝食生長。
二、養殖方式
螺的養殖一般採用單養法。目前螺的養殖方式有水泥池精養、小土池精養、池塘養殖、水溝養殖、網箱養殖和稻田養殖等方式。
1.水泥池或小土池精養。此種養殖方式適用於農家庭院。一般每個池塘長5m、寬2m、深。0.6m。由於池塘面積小,在管理中應注意水質變化。水泥池底鋪上20cm厚摻有一定沙質的塘泥,以供螺體鑽泥棲身避暑和防寒。新建池應先放水浸泡10—15d,然後換水養螺。
2.池塘養殖。池塘水面較寬闊,水質穩定,故池塘養殖福壽螺生長快,單產高。池塘面積3畝以下為宜,水深lm以下。有些養魚產量低的淺水塘改養福壽螺效果更好。一般每畝投放幼螺5-10萬個,一次放種,多次收穫,捕大留小,同時讓其自然繁殖,自然補種。 3.水溝養殖。可利用水溝或在低洼田挖溝養螺。養螺用的水溝寬lm,深0.5m左右為宜。養螺水溝要搞好排灌水設施,用欄柵把溝分成數段,以便投餌和管理。築起的土基可以種瓜菜或青飼料。
三、養殖技術要點
1.選擇適宜的養殖環境。福壽螺要求水質清新,所以養殖水面應排灌方便,水深以0.3—lm為宜。面積大則3—5畝,小則幾平方米均可。養殖水面應栽植水生植物,為螺提供避暑避光棲息的環境,同時又可為其提供天然飼料。一般水生植物密度可占水面30%—35%。為了便於投餌和管理,可用竹竿將水面攔成數區。在成螺池水面中多插竹木條等,為雌螺提供產卵場所。鯉魚、羅非魚、鱉都吃食幼螺,可以投放點白鰱魚種;故放螺前套用藥物除害。排、進水口應攔擋密眼網,防止螺隨水漂走。
2.螺的放養。放養密度應根據水源、餌料、管理條件以及苗種大小和計畫收穫規格等條件確定。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剛孵出的幼螺5000個左右;20d長至3g左右可稀疏為2000個左右;以後又可隨螺體長大而酌減稀放;也可一次放足,隨個體長大,逐步捕大留小。 螺體規格不一,攝食能力也不一樣,有條件的地方,應將不同規格的螺分開飼養,以求其攝食均勻,同步生長。
3.投餵餌料。日投餌總量,一般為螺總重量的10%左右,其中精料為螺總體重0.5%以上,青飼料以滿足其攝食需要而定。飼料要求新鮮不腐敗變質。青飼料與精飼料同時投餵時,可先投餵青飼料,待其基本吃光,再投餵精飼料。福壽螺忌光線直射,白天沉入水底或躲在陰暗處,晚上浮到水面活動攝食。因此,投餌應在傍晚進行。
4.水質管理。福壽螺的食量較大,排泄物多,池水易腐敗變質,因此,水質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為了保證螺能持續快速生長,要經常換水,以保持水質清新。水質惡化時螺生長減慢,甚至死亡。有條件的地方,可使養殖水域保持微流水效果最佳。靜水養殖一般7d左右換一次水。
5.孵化。為了提高螺卵孵化率及便於強化幼螺培育,須將卵塊集中孵化。方法是在孵化池(或幼螺培育池)水面上20—30cm,平架設一竹箔(上有許多小孔),將卵塊平鋪於箔上。卵塊上蓋有遮蔭物(如樹枝等),防止烈日曝曬。幼螺孵出後落入水中,開始攝食生長。
6.除害防逃。鼠類及黃鼠狼對福壽螺的危害較重,鼠類特別善於吃靠近水邊的螺,故要採取措施加以防範。同時應隨時檢查排進水口處設定的密欄柵牢固程度,防止螺隨水而走。
四、越冬保種技術
1.乾法越冬。據實驗,福壽螺在全乾燥環境中,緊閉厴甲,可以安全渡過208d,成活率達91%。因此採用乾法越冬簡便易行,安全可靠。 具體做法是,當水溫降到12℃左右時,將螺撈起用淨水沖洗乾淨,放在室內晾乾。在晾乾過程中螺即排放糞便,緊密封閉厴甲,不遇水不再出來活動。3—5d後剔除破殼螺和死螺,然後裝入紙箱。為了給螺創造一個乾燥環境和防止擠壓外殼,在裝箱時應放一層螺,墊一層紙屑或刨花,然後捆好,放在通風乾燥處(6℃—15℃)。越冬過程中不可受凍害,如果結冰,螺將被凍死。待來年水溫上升到15℃以上時,把螺放回水中,螺即開始活動和覓食。
2.濕法越冬。在室內空閒地方,用板或磚石牆隔成一個個方格,每格長2m,寬lm,深25cm,在格內鋪上無毒聚乙烯薄膜,做成一個個小水池,灌入20cm深的水,每池均具有獨立的排、進水系統。水溫保持在6℃以上。然後每池放1.5—2.5g螺種3000—5000個,或親螺300—500個(親螺池深50cm,水深30cm),便可安全越冬。越冬期間,若水溫多在15℃以上,要適當投餵飼料。若水溫經常在20℃以上,親螺會產卵,要做好孵化工作。投餌過程中,應加強水質管理,防止因水質惡化而死螺。

危害

北京有兩人吃過“麻辣福壽螺”、“涼拌螺肉”兩道“美味”後,被診斷為“廣州管圓線蟲病”。
相關報導相關報導
病人出現了持續兩周的頭痛,嚴重的時候頭部不能受到任何震動,走路、坐下、翻身的時候頭痛得更厲害,同時覺得頸部僵硬、活動受限,還伴有發燒、乏力等症狀。經過醫院專家的詳細檢查後,一致診斷為“廣州管原線蟲病”。
華南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介紹,每隻福壽螺含廣州管圓線幼蟲多達3000至6000條。輕度感染者會有輕度的頭痛以及低熱,嚴重者會有較重的神經系統病變。確診後以丙硫咪唑等藥物進 行治療。建議食用過福壽螺等螺類的人,如果出現異常反應和不適,應儘快就診。
相關
以7.5 g左右的成年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為對象,研究p H值(2.5—11.5)、光周期(24 h光照、12 h光照和無光照)和食物(餵食和不餵食)三因子的聯合作用下對福壽螺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影響。結果表明,無光照和飢餓條件下,福壽螺在酸性p H值4.5和p H值3.5試驗的第24天均達到50%致死率,在鹼性p H值10.5試驗的第21天死亡率達到53.3%;試驗第27天,無光照和飢餓條件下,p H值2.5和p H值11.5的死亡率則分別達到最大為66.7%和80%,產卵量均僅為20粒,孵化率分別低至6.06%和5.97%;24 h光照和餵食條件下,p H值7.5試驗的第27天福壽螺體重增長率最高,為17.78%(而12 h光照和無光照條件下則分別僅為7.03%和5.47%),但此時產卵量只有180粒,孵化率僅為8.23%,延長孵化歷時到16.6 d,而此酸度下12 h光照(最接近於自然節律),最終產卵量達到1600粒,且卵的孵化率高達84.66%,孵化歷時為13.53 d。以上結果說明,福壽螺具有較強的耐酸鹼和抗飢餓能力,但過酸(p H值≤3.5)和過鹼(p H值≥10.5)的環境,也會嚴重抑制福壽螺的存活、生長發育和繁殖,特別是在福壽螺缺乏足夠食物條件下,抑制作用更強;光周期對福壽螺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影響較大,連續24 h光照會極大地刺激福壽螺的體重增長,但同時會干擾福壽螺繁殖,減少產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延長孵化歷時;而12 h光照在3種光照條件下最有利於福壽螺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完全黑暗則會嚴重抑制福壽螺的生長發育及降低其繁殖能力。
福壽螺
福壽螺為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它適應性強、食性廣泛、繁殖速度快,近年來對稻田等水體生態系統造成了較大危害。本研究通過室內養殖試驗,探討了福壽螺對水體環境,以及福壽螺養殖液對水體放線菌和酵母菌的影響效應。結果發現,與對照處理相比,養殖福壽螺的水體呈弱酸性,水體的濁度、總氮、總磷等含量隨著養殖時間的延長而增大。同時,福壽螺養殖液使水體中總細菌的數量顯著增加,對酵母菌的生長有促進效應,但不同密度福壽螺的養殖液對酵母菌和放線菌的生長均無顯著差異。本研究表明,福壽螺入侵可能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水質惡化等環境問題。這些研究結果可為福壽螺入侵的生態危害及風險評價提供參考依據。
為了解福壽螺耐寒性是否存在性別差異,對華南地區的雌雄福壽螺進行了過冷卻研究及低溫脅迫下存活率調查,並對入冬前後其體內耐寒性生理生化物質進行測定.結果表明:雌雄螺的過冷卻點均值分別為-6.83℃和-6.26℃,雌螺過冷卻點顯著低於雄螺;進入冬季後,福壽螺自由水含量明顯下降,結合水、甘油、脂肪、糖原含量均出現明顯上升,除甘油外,其餘各耐寒性生理指標均存在極顯著的性別差異;未經過冷馴化的雌雄福壽螺經過10℃處理7d後存活率均在90%以上,繼續在5℃下培養7 d後存活率出現明顯的性別差異和殼高差異.野外調查發現在福壽螺自然種群中雌螺多於雄螺.表明福壽螺雌螺的耐寒能力強於雄螺.這對進一步探索福壽螺的生態適應性、自然性比及其耐寒性機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福壽螺是IUCN認定的世界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在華南地區已對水稻生產造成嚴重危害。福壽螺屬於熱帶軟體動物,採用萬用電錶聯接熱敏電阻法研究了福壽螺在低溫脅迫下的過冷卻點,並探討了不同個體福壽螺在過冷卻發生後的死亡率和體內組織損傷。結果表明:1)各種螺高的福壽螺冷卻點均值為-6.96℃,範圍在-6.21—-7.32℃之間,恢復最高體溫均值為-4.07℃,範圍在-3.07—-4.93℃之間,過冷卻後維持時間均值為45.97 min,範圍在18.60—75.34 min;2)福壽螺的過冷卻點大小受螺高影響,螺高35 mm≤H<45 mm的福壽螺過冷卻點顯著高於5 mm≤H<15 mm、15 mm≤H<25 mm、25 mm≤H<35 mm體型的福壽螺,5—35 mm螺高的福壽螺過冷卻點變化穩定;3)福壽螺在發生過冷卻階段的死亡率在23.33%—36.67%之間,不同體型的福壽螺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4)過冷卻後福壽螺死亡率隨暴露時間的延長而提高,0到15 min內由20.9%提高到100%,過冷卻後暴露時間對福壽螺死亡率影響較大;5)發生過冷卻15 min後取出的福壽螺,染色後其外套膜有少量紅色出現,而腎部和消化腺部未呈現明顯紅色,低溫脅迫已經對福壽螺組織造成了顯著損傷。本研究結果對於進一步探索福壽螺的生態適應性、擴散北界及福壽螺的越冬機制有一定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