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駁誣

《神宗駁誣》選自《石林詩話》,是宋代的葉夢得所著的一篇散文。元豐年間,蘇軾因詩作被小人指為有不臣之心,因而被囚禁。但宋神宗替蘇軾開脫,減輕了他的罪名。《神宗駁誣》記述了宋神宗和時相的對話,並引用了章子厚的評論,指出了當時烏台詩案的不合理性,強烈地諷刺了王圭、張澡、舒亶等人利用蘇軾平時所寫詩句斷章取義、誣陷迫害的卑鄙行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神宗駁誣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石林詩話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葉夢得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元豐間,蘇子瞻系1大理獄。神宗本無意深罪2子瞻,時相進呈,忽言蘇軾於陛下有不臣意。神宗改容曰:“軾固有罪,然於朕不應至是,卿何以知之?”時相因舉3軾《檜詩》“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之句,對曰:“陛下飛龍在天,軾以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蟄龍,非不臣而何?”神宗曰:“詩人之詞,安可如此論,彼自詠檜,何預朕事!”時相語塞。章子厚亦從旁解4之,遂薄5其罪。子厚嘗以語6余,且以醜言78時相,曰:“人之害物,無所忌憚,有如是也!”

注釋譯文

注釋

  1. 系:被囚禁。
  2. 罪:懲處。
  3. 舉:列舉。
  4. 解:開解。
  5. 薄:減輕。
  6. 語:告訴。
  7. 醜言:激烈直率的語言。
  8. 詆:痛斥。

譯文

元豐(宋神宗年號)年間,蘇軾被囚禁在朝廷大牢里,宋神宗本來無意追究他的重罪。王圭拜見宋神宗,忽然說蘇軾對陛下有不臣服的心思。宋神宗變了臉色說:“蘇軾就算有罪,但他對我還不至於這樣,你是怎么知道他有不臣之心的?”王圭就列舉了蘇軾的《檜》詩說:“‘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蜇龍知’您是飛龍在天,蘇軾不把您看成知己,卻要尋求地下的蟄龍作為知己,這不是不臣服之心又是什麼呢?”宋神宗說:“這是詩人的詞,怎么能這樣解釋呢!他自己歌詠檜樹,關我什麼事?”時相頓時語塞。章子厚也在旁邊替蘇軾開脫,於是減輕了蘇軾的罪名。章子厚曾對我說過這些,並且用激烈的語言抨擊王圭,說:“小人陷害別人,無所顧忌,竟然有他這樣的!”

創作背景

元豐(1078年-1085年)是宋神宗趙頊的一個年號。宋神宗趙頊是北宋第六代皇帝,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王安石變法,雖以失敗收場但仍維持了近二十年。
《神宗駁誣》中所述及的子瞻蘇軾,其在朝廷當禮部尚書之時,去王安石的書房烏齋去找王,因為不了解明月鳥這種動物,錯改了王詩。王安石回來後,對蘇軾改他的詩極為不滿,就將他貶到合浦。但後人由是立此為“烏台詩案”。但從史實上看,王安石罰蘇東坡,錯改兩句詩不過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實質上主要原因,則是政治上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因此之故,蘇軾先後幾次被貶。《神宗駁誣》是蘇軾被貶入獄後,宋神宗趙頊不願追重罰其罪,進行辯解而發生的一個片段。
《神宗駁誣》是《石林詩話》中的一個篇目。《石林詩話》是宋詩話中一部重要詩話,主要記錄北宋詩壇掌故、軼事,同時也有作者的審美評價。

作品鑑賞

《神宗駁誣》中的時相(即當時的宋朝首相)是王圭,他和自己的門生張澡、舒亶等人利用蘇軾平時所寫的詩句斷章取義,將蘇軾迫害下獄,而文中的章子厚則是變法派的支持者章敦,他和蘇軾是同科進士,後因新黨和舊黨的變法之爭分道揚鑣。宋神宗很欣賞蘇軾的才華,王安石本人和當朝多人為蘇軾求情,故借本文明確反駁時相,對蘇軾從輕發落,貶其為黃州團練副使,以銷結轟動一時的“烏台詩案”。《神宗駁誣》是該史實的重要印證,具有一定的史學價值。
蘇軾身陷烏台詩案蘇軾身陷烏台詩案
《神宗駁誣》文末引用章子厚的話,一是表明同情蘇軾的遭遇,二是痛斥那些想陷害別人而無所顧忌的小人。蘇軾這般因詩文而立案治罪,歷史上稱為文字獄。《神宗駁誣》折射了葉氏沒有比較精當的詩論,透露出詩話由“論詩及事”轉向“論詩及辭”的訊息,其認為“詩語固忌用巧太過,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工妙,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

作者簡介

葉夢得(1077~1148),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聖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後追贈檢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葉夢得葉夢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