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水縱橫

《祝英台近·水縱橫》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上片寫水中青山的倒影,水動則倒影動,用水動山搖來比喻自己身世飄搖。下片寫客主問答。從泉水喧響中提出了怎么動中求靜的問題,但作者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讓客人從佛經天女散花這一故事中去領會。整首詞山動水靜的描述,既有哲理的韻味,又象徵著宦海浮沉,身在其中飄搖不定,寄託了詞人的良多感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祝英台近·水縱橫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
  • 作者辛棄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祝英台近
與客飲瓢泉,客以泉聲喧靜為問。余醉,未及答。或以“蟬噪林逾靜”代對,意甚美矣。翌日為賦此詞以褒之也
水縱橫,山遠近,拄杖占千頃。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度教水動山搖,吾生堪笑,似此個、青山無定
一瓢飲,人問“翁愛飛泉,來尋箇中靜;繞屋聲喧,怎做靜中鏡”?“我眠君且歸休,維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時問。”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 祝英台近:詞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憐薄命”“月底修簫譜”等。正體雙調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仄韻,後段八句四仄韻。
②飲瓢泉:在瓢泉飲酒。
③客以泉聲喧靜為問:客人問泉聲喧鬧還是幽靜?蟬噪林逾靜:梁代詩人王藉《入若耶溪》詩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合成一聯,有以動襯靜之意。
④翌日:第二天。褒:誇讚、表揚。
⑤“水縱橫”三句:拄杖游遍瓢泉地區的山山水水。
⑥“老眼”二句:怕陽光刺眼,只好去看水中青山的倒影。
⑦“度教”三句:水面搖動,山影亦隨之蕩漾,想我的一生不也是如此么。度教:試看。此個:這樣,即下文水中的山影。
⑧一瓢飲:語出《論語·雍也》:“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孔子讚揚顏回安貧樂道的話。一瓢飲,原指一瓢清水,此處借指一瓢酒,即題序之“飲瓢泉”。
⑨“人問”四句:您來瓢泉是為了得到安靜,但是泉水繞屋流淌,聲音喧譁,你又怎么能得到安靜呢?箇中:這裡,其中。
⑩“我眠”句:用陶潛故事:陶潛隱居時,無論誰來相訪,只要有酒,就取出與之共飲。他若先醉,就對客說:“我醉欲眠卿可去。”表現陶潛率真的性格。
⑪“維摩”二句:用維摩講經、天女散花的佛經故事來回答。據《維摩詰經》載:有一天維摩宣講佛經時,仙女向聽講的眾人拋灑天花。花灑到諸菩薩身上都不沾自落,而落到大弟子身上時則沾而不落,這就說明大弟子的凡心未除。維摩:即維摩詰,佛教人物,與釋迦牟尼(俗稱如來佛)同時,善講大乘教義。方丈:寺廟長老及住持說法的地方,因一丈見方,故稱。後即用作對寺院長老及住持的代稱。

白話譯文

在瓢泉飲酒,客人問泉聲是喧鬧還是安靜。我醉了來不及回答。或者能以“蟬噪林逾靜””應對,一片喧鬧的蟬聲,更使山林顯得寂靜。顯得意境更美。第二天特地用這詞來誇獎。
河水縱橫交錯,青山遠近布列,柱杖游遍這重山疊水。老眼怕光,俯視水底看山影。試看水波盪而山影搖,笑自己一生,恰如這山影飄搖無定。
瓢泉飲酒,有人問:“你喜愛飛泉,是想尋得幽靜;而今泉水聲繞屋喧囂,怎么會安靜呢?“我想睡覺了,你也回去休息吧,這個問題,待維摩講經,天女散花時問。”

創作背景

疑紹熙五年(1194)八月,罷福建安撫使,再到期思卜築。這首詞大約作於慶元元年(1195年),帥閩罷歸之後,此時辛棄疾再次罷官閒居於信州帶湖。是年瓢泉新居落成,但尚未遷居。
在作者於瓢泉陳設的宴會上,有一位不曉事的客人問了已經喝醉的主人一個看似難以回答的問題。他說:“您說您因為好靜,所以到瓢泉來尋求安靜,可是這裡泉聲繞屋而響,怎能取靜呢?”一個聰明的客人借前人詩歌代主人答道:“比如一座幽深的山林,有蟬鳴,只能增加深林的靜趣,並不能使這山林熱鬧起來。”作者覺得這個回答妙得很,於是寫下這首抒山水之樂、言動靜之趣的小品詞,送給他作褒獎。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抒發的是山水之樂,動靜之趣。假禪理以言遭際也。上片起句“水縱橫,山遠近,拄杖占千頃”,甚是豪邁,作者將此地的縱橫交錯、遠近橫陳的山水都遊覽遍了,卻用一個“占”字點出,突出了辛棄疾暢遊山水的愉悅之感,雖然在政治上失意,不能得到重用,但是詞人只是用一根手杖,便占據了這千頃之廣的山水,豪氣萬千。 “老眼”等幾句,則是寫詞人從水中看山的倒影的趣事,“羞”字點出了詞人為自己偌大年紀還有如此童心而產生的害羞之感,但是詞人又禁不住這種誘惑,他攪動水面,使青山在水中搖動,可見此時詞人的內心是十分愉悅的。
下片充滿禪機,“一瓢飲”三字短韻,始點出“飲泉”。以下皆譏客問不當之語,下接“人間翁愛飛泉”,四句皆客間之詞,客意翁既愛靜矣,又愛飛泉來尋靜境,泉聲速屋喧,何有靜中之境?是客以萬籟俱息而馬靜,真不知靜境者矣;微風良夜,泠冷嗚泉,人籟滅寂,虛籟生林之境,方是靜境。客既不識靜境,所問非是,乃答以“我眠君且歸休,維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時間”三句,我醉欲眠君且去,今日不必問矣,此一拒卻也。待維摩居士示疾丈室,文殊師利來間病時再問,此二拒卻也。因為問也並不容易,學養不足者不能啟問,釋迦遣文殊師利往問維摩居土之疾,以維摩居士具入學養,惟有文殊師利才能勝此啟問之任。丈室中天女散花,果不著文殊師利之身。稼軒用此典寅,寅譏客不知進退動機之機。
這詞通過細緻的觀察與感受,描寫了動中有靜,從動見靜的山水情趣。詞前的小序引用了梁代詩人王藉的詩句解答了這個問題,它和詞的內容是互相補充、互相生髮的。全文猶如一篇藝術小品,抒發了山水之樂,動靜之趣。

名家點評

明代李濂《集辛稼軒長短句》曰:“百年嘉話,風流足傳。”
明代卓人月《古今詞統》:“《娑羅清話》云:月隨霧走,月竟不移;岸逐舟行,岸終自若。”於此可以悟禪。
清代蔣兆蘭《詞說》:南宋辛稼軒,運深沉之思於雄傑之中,遂以蘇辛並稱。他如龍洲、放翁後村諸公,皆嗣響稼軒,卓卓可傳者也。
近人哲學家、歷史學、文學家吳則虞《辛棄疾詞選集》:此假禪理以言遭際也。起首“水縱橫”三句,寫盡瓢泉之閒適。接以“老眼羞明”二句,醉眼恍惚,從水底看山,山在蕷花荇帶之間,此景已奇絕。緊接以“試教水動山搖”三句,山光既在水中,水動則山搖,山亦飄蕩不定,不覺失笑青山也不能鎮靜而自為搖動;轉悟吾生正如青山之搖動而不能鎮靜。此中意境,應有所寄,恐指屢次落職,出處吾常而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少年時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謚忠敏。今存詞620餘首,多抒發愛國情思之作。其詞風格豪健雄渾,沉鬱頓挫,筆力縱橫,大量使事用典,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謂其“氣魄雄大.意境卻極沉鬱”。其詞集今存兩種版本:四卷本,有汲古閣影宋抄本,《宋名家詞》本等;十二卷本,有元大德三年(1299)廣信書院刊本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