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古城

祁門古城

祁門古城,祁門縣城,今設祁山鎮。秦末,此地為鄱陽湖吳芮部將梅絹的封地,城西五公里處有梅絹城,故有“梅城”之稱。唐永泰元年(765年)置祁門縣,今縣城即為當時縣治所在地。該城位於閶江、金東河交匯處,四周有鳳凰山、眉山、祁山等青山環繞。依山臨水,景色秀麗。建於名萬曆甲辰年(1604年)的文峰塔聳於鳳凰山上,登塔鳥瞰,祁城山光水色盡收眼底。城東平政、仁濟兩座古橋橫跨閶江之上,風格古樸,景色迷人。明清時期有人贊閶水為“接岸桅牆白霧中”,可見當時水運的繁榮。城西隅有金粟庵,四周茂林修竹,溪水環繞,景致清幽,現在已成為居民新區,祁門來時築城,呈圓形,周五里二百四十七步,明初城記。城內因陰陽家旨意布局,“田”字列街,“之”字導水,井布七星,橋入八卦。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築石城,逶拖1060丈,城高2丈,大小城門9座。清鹹豐十年,曾國藩踞城,太平軍七次攻克縣城,城垣破壞。解放後,對城鎮街道進行大規模整修,利用舊城基建閶江路,改建中心北路、南路,成為商業長街,面貌一新。

祁城一直是祁門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代名人輩出。宋代有古僕射汪伯彥、文學家方岳,元有經學家汪克寬,明有醫學家汪機、徐春南,清有大鹽商、藏書家馬曰琯、馬曰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祁門縣城
  • 前身:祁門古城
  • 縣鎮:祁山鎮
  • 建立時間:宋代
  • 地理位置:安徽黃山市
  • 景點景觀:祁門博物館
地理位置,歷史變革,縣名由來,簡要概述,古城現狀,文物古蹟:,金粟庵,祁門縣博物館,閶江雙橋,洪家大屋,偉溪塔,文峰塔,東皋塔,憲伯坊,貞一堂,利濟橋,牯牛降,古戲台,一府六縣,梅鋗遺蹟,湮沒古蹟,古十二景,塔巒高眺,閶門石峽,金粟松濤,雙橋夜月,東山夕照,十王潭影,珠溪曲塢,青蘿線天,甲第樵市,雲藝竹岡,獅峰邃壑,同佛莊嚴,當地特產,祁門紅茶,祁門安茶,祁門瓷土,中和湯,千層鍋,蕨粉圓子,畫眉,祁門香菇,祁門獼猴桃,祁門石耳,文化名人,梅鋗,吳仁歡,汪伯彥,方岳,汪克寬,汪機,徐春甫,馬曰琯 馬曰璐,胡光釗,保護規劃,城市綠地系統,城市景觀風貌,城市舊城改造,歷史文街區,

地理位置

祁門古城,今祁門縣縣城,設祁山鎮。位於縣境中部偏東,閶江、金東河交匯處,東臨閶江(南河),西、北均倚小山,四周有鳳凰山、眉山、祁山等青山環繞,面積2.8平方公里。
秦末,此地為鄱陽令吳芮部將梅鋗的封地,縣西十里建有梅鋗城,故祁城又有“梅城”之稱。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

歷史變革

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梁二縣地。唐永泰元年(765),方清起義,據黟縣赤山鎮(今祁山鎮南)壘石為城,置閶門縣。翌年,吳仁歡助官軍擊敗方清,在其舊壘設祁門縣,以赤山鎮為縣治,至今一直為縣治駐地。宋築城後,習稱為“城”。至鹹豐二年(1852)改名祁山鎮,沿用至今。建國後,初設城關區,1952年仍改為鎮,1958年為大隊,1961年為公社。1964年恢復城關鎮,1983年還名祁山鎮至今。祁山鎮設北街社區、內河街社區、三里街社區、東街社區和西街社區共5個社區,轄56個居民小組。

縣名由來

祁門縣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輿地紀勝》卷20徽州《縣沿革》載:祁門縣“因縣東北有祁山,改為祁門縣。”故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

簡要概述

宋築城,呈圓形,周長五里二百四十七步。城內置4坊,東曰迎仙、南曰朝京、西曰望雲、北曰通黟。後增為6坊。明初,城圮,惟存4門。市形因陰陽家旨意布局,“田”字列街,“之”字導水,井布七星,橋入八卦。嘉靖四十五年(1566),為防倭寇始築石城。石城循石山嶺,跨龍岡,繞朴墅,順溪而上至何家塢與石山會,逶迤1060丈。城高2丈,水城3丈,地城2.2丈,寬視高縮7尺。城門大小9座,東為祈春,西為寶成,南為文昌,北為鐘秀,東偏為上元,西北為阜安,西偏為水門,北折稍東為潤澤,下為迎暉。垣垛1920個。城都廢坊分4隅:北隅、西北隅、西隅、東隅。
清初,城仍舊,城都置4圖。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縣吳嘉善奉旨修改外城263.69丈,內城250.4丈。改侯峰山城於稱錘山岡。乾隆五十三年(1788),城牆東南段被洪水沖圮,知縣謝蘭修復。鹹豐四年(1854),太平軍攻城,西北段皆毀。鹹豐十年,清大臣曾國藩踞縣城,太平軍7次攻克縣城,城垣破壞,惟存東南段。同治七年(1868),洪水陡發,東南城樓堞垛,再次沖圮,僅存石基。
民國初年,除民居錯處多有改造,形勢移易,市容依舊。民國24年(1935),屯景公路竣工,由東向西穿過縣城,闢為馬路街,縣城範圍不斷擴大,城外三里街、秀墩街、外河街均屬縣城範圍。民國36年,祁山鎮轄文府、莊北、中正、新興、桃西、秀墩、三里、鳳華8保。縣城交通不便,每天僅有屯溪至景德鎮來往班車各一輛,貨運還賴以閶江水道為主。吳橋頭、馬家X是主要水運碼頭。城外仁濟街、三里街,城內中心街、左橫街為商業區。儒學前有祁山國小、祁門初級中學。新興路旁江西會館戲台是唯一供外地劇團演出的場所。

古城現狀

1949年4月,縣城解放。經歷年建設,縣城範圍東延伸至五里牌,西至甲子嶺,南自路公橋,北至雙河口。1958年後,拓寬馬路街為新興路,利用舊城基建閶江路,改造南大街為中心北路,辟馬家巷至鳳凰山段為中心南路,改潤澤門至關帝廟段為祁山路。建三眼井居民區,改造內河街。中心、新興路為商業區,有百貨大樓、銀行大樓、閶江飯店、郵電大樓等。1958年縣人民政府遷至學前街。
建國前,縣城只幾家作坊匠鋪。建國後,縣城工業企業有祁門茶廠、火柴廠、茶機廠、建築陶瓷廠、微型電機廠、飲料食品廠等。鎮辦企業有木材加工廠、紙箱廠。
縣城交通方便,皖贛鐵路經縣城東南,可直抵南京、南昌、福州、廈門、合肥。慈張公路橫貫縣境東西。長途班車可直達杭州、安慶、貴池、銅陵等縣市。縣城每天有班車通往各鄉。
城內有完全中學2所、職業中學1所、國小2所、示範幼稚園1所;有省農科院祁門茶葉研究所;有文化館、圖書館、電視差轉台、新華書店、工人文化宮、影劇院、燈光球場等;有縣醫院、縣中醫院、縣蛇傷醫院、鎮衛生院。
城內平政橋、仁濟橋風格古樸,下臨碧溪,波光月影,夜色迷人。“雙橋夜月”是祁城一景,已列入《中國名勝大辭典》。

文物古蹟:

金粟庵

位於祁門縣城西北隅,建於五代吳越鳳曆元年(913),古稱重興寺。宋宣和四年(1122)重建,方岳題匾,外院曰“重興”,內院曰“角庵”。庵中有悟空禪師塔,內藏禪師真身。相傳唐時西峰僧過此,以錫杖擊地,遂為泉,後稱卓錫泉。“文化大革命”中該庵荒廢,1977年修復。
祁門古城

祁門縣博物館

位於祁門縣文峰南路文化中心大樓,建於1986年10月,是一座集庫房、辦公、展廳為一體三層綜合性大樓,建築面積970平方米,屬綜合性歷史博物館,1988年6月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1992年6月28日,祁門縣編委(92)016號“關於成立祁門縣博物館的批覆”正式下達,祁門縣文物定理所也入此辦公。1998年,因工作需要,祁門縣博物館與祁門縣文物管理所合併,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為隸屬縣文化局的副科建制的全民文化事業單位。2006年12月,祁門縣文化中心落成,縣博物館遷入辦公。
祁門古城

閶江雙橋

祁門城東的閶江之上,相距僅250米左右,並立著兩座古橋,上橋叫平政橋,下橋名仁濟橋。閶江雙橋也被人們稱為閶江雙虹,是祁門唯一入選國家文物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詞典》的古蹟,書中描繪道:“風格古樸,質地堅凝。兩橋橫陳江上,宛如雙虹垂地,光采四射。”
祁門古城
據考,雙橋歷史悠久,平政橋至少在南宋末年就有了,當時為梁式結構,後傾圮。明嘉靖29(1550)在舊址上重建為拱式,5孔,長78米,寬7米。民國24年(1935)建設慈張公路時改為公路橋,1974年,兩側增建人行道各1米。仁濟橋於明嘉靖九年(1530)、一說明嘉靖十年(1532)主簿盧默捐俸倡建。為五拱石橋,橋長79.4米,寬各7米。兩端有石級上下。兩橋各有4個橋垛,橋垛上首象航船的船頭,既美觀大方又可有效減緩水流衝擊。其造型、結構、風采基本相似,甚至連做橋的數千塊橋石都象從一個模子裡脫出來似的,猶如一對孿生兄弟。閶江為古代祁門南下經鄱陽湖通向吳楚的主要通道,當年雙橋一帶為縣城碼頭所在,白天舟楫往來,商賈、行人熙熙攘攘,酒肆茶樓旗幡招展。入夜,則月色溶溶,雙橋影影綽綽,倒映河中,波光粼粼,更是別有一番景象。正如同治《祁門縣誌》所說:“東門之外,長橋橫亘,南北相望,石欄人影,倒寫綠波;時乎綺旭初升,夕陽橫照,煙水一泓,雲嵐萬狀;迤邐勝致,復不減宛陵道上也。”“雙橋夜月”為祁門十二景之首,清代何雍有詩讚曰:“戍樓寂歷仰祁東,天外疏雲卷碧空。光耿林端飛一鏡,影環沙際照雙虹。幾家燈火秋山下,接岸桅檣白露中,不惜傾樽歌夜飲,空明如坐水晶宮。”生動描繪這一美景。
由於時代的變遷,現在平政橋經過重修,加以鋼筋水泥結構,成為一座公路橋,舊貌換新顏。仁濟橋仍保持原貌,淡雅素樸,藤蘿雜草爬滿橋身,在巨大的橋垛上,甚至長出了枇杷等樹木,生機勃勃,情趣盎然。走在橋上,那古色古香的造型、斑駁的紫砂石板,無不讓人有時光倒流之感。近年,在下橋不遠處又建了一座公路橋,3橋並峙,更加蔚為壯觀。

洪家大屋

洪家大屋位於祁門縣城東大街敦仁里,現存四組建築,門牌編號分別為敦仁里8號、10號、12號、16號,東鄰右橫街,南鄰敦仁里巷道,西鄰中心路,北鄰譚家大院,主體建築均坐北朝南,建築布局為二進二層式磚木結構,現存建築整體上來看尚屬完好,其平面布局構架,木作磚雕都獨具匠心,立面造型整體性強,為典型的徽派建築。
祁門古城
始建於清中期,為洪姓由擇墅(洪村)遷入時所建,共有大小屋宇數十間,承恩堂居中、後有養心齋,左有承澤堂、思補齋,右有荊奕堂,篤素堂,三世大夫第,前設谷廠和又新書屋(現無存),洪家大屋是一組群體建築,從現狀來看,整體上趨於簡樸,圖案簡潔,符合清初建築特徵,同時也體現了主人的審美情趣。
洪家大屋承澤堂前牆上的太平軍題字,為墨筆直書。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初七日,太平軍劉官芳部前營葉高義軍經休寧繞黟縣攻入祁門,直搗東大街敦仁里洪家大院,並在牆上留下墨書標語。今依稀可辯的有“粵東太平天國前營葉高……”等字。太平軍題字系1956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9月又正式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洪家大屋於2004年11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原省保單位“太平軍題字”合併,名稱“洪家大屋”。
洪家大屋曾是湘軍首腦曾國藩駐紮祁門時之老營所在。祁門地處安徽南端的崇山峻岭之中,險塹天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曾國藩駐紮祁門後,太平軍與清軍在祁門鏖戰長達十年之久,並七次攻入祁門縣城。鹹豐年間,曾國藩多次在這裡召開軍事會議,指揮清剿太平軍的戰鬥,引起了國內學術界的重視。
附:(一畝新築)西廳系後來新建,正屋建成之後多餘材料建設而成,“新築”含有謙虛說法之意。

偉溪塔

位於祁門縣塔下村。建於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為六邊形五層磚塔,平面底層內徑5.66米,高23.1米。塔內中空,每層六面均有券門、佛龕,塔頂用石塊砌成六邊形塔剎。塔層之間有磚檐,間以四層菱角犬牙。塔身內外鑲嵌浮雕佛像磚400餘塊,每塊上各有佛像三尊。一佛居中,方面大耳,面相端正,上體半袒,肌膚豐腴,雙手合十,趺坐蓮台,台下有須彌座。兩側各立佛一尊,形體較小,三佛背後均襯以佛光。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祁門古城

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祁門縣城南鳳凰山上,明萬曆32年(1604),由知縣李希泌倡建。塔體呈六邊形,5層磚石結構,高33.5米,底層直徑7.3米,內有石階盤旋而上,塔頂是鐵制寶葫蘆,塔檐懸有風鈴。登上文峰塔,祁城山光水色,盡收眼底,古人稱為“塔巒高眺”,是梅城十二景之一。清同治間祁門縣學教諭梅雍在《梅城十二景》詩中,有“掌翻二水低浮淥,眼瞥千峰送遠青”之句。塔下山坳中,原有寺院,解放後拆毀。近年,又建起一禪院,重新燃起香火。正所謂“眺檻外風光,好山羅列,帶水瀠洄,此間雞犬無嘩,乘興且登臨,百尺高樓杯在手;論眼前形勝,古塔嶙峋,孤城崎峙,遠望人煙稠密,得閒供嘯傲,一鉤新樣月當頭。”
祁門古城
文峰塔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修葺一新。

東皋塔

位於鳧峰鄉赤橋村東,明嘉靖間(1522——1566)方楷倡建。原為5層,萬曆間(1573——1620)增建為7層。底層面積10平方米,高50米,磚石結構,內有石級盤旋而上,巍峨弘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憲伯坊

位於胥嶺鄉六都村口,高8.8米,寬7.16米,青石結構,為四柱五樓門樓式。正面上額刻“大憲伯”三字,下額刻“四川按察使程昌”,背面上下額分別刻有“縷衣”、“戊辰進士程昌”字樣。此坊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貞一堂

位於渚口村中,建於明初,後毀於兵燹,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十四年落成。宣統二年(1910)復毀於元宵燈火,村人集資重修,新祠成於民國3年。分前、中、後3進,面積978.25平方米,有屋柱108根,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利濟橋

位於歷口,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後被山洪沖圮,曾4次修建,現存的5孔石拱橋為光緒二十四年(1898)用青石砌成,長85米,寬8米,高11米,兩端有石階上下。橋東原建有觀音廟,西有惜字爐,爐體為正方形,上下兩層,底層為焚紙窯爐,爐頂榱椽甍瓦,檐角高挑,鈴鐸叮噹,古色古香,“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71年建古溪公路時,改建公路橋。

牯牛降

位於中國紅茶之鄉安徽省祁門縣境內,距市中心屯溪126公里,距縣城約55公里,總面積達6700多公頃,主峰海拔1728米。這裡不僅保存著結構複雜,功能齊全的自然生態系統,有“綠色自然博物館”之稱,而且自然景觀古樸原始,集“雄、險、奇、幽、奧、野”於一身,“佛光”更是堪稱牯牛降一絕。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牯牛降成為安徽第一個國家級的以森林生態類型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2004年2月又被國土資源部錄入國家地質公園名錄。區內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7%以上,空氣清新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被譽為“綠色自然博物館”“華東地區物種基因庫”的稱號。其中目前對外開放的有四個景區,祁門境內有三個,分別是牯牛降觀音堂景區(4A)、祁門牯牛降九龍景區(3A)、祁門牯牛降歷溪景區。
祁門古城

古戲台

明清時期徽派古建築群,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國發[2006]19號)公布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計11處,其中閃里鎮3處:坑口村“會源堂古戲台”、磻村“敦典堂古戲台”和“嘉會堂古戲台”。新安鄉8處:珠琳村“餘慶堂古戲台”、洪家村“敦化堂古戲台”、上汪村“敘倫堂古戲台”、長灘村“和順堂古戲台”、良禾村“順本堂古戲台”、新安村“新安古戲台”、李坑村“大本堂古戲台”、葉源村“聚福堂古戲台”。祁門古戲台是徽派建築的一朵奇葩,特別是明清以來各時期戲台均有遺存,是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及實物例證。例如:餘慶堂小戲台,位於新安鄉珠林村,建於清同治八年,坐東朝西,戲台面積98.6平方米,看台面積38.12平方米。建築工藝講究,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府六縣

“一府六縣”是古徽州的一種建築形式,它以徽州建制命名,即在一個大院裡,除了一個府廳外,還沒有六個縣廳。所謂府廳,就是正廳,這種正廳建成官廳,上有樓。另有一個花廳,屬縣廳中的一種,是主人讀書和會客的地方。無論府廳還是縣廳,都配有天井通風采光,檐水採用徽州通常的做法,向中間會集,稱做四水歸堂,象徵財通四方,福自天來。 “一府六縣”在一宅之內,每個部分的設計或莊或諧,或幽或明,或麗或拙,或連或分,在靜謐中勾托出動感,把豐富的歷史內涵和鮮明的民俗意識巧妙地交織在一起,儒道思想自然地交融於詩情畫意之中。清同治間進士倪望重宅第,為這種建築形式,它位於渚口,建於清光緒十年,占地1600平方米。整個建築包括1個正廳,7個小廳,2個花廳,自成單元,布局得體。府廳莊嚴肅穆,氣勢宏偉;縣廳小巧玲瓏,起居方便。另有花廳,幽靜典雅,格調別致。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鋗遺蹟

梅鋗城古縣誌一說距城西10里,一說距城西15里,即在今燈塔鄉境內。秦末農民起義,番陽令部將梅鋗領兵助劉邦攻下南陽郡析(今河南省西峽縣)、酈(今河南省南陽西北)二縣,從入函谷關。項羽稱王后,封梅鋗為列侯,領十萬戶。梅鋗封侯後,即在其封地建城,稱梅鋗城,簡稱梅城、梅邑。
梅鋗宅又稱梅列侯宅,在祁山南麓。清《康熙徽州府志》記載:“梅列侯宅,在祁山,唐大曆中,改為龍潭觀。”後傾圮。宋乾德年間(963——968)邑人周繼忠重建,改通元觀,後以朝諱改洞元觀。後來,滅道興佛,改為東嶽廟,明朝正德年間,廟又毀,改廟為祠,成為祭祀理學家朱熹的場所。
梅鋗墓又稱梅列侯墓,在縣城南郊1公里處。根據兩漢列侯墓俗,梅鋗是卒於京師,歸葬於封地祁門。清代《同治祁門縣誌》云:“列候梅鋗墓在邑南二里悟法寺後”。後墓冢逐漸荒廢,悟法寺亦毀。
梅侯舊墅又稱梅別墅,實際上是人們為紀念梅鋗而建造。清代嘉慶年間,祁山的梅鋗宅,早已毀廢,祁門縣城的一批文人儒士,出於對梅鋗的懷念,自願募捐集資另外興建房屋,命名為“梅侯舊墅”。《同治祁門縣誌》:“梅侯舊墅者,即今東山書院新辟之園也”。
經過千年歲月的沖刷,祁門有關梅鋗的古蹟或已無存,或改變了模樣,然而,祁門“梅城”的別稱算是對他一種永久性的懷念。

湮沒古蹟

管公壇在縣西曆山。相傳三國時,魏術士管輅曾學道於此。
張村又稱潤田,在縣西10里(今燈塔鄉張村庇)。隋代,江西饒陽太守張宏棄官逸居古黟赤山鎮(今祁山鎮),唐永泰二年(766)祁門建縣時,以張氏祖基為縣治。張志和廬母墓於鎮西之潤田,並在此守制3年。村內有志和讀書之室,室左有梅一株,稱梅樁書舍。
附:謝璡識時梅歌
寇至人遠避,寇退人復歸。歸來尋舊址,草蕪迷荒基。哀哉住旁梅,清夢常相依。可憐歲寒心,能識存亡機。不欲染塵垢,先枯避時危。古今向太平,枯乾生新枝。主人修廢墜,古梅仍春輝。俗態分榮瘁,梅心無改移。如我耐寒友,頭白不相違。梅花自奇絕,世事與古別。花下獨徘徊,似聽梅花說。不願傍官驛,驛外塵飛多馬跡;幾番驛使自南來,南枝折盡花狼藉。不願在深宮,蛾眉人去壽陽空;繽紛檐下花飛片,不上宮粧入草叢。不願在西湖,舊日逋仙跡已蕪;可惜暗香疏影處,邇來都是給樵蘇。不願近東閣,無人更管花開落,黃昏風雨鎖朱門,和羹人伴歸沙漠。但願開向千岩窟,號虐馮陵任風雪。花香只繞處士廬,花飛不點征人骨。吟翁索笑痴更痴,誰似梅花能識時。始終不渝含酸味,去就長存調鼎資。廣平鐵石筆何在,生死與之深相知。
祁門故址位於赤山鎮西石山塢,原為張志和祖基。唐永泰元年,農民起義軍方清在此建閶門縣,翌年在此改建祁門縣。大曆五年(770),志和之子張衡上奏朝廷,賜還所居舊址,縣治遂移於東(今祁山國小)。
西峰寺在縣西西峰山。相傳唐光化三年(900),五台僧人清素飛錫杖卓立其顛,邑人鄭傳為建卓錫亭、西峰塔和寺院。吳王楊行密賜額“上元寶林禪院”,有屋百餘楹。嘉慶十七年(1812)及道光十四年(1824)重建。後圮,遺有銅鼎、鐵笛、錫杖。今塔基尚存,唐僧清素舍利骨在塔下。
岳飛題壁記在縣西40里東松嶺。南宋紹興元年(1131),岳飛奉旨率軍從江陰出發,去江西波陽討伐李成,途經祁門,夜憩東松庵,題記壁上,同治《祁門縣誌》稱“碑尚存”,今不知所在。
附:岳王東松庵題壁記
余自江陰軍提兵起發,前赴饒郡與張招討會合。崎嶇山路,殆及千里,過祁門西約一舍余,當途有庵一所,問其僧,曰:“東松”,遂邀後軍王團練並幕屬隨喜焉。觀其基址,乃鑿山開地,創立廊廡,三山環聳,勢凌碧落,萬木森郁,密掩煙甍,勝景瀟灑,實為可愛。所恨不能款曲,進程遄速,他日殄滅盜賊,凱旋迴歸,復得至此,即當聊結善緣,以慰庵僧雲。紹興改元,仲春十有四日,河朔岳飛題。
岳王井在五都X墅(今洪村)。南宋紹興元年(1131),岳飛提兵過祁,飲馬於此,後人呼為岳王井。
東山書院位於城東眉山,舊為梅鋗別墅,後為東嶽廟。明正德十六年(1521),徽州知府留志淑檄知縣洪晰改建為東山書院。嘉靖九年(1530)更名環谷書院,嘉靖三十三年改名文公祠,萬曆四十四年(1616)邑人謝心元捐資重建,仍名東山書院。後經歷任知縣迭加修葺和增建,至清同治間已頗具規模,有建築69間,中為風教堂,前為仰聖坊,後有養浩齋文公祠,左有立禮堂、興詩堂、擇善堂、味道堂、喻義堂、立誠堂、懷德堂、尚志堂,右有求仁堂、崇報祠。這些古式建築,重檐赭柱,躍赤流丹,蔚為壯觀。東山書院是半官半民性質的地方教育中心。書院內設董事會,有山長1人,負責全院事務。學長和首士各1人,分理學習和生活事宜,由山長選聘名師任教。入院生童視學力高下,分別學習高中級課程,與課生童常有百餘人。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書院解體,翌年,院址改辦縣立高等國小堂。民國以後,先後傾圮。1972年在書院舊址建城關鎮初級中學,1981年改為縣教師進修學校。1984年,安徽省政協主席張凱帆題寫“東山書院”門額,重建門樓。

古十二景

祁門縣城山環水繞,四季青翠,景色如畫。東有祁山巍然而立,南有文峰塔挺拔鐫秀。閶江宛如一條玉帶,穿城而過,江上有兩座古樸的石拱撟,如雙虹臥波。在縣城周圍,古有“梅城十二景”,清順治間祁門訓導何雍曾為每一景作七律詩一首。這十二景大多已不復存在,但遺址尚存,有幾個景點,如塔巒高眺、閶門石峽、金粟松濤、雙橋夜月、東山夕照、青蘿線天等,現在依然可以欣賞到。現將介紹“梅城十二景”的文段和何雍所作的七律詩一併刊出,供大家欣賞。
祁門古城

塔巒高眺

祁門縣城南鳳凰山,山上有文峰塔,登塔鳥瞰,祁城山光水色盡收眼底。歷代文人騷客在鳳凰山登高攬勝,留下許多詩文詞賦。清順治間任祁門訓導的何雍(嘉定人)有詩讚:
“驀然雲外一聲鈴,
步步梯登入杳冥。
豈與浮屠函舍利,
只因黌序拱文星。
掌翻二水低浮綠,
眼瞥千峰遠送青。
呼吸何緣通帝座,
漫勞搔首問山靈。”

閶門石峽

位於城南13里閶門溪上。這裡兩山對峙如門,流急灘險,閶江從山峽中穿過,故稱閶門。閶江為我縣古時通向外界的主要水道,閶門峽猶如咽喉。峽中怪石叢峙,溪險水急,商船經此,傾覆者十有七八。南宋詩人楊萬里過閶門,詩興勃發,留詩40餘首。何雍有“閶門石峽”詩:
“矛開劍插在中央,
攢壑飛流注一方。
累卵千堆危積石,
轟雷百道走瞿塘。
南東莫向灣頭辨,
雲雨何能峽底藏。
怪道五丁穿鑿手,
世間無復剩洪荒。”

金粟松濤

在城西北三眼井。金粟庵古為重興禪寺,始建於五代鳳曆元年(913),北宋宣和四年(1122)重建。縣人方岳題寫門額,外院曰“重興”,內院曰“覺庵”。後傾圮。明萬曆十八年(1590),僧人真川自燕都來,愛祁門山水清幽,便在內院殘基上結廬建庵,名金粟庵。明代為金粟庵鼎盛期,院庵殿宇,鱗次櫛比,晨鐘暮鼓,香菸繚繞,四周茂林修竹,松濤陣陣,溪水環繞,景致清幽,現已在此建起新的居民區。何雍有“金粟松濤”詩讚昔曰盛況:
“松風竹影蔽山隈,
咫尺塵氛兩地開。
才至覺庵聆說法,
果然金粟現如來。
梵林夜雨鐘聲杳,
芝草游鱗澗底回。
猶記城隅能更上,
老僧空指有高台。”

雙橋夜月

位於城東閶江上,雙橋即平政、仁濟二橋,兩橋相距250米。《中國名勝辭典》讚美閶江雙橋:“風格古樸,質地堅凝,兩橋橫陳江上,宛如雙虹垂地,光彩四射。”何雍有“雙江夜月”詩:
“戍樓寂歷仰祁東,
天外疏雲卷碧空。
光耿林端飛一鏡,
影環沙際照雙虹。
幾家燈火秋山下,
接岸桅檣白露中。
不惜傾樽歌夜飲,
空明如坐水晶宮。”

東山夕照

東山即城東眉山,山間舊有梅鋗別墅,後改為東嶽廟。明正德十六年(1521),改建為東山書院。經歷代修葺,至清同治間已頗具規模,共有各種建築69間。現為教師進修學校。這些古式建築坐東朝西,依山築造,錯落有臻。每當夕陽銜山之際,飛霞散綺,暮靄騰紫,東山書院被點染得光怪陸離,色彩詭譎,宛如仙山瓊閣。何雍詠“東山夕照”詩云:
“紫陽俎豆設山頭,
柱杖頻看爽氣浮。
近對千家懸夜月,
高凌百雉聽更樓。
雙橋左右溪前拱,
兩水朝宗足底流。
更見夕陽生晚翠,
峰峰盡向畫中求。”

十王潭影

在城南鳳凰山腳,原有渡船擺渡。這裡山勢峻峭,林壑幽深,山澗流泉,瀑布飛瀉。唐鹹通二年(861)萬安寺移建於此,宋大中祥符間賜額曰:“悟法”。悟法寺規模宏大,有12院,後遭兵燹傾圮,存十王院。十王院前山泉沖聚成潭,潭水清澈如鏡,十王院倒映其中,風光奇異動人,故稱“十王潭影。”今十王院已不存。何雍詠“十王潭影”詩:
“梵天高閣出林巒,
階下泓然萬壑蟠。
可喜漁罾今掛月,
誰家水戽橫遮灘。
松杉高傍城隅老,
野渡時撐古道寒。
信是江湖長滿地,
鯤鮞亦樂水波寬。”

珠溪曲塢

祁山東麓朱家塢。古時此地田宅煙雲,文人墨客多喜在春風送暖之時,到這裡尋幽訪古。溯溪而上,塢中峰迴路轉,溪流清冽,一路山花爛漫,鳥語聲聲,過三橋,即是珠溪寺。珠溪寺建於唐光化年間(898-900),宋、明兩代又數次修葺,清代毀於兵火。何雍有“珠溪曲塢”詩云:
“闃然十里隔塵囂,
指點招提問野樵。
石裂屏開棲二鳳,
溪回珠合過三橋。
爭夸峻壁巫山近,
漫道香林上笠遙。
花落水流別有異,
那聞山外馬蹄驕。”

青蘿線天

它是青蘿岩和一線天的合稱,在祁山東麓青蘿塢。此處重岩疊嶂,聳立雲天。此處有岩似青蘿,岩下有一石室,高5丈,闊20丈,中可容百人。旁有湧泉,號乳泉,味甘甜。距青蘿岩不遠,峭壁崢嶸,巨岩摩天,中開一線,幫有“一線天”之稱。青蘿塢松蒼柏翠,綠蔭蔽日;岩罅滴水,冬夏不竭;千年古剎青蘿寺,鱗次櫛比,鐘聲悠揚,景色清幽拔俗,是我縣勝景之一。何雍詠 “青蘿線天”詩云:
“群山萬壑擁青蘿,
湛湛雲光望外多。
乘興不嫌投石罅,
言歸疑若爛樵柯。
千僧滴水嗟無已,
一線通天奈若何。
雖設荊扉長靜閉,
二空猶復夜相過。

甲第樵市

位於城西甲第嶺,現已闢為公路。昔日之甲第嶺百木盈谷,林深枝繁,流水淙淙,落英繽紛。山崗之氣氤氳纏繞,甲第古庵隱約其間。這裡既是遊覽避暑勝地,又是砍柴採薪之所。何雍“甲第樵市”詩云:
“矻然雄跨兩山間,
為盡樵歌日往還。
地涌文章連甲第,
人從寒暑越關山。
篁林夾立溪邊秀,
僧戶高開石上閒。
莫道春遊艱謝屐,
望城亦只兩三灣。”

雲藝竹岡

位於城西雲藝庵,此處翠竹修篁,搖曳多姿,雲藝古寺肅謐壯觀。相傳雲藝庵為僧人如義所建,原名曰:“永義”,明代萬曆間知縣李希泌改名。古有小桃園之稱,今已夷為平地。何雍“雲藝竹岡”詩:
“萬山窮處見山門,
靜寂渾如太古存。
已識人奇忘晉魏,
尤夸篁密長兒孫。
迢迢樵路雲中掛,
泱泱溪濤石上翻。
每說滄桑驚世變,
僧寮自有小桃源。”

獅峰邃壑

位於城北隅,北處山勢如獅蹲踞,下有古寺,古剎為獅峰增色。向以風光奇險著稱於世。今已蕩然無存。何雍“獅峰邃壑”詩:
“探奇每約過山墉,
一路樓台送百重。
驚說崎嶇登鳥道,
猛然蹲踞立獅峰。
孝祠樹底風能靜,
孤閣雲來石可封。
遙憶武陵山水窟,
此間已得駐仙蹤。”

同佛莊嚴

位於城西七里橋(今燈塔鄉境內),舊有庵堂,內有銅佛,“同”、“銅”諧音,故更名,今圮。何雍“同佛莊嚴”詩:
“雲間金色影玻璃,
同佛同登路不迷。
綠遍平疇身壑注,
青來夾岸數峰低。
地靈自涌山成閣,
花雨時飄香作泥。
畫虎畫龍真畫骨,
故教雲霧與階齊。”

當地特產

祁門紅茶

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它創製於光緒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主產於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祁門紅茶條索緊秀、金毫顯露,色澤烏黑鮮潤泛灰光,俗稱“寶光”;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藏有蘭花香,滋味醇厚,味中有香,香中帶甜,回味雋永,湯色紅艷,葉底嫩軟紅亮。國際市場把“祁紅”與印度大吉嶺茶、斯里蘭卡烏伐的季節茶,並列為世界公認的三大高香茶。
祁門古城

祁門安茶

一種後發酵的黑茶(安徽唯一的黑茶)。 與紅茶和綠茶的製作方法是不同的。前者首先通過發酵使汁水變紅,後者則先通過殺青使汁水保持清綠。而祁門安茶的製作卻頗特殊,其原料為根據採摘時間不同分出等級,從頭芽、貢尖、毛尖、一級、二級,一般是在清明至穀雨期間採摘製作,製作時連梗帶葉經曬萎凋後,稍加揉捻,製成毛茶,待當年的8月份以後,最好是白露時節,進行蒸曬,夜露等十多道工序,最後壓緊裝在小竹簍內(每小簍裝茶3斤、每大簍裝20小簍),再放入烘櫥內烘乾,使凝結成橢圓形塊狀,即依竹簍容量成型。

祁門瓷土

瓷土是製造瓷器的原料,為祁門特產之一,自古就很有名。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載:“景德鎮從古至今為燒器地,然不產白土,出土婺源、祁門兩山”。清代《續文獻通考》說:“陶土之種類極多,最純粹者,西人稱高嶺土。高嶺土雖多供輸出,用者多來自祁門,祁門南鄉龍風壁,西鄉伊坑,產量均高,即景德鎮所用之上等原料,亦多取於此。”《陶冶圖》中“採石制泥”一節中說:“石產江南徽州祁門縣平里、郭口兩山,距窯廠二百里,開窯取之。”

中和湯

中和湯是道地的祁門名菜,祁門人每逢置辦酒席,都少不了中和湯,而且是上桌的第一道菜。中和原叫作“中河”。中河是發源於祁門流入江西鄱陽縣境的一條河,它的東面一條河從婺源流入,西邊一條河從至德流入。這東河、西河、中河,在鄱陽湖上游匯合,一同注入鄱陽湖。東、西兩河水流渾濁,唯中河清澈見底,並盛產小蝦,其味特別鮮美。

千層鍋

千層鍋是祁門山區的一道美味菜餚。其原料多用農家土菜,一層層碼放進一口大鐵鍋中,大火燴煮得透熟,熱氣騰騰地連鍋端上桌。一般情況下頂上蓋的一層是紅燒肉片,碩大肥實,油而不膩,周圍是排列整齊的肉圓,往下有油炸的豆腐、風乾的野味、鮮嫩的竹筍、多樣的山菜,通常最下端是乾菜拌米粉,油足味厚。吃一層,露一層,每層都不同樣,每層都有自己的風味,既新奇又有味,而且料多份足,既是一道菜,也可當飯吃。

蕨粉圓子

蕨粉是用山蕨根搗碎洗出來的澱粉。山蕨有著與其瘦小的身軀不相稱的盤根錯節的褐黑色的根系,分布在其下面尺把深的泥土層中,富含澱粉。
記得以前鄉村里農民在挖茶棵或是冬閒時都會從山坡地里挖回一捆捆的蕨根,用水洗淨後放在石槽內舂爛成糊狀,然後裝在一隻白布袋中放入一個裝著水的木桶中使勁揉洗,直到袋中成了清渣。這滿桶的漿水沉澱一個晚上,第二天清早上面就成了清水,所有的澱粉全沉澱於桶底。從容地倒掉上面的水,桶底的澱粉細膩灰白,約有三五寸厚,煞是喜人。用菜刀將澱粉一塊塊地鏟下,放入竹匾中曬乾,就是所謂的“蕨粉”了。
做蕨粉圓子也比較考究,先在大鐵鍋里用文火將蕨粉反覆翻炒,讓其乾透成細粉(這樣調做的圓子蒸熟就不會出現生粉子),再將豬肉(肥精適宜)、豆乾(多用五香乾)以及香菇、冬筍、蝦米等配料切成細丁,放入細鹽、味素等作料,倒進炒細的蕨粉中混合均勻,然後加入適量開水,攪調成硬糊狀,再輕搓成一個個圓子(稍大於桌球),放入蒸籠大火蒸製熟透即成。其味鮮軟、柔韌適口,有時再將其下鍋添加蔥蒜等作料,用豬油燴一下,味道更佳。

畫眉

畫眉,祁門縣縣鳥。畫眉是我國著名的籠鳥之一,鳴聲嘹亮,悅耳動聽,能仿效很多鳥類的鳴聲,深受人們喜愛。畫眉又叫金畫眉,鳥綱,雀形目,翁鳥科。它的上體為橄欖色,頭和背部的羽毛帶有滌褐色的軸紋,下體淡棕色,腹部中央灰色,有非常顯眼的白色眼圈和眉紋,“畫眉”的名稱即由此而來。在祁門境內的深山、溪邊、灌叢中到處可見到它的行蹤。有時聚集小群活動,雄鳥好鬥,常驅逐外鳥。

祁門香菇

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的特產。祁門是徽菇主要產地,祁門香菇按品質和外觀可分為花菇、厚菇和平菇,均是徽菇中的上品,在同類產品0類拔萃。徽菇是徽州香菇的簡稱,為我國最負盛名的四大名菇之一,1990年12月全國香菇專業會議確定全國十大名菇,徽菇高居首位。

祁門獼猴桃

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的特產。祁門獼猴桃“祁門9號”其特點是:汁多、皮薄,酸甜可口,風味殊佳。而且是真正來自大自然的綠色食品。獼猴桃,祁門人習慣上稱作楊桃,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來黃山,曾對獼猴桃作過一番研究,說“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

祁門石耳

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的特產。石耳被稱作山蔬第一珍品,其味鮮美可口,在徽菜中,常用石耳煨肉或燉鴿,素為食客稱讚。石耳是祁門特產之一,因其形似耳,並生長在懸崖峭壁陰濕的石縫中而得名。俗稱石衣,又叫石菇、岩耳、石壁花等名,在植物分類學上屬地衣門、石耳科。

文化名人

梅鋗

梅鋗(前209年前後在世),秦末漢初人,曾居番陽東北(今本縣西鄉閃里一帶)。原為番陽令吳芮部將。秦末,刑政苛暴,賦役繁重,民不聊生。秦二世元年(前209),陳勝、吳廣起義,梅鋗隨吳芮起兵回響。秦二世三年,劉邦攻胡陽(今河南唐河縣湖陽鎮),遇梅鋗,鋗與劉合攻析(今河南西峽縣)、酈(今河南南陽西北),二縣降。漢高祖元年(前206)鋗又從項羽入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被項羽封為十萬戶侯。梅鋗封侯後,即在封地建城,稱梅侯城,簡稱梅城(在今城西十里)。祁門建縣後,梅城便成為祁門縣城的別稱。祁城有梅鋗古蹟三處:梅鋗宅,在祁山;梅鋗別墅,在舊東山書院;梅鋗墓,在城南。今皆不存。

吳仁歡

吳仁歡(727——807),字懷忠,一字世達,居古黟赤山鎮。唐寶應元年(762),江南饑荒,民不聊生,歙人方清率饑民起義。永泰元年(765),義軍攻下歙州,據赤山鎮,設閶門縣。仁歡聚本地武裝數千人,攻剿方清義軍。義軍營壘被擊破,戰敗而退。歙州刺史孫公綽上奏其事,朝廷授仁歡為朝散大夫、石州(治所在今山西離石)刺史。
永泰二年(766),方清戰敗犧牲。仁歡以赤山鎮賦役繁難不便,奏請建縣。朝廷詔劃黟縣六鄉和浮梁縣東北,委仁歡建縣。仁歡統籌規劃,“方其街如田字,曲其水如之字,井列七星,橋分八卦,城環百武,門通七鄉”(《吳氏重修宗譜·尤侯建縣右吳公祠碑銘》),以志和祖基為縣治,改鎮為縣,合祁山、閶門二景曰祁門縣。事成,朝廷仍命知石州事,從政二年,以父母年老上表乞回鄉任職,朝廷恩準帶刺史俸知祁門縣事。朝廷同意他帶著刺史的官俸去任祁門縣令,於是吳仁歡就成了祁門建縣後的第一任縣令。仁歡在任9年,百姓安居樂業。後升鄭王府長史,辭不就,隱居縣西武陵。元和二年(807),卒於鄉,終年80歲。
吳仁歡在任上頗注意對百姓的安撫,使百姓在兵荒馬亂、流離失所的長期痛苦生活中得到一些休養生息,他因此逐漸得到祁門百姓的擁戴。9年後,朝廷又升吳仁歡為鄭王府長史,但他自覺年事已高,精力減退,堅決辭位歸田。
據說祁西武陵源,原名松林源,吳仁歡胞兄吳仁政性愛山水,一日游至此地,遇一老叟引入山林,手指山巔一亭說,八仙之一的藍采和曾在此吹笛。吳仁政認為這是仙人指點,又愛這裡山林清幽,遂與吳仁歡攜子來此築廬定居,過著耕讀的隱居生活。
吳仁歡死後,祁門百姓在武陵源建了“吳長史祠”紀念他,後祠遷至縣城。自唐至清,祭祀不斷。

汪伯彥

汪伯彥(1071——1141),字廷俊,居城北晝繡坊。
宋崇寧二年(1103),伯彥登進士第,初任成安縣(今屬河北省)主簿,後多次升遷。靖康元年(1126),欽宗(趙桓)召見,伯彥上《河北邊防十策》,切合帝意,旋授龍圖閣直學士、相州(治所在今河北臨漳縣境)知州。
同年十月,金兵破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十一月,康王趙構充使臣赴金營求和,至磁州(今河北磁縣),金兵數百至城下索要康王,伯彥派兵2000接康王回相州。自此,深得康王信任。不久,康王奉旨開天下兵馬大元帥府,以伯彥為副元帥,並依其意,引兵渡河,由大名經鄆州(治所在今山東鄆縣東)、濟州(治所在今山東茌平西南),抵達南京(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奏升伯彥為集英殿修撰。
十一月,金兵迫近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欽宗下詔:金人通和,康王之兵毋得輕動。副帥宗澤以為,女真狂譎,議和乃欺詐之計,應即速進兵,伯彥予以阻攔。靖康二年正月,金兵攻下京城汴京,擄徽、欽二帝北去,立張邦昌作傀儡皇帝。康王秉承旨意,授伯彥顯謨閣待制,升為元帥、顯謨閣直學士。
同年五月初一,康王在南京(同上)即位(後遷揚州),是為高宗,擢伯彥同知樞密院事,六月升知樞密院事,十二月拜右僕射。其時,伯彥極力反對宗澤、李綱等人的抗金主張,促請高宗南逃。建炎二年(1128),揚州淪陷,伯彥被罷職,居永州(今湖南零陵)。紹興元年(11復職,任池州知州、江東安撫使。四年復被革職,九年,在秦檜等人的支持下,起任宣州(今安徽宣州)知州,後以獻所著《中興日曆》授檢校少傅、保信軍節度使。十年乞休,返里家居。翌年,卒於家,終年71歲。著有《中興日曆》5卷、《春秋大義》10卷、《汪伯彥文集》25卷、續編1卷,又集三傳本末為30卷。

方岳

方岳(1199——1262),字巨山,號秋崖,居城北何家塢。南宋文學家、詩人。
方岳自幼聰敏,7歲能詩,人稱“神童”,年長入徽州府學。紹定五年(1232)應漕試及別試,皆獲第一。廷試時,因觸犯左丞相史彌遠,被抑置第七,授南康軍(治所在今江西星子縣)教授。母死,守制3年,調任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縣)教授,又調淮南東路(治所在今江蘇揚州市)任安撫司乾官。其時,高郵軍(治所在今江蘇高郵縣)兵卒內訌,奉命查治,戮首惡數人,一城秩序井然。任職期滿,升禮、兵部架閣,添差淮東制置司乾官。父死,回祁服喪。這以前,因代淮東制置使趙葵書寫文稿,指責史嵩之在鄂州時力主向蒙古貴族軍求和,觸史嵩之。史嵩之任右丞相後,唆使言官彈劾,岳被罷官歸里,閒居4年。范鐘出任左丞相,以禮、兵部架閣召回,改太學正兼景獻府教授。淳祐六年(1246),升宗學博士,七年授秘書郎。趙葵任左丞相兼樞密使後,召為行府參議官。不久,改任南康軍知軍。其時,鄂帥賈似道為湖廣總領。一日,總領所船隊經鄱陽湖,獨居閘口,勒索民財,民船不得進入,閘外波浪滔天,民船傾覆,船民多被溺死。岳聞訊,激憤已極,令擒押綱兵卒數人,施以杖刑。賈似道聞之,來文詰責,說方岳“不成體統”。岳回文斥責:“湖廣總領所豈可於江東郡尋體統?”大書數百語,有曰:“豈不知天地間有一方岳!”賈似道惱羞成怒,上章彈劾,朝廷調岳任邵武軍(治所在今福建邵武縣)知軍。未到邵武,峒丁聚眾起事。岳令人持檄文前去安撫,峒丁聞岳威名,齊聚車前迎輦而散。邵武軍教授廖復之,與峒丁殺人劫貨,為一郡之患。岳乞奏嚴懲,而廖多資,先為計,奏格不下,岳掛冠而去。朝廷調知饒州(今江西波陽),旋改寧國軍(治所在今宣州),岳均不赴任,而返里家居。後歙人程元鳳任右丞相,起知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復因冒犯丁大全被劾罷歸。賈似道任丞相,召岳出知撫州(治所在今撫州市西),又暗令言官彈劾,岳拒不應命。景定三年(1262),岳病疽卒於家,終年64歲。
方岳氣貌清古,聲如鐘,性剛正,所居堂宇自命為“歸來館”、“荷嘉塢”、“繭窩”。著有《宗維訓錄》10卷、《重修南北史》117卷,今皆不傳。惟《秋崖小稿》83卷行世。岳詩與劉克莊齊名,頗受楊萬里、范成大影響。詩文四六,不用古律,以意為之,語或天出。亦能作詞,風格近於蘇(東坡)辛(棄疾),吐語清曠,不避俚俗。

汪克寬

汪克寬(1304——1372),字德輔,一字仲裕,元末明初人。居城南桃墅,所居有山谷環繞,別號環谷,學者稱環谷先生。
克寬自幼資質聰穎,6歲時,日記數百言,能作駢偶。11歲時,讀四書能自定句讀,晝夜揣摩,深得其中精義。延祐四年(1317)秋,鄉里傳錄鄉試題目,克寬不經師授,操筆成篇。至治元年(1321)隨父應新赴浮梁,從吳仲迂學於州學,刻苦攻讀,自是學業益進。吳仲迂論學強調讀書明理,重於恭行踐履。克寬深得其旨,主張治學要重實踐,身體力行,為文不求浮靡。
泰定三年(1326)秋,克寬應江浙鄉試,中舉人,翌年春會試,論《春秋》與主考不合,又兼對策切直,被黜而歸。自此,篤志於經學,以著述自娛,教授於宣、歙二州,從學者眾。
明洪武元年(1368)秋,朝廷下詔求賢,廷臣舉薦,克寬辭不就。二年春,朝廷聘其協助宋濂編修《元史》。克寬時已66歲高齡,仍欣然任聘。八月書成,授以官職,克寬以年老有病,力辭不受。又留修《大明集禮》,克寬獻所錄《周禮類要》一書以供纂輯,乃告歸。朝廷設宴禮部,賜白金、彩緞,用車馬送歸。
克寬著作甚豐,所著有《經禮補逸》9卷、《易經程朱傳義音考》、《詩經集傳音義會通》30卷、《春秋胡傳附錄纂疏》30卷、《春秋作義要訣》1卷、《通鑑綱目凡例考異》、《春秋諸傳提要》、《周禮類要》、《六書本義》、《左傳分紀》,又有《環谷集》8卷。大學士程敏政贊克寬:“六經皆有說,而春秋獨盛;平生皆可師,而出處尤正。其道足以覺人,其功足以衛聖。”宋濂亦尊克寬為“理學名賢”。克寬詩文自成一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文皆持論謹嚴,敷詞明達,無支離迂怪之習”;其詩“造語新警,乃頗近溫庭筠、李賀之格”。
洪武五年十一月十二日,克寬病逝於家,享年69歲,墓葬縣東盛村。

汪機

汪機(1463——1539),字省三,號石山居士,居城內朴墅。明代傑出醫家,新安醫學奠基人之一。
汪機生於世醫家庭,祖父汪輪,父汪渭,均以醫為業。機少時勤攻經史,後因母患嘔吐頭痛,雖經其父悉心治療,仍未痊癒,遂棄儒學醫。機“肆力諸家經典”,“融會於一”(《石山醫案·石山居士傳》),醫術日精,治癒母病之後,求醫者接踵而至,名噪遐邇。
汪機一生“究心醫學,凡歧黃倉扁諸書,靡不探討”(《中國醫藥大辭典》),直至年逾古稀,仍刻意精研,握管不輟。花甲之年,得知歙縣石門翰林學士朱升,在南京抄有《脈訣刊誤》一書,但“視為秘典,不輕以示人”,“遂備重資,往返數百里,往拜其門,手錄以歸”(《脈訣刊誤集解·自序》),進行補訂,並撰《驕世惑脈論》一文,附後刊刻,傳之於世。汪機著述甚富,所著有《運氣易覽》3卷、《醫學原理》13卷、《續素問鈔》及《補遺》9卷,《針灸問對》4卷、《傷寒選錄》8卷、《脈訣刊誤集解》及《附錄》3卷、《推求師意》2卷,《外科理例》及《附方》8卷、《痘治理辨》及《附方》2卷、《本草會編》20卷、《醫讀》7卷、《內經補註》1卷、《石山醫案》及附錄4卷(陳桷編纂)。其醫案被後人收入《名醫類案》、《續名醫類案》、《宋元明清名醫類案》諸書。學術上上溯《靈》、《素》,下及金元各家,不拘一格,在闡發中醫基礎理論方面有獨到見解。其關於“新感溫病”一說,補前人之所未備,為後世醫家所公認。
汪機注重醫德,病人隨請隨就,認為“不可輕視人之生死”,對病人應“竭力治之,至忘寢食”(《石山醫案·石山居士傳》)。嘉靖年間(1522——1566)瘟疫流行,一城之內,死亡相繼,哭聲載道。汪機傾囊購藥,免費施治,救人不可勝計。他生活簡樸,布衣蔬食,甘守窮廬,不求聞達,受到百姓敬仰。

徐春甫

徐春甫(1520——1596),字汝元,號東皋,又號思敏、思鶴,居城東,明代傑出的新安醫家。
春甫幼時學儒,因多病,改向邑名醫汪宦學醫。他博覽醫書,精通內、婦、兒科,治病奇中,被授為太醫院官,移居北京,求醫者眾,醫名漸重。
春甫治學嚴謹,以為“學問始於誠意”,要有“純一不二”的精神,要誠且恆,“唯恆則精,精則神”。讀書必細心揣摩其理,一診一視,一方一藥,均窮其要領,而後才用。主張良醫須兼通針灸與藥物,用藥不可拘泥古方,反對醫界中那種“始無見理之明,終無應變之巧務”,“惟執方以待病,不診候以裁方”的刻舟求劍作風,隆慶二年(1568),春甫集海內名醫46人,在北京成立世界醫學史上第一個民間醫學團體——一體堂宅仁醫會。其宗旨是:窮探《內經》、“四子”(張、劉、李、朱)之奧,切磋醫技,“取善輔仁”。
春甫一生精勤篤學,學問賅博,著作甚豐。日本出版的《中國醫籍考》載其著作有:《內經要旨》2卷、《古今醫統大全》100卷、《婦科心鏡》3卷、《螽斯廣育》1卷、《幼幼匯集》3卷、《痘診泄秘》1卷、《醫學入門捷徑六書》6卷、《醫學未然金鑒》。《古今醫統大全》185萬字,是我國最早問世的十大醫學全書之一,在國內外均有影響,至今對臨床套用和理論研究仍有較高參考價值。

馬曰琯 馬曰璐

馬曰琯(1687——1755),字秋玉,一字嶰谷。馬曰璐,曰琯弟,字佩兮,一字半槎。城裡人,僑居揚州,經營鹽業,為當地徽商巨富之一,人稱“揚州二馬”。曰琯由附生援例候選主事,著有《沙河逸老集》、《嶰谷詞》。曰璐由貢生援例候選知州,乾隆元年(1736)中博學宏詞科,著有《南齋集》。
馬氏兄弟慷慨好義,捐資開揚州溝渠,築漁亭孔道,設義渡,造救生船,名聞四方。雍正年間,在揚州築小玲瓏山館,廣結四方名士。每逢中秋、元宵等佳節,即在館內舉行詩會。全祖望寓玲瓏山館時,得惡疾,馬氏以千金延醫診治。厲鶚、鄭板橋等均為馬氏寵客。曰琯兄弟好古博雅,考校文藝,酷嗜典籍,家設刻印工場,以千金刻朱彝尊《經義考》,校刊《許氏說文》、《玉篇》、《廣韻》、《字鑒》等書,時稱“馬版書”。家有叢書樓,藏書甲大江南北。乾隆三十八年,北京四庫館開辦,曰琯子裕進藏書776種。高宗弘曆欽賜《古今圖書集成》1部、《平定伊犁金川詩圖》1幅,並親題《鶡冠子》以贈。

胡光釗

胡光釗(1893——1985),字樵碧,居城裡。光緒三十一年(1905)至宣統三年(1911),先後就讀於祁門縣立高等國小堂、蕪湖徽州公學、安慶安徽實業學校,畢業後隨父家居。民國期間,歷任縣圖書館館長、第一區區長、縣立女子國小校長、省通志館採訪、國民黨政府陸軍五十七師師部秘書、陸軍戰車防禦炮教導總隊部秘書、縣誌編修委員會主任、縣文獻委員會主任、中學教師等職。民國25年4月,在任五十七師師部秘書時,加入國民黨特別黨部,民國32年6月,任本縣黨部計畫委員兼一區五分部書記。建國以後,被選為一至六屆縣人委會委員和常務委員,任縣政協第一、二屆委員,皖南文物收集委員會祁門支會副主任、安徽省文史館館員。
光釗熱心地方公益事業和文化教育事業,民國期間,曾發起請撤厘金分卡和減免徵糧運動,對縣圖書館和私立祁閶初級中學的籌建均盡過心力。尤其關心地方文獻,為蒐集整理鄉先達遺著備盡心力。民國31年,主持編修《祁門縣誌》,因人力物力所限,僅編印《祁門藝文考》、《祁門氏族考》兩個分冊。續編有《祁詩合選》,惜已散佚,另編有《鳳凰山志略》,所著有《溪上吟稿》4卷、《光明齋吟稿》1卷,《待園存稿》2卷。

保護規劃

城市綠地系統

規劃將形成“一軸、三帶、七心”的城市綠地系統,以北外環為景觀綠軸,形成縣城北部過境景觀長廊;沿陳坦河、閶江和金東河建設濱水綠帶,加強城區外圍生態綠地建設;規劃在現有基礎上規劃七處綠心,形成“城中有山,山中有景,山景映城”的空間綠化結構,創造出山、水、城相互輝映,軸、帶、片三位一體的綠化景觀系統。建立綜合公園有七個七里橋公園、茶山公園、鳳凰山公園、宋家山公園、祁山公園、筆架山公園、青羅寺公園、帶狀公園、沿河帶狀公園、沿路帶狀公園

城市景觀風貌

充分利用城市中遺留的歷史文化脈絡,發揚城市目前的傳統文化特色,規劃建設現代化特色新區,根據區域不同的景觀特色,將縣城分為七類景觀風貌區:
1、老城區景觀風貌區:主要集中在祁門縣老城區,規劃重點為保持城市文脈,培育城市特色商貿、展示城市文化景觀。
2、祁紅居住景觀風貌區:城南居住景觀風貌區及燈塔居住景觀風貌區:結合房地產開發,強調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居住建築設計應注重立面細部尺度,居住區內的環境應營造安靜親切的休閒氛圍,增加活動交往空間,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3、政務綜合服務景觀風貌區:以行政辦公建築為主,規劃要求通過精心的城市設計,在協調的前提下,注重建築造型,適當提高建築的高度和體量,豐富街道天際輪廓線,使該區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
結合政務新區的建設集中布置文化、教育、科研、娛樂設施。規劃以文化設施為主,結合綠地廣場布置雕塑、小品,體現城市文化氣息。
4、西街綜合服務景觀風貌區、金東綜合景觀風貌區:以居住區開發為主,結合宋家山公園與筆架山公園,突出體現縣城“城中有山,山中有景,山景映城”的景觀特色。
5、高鐵站景觀風貌區:由於高鐵站的建設開發使周邊生態系統受到破壞,規劃強調保護高鐵站附近山體、植被、環境,控制周邊的開發建設,減少不必要的破壞,形成現代建築與生態環境和諧的特色景觀區。
6、綜合配套服務景觀風貌區:位於政務新區商業中心區域,規劃形成城市公共商貿集散活動集中的地方,要求建成不同風格特色的景觀。主要以大空間,大體量建築,配合廣場小品綠化布置,使之具有濃郁的現代商貿氣氛。
7、城東工業園景觀風貌區、華揚工業物流景觀風貌區:在規劃的引導建設下,形成整潔、舒適的城市環境,改善投資環境。工業建築應具有現代風格,立面處理應有韻律感,體現現代工業建築高科技、結構性強等特點。

城市舊城改造

1、提高和完善城市舊城的商業中心區功能
舊城改造實質意義上的舊城更新,通過舊城改造進一步發揮城市中心功能的作用。重點發展第三產業,搬遷舊城區內工廠。改造傳統商業街道,使商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消除消防安全隱患,按規範要求修建停車場地。
2、提高居住環境質量
通過十幾年的舊城改造,舊城區大部分的低層民房已拆除,但新建住宅區環境質量較差,必須進行環境整治。按照社區規模理順居區道路系統;按照1:1.24H日照間距係數要求,整改住宅,採用部分拆除、降層和改變使用性質等手段,基本滿足用戶的日照要求;見縫插綠,使居區的綠地率達到20%以上;同時提高物業管理水平。
3、改善舊城交通狀況
拓寬改造舊城道路,提高機動車通行效率,建立步行系統,實行人車分流,改善舊城的交通環境。
4、完善城市基礎設施
電力、電訊、有線電視等管線逐步下地,對原有的排水、給水、燃氣等管道進行綜合改造,提高基礎設施的整體水平。
5、新區建設與舊城改造相結合
祁門城市建設應採用“疏解舊城,建設新區”的指導方針,積極擴張城市規模,加快和促進新區的建設及發展,疏導舊城區人口,遏制舊城無序的改造,促使舊城持續性有機更新。
6、保持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
舊城風貌區主要反映城市形態的歷史演變,合理保護就是發展,在舊城更新中要保護好文物,保持城市舊有的格局,整治歷史街區。舊城區應控制建設高層建築,延續城市建築文脈,保持城市傳統景觀特色。

歷史文街區

規劃內容
近日,祁門縣東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正式出爐,將重點對包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洪家大屋在內的4幢文保單位實施保護提升,對現存的65幢歷史建築進行修繕改造。
該規劃以中國徽商十大家、鄱陽湖源頭最老的街、閶江源頭第一街等為形象定位,著力打造東街十大屋品牌,形成“兩核、四軸、多片區”的總體空間結構,預計總投資9400萬元,其中核心保護區2.66公頃,建設控制地帶8.81公頃。
此規劃方案要進一步加強現狀分析研究,升入挖掘東街街區(洪家大屋)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強化單體建築整治(洪家大屋、王家大屋)和重點地段(街區出入口)的設計內容,重點做好整個街區的環境整治
規劃建議
一是要加強與祁門縣城總體規劃及相關規劃相銜接,合理劃定整個街區保護範圍及保護層次,明確保護原則、保護措施和街區定位。二是要加強歷史街區風貌、街巷空間肌理和文保單位的保護,結合街巷格局和文保單位的保護範圍和要求,分片區分區域的劃定保護單元,明確單元內的控制要求,合理確定劃定單元內建築的分類等級和整治措施,保證街區歷史風貌的完整性和居民生活的延續性。三是要按照國家有關規範要求,補充完善部分規劃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