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禮儀

社會禮儀

在人類文明史上,禮儀文化源遠流長,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禮儀文化的發展是社會文明進程的一個重要標誌。在現代社會,隨著國際經濟、文化和社會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對公民的文明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禮儀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別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對禮儀文化建設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禮儀
  • 外文名:social etiquette
  • 地位:社會文明進程的一個重要標誌
  • 目的: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基本概念,禮儀本質,規範要求,禮儀重點,禮儀教育,禮儀由來,

基本概念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五大分支。
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還體現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準、個人學識、修養和價值。人們越發意識到禮儀在生活、工作和生意場上的重要作用;禮儀已經成為提高個人素質和單位形象的必要條件;意識到禮儀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人際關係潤滑劑、是現代競爭的附加值

禮儀本質

所謂禮儀,是指人們在進行社會交往中相互交流情感信息時所藉助的某種原則和方法的綜合,它與一定的社會風俗、習慣相聯繫,反映著社會文明風尚的程度,既具有一種穩定社會秩序、協調人際關係的功能,又是人們表達情感的慣用形式。它源承於中國幾千年的“和”文化思想。“和”作為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一種基本狀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我國形成了繁多的儀式和在日常生活中區別尊卑等級、協調人際關係的禮節規則,有了內容比較完備的禮儀體系。透視這浩翰的禮儀體系,無論是做人之道、從業之道、治國之道,還是日常行為的規範、人際關係的協調、社會秩序的穩定,都包含著最為關鍵的要素,即“和諧”。
禮儀文化使人類的社會交往在一定規範內進行,使社會關係更趨和諧。無論是從巨觀還是微觀方面來看,禮儀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對於社會的和諧發展以及個體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無論是從禮儀文化的本質還是從其發揮的功能來看,以“和”為中心的禮儀文化建設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並構成和諧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新的形勢與社會背景下,禮儀文化建設既要汲取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同時也要尋求創新性的發展。

規範要求

律己
禮儀規範由對待個人的要求和對待他人的做法兩大部分構成。對待個人的要求,是禮儀的基礎和出發點。學習、套用禮儀,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檢點。
敬人
在禮儀中,有關對待他人的做法,比對待個人的要求更重要,這一部分實際上就是禮儀的重點和核心。而對待他人的諸多做法中最要緊的一條,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處處不可失敬於人,不可傷害他人的尊嚴,更不能侮辱對方的人格。掌握了這一點,就等於掌握了禮儀的靈魂。
寬容
要求人們在交際活動中運用禮儀時,既要嚴於律己,更要寬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體諒他人,多理解他人,千萬不要求全責備斤斤計較,過分苛求,咄咄逼人
平等
在禮儀的核心點,即尊重交往對象、以禮相待這一點上,對任何交往對象都必須一視同仁,給予同等程度的禮遇。不允許因為交往對象彼此之間在年齡、性別、種族、文化、身份、財富以及關係的親疏遠近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厚此薄彼,給予不同待遇。但可以根據不同的交往對象,採取不同的具體方法。
真誠
在人際交往中運用禮儀時,務必誠實無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如此,自己在運用禮儀時所表現出來的對交往對象的尊敬與友好,才會更好地被對方理解並接受。
適度
這要求在套用禮儀時,為了保證取得成效,必須注意技巧及其規範,特別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認真得體。
從俗
由於國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須堅持入鄉隨俗,與絕大多數人的習慣做法保持一致。不可以目中無人、自以為是。

禮儀重點

第一
“德”是禮的靈魂。社會的安定與和諧,要依靠道德來維繫。禮的種種規範,之所以值得我們去遵行,是因為它符合於道德的要求,《左傳》說:“禮者,理也。”學禮首先要立德,讓德在內心紮根,並且時時加以培植。《禮記》把“德輝動於內,禮發諸外”作為禮儀教育的最高境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因為他有“德輝動於內”,“德”字在他內心閃耀著光輝;所以當“禮發諸外”時,他的言談舉止就能“從心所欲,不逾矩”。
第二
“敬”是禮的核心。《禮記?曲禮》開篇就說“毋不敬”,鄭玄說“禮以敬為主”,朱熹認為“毋不敬”是全篇的綱領。我們要求學生:心中要有一個大寫的“敬”字,樹立嚴肅恭敬的人生態度,把“敬”字擴大到敬己、敬人、敬業等各個方面。我們還注意將禮與弱勢群體社會問題相聯繫。《禮記》說:“禮者,自卑而敬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即便是挑著擔子做小買賣的“負販者”,同樣有做人的尊嚴,他們依靠自己的辛勞來生活,理應得到社會的尊重。為此,我們要求學生對學校的保全、勤雜工等都要有尊重之心,不要因為他們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以從事簡單而繁重的工作為生而鄙視他們,他們的工作同樣是文明社會所不可缺少的。

禮儀教育

中國是“禮儀之邦”,重視禮儀教育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禮儀是有關社會交往的行為規範與準則,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通過禮儀教育,引導公民自覺遵守當代道德規範和禮儀形式,不斷提升公民素質,以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總體而言,公民禮儀素質教育需要從不同層面、不同渠道來進行,通過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共同推進。 親職教育是禮儀文化的啟蒙階段,我國歷代思想家、教育家都極為重視,將禮儀教育視為少年兒童的必修功課。孔子就曾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不學禮,無以立”。朱熹曾在《童蒙須知》中從禮服冠履、言行步趨、灑掃涓潔、寫字讀書等方面對兒童禮儀作出過嚴格規定,明代王陽明也將學習禮儀列為兒童每日的必修課程。雖然當代對於青少年兒童的禮儀教化已不及古代社會繁瑣和嚴格,但禮儀教育仍然是家庭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並滲透入生活能力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之中。親職教育是人生禮儀文化教育的重要階段之一,推進公民道德教育,要求從兒童啟蒙階段抓起,將禮儀內化為個人素質的一部分。
學校教育是禮儀文化教育的規範化階段,也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過程之一,培養符合社會規範的個體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不僅要在學前階段和中國小階段注重禮儀教育,同時也應將其列為大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禮儀文化教育不僅是大學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從其適用性來看,各種各樣專業化的禮儀文化,如商務禮儀、公關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套用性課程的開設,也為其今後步入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助於全面提升大學生修養和素質。
社會教育是禮儀文化教育的深化與踐行階段,可以通過政府、大眾傳媒、單位以及社區予以引導推進。政府在禮儀文化的傳播普及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政策措施的出台將為禮儀文化提供正確的導向,地方政府應加強引導,將禮儀教育列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
此外,大眾傳媒作為現代社會最為重要的社會化單位,在宣傳禮儀文明、建立良好風氣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過電視、報紙、網路等媒體刊發或播出有關禮儀教育的公益廣告及節目,使禮儀文化滲透到日常生活的細節之中;單位和社區是進行禮儀教育的基本單位,可以組織職工或居民進行禮儀文化的學習,以及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和評比活動,將禮儀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禮儀由來

禮儀作為人際交往的重要的行為規範,它不是隨意憑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無的。了解禮儀的起源,有利於認識禮儀的本質,自覺地按照禮儀規範的要求進行社交活動。對於禮儀的起源,研究者們有各種的觀點,可大致歸納為以下幾種:
有一種觀點認為,禮儀起源於祭祀。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禮”字的解釋是這樣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意思是實踐約定的事情,用來給神靈看,以求得賜福。“禮”字是會意字,“示”指神從中可以分析出,“禮”字與古代祭祀神靈的儀式有關。古時祭祀活動不是隨意地進行的,它是嚴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式,一定的方式進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指出:“禮之起,起於祀神,其後擴展而為人,更其後而為吉、凶、軍、賓、嘉等多種儀制。”這裡講到了禮儀的起源,以及禮儀的發展過程。
有一種觀點認為,禮儀起源於法庭的規定。在西方,“禮儀”一詞源於法語的“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證”。古代法國為了保證法庭中活動的秩序,將印有法庭紀律的通告證發給進入法庭的每個人,作為遵守的規矩和行為準則。後來“Etiquette”一詞進入英文,演變為“禮儀”的含義,成為人們交往中應遵循的規矩和準則。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禮儀起源於風俗習慣。人是不能離開社會和群體的,人與人在長期的交往活動中,漸漸地產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久而久之這些習慣成為了人與人交際的規範,當這些交往習慣以文字的形式被記錄並同時被人們自覺地遵守後,就逐漸成為了人們交際交往固定的禮儀。遵守禮儀,不僅使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變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時也能使人與人在交往中更具有親和力。1922年《西方禮儀集萃》一書問世,開篇中這樣寫道:“表面上禮儀有無數的清規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於使世界成為一個充滿生活樂趣的地方,使人變得和易近人。”
從禮儀的起源可以看出,禮儀是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為了維護一種穩定的秩序,為了保持一種交際的和諧而應運產生的。一直到今天,禮儀依然體現著這種本質特點與獨特的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