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對象管理

社會保障對象管理是指對社會保障直接服務的公民或者人口群體的管理,其本質就是服務。

社會保障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保護社會保障對象的合法權益,並為之提供完善的社會服務。因此,社會保障對象管理的過程實際上是對社會保障對象提供一系列必要服務的過程。這種服務不僅包括物質的提供,還包括日常生活的照料、健康方面的服務以及社會生活的提供等。一般而言,對在職的社會保障對象的管理大多依託其所在單位進行,而對其他社會保障對象,則需要進行社會化管理。主要包括退休人員、鰥寡孤獨以及喪失勞動能力者、失業者、殘疾人等。

對社會保障對象的管理工作包括:社會保障對象的登記、審查;保障金的發放;喪失勞動能力的醫務鑑定;勞動技能的培訓和職業介紹;無生活自理能力人員的家務助理或院舍轉介等。[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保障對象管理
  • 特徵:特定性、滾動性、社會化等
  • 意義:有利於做到以人為本
  • 內容:社會保障對象的登記、審查等
社會保障對象管理的特徵,社會保障對象管理的意義,

社會保障對象管理的特徵

在現代社會,針對社會保障對象的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1)特定性。每個對象都有自身的特點,通過這種特點,可找到相應的對象。在這些對象的整個受保期中,它的標識應比較穩定,不同的對象不能有相同的標識。如養老保險是以保障因為年齡增長離開勞動崗位為其共同特徵,低保對象是因為收入水平處於社會認可的標準線以下的人。
(2)滾動性。即對各種社會保障對象實施有效的分類管理,如社會優撫對象是不斷變化的,存在著有增有減的情況;低保的基本管理辦法也是動態管理,動態管理工作開展得如何,對城鄉低保能否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關係到低保制度在民眾中的形象和影響問題。
(3)社會化。針對社會保障對象各種服務組織的建立需要民政、勞動與社會保障、衛生等多個部門協調行動,才能真正成為政府進一步加強對社會保障對象管理與服務的有效平台。如社會化管理的運用,可以使參加公益勞動的對象被嚴格限制為有勞動能力者,從而杜絕了侵犯老人和未成年人正當權益的可能性。
(4)信息化。社會保障對象管理工作任務繁重,必須藉助高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即要建立依託統一的國家管理數位化信息平台,以省市運行為主體,運用單元格線管理方法和部件管理方法,利用信息採集器採集格線內的部件和事件信息,通過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務派遣、任務處理、處理反饋、核實結案和綜合評價七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活動。

社會保障對象管理的意義

規範和加強社會保障管理,不僅具有重要的社會和政治意義,而且在當前擴大需求、啟動經濟成長、實施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之時,更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
(1)有利於從我國國情出發建立和發揮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作為社會保障管理對象的全體社會成員是各項改革工作的連線點和交匯點,各種社會政策必然觸及深層次問題和矛盾,觸及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和利益格局的調整。因此,我們必須立足於我國實際,認識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面臨的實際問題與矛盾,認識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的特點,學習借鑑國外社會保障對象管理的有益經驗。
(2)有利於做到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強調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協調重大利益關係上,放到社會再分配上,放到著力解決社會公平上。
(3)有利於完善相關保障機制,轉變政府職能,合理設定行政機構,理順中央與地方關係,建立起一套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衡量社會保障效益的政績考核標準和執法責任制等制度,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4)有利於提高政府社會保障能力。從一定意義上說,今天經濟全球化既是各國產業和生產力的競爭,也是各國政府提供制度、環境、公共產品和服務等行政能力的競爭。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也對政府履行對公民的社會保障職能,提出了新的挑戰。所以,適應行政管理社會化的發展趨勢,也迫切需要改革社會保障的管理體制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