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鑑定

礦物鑑定

礦物鑑定是指根據礦物的外形、礦物的光學性質、礦物的力學性質等來通過肉眼或儀器對礦物進行甄別。一般鑑定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地質工作者根據礦物的外形和物理性質進行肉眼鑑定;第二步是在室內運用一定的儀器和藥品進行分析和鑑定。有偏光顯微鏡鑑定法、化學分析法、X射線分析法、差熱分析法等等。 不同的礦物,外表特徵和物理性質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對礦物進行肉眼鑑定。介紹了礦物鑑別的肉眼方法與儀器識別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礦物鑑定
  • 外文名:Mineral identification
  • 稱為:結晶習性(簡稱晶習)
  • 例子:如石英晶體呈柱狀
  • 領域:能源
  • 學科:礦業工程
形態,單體形態,合體形態,物理性質,光學性質,力學性質,礦物鑑定方法,識別,儀器分析套用,

形態

單體形態

礦物單體在一定外界條件下,總是趨向於形成特定的晶體和形態特徵,稱為結晶習性(簡稱晶習)。如石英晶體呈柱狀;雲母呈片狀;黃鐵礦呈立方體;石榴子石呈四角三八面體等。
礦物鑑定礦物鑑定
根據礦物晶體在三維空間發育和程度,可將晶習大體分為三類:
1、一向延伸型:晶體沿一個方向特別發育,其餘兩個方向發育差(a≌b≤c)晶體細長,如針狀、柱狀(輝銻礦、電氣石),柱狀(角閃石),纖維狀(蛇紋石石棉)等,。
2、二向伸長型:晶體沿兩個方向特別發育,第三方向不發育或發育差(a≌b≥c ),呈片狀(如雲母、石墨),板狀(如重晶石)等。
3、三向等長型(等軸狀):晶體沿三個方向大體相等發育( a≌b≌c ),有等軸狀、粒狀,如石榴子石、黃鐵礦、磁鐵礦等。

合體形態

在自然界,呈完好的單晶產出的礦物較少,多數是多個單晶成群產出,即成為集合體狀態產出。這裡所說的礦物集合是指同種礦物的多個單晶聚集在一起的整體。
集合體可根據礦物結晶程度大小分為兩類:
1、晶質礦物集合體的形態
(1)顯晶質集合形態:用肉眼或放大鏡可辨認出礦物顆粒界線的集合體。顯晶質集合體形態取決於礦物單體形態和它們的集合方式。如柱狀、針狀集合體是柱狀或針狀單體的不規則聚合體;如纖維狀集合體是針狀單體大致平行密集排列而成,放射狀集合體是柱狀或針狀單體以一點為中心向外放射狀排列而成;粒狀集合體是三向等長的單體呈不規則聚合體;又如簇狀集合體是由一組具有共同基底,且其中發育最好的晶體與基底近於垂直的單晶體群所組成。
(2)隱晶質集合體形態:隱晶質集合體是用放大鏡也看不清單體界線的集合體。按其緊密程度可分為緻密塊狀和疏鬆土狀集合體。
2、非晶質礦物的形態
非晶質礦物沒有一定的晶形,它的顆粒在顯微鏡下也難以辨認,而主要是根據外表形態或形成方式來分類,常見的有下列:
分泌體:在岩石中形狀不規則或球狀的空洞,被膠體等物質由洞壁向中心逐層沉澱填充而成,其平均直徑大於1厘米者,叫晶腺,小於1厘米者叫杏仁體。如瑪瑙是SiO2膠體物質在晶腺中周期性擴散所造成的環帶。
結核體:是圍繞某一核心(砂粒、碎片等)自內向外逐漸生長而成的球狀體,內部常為同心狀構造,多為膠狀成因。直徑小於2毫米的球狀結核體大小如魚卵者稱為鮞狀體;直徑大如豌豆(2~5毫米)者稱為豆狀體,如鮞狀豆狀赤鐵礦,鮞狀石灰岩等。
鐘乳狀集合體:是由同一基底逐層向外生長而成,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等形態的礦物集合體。通常由膠體凝聚或溶液蒸發逐漸沉積而成,如石灰岩溶洞中的鐘乳石和石筍(均為方解石)等。
還有葡萄狀集合體(外形猶如成串的葡萄),如硬錳礦。腎狀集合體(外形為半橢球體)。
非晶質礦物的集合體無一定外形且較緻密時稱為塊狀集合體,呈鬆散粉末狀時稱為粉末狀集合體,如高嶺石。

物理性質

礦物的物理性質主要由礦物的化學成分和內部構造所決定,不同的礦物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因此,我們運用肉眼和一些簡單的工具(小刀、放大鏡、瓷棒、磁鐵等)和試劑(稀鹽酸)對礦物的物理性質進行鑑別,可達到認識、區別礦物的目的。
礦物的物理性質包括光學、力學等性質,我們著重討論能夠觀察到的物理性質。

光學性質

礦物的光學性質是指自然光作用於礦物表面之後所發生折射和吸收等一系列光學效應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性質,包括礦物的顏色、條痕、透明度及光澤等。
礦物鑑定礦物鑑定
1、顏色:礦物的顏色是礦物對不同波長的自然光吸收後所呈現顏色。按礦物顏色產生的原因,可分為自色、他色和假色。
(1)自色:是指礦物自身固有的顏色,它與礦物的化學成分和結晶結構有關。自色比較固定,對鑑定礦物有重要意義,如方鉛礦的鉛灰色。
(2)他色:礦物因含外來帶色雜質或氣泡等引起的顏色叫他色,如石英,純淨石英為無色,雜質的混入可使石英染成紫色、玫瑰色、菸灰色等。
(3)假色:為礦物表面氧化等原因產生的顏色叫假色,如方解石、雲母等礦物,在解理面上所見的虹彩的暈色,斑銅礦表面的錆色(藍紫色斑狀)。 礦物顏色的描述,為了便於比較和統一,常以標準色譜:紅、橙、黃、綠、青、藍、紫及白、灰、黑等色來說明礦物的顏色。當礦物顏色與標準色譜有差異時,可加上適當的形容詞,如淡綠、暗紅、灰白色等。另外,也可依最常見的實物來描述礦物的顏色,如磚紅色、草綠色等。具體描述礦物時,下列礦物可作比色礦物:
紅色——辰砂
白色——方解石
黃色——雌黃
鐵黑色——磁鐵礦
褐色——褐鐵礦
鉛灰色——方鉛礦
綠色——孔雀石
銅黃色——黃銅礦
藍色——藍銅礦
桔紅色——雄黃
黑色——黑電氣石
金黃色——自然金
鋼灰色——鏡鐵礦
此外,有些礦物的顏色是介於兩種標準色譜之間,常用二名法來描述,如黃綠色,即礦物以綠色為主稍帶黃色。
2、條痕:礦物的條痕是指礦物粉末的顏色,一般是礦物在未上釉的瓷棒上擦劃後所留下的粉末顏色。
條痕色可以與礦物顏色一致,也可不一致。由於條痕色消除了假色的干擾,減弱了他色的影響,突出了自色,因而它比礦物顏色更穩定,更具有鑑定意義。例如塊狀赤鐵礦,其顏色可以是鐵黑色,也可以是紅褐色,但條痕都是櫻紅色。
觀察條痕時要注意:①要在乾淨、白色無上釉的瓷棒上進行,試條痕時不要用力過猛,只要留下條痕即可;②硬度大於瓷棒的礦物一般不留下條痕,需碾成細粉末觀察;③淺色礦物的條痕多為淺色、白色,對鑑定礦物意義不大。
3、光澤:礦物表面反射光波的能力稱為礦物的光澤。
礦物的光澤按反射光的強弱可分為四級:
(1)金屬光澤:礦物反射光能力強似金屬光面(或猶如電鍍的金屬表面)那樣光亮耀眼,如自然金、方鉛礦、黃鐵礦等。
(2)半金屬光澤:礦物反射光能力較弱,似未經磨光的鐵器表面,如磁鐵礦。(3)金剛光澤:礦物反射光能力弱,比金屬和半金屬光澤弱,但強於玻璃光澤,如金剛石、錫石等。
(4)玻璃光澤:礦物反射光能力很弱,如玻璃表面的光澤,如石英(晶體表面上的光澤)、長石等。
金剛光澤和玻璃光澤稱為非金屬光澤。由於反射光受到礦物顏色、表面平坦程度及礦物集合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常出現一些特殊光澤,如下列光澤:
油脂光澤:反射光在透明、半透明礦物不平坦斷面上散射成油脂狀光亮,如石英斷面。
樹脂光澤:在不平坦斷面上呈現如松香等樹脂般的光澤,如淺色閃鋅礦
絲絹光澤:纖維狀集合體表面所呈現的絲綢狀反光,如纖維石膏。
珍珠光澤:礦物平坦斷面上呈現的似貝殼內壁一樣柔和多彩的光澤,如白雲母。
土狀光澤:粉末狀或土塊狀集合體的礦物表面暗淡無光象土塊那樣的光澤,如高嶺石。
觀察光澤時,要轉動標本,注意觀察反光,最強的礦物的小平面(即晶面或解理面),不要求整個標本同時反光都強。
礦物的光澤、顏色、條痕、透明度的相互關係
光 澤
顏 色
條 痕
透明度
金屬光澤
金屬色或黑色
深色或金屬色
不透明
半透明
透明
半金屬光澤
深色
淺色或彩色為主,有時為深色
非金屬光澤
金剛光澤
淺(彩色)
無色或白色為主,有的為淺色
玻璃光澤
無色或白色
無色或白色

力學性質

礦物的力學性質是指礦物受外力作用(刻劃、敲打等)後所呈現的性質,如硬度、解理和斷口等。
1、硬度:是指礦物抵抗外來機械作用力(刻劃、敲打等)的程度。鑑別礦物的硬度,可以把欲試礦物的硬度與某些標準礦物的硬度進行比較,即互相刻劃加以確定。通常用的標準礦物,即摩氏硬度計就是用這種方法確定的:用十種礦物互相刻劃,按硬度相對大小順序把礦物硬度分為十級,排列在後邊的礦物均能刻動前面的礦物。這十種標準礦物是:
摩氏硬度計
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採用簡單的方法來試驗礦物的相對硬度,即把硬度分為三級:
低硬度——小於2.5,可用指甲刻動;
②中等硬度——2.5~5.5,可用小刀或鋼針刻動,手
硬度等級
代表礦物
硬度等級
代表礦物
1
2
3
4
5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螢石
磷灰石
6
7
8
9
10
正長石
石英
黃玉
剛玉
金鋼石
指甲刻不動;③高硬度——大於5.5,小刀刻不動。
礦物的硬度是鑑定礦物的重要物理參數和特徵之一,測試時應注意:①礦物的硬度是指單個晶體的硬度,而纖維狀、細分散土狀集合體對礦物硬度有影響,難以測定礦物的真實硬度;②受風化影響的礦物,其硬度往往偏低。因此,測試硬度時必須先礦物晶體的新鮮面,而且用力不宜過猛,以避免試驗不準。
2、解理和斷口
礦物晶體或晶粒受外力作用(如敲打)後,沿一定方向出現一系列相互平行且平坦光滑的破裂面的性質稱為解理。礦物的這種破裂光滑平面稱為解理面。
礦物受外力作用後,在任意方向上呈各種凹凸不平的斷面的性質稱為斷口。
解理和斷口互為消長關係,即解理髮育者,斷口不發育,相反,不顯解理者,斷口發育。
礦物的解理按其解理面的完好程度和光滑程度不同,通常劃分為四級:
①極完全解理:解理面極完好,平坦且極光滑,礦物晶體可劈成薄片,如雲母、輝鉬礦。
②完全解理:礦物晶體容易劈成小的規整的碎塊或厚板狀,解理面完好,平坦、光滑,如方解石、方鉛礦等。
③中等解理:破裂面不甚光滑,往往不連續,解理面被斷口隔開成階梯狀,如輝石、白鎢礦等。
④不完全解理:一般難發現解理面,即使偶見到解理面,也是小而粗糙。因此,在破裂面上常見有不平坦斷口,如磷灰石、錫石等。
有的把無解理者稱為極不完全解理,晶體的破裂面完全為斷口, 如黃鐵礦、 石榴石等。 斷口可描述為貝殼狀斷口(如石英斷口)、參差狀斷口(如黃鐵礦、磁鐵礦等)。
觀察解理和斷口時應注意:①解理面是鑑定礦物的一個重要標誌,觀察解理時,通常先看晶體破裂後是否出現閃光的平面(轉動標本時,有否閃光的小平面),就可知有無解理面。然後,再根據解理面的完整程度確定解理的等級;②觀察解理時,注意區別晶面和解理面,解理為受力後產生的破裂平面,一般較新鮮,平坦有較強的反光;而礦物的晶面,有的表現出各種花紋或麻點,通常無明亮的反光,其表面顯得黝暗。
礦物還具有其他物理性質
比重:礦物的比重是指純淨、均勻的單礦物在空氣中(一個大氣壓)的重量與同體積純水在4℃時重量之比,以G標記。比重是鑑定和對比礦物的依據,其精確數值要通過專門測試才能確定。
常是用手掂估礦物的輕重,將礦物的比重分為三級:
重礦物——比重>4,如方鉛礦、重晶石等。
中等比重礦物——比重2.5~4,如石英、方解石等。
輕礦物——比重<2.5,如石墨、雲母、自然硫等。
彈性:指礦物受外力作用(在彈性極限內)能發生彎曲形變,當外力取消後仍能恢復原狀的性質,如雲母。
撓性:指礦物受外力作用能發生彎曲變形,但外力取消後不能恢復原狀的性質,如綠泥石。
脆性:指礦物受外力作用後易裂成碎塊或粉末的性質,如方鉛礦。
磁性:指礦物可被磁場所吸引,甚至本身能吸引鐵屑的性質。通常用普通磁鐵測試,能被磁鐵吸引者稱為磁性礦物,如磁鐵礦
除了上述物理性質可作為鑑定礦物的特徵外,還常用一些簡單的化學方法來鑑定礦物的成分,如用冷稀鹽酸來測試方解石,可化學反應並釋放出CO2,產生許多小氣泡。

礦物鑑定方法


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地質工作者根據礦物的外形和物理性質進行肉眼鑑定,其主要依據是:
1.形狀:由於礦物的化學組成和內部結構不同,形成的環境也不一樣,往往具有不同的形狀。凡是原子或離子在三度空間按一定規則重複排列的礦物就形成晶體,晶體可呈立方體、菱面體、柱狀、針狀、片狀、板狀等。礦物的集合體可呈放射狀、粒狀、葡萄狀、鐘乳狀、鮞狀、土狀等。
2.顏色:是礦物對光線的吸收、反射的特性。各種不同的礦物往往具有各自特殊的顏色,有許多礦物就是以顏色命名的,它對鑑定礦物、尋找礦產以及判別礦物的形成條件都有重要意義。
3.條痕:指礦物粉末的顏色,可將礦物在白色無釉的瓷板上擦劃,便可得到條痕。由於礦物粉末可以消除一些雜質造成的假色,因此條痕的顏色更能真實地反映礦物的顏色。
4.光澤:指礦物表面對可見光的反射能力,光澤的強弱主要取決於礦物折射率吸收係數和反射率的大小。光澤可分為以下幾種;金屬光澤、玻璃光澤、金剛光澤、脂肪光澤和絲絹光澤、珍珠光澤等。
5.硬度:礦物抵抗外力的刻劃、壓入、研磨的能力,一般用兩種不同礦物互相刻劃來比較硬度的大小。硬度一般劃分為10級。
6.解理和斷口:在受力作用下,礦物晶體沿一定方向發生破裂並產生光滑平面的性質叫解理,沿一定方向裂開的面叫解理面。解理有方向的不同(如單向解理、三向解理等),也有程度的不同(完全解理、不完全解理)。
如果礦物受力,不是按一定方向破裂,破裂面呈各種凸凹不平的形狀(如鋸齒狀、貝殼狀),叫斷口。
此外,還可以根據礦物的韌性、比重、磁性、電性、發光性等特徵來鑑別礦物。
第二步是在室內運用一定的儀器和藥品進行分析和鑑定。有偏光顯微鏡鑑定法、化學分析法、X射線分析法、差熱分析法等等。

識別

硫化物類
方鉛礦(PbS):完好晶體常呈立方體,集合體為粒狀、緻密塊狀。鉛灰色,條痕黑色,金屬光澤。硬度2-3。比重7.4~7.6 。有三組立方體完全解理,性脆。
礦物鑑定礦物鑑定
鑑定特徵:具三組正交的立方體完全解理,比重大,可以與其他鉛灰色礦物,如輝銻礦、輝鉬礦等區別。
閃鋅礦(ZnS):晶體呈四面體(極少見),常呈粒狀、塊狀集合體。隨著含鐵(Fe2+)量的增高,顏色由無色——淺黃——褐黃——黃褐——棕黑色;條痕由白色到褐色;光澤由樹脂光澤——半金屬光澤。硬度3.5~4,比重2.9~4.2。有六組完全解理(多面閃光)。
鑑定特徵:條痕比顏色淺,六組完全解理,較小的硬度,可與黑鎢礦、錫石等區別。
輝銻礦(Sb2S3):晶形常呈斜方柱形長柱狀、針狀。柱面上具有縱紋。集合體一般為束狀、柱狀、針狀、放射狀,少數為柱狀晶簇。
鉛灰色,條痕黑色。金屬光澤。硬度2~2.5,比重4.51~4.66。一組柱面解理完全,解理面上常有橫紋。
鑑定特徵:根據柱狀晶形、一組解理及解理面上常有橫紋,與方鉛礦區別。
黃銅礦(CuFeS2):完全晶形極少見,常呈粒狀,緻密塊狀集合體。銅黃色,表面有時見藍、紫、褐色等斑雜錆色(假色)。條痕綠黑色,金屬光澤。硬度3.5~4,比重4.1~4.3。性脆,無解理,斷口參差狀。
鑑定特徵:黃銅礦與無晶形的黃鐵礦,可根據黃銅礦新鮮面顏色深和較低的硬度來區別。
黃鐵礦(FeS2):晶形常呈立方體和五角十二面體,常具有三組互相垂直的晶麵條紋。集合體為粒狀,緻密塊狀。淺銅黃色,表面常有黃褐色的錆色(假色)。條痕綠黑或褐黑色,金屬光澤。硬度6~6.5,比重4.9~5.2。性脆,無解理。
鑑定特徵:根據完全的晶形和晶麵條紋,淺銅黃色,較大的硬度,可與黃銅礦區別。
口決:
黃銅黃鐵似兄弟,金黃淺黃真美麗;
條痕色黑皆性脆,金光閃閃多威儀。
刀子面前顯高低,黃銅屈服鐵無異;
風化面上露本性,黃鐵變褐銅生綠。
氧化物和氫氧化物類
石英SiO2:石英是以SiO2為成分的一族礦物的統稱。主要有α石英、β石英,還有隱晶質的玉髓和膠態含水的蛋白石等。
α石英常呈柱狀,由六方柱(m)和菱面體(R,r)等單形組成的聚形,在柱面上常具橫紋。
β石英常呈六方雙錐狀。
石英顏色多種多樣,水晶一般無色透明,脈石英呈白色、乳白色、灰色,因含雜質引起顏色變異,玻璃光澤,斷口油脂光澤,硬度7,比重2.65。無解理。
鑑定特徵:根據形態、硬度、無解理、斷口的光澤、不易風化等,可與長石、方解石等礦物相區別
赤鐵礦(Fe2O3):晶形少見,集合體常呈緻密塊狀;膠狀者常呈鮞狀、豆狀和腎狀。呈片狀晶形者稱為鏡鐵礦。具有晶形者為鋼灰色至鐵黑色,隱晶質或粉末狀者呈紅色。條痕為櫻紅色或紅棕色。半金屬光澤,晶體硬度5.5~6,隱晶質者硬度小於小刀,無解理,比重5.0~5.3,無磁性。
鑑定特徵:根據條痕、無磁性可與磁鐵礦區別。
磁鐵礦(Fe2+ Fe23+O4):完好晶體形常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為緻密塊狀,鐵黑色,條痕黑色,半金屬光澤。硬度5.5~6,比重4.52~5.20。無解理,具強磁性。
鑑定特徵:根據顏色、條痕及強磁性與赤鐵礦區別。
褐鐵礦(Fe2O3·nH2O):常呈腎狀、鐘乳狀、結核狀、土塊狀、粉末狀集合體。顏色淺褐色至褐黑色,條痕褐色,半金屬光澤至土狀光澤。硬度1~5。
鑑定特徵:根據形態、顏色、條痕可與赤鐵礦、磁鐵礦、軟錳礦等區別。
軟錳礦(MnO2):晶形少見,常為塊狀、土狀、粉末狀集合體。黑色,表面常帶淺藍色的錆色(假色)。條痕黑色,半金屬光澤,隱晶質膠粉末狀者則光澤暗淡。硬度6~2(結晶—隱晶質塊狀),易染手,比重4.7~5.0。
鑑定特徵:軟錳礦與硬錳礦常共生,一般根據其低的硬度,易染手可以區別。
鹵化物類
螢石(CaF):晶形常見完好的立方體,少數為菱形十二面體和八面體,集合體粒狀、塊狀。無色者少見,常為紫、綠、藍、黃色。玻璃光澤。硬度4,比重3.10。四組八面體完全解理
鑑定特徵:根據晶形、顏色、解理、硬度可與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等區別。
碳酸鹽類
方解石 Ca[CO3]:純淨的透明方解石稱冰洲石。常見晶形為菱面體、六方柱。常見集合體為晶簇狀、緻密塊狀、鐘乳狀等。質純者無色透明或白色,但因含雜質而呈現淺黃、淺紅、褐黑等色。玻璃光澤,硬度3,比重2.6~2.8。三組菱面體完全。遇冷鹽酸劇烈起泡。
鑑定特徵:根據晶形、解理、低的硬度以及遇冷鹽酸起泡等特徵,可與石英、重晶石螢石、斜長石等相似礦物相區別。
方解石與白雲石CaMg[CO3]2很相似,但白雲石的晶面常彎曲成馬鞍形,遇冷鹽酸反應微弱(方解石遇冷鹽酸劇烈起泡)與方解石區別。
(四)造岩礦物的特徵
1、矽酸鹽類
橄欖石[(Mg,Fe)2SiO4]:晶形完好者少見,一般為他形粒狀集合體。淺黃、黃綠色至黑綠色,玻璃光澤,斷口為油脂光澤。硬度6.5~7,比重3.3~3.5。
鑑定特徵根據其粒狀外形及特殊的綠色、光澤及斷口光澤(油脂光澤)來識別。
普通輝石Ca(Mg,Fe,Al)[(Al,Si)2O6] :晶形常呈短柱狀,橫斷面近於正八邊形,集合體常為粒狀-----緻密塊狀。黑綠色,少數為褐黑色,玻璃光澤。硬度5~6,比重3.22~3.38。平行柱面的兩組解理完全,夾角87-°(93°)
鑑定特徵:根據短柱狀晶形,顏色和解理,可與普通角閃石等相似礦物相區別。
普通角閃石(CaNa)2-3(Mg,Fe,Al)5[Si6(Si,Al)O22](OH,F)2:晶體常呈長柱狀或針狀,單體的橫截面為近菱形的六邊形。暗綠-----綠黑色,玻璃光澤。硬度5.5~6,比重3.0~3.4。平行柱面的兩組解理交角為124°(56°)
鑑定特徵:根椐晶形、橫截面形狀、顏色、解理及其夾角,可與普通輝石相區別。
正長石K[AlSi3O8]:單晶為短柱狀或不規則粒狀,常見卡氏雙晶,集合體為塊狀。常為肉紅色、淺黃紅色及白色,玻璃光澤。硬度6,比重2.56~2.58。兩組解理正交,一組完全,另一組中等。
鑑定特徵:根據晶形、雙晶(卡氏雙晶)、顏色、硬度、解理,可與石英、方解石相區別。
斜長石Na[AlSi3O8]—Ca[AlSi3O8]:通常呈板狀及板狀集合體,在岩石中常呈板狀或不規則粒狀。肉眼也能觀察聚片雙晶。白色至灰白色,玻璃光澤。硬度6~6.5,比重2.55~2.76。兩組解理完全,交角86° 24ˊ ~86° 50ˊ 。
鑑定特徵:用肉眼區別斜長石與鉀長石(正長石)的可靠依據是斜長石具聚片雙晶。在岩石中的斜長石,根據雙晶,有無解理及透明度,可與石英區別。
黑雲母K(Mg,Fe)3[AlSi3O10](OH,F)2:一般呈片狀、鱗片狀集合體,也有板狀集合體,深褐色、黑色,光澤。硬度2.5~3,比重.7~3.3。一組解理極完全。
鑑定特徵:根據顏色可與白雲母區別。
白雲母KAl2[AlSi3O10](OH)2:形態特徵同黑雲母 ,一般為無色透明,因含不同雜質有不同的色調,含鉻或鐵時帶綠色,含Fe3+、Ti 時呈紅色。玻璃光澤,解理面顯珍珠光澤。硬度2.5~3,比重2.76~3.10。一組解理極完全。薄片具彈性。
鑑定特徵:根據易裂成薄片(一組極完全解理)和薄片具彈性及較淺的顏色,可與其他礦物相區別。
呈細小鱗片狀集合體的白雲母稱為絹雲母。
高嶺石Al4[Si4O10](OH)8:高嶺石為高嶺土的主要組成礦物。,多為隱晶質緻密塊狀和土狀集合體。緻密塊狀者為白色,有時因含各種雜質而帶有淺黃、淺褐、紅、綠藍等色。土狀光澤,硬度1,比重6.1~2.68。乾燥時易搓成粉末,乾燥時有吸水性(粘舌),潮濕後有可塑性,但不膨脹。
鑑定特徵:根據緻密土狀塊體易於以手捏碎成粉末,吸水性、加水具可塑性而不膨脹,區別於其他相似礦物,如蒙脫石(加水膨脹,體積增加數倍)。
滑石 Mg[Si4O10][OH]2:通常呈緻密塊狀、鱗片狀集合體。純者為白色,有時微帶淺黃、淺綠色調的白色。玻璃光澤。硬度1,比重2.58~2.83。片狀者一組解理完全,緻密塊狀者為貝殼斷口.富有滑膩感.。
鑑定特徵:低硬度,滑膩感,片狀滑石具完全解理可與塊狀蛇紋石等區別。
石榴子石A3B2[SIO4]2: A3------二價的鈣、鎂、鐵、錳
B2------三價的鋁、鐵、鉻、鈦
常見有菱形十二面體四角三八面體,集合體呈粒狀、緻密塊狀。多為黃褐、褐色、紅褐色至褐黑色。玻璃光澤。硬度6.5~8.5,無解理。
鑑定特徵:晶形,斷口光澤,高硬度、無解理,可與其他礦物區別。
硫酸鹽類
重晶石(Ba[SO4]2):完全晶形常呈板狀、柱狀,集合體為板狀,少數緻密塊狀。純者晶形為無色透明,一般為白色、灰色,可因含雜質而呈淺黃、淺褐色等。條痕白色,玻璃光澤。三組解理完全。硬度3~3.5,比重4.3~4.5。
鑑定特徵:根據晶形、解理、比重大,遇鹽酸不起泡與方解石、螢石、長石、石英等區別。
石膏(CaSO4.2H2O):完好晶形常呈板狀、片狀,集合體多呈緻密狀或纖維狀(纖維石膏)。通常為白色及無色,無色透明晶形稱透石膏,因含雜質而呈灰、淺黃、淺褐等色。條痕白色。玻璃光澤,解理面呈珍珠光澤;纖維石膏呈絲絹光澤。硬度2,比重2.317。具一組極完全解理和兩組中等解理。
鑑定特徵:根據形態、解理、硬度以及遇鹽酸不起泡等特徵,可與方解石重晶石等相似礦物相區別。
磷酸鹽類
磷灰石Ca[PO4]3(F,Cl,OH,CO3):晶形完好者呈六方柱狀、板狀,集合體為粒狀、緻密塊狀。純淨者無色透明,一般呈黃、黃褐、綠等色。玻璃光澤,斷口油脂光澤。硬度5,比重3.18~3.21。平行六方柱底面和柱面的解理不完全。加熱後常可出現磷光。
鑑定特徵:磷灰石晶體顆粒大時,根據其晶形、顏色、光澤、不完全解理和硬度以及發光性,可與綠柱石、石英等相似礦物相區別。若顆粒細小,在標本上加濃硝酸和鉬酸銨,若含磷即產生黃色沉澱(含P2O5千分之幾就有明顯反應。)

儀器分析套用

顯微一紅外光譜在礦物鑑定方面的套用
準確鑑定出各種岩石礦物具有重要的地質意義。早在20世紀60年代,紅外光譜就用來鑑定純礦物,並得到廣泛套用。國際礦物及新礦物命名委員會規定紅外光譜數據是礦物的基本數據,由此可見紅外光譜在礦物鑑定中的重要作用。在岩石薄片鑑定中,對於光性特徵相近的岩石礦物,如鈉長石與更長石、角閃石亞種、碳酸鹽礦物等,不容易區別。而準確鑑定出岩石礦物,為岩石的定名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鈉長石常產於低級變質岩中,它是低級變質作用的產物;而更長石則常見於較高級別的變質岩中。如何開發一個新的測試技術,能在微區下配合岩石薄片鑑定岩石礦物就成為巫待解決的問題。
X射線衍射法在礦物鑑定中套用
X射線衍射法是公認的最有效的物相鑑定方法,但傳統X射線粉末衍射法需要的樣品量在幾十毫克左右。在地質學研究中,往往無法獲得能滿足粉末衍射法所需的樣品量。目前開發的微區X射線衍射儀為微量、細小礦物的鑑定提供了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基本能完成100μm左右大小的多晶物相鑑定。本文介紹了微區X射線衍射儀的儀器現狀。
近紅外礦物光譜分析技術
目前,近紅外礦物光譜分析技術在地質領域的套用主要在:①寶玉石鑑定.該技術作為快速無損傷鑑定,在長波近紅外波段可進行綠柱石類、軟玉類、葉臘石類、蛇紋石類、碧璽、黃玉、田黃石以及翡翠等的鑑定工作.②礦物的識別與分析.在自然界,礦物尤其是蝕變礦物多以隱晶質、細分散的狀態存在.近紅外光譜測量在野外現場即可進行良好的鑑別和區分,且對某些礦物的細分是一般方法難以取代的如對某一區域主要蝕變礦物組合非標建,即可進行半定量對比分析.③礦床的勘察與評價.成礦一定有蝕變作用發生.蝕變礦物作為地質找礦及成礦分析的指示計,利用其近紅外光譜特性進行成礦帶的劃分,重建地質環境,重演作用過程,揭示成礦規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套用於地質調查研究中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具體有:提供礦化環境特徵,鑑別原岩類型,指示礦化關係,指示風化範圍和過程,指示礦化作用的化學過程以及溫度壓強指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