礞石滾痰散

礞石滾痰散是一種中藥,主治癲癇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礞石滾痰散
  • 拼音::mengshiguntansan
  • 種類::中藥
  • 作用::治療癲癇病
基本信息,出處,典故,

基本信息

拼音:mengshiguntansan
種類:中藥
成分:青礞石、沉香、人參片等十幾味中藥。

出處

礞石滾痰散在隋唐時期即已有之,為當時名醫張昆徳所創,用於治療羊角風,在醫療技術極其落後的古代,癲癇病多發,給百姓帶來很多痛苦,張昆徳根據民間驗方與自己的不斷探索研究出了礞石滾痰散,並由其後代不斷傳承。在那個年代治癒過很多癲癇患者。從史書上來看,當時的癲癇患者要比現代的患者多,主要原因有三:1、當時的醫療水平低,嬰幼兒發燒及生產易患此病;2、戰亂年代戰爭不斷,外傷易引發癲癇;3、百姓貧苦,有病無力就醫。其中前兩項是主要原因。礞石滾痰散的主要成分根據病情不通而有所調整。

典故

元朝時期,曾有一朝廷高官,系皇帝親信,此人騎馬打獵時從馬背摔下患有癲癇,幾經治療均未康復,後皇帝知道,命御醫為其診治,均未奏效,後全國蒐集治癲郎中,並懸賞巨資。後有人舉薦有神醫美譽的鄉下郎中張珂濬,此人為張昆徳後人,當時居齊地(現山東東部地區),長途跋涉至京城,那個朝廷要員服用礞石滾痰散不到半年的時間,就痊癒。皇帝遂賞其黃金百兩,並封地百畝,但均被張珂濬婉言謝絕,在當時邸報上曾立為天下郎中的典範。後張氏後代靠此藥方為世人醫病無數,在清朝時期,張氏後人有人考取功名進入宮廷為皇室成員治病,並因為當時皇帝的外甥治癒小兒癲癇,而在宮中享譽一時,後其賦閒在家,拜訪求醫者仍門庭若市。文革時期,張氏後代被打為“右派”受到壓制,張氏中醫的承襲者張仲博也被流放農村務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