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實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碑
  • 產生時期:春秋
  • 發達時期:唐朝
  • 結構:碑首、碑身、碑
產生和發展,鑑賞,種類,

產生和發展

春秋時就出現“碑”這個名稱,但它當時是宗廟裡拴供祭祀用的牲畜的石樁子,同時,人們也根據它在陽光下投出的影子的方位來推算時間。到了戰國時期,大貴族殯葬時,由於墓穴很深,棺木要用轤轆繫繩緩緩放下,“碑”,就是那時裝轤轆的支架。殯儀結束,往往把這個支架留在墓地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逝者,就在這塊現成的大石頭上面刻字,追述前人的“功德”,於是就出現了紀念性的碑。直到西漢墓地石碑的上部仍鑿有一個圓孔(叫作“穿”),這是來供懸棺下葬用時留下的痕跡。我國現存最早的墓碑就是西漢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的“鹿孝禹碑”。到了東漢,樹立墓碑的習俗已廣為流行,並一直沿用至今。
在西周和春秋時,宗廟內立有是柱子,用來栓供祭祀用的牲畜,這種石柱子就是我國最早的碑。戰國時期,大貴族下葬時,因為墓穴很深,棺木要用滑車繫繩索緩緩地放下去,碑又成為裝滑車的支架。殯葬結束,有的碑石留在了墓地。有人為了紀念逝者,在碑石上刻些文字,這樣就出現了紀念性的碑。東漢豎立墓碑之風盛行,碑的製作越來越精。唐代是我國碑刻最發達的時期,不僅內容豐富,書法上也有極高價值。

鑑賞

碑的結構一般分為座三碑首、碑身、碑部分。碑首主要刻些碑名,或僅起裝飾作用。碑身刻寫碑文,碑座起承重和裝飾作用。明以後,將碑座改成似龜非龜的樣子贔屓,傳說它是龍的九子之一,善於載重。 早期的樹碑風氣,始於周代,當時碑石上不鐫刻文字,稱“無字碑”,用途為:一、由碑的日光影子來測算一天的時間。二、廟宇祭祀時用以拴牲畜的柱石。三、立於墓穴旁,作為棺木下葬的標記。東漢開始大量出現鐫刻文字的碑石,用以歌功、立傳、紀事。一直流傳至今。
一般可將碑石的不同部位,分別稱為“碑陽”、“碑陰”、“碑側”、“碑額”、“碑座”等。在書法領域通常把石刻、碑、碣、墓誌、塔銘、造像、石窟,摩崖刻石等都包括於“碑”的範疇中,碑刻文字根據時代與書寫者的不同,有各式書體與不同的書法風格。被作為學習書法的範本與藝術欣賞的資料。
----《古代碑帖鑑賞》費聲騫

種類

烈士碑
宜陽自古以來,受中原文化沐浴與洛都優風影響,廣大人民,勤勞純樸,勇敢善良,自鴉片戰爭以後百餘年間,華夏積弱,國事日非,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在民族危機之際,國難當頭之時,境內慷慨英烈之士挺身而出,為鄉黨除暴不乏其人。尤其日寇侵華,豫西淪陷。同胞遭受踐踏蹂躪,百姓處於滾湯之下,我地下黨為拯救百姓於水火,在上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不畏敵人的白色恐怖,歷盡艱險,秘密活動,建立黨組織,發展壯大黨的力量,前赴後繼,浴血奮戰,與敵人展開殊死鬥爭,付出了巨大犧牲。直至解放,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為紀念革命先烈的英雄業跡,啟迪後人,振興中華,縣人民政府於1962年6月奠基動土,建立烈士陵園,總面積9940平方米。園內松柏蒼翠,樹木成蔭。現有198位革命烈士,長眠於青松翠柏之中,在這些先烈中,有軍級幹部1人,團級幹部4人,營級幹部3人,連級幹部12人,排級幹部14人,戰士164人。原中共河南軍委書記張自安,在黑暗的牢房裡,血腥的刑場上,面對敵人的酷刑、槍口,大義凜然寧死不屈,為實現共產主義思想和全人類的解放而英勇就義。原太岳軍區十八團政委王成林,宜澠獨立團政委岳玉海,八路軍六支隊三七團副政委李定海等,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英勇善戰,不惜流盡最後一點血。還有新一代最可愛的人,為保衛祖國邊疆,在自衛反擊戰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些先烈雖已離開人間,但他們的名字,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英雄形象,他們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上。無數革命烈士的英勇獻身,使我們深感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深知鞏革命政權,建設社會主義還要花費許多血的代價和極其艱巨的勞動,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熱愛中國共產黨,更加熱愛社會主義制度
為了寄託人民的哀思,繼承烈士遺志,激勵後人團結奮鬥,再展宏圖,特定於1985年11月動土建設革命烈士紀念碑,以懷悼念,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烈士業績流芳千古。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中共宜陽縣委員會
宜陽縣人民政府
公元1986年4月1日立
名勝碑
靈山林區碑記
青天汪太老爺斷明本山香火地畝栽界存案碑記
靈山者乃周靈王故冢其地,四至載諸碑記,但歷年久。四至內西北隅被庶民創取山石以斷界。因而地亦侵去,後於乾隆戊寅夏旱魁為雪。
邑侯汪太宗師率紳士等禱雨鳳泉,公務畢閱記。問香火地畝方丈僧澄鑒面稟侵地由來,公率眾往觀。遂令僧澄鑒具撰公案以斷明栽立界石又捐俸買地入寺永供佛齋田。嗚呼是亦善舉也。僧人感戴揖余為文以記,不揣固陋爰為之記雲。
公諱沂字芝厓,江南吳縣籍庚午科舉人。丁丑(1757)冬任宜陽縣事。已卯春護理河南正堂印務。本山界至開列於左。
東至白草嶺脊,東南至連神山峪。南至棗樹溝心,西南至柳群儒。西至賈院溝心,西北至三官洞西崖根。北至前石崖,東北至詭溝。
鄉耆 霍天才 原差 楊 奎
保正 吳世龍 石匠 鄧 林
邑後學生員張成武沐手拜撰書丹
乾隆二十四年(1759)蒲月吉日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