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油

硫化油

是指用硫或某種硫化物礦物油相摻合所得到的產物。它比單純的礦物油具有更強的油膜強度和更高的承載能力。通常也被用來作切削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硫化油
  • 外文名:Sulfurized oil
硫化油的分類及製造方法,直接硫化油,同接硫化油,在製造硫化油時應注意下列問題,硫化油的選擇原則,

硫化油的分類及製造方法

硫化油按其原料製造方法不同,可以分為直接硫化油及同接硫化油。

直接硫化油

把礦物油加熱到120℃,在不斷的攪拌下,將硫粉緩緩地加完。然後將溫度升高到130-140℃,井保溫9-10小時,繼續不斷地攪拌,直到由煮鍋下部取出試樣,成分均勻,將薄薄一層置於玻璃板上時,應無斑點、顆粒和小塊。
製造好的直接硫化油需要靜置一些時候,以便除去機械懸浮雜質及未作用完全的物質。
直接硫化油的配方如下:
礦物油
98%左右
2%左右

同接硫化油

間接硫化油配製的過程,一般分為3個步驟,首先將基油(黑機油,植、動物油等)和硫粉起作用,使1.7-2%硫粉全部溶解在基油中,再將配方中規定的礦物油,倒在硫化基油中攪勻,最後靜置井將析出的游離硫除掉。
(1)硫化基油的製造
將黑機油(或植物油、或豬油)加熱到120℃(因硫磺的熔點為118℃,溫度過高時,加入硫粉即呈融熔狀態,不易溶解在油中),在不斷攪拌下,慢慢加入硫粉(按基油分量的10-12%計算),加完後以每小時為為10-15℃的速度逐漸升溫到160-165℃,並保溫8-12小時,繼續攪拌,直到提出試樣滴在玻璃片,不再有粒狀物而呈均勻透明的油層為止。此時硫粉已全部溶解在基油中。如果薄層中還有渣滓,說明硫化工作尚未完全,還得繼續加熱攪拌處理,直到硫化完全為止。
(2)硫化基油與礦物油的混合
礦物油的粘度是根據加工種類、加工零件的質量等條件來選定的。將制好的硫化基油,趁熱與預先加熱到110℃的礦物油混合,並加以攪拌,直到生成均勻的混合液為止,撓拌的時間為30分鐘到4小時,這要看用來稀釋的是哪一種礦物油而定(如果是洗滌過的錠子油,則攪拌不應超過1小時)。
檢驗時,可將試樣少許放於試管中,用三倍量的汽油稀釋後,把試管泠卻到-20℃,管底如無硫磺顆粒及瀝青狀物質析出,就認為合格,否則還需在120℃溫度下繼續攪拌。
(3)靜置沉澱
製造好的硫化油,應在常溫下靜置1-2星期,使其中一些雜質及未作用完全的物質沉澱,其上層液體,就是製備完成的硫化油。
硫化油應檢查它的粘度穩定性腐蝕性含硫量等。只有化驗合格後,才可套用。
間接硫化油的成分(%)如下:
礦物油
78~80%
黑機油、植物油或豬油
18~20%
1.7~2%

在製造硫化油時應注意下列問題

(1)硫化油的質量好壞,直接與製造溫度及撓拌均勻有關,因此在製造時,應該予以很好控制。
(2)製造場所應有良好的通風,才可將煮鍋中的硫化基油的溫度升到稍高於160℃,這時硫化加快;如果通風條件不良時,會使工人中毒。
(3)在製造過程中,必須隨時測量油溫,尤其是當油溫已經升到160℃左右時,更應注意,以免上升到燃燒點而造成火災。

硫化油的選擇原則

硫化油的選擇一般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硫化油的餾程範圍應接近或略輕於被加氫原料。
(2)硫化油中的不飽和烴含量應儘量低,以防止預硫化時在催化劑上發生聚合結焦,影響催化劑活性。
(3)不希望硫化油中含有較多的氮化合物,因為氮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及生焦傾向較強,易占據催化劑活性中心,影響硫化效果。
(4)在硫化條件下不汽化。
一般來說,直餾石油餾分和加氫生成油是較理想的硫化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