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菊林

古曲《十番》始於元代,盛於明清,原屬宮廷音樂,後傳至民間,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十番樂器配伍分二大類:一為打擊樂,由斗鼓、彭鼓、魚板、雙星、朴鈸、叫鑼六大件組成,俗稱前六檔。二為管弦樂,由二支橫笛、一對洞簫、龍管、鳳笙、二胡、中胡、碗胡、四胡、揚琴、十星、琵琶、三弦、銀箏等組合俗稱後六檔。全樂隊約二十餘人。演出服飾原為長衫,現被改良成為唐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菊林
  • 主要成就:組織起尚健在的八位老藝人,討論如何搶救古曲《十番
  • 代表作品:古曲《十番
  • 寫成:2007年7月
賞析,溯源,搶救,暢想,

賞析

夜色漸深沉,江濱公園內止水碑廣場上,一支二三十人的民樂隊正全神貫注地演出著,絲竹管弦齊鳴,鼓點激昂清越,曲牌的節奏波瀾起伏,緩時如高山流水,急時似風馳電掣……一曲終了,圍觀的人群中爆發出如潮的掌聲。從樂隊中間高高豎起的旗幡可以得知,樂隊演奏的曲目是《聖莞十番》,是由我縣梅渚鎮下衣村村民石菊林發掘搶救、重新整理而成的稀有的民族文化瑰寶。

溯源

七百年前的瑰寶
古曲《十番》始於元代,盛於明清,原屬宮廷音樂,後傳至民間,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十番樂器配伍分二大類:一為打擊樂,由斗鼓、彭鼓、魚板、雙星、朴鈸、叫鑼六大件組成,俗稱前六檔。二為管弦樂,由二支橫笛、一對洞簫、龍管、鳳笙、二胡、中胡、碗胡、四胡、揚琴、十星、琵琶、三弦、銀箏等組合俗稱後六檔。全樂隊約二十餘人。演出服飾原為長衫,現被改良成為唐裝。
流傳於我縣的十番,可上溯到元大德三年間。當時每年一度的真君殿廟會就有十番參加演出,代代相傳,至清道光年間,由黃壇石氏後裔石益銘組建了黃壇“聖莞十番”。“聖莞”二字源於論語中“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一笑”一語。意思是孔夫子聽了十番演奏也會頻頻點頭,為之莞爾一笑。古曲《十番》有益於“學聖賢、享歡樂”,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在《十番》瀕臨失傳之際,石益銘先生的第五代孫石菊林毅然挑起了搶救古曲的重任,從2007年至今,石菊林一心撲在《十番》上,轉眼已是六載寒暑。

搶救

六載寒暑的付出
由於多年失傳,《十番》的曲譜已經殘缺不全,2007年,65歲的石菊林組織起尚健在的八位老藝人,討論如何搶救古曲《十番》。石菊林的行動感動了這些老前輩,范雪生大伯憑著回憶,一字一句背出了《十番》的工尺譜。隨後,石菊林又進行了多次討教、修改,前後經整整半年的研究、整理、完善,用心良苦,到2007年7月,終於將一份工尺譜改寫成了較完整的曲譜。
演奏隊員不足,他們動員起了後起之秀,就面向全鎮物色樂曲愛好者,一些年輕隊員不懂演奏技藝,石菊林提供自家房子作為培訓場地,免費提供膳食,邀請老藝人悉心指導,前後通過40個學時的專門培訓,使全體學員掌握了各自的基本技能,至今,樂隊已培養出30餘名演員,形成了較健全的樂曲隊伍。《十番》用到的樂器多達十六、七種,石菊林拿出自家辦五金廠積攢下來的資金,添置了不少樂器,樂隊中用到的彭鼓遍尋不到,他乾脆花了一星期時間自己製作了一隻……
功夫不負有心人。石菊林的一舉一動,得到了梅渚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給石菊林加油鼓勁的同時,鎮政府還為每個《十番》隊員添置了服裝,提供一些活動的有利條件。這樣,一支老、中、青三結合,能吹能拉能彈的古曲《十番》演奏隊伍終於在2007年下半年建成了。如今只要談起十番的事兒,隊員們總會說,是石菊林救活了十番,讓古曲重新煥發了生機。石菊林也就自然成了第五代古曲《十番》傳承人。

暢想

要讓古曲後繼有人
十番》隊伍建成後,正好趕上梅渚鎮第一屆農民文化節,石菊林就帶領全體隊員登台獻藝,第一次亮相就博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隨後《十番》隊伍代表梅渚鎮參加了新昌縣首屆農民文化節閉幕式演出,榮獲二等獎;2009年,浙江省文化流動大舞台到千丈幽谷巡演,《十番》隊伍應邀到場演出;2011年梅渚鎮元旦晚會上,《十番》隊伍進行了精彩演出,浙江線上全程網路給予了直播;同年11月13日,《十番》隊伍又與我縣其他10個特色節目一起赴紹興市特色文化演出。如今,石菊林帶領樂隊,搞起了“送文化進城”。
石菊林是梅渚特色文化的發起者,又是組織者,更是傳承弘揚特色文化成功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十番》聞名新昌全縣,轟動全省,石菊林更是喜上眉梢,興奮不已,他說,只要民眾樂了,高興了,文化生活充實了,就表明成功了,他付出也值得了。
石菊林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有目共睹,得到了回報,一個個榮譽接踵而至:2008年被浙江省文化廳授予“浙江省農村文化示範戶”稱號;2009年被縣、市命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十番代表性傳承人”和浙江省委宣傳部、文化廳、省文學藝術界聯合評為首批浙江省“優秀民間文藝人才”。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對文化充滿了自信並帶出了一班文藝愛好者的石菊林,在談及今後打算時,他滿懷期待地說,接下去要做的就是繼續培育好下一代文化人,確保後繼有人;完善樂器,使古曲《十番》的樂聲更美妙動聽,爭取使這支在新昌上空縈繞了七百餘年的悠揚古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