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屋村

石硤尾屋村

石硤尾徙置屋村由1954年12月首批8棟落成,至2006年10月全區清拆,歷經52個寒暑。籠統推算,52年裡在這生活的主要是兩代人。第一代是從前住在寮屋,火災後以父母身份搬進屋村的戶主。他們大多來自廣東、福建等中國南部省份,特別是沿海的農村或縣市,認定自己是中國人。大部分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或專業訓練者,來香港時甚至身無分文,只能以體力勞動或小手藝換取微薄工資,或者做小生意維持家庭生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硤尾屋村
  • 落成時間:1954年12月
  • 全區清拆時間:2006年10月
  • 早期每戶面積:13平米
緣起,概況,生活狀態,生存環境,教育,改造及拆除,

緣起

50年代香港人口劇增,超過原有城市建設的負荷。許多建築已在日據時期遭到破壞,而戰後港府實行租金管制,發展商不願投資興建新樓宇,結果,許多人只能屈居於條件惡劣的棚屋天台、漁船,甚至露宿街頭。隨著難民不斷湧入,棚屋數目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香港社會所面對的居住問題也越來越嚴峻。
1953年聖誕夜,香港石硤尾棚屋區的一場大火,令5萬多人一夜間驟失家園,這些住戶是由大陸來香港的新移民。政府為了安置災民,一年後在原址建成了8棟工字型6層高的徙置大廈供他們居住。由於石硤尾徙置計畫的成功,令原本只是臨時性的安置措施,成為幾十年來沿用的“屋村”模式;政府先後興建了數以百計的租金便宜的公共住房,使之成為香港中下階層的主要安居之所。

概況

一九五四年的石硤尾村是香港第一個徙置式公共房屋,政府在該地建成六十座徙置大廈,樓高六至七層,從高處望去,樓宇像英文字母H,中央部分是公共浴室,而兩端就是租住單位,所有租住單位的入口均由長長的走廊連線,走廊通道看來也是像一個H字。此外,部分分隔二個單位的牆壁高處,設有長方形小孔,是作為通風之用。 所有租住單位均沒有廚房設備,居民煮食需在大門外的走廊空間;而每個面積僅一百餘呎多的單位,租戶當然要共用浴室。最早的石硤尾徙置單位每戶面積120平方呎(相當於13平米),規定要住5名成年人(10歲以下兒童算半名)。沒有間隔,沒有水電供應,大廈每層中央的廁所和浴室是公用的。今日看來,這些樓房無疑非常簡陋擠迫,但是當年對那些一向住在棚屋或唐樓床位的窮人來說,水泥房子無需旦夕憂慮風雨,能夠入住,已經是極大的改善。加上租金低廉,入住石硤尾的第一代,許多人都對“上樓”很興奮。 每幢H型徙置區樓宇的頂層,均設有學校和操場,這正是「七層徙置區」的標記;再者六十年代香港不時受到制水影響,徙置區和其周邊地方,有輪候食水的,有上學中和玩耍的,都是熱鬧一片。可以說,石硤尾屋村是香港底層人民進入現代化生活的開始。

生活狀態

入住石硤尾屋村的這一代人大都經歷過1930年以來的經濟蕭條和戰亂,大多安貧知命,終生為一丁點的薪水辛苦工作,少有怨言。對內地情況不了解,便以為沒有更好地政治制度可供選擇,只好無奈地在港英殖民地政府統治下默默生活,絕少主動爭取政治上的權利,慢慢養成一種對政治冷淡的普遍態度。這種避世的政治冷漠,深深的影響了後世好幾代人。當然,香港屋村第一代人對美好生活並不是完全沒有憧憬,只是大都寄望於子女身上罷了。
石硤尾屋村石硤尾屋村
那時的父母大都生育了很多孩子,五六個甚至八九個都不稀奇,居住空間就成了頭疼的難題。今天的香港人習慣於居住在很小的房子裡,1000多平方呎的單位已稱為豪宅,這種認知大概就源自屋村兩代人的窘迫居住環境。那時的孩子都跑到戶外遊戲,與兄弟姐妹或村裡的小朋友,在山邊、球場、遊樂場、街道、走廊、樓梯間,以至升降機前的空地上玩耍。屋村給予他們的最美好的回憶,都集中在這些空間。

生存環境

在屋村這等人口密集的區域,治安正是一很大的社會問題,搶劫、風化和與毒品有關的罪案不時發生;間接令巿民不願接受這種居住環境;香港政府房屋署隨後興建的公共房屋,便不再採用這一類型的設計,而改為第二類型或更現代化的設計,例如長沙灣村和彩虹村。 密集的居住環境,間接磨練租戶們要學會忍讓和遷就,以減少磨擦和爭執;所以,一般徙置式樓宇的鄰里關係都會比較親切的;而設在樓宇下的地面小商店個體戶和村民的關係也會是一樣。 經過漫長歲月,香港眾多舊型型公共房屋都已被重建為樓高數十層的高密度公共房屋,而徙置式的H型樓宇,也只余石硤尾屋村。

教育

由於多數夫妻都要外出工作,撫養和教育小孩便難以兼顧。一些家庭有老人家可以協助,否則就只能希望孩子在大街上不要結識壞人,走上歧途。社區里的教會為兒童提供了中國小教育和廉價醫療。1971年實施6年免費教育以前,徙置區的兒童很多國小還沒畢業就要出來工作,尤其是女孩子。她們大多是在家庭要求之下輟學,到附近的工廠謀職;男孩則是找師傅學一門謀生技能,比如水電修理、裁縫、理髮、烹飪等。
能夠憑藉中學和大學教育提升收入和社會地位的屋村第二代,主要是1960年代以及1960年代以後出生的。這代人基本上在香港土生土長,“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內地令他們既恐懼又陌生,漸漸產生了香港本土意識。

改造及拆除

1972年10月,在港督麥里浩推動下,政府宣布實施10年的建屋計畫,為此成立新的房屋委員會。新計畫一方面大幅度增建公共房屋,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房屋的設施水準,是入住者的生活條件大幅提高。原來的徙置區也歸房屋委員會管理,改造了一些不符合標準的舊樓。
改造主要是把最初的舊樓改建為可擁有獨立廚房和廁所的單位,把兩個獨立單位合併,再加上走廊的部份空間,大大增加了室內的居住空間,儘管樓齡已有半個世紀,因其租金遠比新建屋村便宜逾千元之多,所以不少租戶都會樂意租住的,尤其是老人家方面,數百元的租金,加上認識已久的鄰居,便更不捨得分離。石硤尾屋村部分的改建單位,就是用作長者住屋之用。 石硤尾村建成至今已五十年,村中當年還是小孩子的,現在已經長大成人,紛紛遷出,年長的老人家不想搬離,造成石硤尾屋村人口老化,慢慢變成了老人村,而且整條村已非常殘舊,政府早將石硤尾村納入重建計畫,計畫於2005年前全部清拆。鑒於石硤尾屋村是本港公共房屋發展的首個地區,足見證本港房屋的發展史,政府故將其中一座七層大廈予以博物式保留,留下點點香港發展的印記。
2006年10月香港政府收回石硤尾徙置屋村,將其拆除,標誌著屋村這一代人的逐漸隱退。石硤尾屋村的拆除,意味著舊式屋村時代的沒落和公營房屋居住模式的改變,但它的建築設計和生活模式卻深深印刻在這座城市的記憶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