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窯回族鄉

石灰窯回族鄉

青海海東平安縣石灰窯回族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23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灰窯回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電話區號:0972
  • 地理位置:東與寺台鄉相連,西與湟中縣丹麻鄉接壤,南與化隆縣毗鄰
  • 面積:84.4平方公里
  • 人口:8269人
  • 車牌代碼:青B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位優勢,農業生產,經濟狀況,五世達賴喇嘛駐足停留地,

基本概況

東與寺台鄉相連,西與湟中縣丹麻鄉接壤,南與化隆縣毗鄰。全鄉共有14個行政村,18個自然村,43個生產合作社,轄區內居住著漢、回、藏、土、蒙5個民族(其中純回族村5個,漢藏雜居村4個,純漢族村5個),全鄉共有1873戶,8269人,少數民族4277人,占全鄉總人口的51.5%。其中回族3660人,占44.5%。藏族617人,占7.4%。全鄉總面積84.4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3.61萬畝,自2001年開始累計退耕還林(草)1.63萬畝。按川淺腦分布在海拔2395-3922米之間。

歷史沿革

石灰窯回族鄉始建於民國時期,原稱唐隆台鄉,隸屬西寧縣。1946年歸湟中縣。解放初為湟中縣第二區、第十一區轄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紅星公社(後改三合公社)轄地。1960年劃歸西寧市。1961年分設石灰窯公社。1962年復歸湟中縣。1978年劃歸平安縣,1984年復稱石灰窯鄉,同年 8月改設石灰窯回族鄉。

行政區劃

石灰窯回族鄉政府駐石灰窯,轄下河灘、石灰窯、業隆、唐隆台、黎明、上法台、上唐隆台、窯莊、下法台、陽坡山、石掛寺、宜麻、處處爾溝、紅崖14個村委會。

區位優勢

石灰窯回族鄉交通便利,古上公路幹線貫穿南北,洪石環鄉公路為4個村交通提供了方便,另有鄉村四級沙礫道路二條,鄉村“的士”日流量60車/次。移動(轉播塔7座)、聯通(轉播塔3座)信號覆蓋全鄉,有2000門數據程控電話設備,近700門電話為全鄉經濟發展提供信息服務,380V 電網覆蓋全鄉,自來水村村入戶。

農業生產

石灰窯回族鄉晝夜溫差大,自然條件差,無霜期較短,適宜農作物的種植有油料、豌豆、馬鈴薯、飼草及小麥等。

經濟狀況

2007年農業經濟總收入達1269.18萬元,其中第一產業533.91萬元,第二產業58.44萬元,第三產業186.35萬元,畜牧業490.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86元。勞務經濟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動脈。2007年全鄉累計外出務工人數達3886人次,至2007年年底全鄉外出搞牛羊屠宰販運的有78人,到上海、山東、浙江、廣州等地開拉麵館的有549人,在西寧、平安等地搞牛羊肉批發89人、百貨批發的有63人。

五世達賴喇嘛駐足停留地

平安縣石灰窯回族鄉紅崖村是五世達賴喇嘛路過時駐足停留的地方。據說,他老人家坐在那裡說,此地有靈異,必出曠世之才。紅崖村是十四世達賴喇嘛出生地。護院的老人家說:紅崖村是塔-爾-茨-澤-。羅布的舌頭很大,發不出那捲舌嘟嚕音。塔,是虎。澤,是虎嘯之聲。所以,塔澤就是虎嘯。那地方還曾被叫做當采村。當采,應該就是塔澤。以前的湟中縣祁家川現在是平安縣石灰窯回族鄉紅崖村。雖然行政上劃歸平安,可向西偏北到位於湟中縣魯沙爾鎮的塔爾寺,直線距離不足三十公里。
紅崖村是十四世達賴喇嘛出生地紅崖村是十四世達賴喇嘛出生地
石灰窯回族鄉—紅崖村&amp石灰窯回族鄉—紅崖村&amp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